禮儀金說7:外事禮儀 第38章 在德國的你
    大家好!在這一篇中,我將介紹一下你在德國時所需要注意的風俗習慣與禮儀規範的要點。

    德國是一個地處中歐、北歐相交之處的日爾曼民族大國,目前它在歐盟以至於整個世界上,都越來越多地充當著重要角色。

    歷史上,德國以聖哲如雲、思潮繁榮而著稱於世。這種歷史傳統,也形成了今日德國人的個性:他們喜歡思考,不尚浮華和虛誇;崇尚才學,追求知識。在德國,最有地位和最受人尊重的並不是最富有、最有權勢的人,而是最具有智慧、才學頗好的學者型人物。

    日常生活中,德國人在其稱呼上就頗有一些講究。在德國,如果你要同對方會面,那最好先打聽清楚其職稱和學術方面的頭銜;你在稱呼對方時,一定要帶上其頭銜,如「博士」、「律師」、「教授」、「醫生」等等;而且要不厭其煩地稱呼,對方必定會很高興。

    你在稱呼對方時還要注意:應當習慣於用「您」,而盡量少用「你」,尤其是初次見面時。即使是在德國的公司裡上班,同事之間也多稱「您」。在一般情況下,對方如果改口稱「你」,那說明對方已經把你當成親密的朋友了。那時,你可別以為人家不尊重你呢。

    對於女士,在德國是最好稱呼的。你全可不必低頭去看她的戒指或「以貌定稱呼」,只要一律稱其「夫人」就行了。明知對方未婚,你也不妨「虛偽」一點,仍稱其為「夫人」。她不僅不會芳顏大變,卻往往會報以動人的微笑。與英美人不同,德國人認為:女性最大的優勢是成熟而不是年輕,因此,一個年輕姑娘被人稱為「夫人」,就是對她富有魅力的最大肯定。

    德國人非常樸實的特點,往往也體現在他們的著裝上。在平時,男士多穿西服和夾克。女士一般是穿較淡雅的裙子,年長者則穿長裙、翻領衫。天冷時,人們多是穿上長褲。女士在德國最好不要濃妝艷抹,而應以淡妝為主。

    平日裡,在德國你可以根據髮型判斷女士的婚姻狀況。那裡的少女們多是梳披肩發或短髮,而已婚者則基本上燙髮。

    在德國,南方人的服飾比較艷麗一些,北方人則多穿深色、款式優雅的服裝。

    你在平時裡,自然可以穿得「豐富」、隨便一些。不過在正式場合,男士就要穿正式的西服,女士則要穿裙式服裝。而且需要選擇深色的服裝,以示莊重、優雅。

    在德國,交往的人多了,你就會注意到:他們也像中國人一樣有一些大姓。德國傳統上有三大姓:「舒爾茨」、「穆勒」和「施密特」。此外,你如果見到一些人的名字與姓之間有一個「馮」,那就表明他是出身於貴族。在中國,有些人愛給女兒取個男孩的名字,可在德國這樣做卻是違法的。

    德國人主要是德意志民族,此外也有相當一部分猶太人。如果你確知對方信仰猶太教,那麼在與他接觸時應注意:週六是猶太教的「主日」,雖然猶太人是世界上最能做生意的人,但在「主日」這一天,你最好不要與他們談生意上的事。有關錢、火、機器等話題都是應盡力避免的,否則很可能會引得對方不高興。

    與德國人談話,你絕對不要涉及到對方的年齡、職業選擇、婚姻狀況、宗教信仰、個人收入、政治傾向等問題。尤其是對於女性,這些問題則更是「禁區」。此外,看到別人買的東西,你最好也不要去問其具體的價格。

    如果你遇到別人生病,可以適當地去表示一下你的關心;不過,除感冒、外傷等病情外,你最好不要過分關切地去詢問其具體的病因和病情,否則會被認為是想窺探別人的秘密和隱私。此時,你只要送去一束花,那就勝過千言萬語了。

    生活中,德國人有一些獨特的手勢和舉止。例如,當著別人的面,即使你感到有點累,也不要習慣性地用食指敲自己的額頭。這個動作,在德國是表示一個人的思想行為有些異常。

    在德國,如果你對一件事持否定態度,那最好不快不慢地搖頭。若頭搖得太快,人家會被認為是你不耐煩。若頭搖得過於緩慢,則表示你還處在猶豫之中,別人只得等你慢慢作決定呢。

    與德國人交往多了,有時他們會熱情地邀請你一道外出旅遊。在德國,「上班族」每年都有至少三周的法定帶薪假期,大多數人還可以有五到六周的假期。此刻,是德國人外出觀光的最好時間。他們往往一家人或三五好友相約,同去北方海邊或南部山區旅遊度假。德國人的旅遊方式不是走馬觀花,而多「定居」下來,細細地做些研究。

    由於德國是歐盟的成員國,也是「申根條約國家」,因此你可以藉機從德國去歐洲的許多國家「自由活動」一番。

    德國人非常喜愛體育運動。在那裡,老老少少都可以為足球而瘋狂。上至總理,下至平民百姓,在重大比賽舉行時,你最好不要去找他們辦事。而且,隨著你與德國人交往的密切,他們常會熱情地邀請你同去運動或同觀球賽。如有那樣的機會,你最好能夠前去。在遊玩中,自然可使你更好地走進德國人的圈子裡去。

    德國人的生活水平較高,1990年德國統一之時,東部地區的人民生活水平相對要差一些,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在德國東部地區的人民生活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德國,中等家庭基本上都擁有汽車、私人住宅等。初到德國,你花在住和行方面的費用必須好好計劃。

