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金說7:外事禮儀 第2章 辦理出國手續的你
    大家好,在本篇裡,我將具體講述一下有關辦理出國手續的禮儀規範。

    不論因公出訪還是因私出國,你都會碰上一系列自己十分陌生的事情。如果憑著自己的勇氣,「跟著感覺走」,想當然地去做,而不依照規定和慣例去辦,只會舉步維艱,南轅北轍,白費時間和氣力,甚至一事無成。

    出國之前,應當進行什麼樣的準備,應該辦哪些必要的手續,或許令人頗感困惑,不知如何著手。

    毋庸諱言,出國前做好必要的準備,辦齊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手續,例如,辦好護照、簽證、出境登記卡、體檢證明、「黃皮書」,以及訂好國際航班、遠洋客輪或國際列車的客票,的確是一樁比較麻煩而又容不得絲毫疏忽大意的事情。唯有對有關規定和慣例充分瞭解,才能做到成竹在胸,才會避免周折。

    準備出國,首先應當申請領取用以證明本人國籍與身份的護照。

    所謂護照,乃是由某一個主權國家所頒發給本國公民出入境或是在國外居留、旅行的身份證件。

    出國人員不論是在出入國境,還是在國外旅行,都必須隨身攜帶本人護照,以便在有關方面檢驗時及時出示,證明自己的身份。

    從某種意義上講,護照好似一張通行證,出國時是任何人都不可離之須臾的。

    目前,世界各國發放給本國公民的護照種類各不相同,有些國家還以身份證、旅行證、通行證等其他一些類型的證件來替代它。

    我國當前所頒發的護照,共有外交護照、公務護照、普通護照等幾種。

    在這其中,普通護照又分為因公普通護照和因私普通護照兩種。它們之間的差異,主要在於其使用者的身份有所不同。

    按照慣例,外交護照,主要發給具有外交官身份的駐外人員以及擔任一定職務的政府工作人員。

    公務護照,主要發給因公常駐國外的工作人員和因公臨時出國的人員。

    因公普通護照,主要發給因公務出國工作或訪問的人員。

    因私普通護照,則主要發給我國僑民、為辦理個人私事出國的人員。

    我國公費留學人員以前持因公普通護照出國,現已依照國際慣例改持因私普通護照。

    由此可見,出國人員大致可以分為公務出國或因私出國等兩大基本類型。

    所謂公務出國,是指國家機關、黨群組織或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出國訪問、考察、調研、洽談業務。即由國家負責出資,出國的目的是為了工作。對於因公務而出國者來說,辦理護照、簽證等一系列出國手續,均由自己所在單位或上級單位的外事部門負責,不需要自己出面去外交部和使領館親自交涉。

    所謂因私出國,即以個人出資的方式,出國去辦自己的事情。具體來說,自費留學、探親訪友、受聘就業、出國定居等等,均屬於因私出國,因此必須持因私普通護照。

    無論哪一種護照,其主要內容都包括:姓名、出生年月、出生地、性別、職業、發照日期、有效期限以及持照者本人照片。

    我國目前規定:年滿16週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發給護照。不滿16週歲者,可與其父母使用同一護照,必要時也可單獨發給其護照。護照的有效期為10年。

    下面,主要來介紹一下因私普通護照的辦理程序。

    目前,因私普通護照由公安部門負責簽發,所以你需要它的時候應當向自己所在地的公安部門首先提出申請。

    提出申請時,應同時向公安部門提交一些材料。它們包括:填寫完整、真實、清晰的《中國公民因私出國申請審批表》1份;申請人本人的居民身份證(未滿16週歲的申請人可不提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原件並提交複印件;符合辦理護照要求的申請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照片三張(其中一張貼在申請表上)。

    國家公務員申請護照(含護照變更)時,往往應按組織、人事管理權限和行政隸屬關係提交其具體所在單位的意見,其他人員則無需提供其所屬工作單位或派出所意見。

    除此之外,在申請護照時,還應向公安部門出示本人國外親友近期的一兩封完整信件。其中,應當要有申請人所提出的出國所辦事宜的明確內容。

    自費留學者,通常需要提供擔保人銀行開具的經濟擔保書和入學通知書。

    探親訪友者,要提供邀請信、經濟擔保書,以及前往國移民局同意探親的證明。

    受聘就業者,要提供僱傭單位的證明、聘書和勞工部門的證明。

    出國定居者,則要提供國外親屬同意本人前去定居的證明和該國移民局的定居許可證。

    按照規定:公安部門將在申請人提出申請之日起的30天以內,做出是否同意發照的答覆。得到獲准的答覆之後,申請人應依照通知所指定的時間與地點,持本人身份證、戶口簿、照片到公安機關領取介紹信,然後前往發照機關領取護照與出境登記卡。

