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金說7:外事禮儀 第31章 在埃及的你
    大家好,在這一篇中,我將介紹一下在埃及時所要注意的風俗習慣與禮儀規範的要點。

    一說到了埃及,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古老的金字塔、謎一般的獅身人面像、寬廣奔騰的尼羅河……埃及如同一首古老的歌,多年以後唱來,你仍抗拒不了其豐厚的歷史文化沉積所散發出來的無窮魅力。

    今日的埃及正從傳統走向現代化,在西亞、北非眾多的阿拉伯國家中,埃及的經濟實力和發展前景日益為世人所重視。古老的文明,更為其帶來取之不盡的旅遊資源。這便是埃及,你去觀光、工作的一個好地方。

    埃及人是比較強調其民族傳統和獨立性的,雖地處北非,但其主要居民卻是白人。由於這種特殊性,你要是問這樣的問題:「喲,埃及人怎麼不是黑人?」那當然屬於自討沒趣了。作為當今穆斯林世界中舉足輕重的一個大國,其國內的主體民族是阿拉伯人,並且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另外,它還有科普特、努比亞、貝都因等民族。

    在埃及,你時刻勿忘自己是置身在一個伊斯蘭國家。在此地,諸如對豬肉的禁忌、對婦女著裝的限制等等甚多。埃及在日益開放的今天,生活的各個方面仍帶有濃重的穆斯林與阿拉伯色彩。

    埃及人的姓名,通常是由三部分組成的:自己的名字、父親的名字,再加上其祖父的名字。中國人講究避開自己長輩的名字,以示尊重。而在埃及,你常可以見到長孫和祖父同名的情況。此外,埃及婦女出嫁後也不隨丈夫姓,仍保留其本來的名字。這並不奇怪,你只要在稱呼時略作區別就行了。

    在稱呼上,你可以按西方式的稱法行事,例如,先生、小姐、女士、太太等。只要用得合適,都會被對方所接受的。

    你要是能夠學一學阿拉伯語中這些稱法的發音,那在應酬時就更顯得與埃及人更加相知相近一些。例如,對一般的男人,可稱「賽義德」(先生);對於師長和有名望的人,你則可稱其為「烏斯塔祖」或「巴夏」(老師、教授)。

    如果你與對方是多次相見或早已熟知,那就不妨直呼其名。而對於長輩,在埃及是很尊敬的,其稱法也分得很嚴格,而不像英語中用上一個詞兒就可以包括了姑姑、姨姨等親友,使外人根本不知道被稱呼者與你究竟是何種關係。

    愛聽外文歌的人都知道,「老外」們特別喜歡用「寶貝」這個詞。它既是對孩子的愛稱,又常用作指自己的戀人。在埃及,也有這種類型的稱法。例如,長者常常很慈祥地稱自己所喜歡的年輕人為「兒子」或「閨女」。如果有埃及老人這樣稱呼你,你可不要不高興,那僅僅只是說明他非常願意同你這樣的具有活力的年輕人打交道。

    你要是去那兒的孔子學院做老師,如何可以證明你為學生所接納了呢?不是學生敬呼你為老師、先生,也不是他們與你「沒大沒小」地直呼你的名字,而是稱你為「爸爸」、「媽媽」。在一些很正式的場合,你也可以「入鄉隨俗」,這樣去向埃及的師長表達你由衷的敬意。

    如果你在那裡當老師,你還有個機會可以用「爸爸」、「媽媽」這兩個稱呼。那就是在你責備學生時,可用一種加重、拖長的語氣來表達你的不滿和訓斥,此時,其意實為:「傻孩子」。在埃及做學生,最擔心的莫過於「榮幸地」被自己的老師稱為「爸爸」、「媽媽」了。

    在這個被燦爛的歷史和文化所浸透的國家裡,你自然少不了一有空便四處逛逛。埃及人平時是很重視禮節的:男人相見握握手,女人相逢輕輕親吻,久別重聚緊緊擁抱,這些都是很平常的禮節。

    如果有一段時間沒有見到老朋友,你應當主動地打一個電話去寒暄幾句。與西方人不同,那時你盡可以詳詳細細地問對方的身體及健康狀況如何。

    作為外國人,你要是能學幾句阿拉伯語,尤其是會使用埃及的土語來問好、道別,並在平時恰當地多用一些「你好」、「謝謝」、「對不起」等語句,那會使你很快地縮短與他們之間的一些距離。

    埃及人非常好客。你若是去埃及人家裡拜訪,他們會極為熱情地再三表示歡迎,然後十分客氣地給你讓座、上茶。等你告辭時,再極為隆重地歡送你,並請你下次再來。在其家裡,主人端上來的茶你是一定要喝光的,尤其當你得知對方家裡有年少的女兒時。因為在埃及,不喝光主人的茶是侮辱性舉動,那就是說主人家的女兒會嫁不出去,你想想,這茶你該不該「奮不顧身」地把它給消滅了?