    德國可以說是一個「啤酒之國」。關於這一點,你在那裡會有最切身的感受。在德國,男女老少都愛喝啤酒,因此你最好能喜歡上它。不過,德國人愛喝酒,卻並不貪杯,親朋好友相聚時他們主要以啤酒來助興。而且,名牌啤酒在德國也是價格很高的,一般人大多喝不起。

    無論柏林、波恩,還是漢堡、法蘭克福,大大小小、千奇百怪、各具風格的啤酒館、啤酒屋遍佈大街小巷,成為德國各城市的獨特街景。其中最為有名的,當然要算是「啤酒之都」的南德名城——慕尼黑了。該城人均年消費啤酒多達230升,這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啤酒冠軍」。每年9月18日到10月3日,是慕尼黑舉辦盛大啤酒節的日子。「慕尼黑啤酒節「源於1810年。當時的慕尼黑為慶賀巴伐利亞儲君盧德親王與薩克森·希爾登豪森的黛麗絲公主結婚,而狂歡了16天,後來它形成為了一個傳統,並演變成了今天享譽全世界的「慕尼黑啤酒節」。如果到時你在那裡,千萬別錯過了慕尼黑萬人同飲的壯觀場面。

    在德國,你往往會不太適應其一日三餐。他們一般以午餐為正餐,早餐、晚餐都較為簡單。所以如果別人請你去吃飯,一般都是在中午。德國人在吃方面講求實惠而不慕浮華。他們最愛吃黑麵包。而且他們還是最早發明了自助餐的國家。

    德國人的晚餐比較奇特,大多是吃冷食。而且要滅掉燈,點上兩支蠟燭,在暗暗的燭光下,喝著啤酒,隨便地聊天,並吃一些東西。只有一些富人,為顯示與人不同,喜歡來點新意,非要晚餐也上熱菜。所以在德國,說一個人經濟收入不錯時,往往會來一句別國人聽不懂的話:「某某家三頓都吃熱飯。」

    德國人以肉食為主,正餐尤愛燉、煮的肉食。他們比較喜歡豬肉、牛肉、雞鴨和野味等,還愛吃土豆。豬肘子、香腸,都是德國的名菜。其一般的口味偏酸、甜,不喜歡吃過於油膩、辛辣的菜。

    在德國,許多女士喜歡抽煙。但德國人的公德心非常好,在劇場裡人們從不吸煙。在其他公共場合,只要沒有煙灰缸,人們也不吸煙。所以,雖然在德國煙民不少,但大街上很少會有煙頭之類。

    與德國人進行交往,你要是想去對方家裡,一定要提前約好。如果到時突然闖進去,德國人會視你為「不速之客」,對你可沒什麼好感。

    在中國,在朋友生日之前,祝賀一下,一定會令對方高興。可在德國,你會發現,那樣往往會適得其反,因為按德國習俗,生日是不能提前祝賀的。

    當然,如果趕上德國人請你去赴宴或參加他們的聚會、生日、婚禮慶典等,你一定要準備一些禮物。具有中國特色的禮品,都是可以送的。不過,德國人收、送禮品時,大多不太注意其價格,他們往往將很普通的東西當成禮品來送人,而且必定包裝得盡善盡美。

    在德國,有時禮品是必定要送的,但人們重在其情義而不是其價格。有人說德國人小器,而且愛玩「虛」的。其實,在德國有明文規定:送禮和接受禮品,其價格超過一定數額,都必須主動納稅。明白了這一點,你在德國遇上該送禮的時候,就不必煞費苦心地去想該送什麼了。而你如果收到別人的禮品,也不必覺得欠人情。

    在德國,你還應當注意日常的各種禁忌。首先,你應十分小心色彩和圖案花紋等。眾所周知,德國歷史上的納粹給人們造成的心靈創傷太大了,加之後來又有所謂的「新納粹」極右分子大搞恐怖活動。因而在色彩上,德國人對茶色和黑色是相當反感的,紅、黑兩色相間的搭配也盡量要少用。在服飾上,如果你不注意,穿上深藍色襯衫,系一條紅色領帶出現在公共場合,那可別怪人家對你不客氣,因為這是典型的「希特勒式」服裝。

    在具體圖案上,德國人比較忌諱納粹的標誌,錘子、鐮刀圖案,以及有關宗教的圖案,等等。因此,在送禮、佈置房間和穿著上,都須想好了再做。

    德國人是非常喜歡花的。在此方面,他們與許多歐美人的生活習俗相近。德國人舉行婚禮時,你可以送去由五爪龍、長春籐、麥箕組成的花束,其意為:「同心結愛情,偕老共一生」,一定會讓新人喜歡。

    許多國家對菊花比較忌諱,而德國人卻獨自鍾情於這種默默無聞、斗霜抗寒的花。不過德國人主要是只對一種菊花懷有好感,那就是他們的國花——矢車菊。

    在德國,你會發現:德國人既謙和,又十分自信。東西方文化差異,有時往往會在那裡的一些具體細節上反映出來。例如,當你在德國接受一個重要委任時,一定會情不自禁地客氣自謙一番,因為在國內你都是這樣的。而在德國,那可能就壞了大事,因為他們會將你的客氣視為是你心虛而無能的一種表現。曾經有一位中國人,經過了幾番苦幹才換來了在當地一家公司內的陞遷,可只因為他的幾句習慣性的客氣話,立刻被認真的德國老闆給炒了。

    德國人講自信,就是要求:做人要有信心,不能退縮、不要過分自謙。但也非趾高氣揚,凡事非我莫能。只要你以實幹的精神去少說多做,在德國總可以有所作為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