    申請人領到本人護照後,需立即檢查一下護照上的有關內容是否正確無誤,然後在護照上的簽名一欄上簽署本人姓名。

    對自己的護照應妥為保管,切勿任意塗改。

    拿到了護照與出境登記卡,就意味著中國方面業已同意你出國,並將為你提供一切方便。這表明你的出國手續已經辦好了1/2。

    要想辦好另外的一半,即得到你準備前往的國家同意你入境的許可,尚且需要辦理簽證。

    所謂簽證,是指一個主權國家的官方機構對於本國或外國公民出入境、過境或居住的許可證明。

    它的具體內容,一般包括:簽證有效期限、有效次數、停留期限、出入境口岸、偕行人員,等等。

    依照國際慣例,通常應當是持何種護照,發給何種簽證。

    但目前也有一些國家規定,可以發給高於或低於護照種類的簽證。

    根據其具體等級的不同,簽證通常有外交、公務、普通之分。

    入出國境的簽證,有入境、入出境、出入境、過境幾種。此外,還有居留簽證。有些國家,往往還發放禮遇簽證、旅遊簽證和非移民簽證。

    簽證通常可以直接附在護照之上,也可以附在其他身份證件上面。

    如欲前往未與我國建交的國家時,你往往會得到「另紙簽證」,它必須與護照同時使用。

    具體申請簽證時,應前往自己擬去往的國家所設在北京的駐華大使館或距自己居住地較近的領事館,由本人親自辦理。

    如果因為語言不通、年高體弱、工作暫時難以脫身,或居住地距使領館所在地甚遠等原因,自己難於親自出面辦理,可委託國際旅行總社、其分支機構或其他有關機構代為辦理。

    前去辦理簽證時,通常應同時提供如下幾類材料:一是申請人有效的中國護照;二是申請人本人照片若干張;三是依照簽證種類所應當出具的證明文件;四是用外文所填寫的簽證申請表。

    在此應當特別指出的是,出國遠行,不論乘坐飛機、輪船還是火車,中途經常需要中轉。頭一次出國而經驗缺乏的人,很容易漏辦在中途中轉於其他國家時必不可少的過境簽證。

    西歐的一些國家和美國,對過境者檢查頗為嚴格。如若發現過境者沒有過境簽證,則會將其遣返回始發地,並處以高額罰金。即便持過境簽證過境時,也只允許在其境內逗留24小時或一定期限,有的甚至還不准合法過境者走出國際航班候機樓內的中轉隔離廳。

    這些國家之所以這樣做,據稱主要是為了防備外國人「非法入境」。

    有的國家,如朝鮮、獨聯體各國,與我國簽訂過互免公務簽證的協定。持公務護照者入境或過境那裡,往往不再需要辦理簽證。

    辦理簽證,既要準備充分,又應具有耐心。不要害怕被「拒簽」。即使遭到「拒簽」,只要自己理由充分,在規定期限之後,依舊可以再次申請。只是千萬不要私自購買護照,或是假造簽證。如果以身試法,只會咎由自取。

    我國公民在出國之前,除需要辦理護照、簽證等出國的主要手續外,通常還需要進行體檢,並辦理「黃皮書」。

    在你出國前,前去指定醫院進行身體檢查,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說它是必要的,是因為國外的醫療費用極其昂貴,一般人連去診所看一次牙醫都感到承受不起。如果能在出國前體檢時發現疾病及其症兆,可以提早採取措施,及時診治。以防患於未然,此可謂不幸中之萬幸。

    說它是必須的,是因為有的國家對患有某些疾病的外國人,明文規定嚴禁其入境。同樣一種疾病,在一個國家可能根本不當一回事,而在另外一個國家則完全有可能被視為能夠禍國殃民的洪水猛獸。大到艾滋病、肺結核、「非典」、乙肝、性病,小到腳氣,在一些國家都曾被列入外國患者禁止入境的疾病的名單之內。

    所謂「黃皮書」,即預防接種證書。

    為了防止某些嚴重危及人類健康的疾病在國際間大流行,世界各國大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要求入境者必須進行某種疾病的預防接種,並出示相應的預防接種證書。例如,要求其進行防治天花、霍亂、鼠疫、白喉、黃熱病的預防接種,等等。

    由於疫情的流行與分佈不盡相同,各個國家在不同時期對入境者預防接種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我國公民在確定出國時間與地點後,應即刻前往衛生部門,咨詢自己的目的地與過境地點的傳染病分佈和衛生檢疫制度情況,並準備好相應的「黃皮書」,以供入境或過境檢查時出示。

    我國出國人員辦理接種手續,領取「黃皮書」,應前往指定的有關省、市的衛生防疫站,並且按規定程序辦理,否則無效。

    即便已經身在國外,也應當時刻不忘預防疾病,特別要提防傳染性疾病。不要亂吃東西,或無故在公共場所停留時間過久。

    前往熱帶地區,最好身穿長衣長褲和厚實的鞋襪,以防蚊蟲叮咬。不要輕易在池塘裡洗澡,或飲用不清潔的生水,以防止得血吸蟲病和瘧疾。

    如果你單身在國外行動時,最好隨身帶一張個人的健康狀況卡片,上書自己的血型、病史、藥品過敏情況以及與親友聯絡的方式等幾項內容,並把它置於醒目之處,以應付意外。不要以為這樣做不吉利,其實以備萬一才是最重要的。

    近些年以來,在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邊境地區,允許邊民進行互市、小額貿易,並允許邊境雙方從事民間經濟、技術、勞務合作以及其他形式的地方性經濟交往,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邊境貿易。

    當前,我國政府規定的邊境貿易原則是「自找資源,自找銷路,自行談判,自行平衡,自負盈虧」。國家對邊境城鎮與接壤國家邊境城鎮之間貿易以及邊民互市貿易,採取了許多具體的措施,並給予了一定的優惠和便利。

    內地人士前往邊境地區從事邊境貿易,免不了要與外國商人打交道。在一般情況下,有以下幾個方面應當加以注意:

    其一,應首先前往單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公安部門,辦理邊境通行證。不然的話,將會在邊境地區寸步難行。有必要在前往與自己有商務往來的周邊國家之前,按照規定辦理合法手續,切不可無法無天、貿然行事。

    其二,各邊境地區人民政府對邊境貿易中不得交易、出售的物品,均有明確規定,並制定了專門的目錄以供參照。對此應嚴格遵守,絕不可利慾熏心,進行違法、走私活動。

    其三,應在自己從事邊境貿易的所在地的工商行政機關申報登記自己的邊貿交易活動,並求得指導和監督。同時,還應當及時做稅務登記,防止偷稅、漏稅。

    做好上述方面的準備,並且奉公守法、勤勞不懈,你就一定會有所獲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