    埃及有一些極具特色的食品。做客時,你往往有機會大飽口福。大餅、炒米飯、炸丸子是他們的家常主食;牛、羊、雞肉和奶製品也為埃及人所喜歡。至於魚、蝦、鴿子、火雞等,則只有在有一定規格的宴會上才能見到。你要是愛吃檸檬或蔥頭,隨便在埃及的任何餐桌上都能如願。

    另外,埃及人喜愛在用茶、咖啡和製作的甜食招待客人時,會加入很多的糖,因而他們所消費掉的糖是很驚人的。當他們以自己精製的甜點來招待客人時,你可不能客氣。你無論如何都要吃一點,否則就是對主人的不敬。

    在埃及,人們的一日三餐中以午飯為正餐,不過它往往要到下午兩點才能吃上。晚飯就更名符其實地「晚」到晚上8、9點鐘。你要是與別人進餐或是去做客,不妨事先自己「打點」一些,先填填肚子。

    由於多數埃及人信奉伊斯蘭教,因而這裡的人是絕對忌食豬肉,並且都是不飲酒的。雖然埃及政府從未明令禁止飲酒,但絕大多數埃及人從遵守教義的角度出發,從不飲酒。

    與埃及人談話時,你應當學會以專注的神情正視對方。左顧右盼、目光游移、斜視等,都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埃及人辦事喜歡按照計劃進行。這也體現在待客禮節上,你若是想去對方家裡拜訪,最好能事先預約一下,尤其當對方是有身份的人時,這種預約就更顯得有禮而莊重。埃及人是比較討厭那種突然登門拜訪,想給對方一個「意外驚喜」的來客的。這種人在他們眼裡是名符其實的「不速之客」。主人即使不發作,他也會在心裡對其人的形象大打折扣。

    去其家之後,你不要忘了這是在阿拉伯國家,男女有別的界限是很分明的。在埃及的初中和高中學校裡,男女是嚴格分開的。在大學裡,雖然男女可以同班,但學生宿舍是絕對不許異性出現的。

    當你在埃及人家做客時,女主人一般是不出來相見的,尤其是你的同伴中有男士時。這時你可不要多問「女主人一向可好」之類的話,小心對方以為你別有用心而將你趕了出來。此外,你也不要到處走動,要是你闖到主人的臥室裡去了,那可別怪別人對你不客氣。

    在中國,有所謂「不厭送禮者」的說法,即所謂「禮」多人不怪。在埃及,如果你仍要去套這個框框,那最多只能對了一半。

    你要是想送禮給埃及人,則一定要視具體的情況而定。鮮花是適合於各種場合的禮物。參加婚禮、宴會、探視病人等,都可以以一束色彩搭配講究、含義恰當的鮮花作為禮物,對方一定會欣然接受。而平時那種禮節性、無特殊意義的造訪,只要送些水果、糖果就可以了。要是對方家裡是添丁加口的好事,你可以量力而行地送點錢或金飾去,以表達你對別人新生兒的美好祝願。

    有的人往往會說「有禮」,就能多交朋友,多認識人,這在埃及可要小心地加以應用。埃及人往往不習慣於在初次見面時就接受別人的禮物,你也別指望初次與對方認識,別人就給你來點見面禮。一般是在雙方已比較熟悉了,才會開始所謂的「禮」尚往來。所以在初次見面時,你還是收起自己的「見面禮」,少讓自己遭受一些尷尬吧。

    埃及人能歌善舞,擁有一大批阿拉伯世界的「大腕級」歌星。該國的「東方舞」極其富有當地風情,會令你如癡如醉,大飽眼福。

    你若是一位足球迷,那麼在這裡你會找到知音,因為他們將足球視為埃及的「國球」。雖然他們的球隊水平在世界上並不是很高,但埃及人對足球的狂熱一定會讓你驚訝的。一有大型精彩的足球賽,上至總統、下至平民,都會停下手上的事情,專門看比賽。

    埃及人在其工作時間上有一些與眾不同。他們雖然也實行8小時工作制,但其時間是從早上8點到下午4點,連續工作而無午休。各種行業和部門的公休日,也不完全像世界通行的星期日休息制。

    在那裡,政府部門比較清閒,實行5天工作制,週五、週六不辦公。工廠和大多數商店則是6天工作制,週五關門歇業,而電器、汽車及其零部件商店卻是週日休息。所以,在埃及,你最好先弄清楚你可能要與之打交道的部門的作息時間,好好安排一下,不要白跑一趟或導致一些事情不能及時辦好。同時,這也會為你與別人相約、相聚提供時間方面的參考。

    在埃及,還有一些特殊的禁忌應當引起你的注意。例如,他們對針線就有十分敏感的忌諱。在埃及,下午4點以後,你無論出多高的價線都不會有人賣針給你。據說這是因為天神祇在黃昏後賜福於人,但他對那些手拿針線的人卻沒有好臉色。

    對於他們的宗教信仰與民族禁忌,除了認真尊重外,還要防止因為自己的無知而惹事生非。此點切記,切記!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