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育兒書 第31章 情感交流 (1)
    情感需求

    父母要學會聽懂寶寶的語言

    週六早上起床後,豆豆一改往日睜開眼睛就衝著媽媽笑的開心樣兒,愁眉苦臉的,還一直流鼻涕。小琳第一反應就是寶寶又踢被子著涼了,趕緊給他喝了很多水。好不容易哄著他吃了一碗稀飯,就陪著他又是玩遊戲,又是玩玩具,總算漸漸高興起來,不再哭鬧。

    中午吃飯時,豆豆吃得不多,連平時喜歡吃的東西也提不起興趣,而且一直說自己肚子不舒服,又開始鬧起來。爸爸媽媽沒有特別在意,因為他平時也會開玩笑亂講。開始還耐心地哄著,到後來就煩了,爸爸還大聲地嚷了他,豆豆更加傷心地哭了起來。沒想到晚上十點左右,寶寶就突然嘔吐,把一天吃的東西全吐了出來。

    小兩口這才急忙就近找了診所,帶寶寶去看醫生,診斷結果為急性胃腸炎。這時兩個年輕人才後悔不已,內疚自己的疏忽大意。雖然每次我都會囑咐他們,孩子沒事不會隨便哭鬧的,亂哭亂鬧一定有原因,帶孩子要用心,但年輕的爸爸媽媽們真的聽懂孩子在「說」什麼了嗎?

    年幼的寶寶不會使用語言來表達他們的需要,「哭」就是他們的語言,從離開母體的一剎那,新生兒就用哭來向世人宣佈,他來到了這個世界。哭在整個新生兒時期都有其特有的意義,新手媽媽們不要為寶寶的哭而煩惱,那是寶寶在和媽媽說話,新手媽媽要學會聆聽寶寶「說」什麼。

    ◎運動性啼哭

    這種哭聲抑揚頓挫,不刺耳,聲音響亮,節奏感強,常常無淚液流出,每日累計啼哭時間可達2小時,是運動的一種方式,每日一般4∼5次,沒有伴隨症狀,不影響飲食、睡眠,玩耍也正常,每次哭時較短,如果你輕輕觸摸寶寶,寶寶會向你發出微笑,如果把寶寶的小手放在腹部輕輕搖兩下,寶寶會安靜下來。當寶寶出現這樣的啼哭時,媽媽最好不要打斷寶寶的「話」,讓寶寶和你說一說話,不是很好嗎。

    ◎飢餓性啼哭

    這種哭聲帶有乞求感,哭聲往往是由小變大,很有節奏,不急不緩,當你用手指觸碰寶寶的面頰時,寶寶會立即轉過頭來,並有吸吮動作,倘若你不給喂哺,而是把手拿開,則寶寶哭得會更厲害,一旦餵奶,哭聲戛然而止,吃飽後絕不再哭,有時還會露出笑容。

    ◎過飽啼哭

    這種啼哭多發生在喂哺後,哭聲尖銳,兩腿屈曲亂蹬,向外溢奶或吐奶。若把寶寶腹部貼著媽媽抱起來,哭聲加劇,甚至嘔吐。這時不必哄他,哭可以加快消化。

    ◎口渴的哭鬧

    這種哭多表現為不耐煩的哭,嘴唇乾燥,時常伸出舌頭,舔嘴唇,當給寶寶餵水後,可立即停止啼哭。

    ◎意向啼哭

    這種啼哭寶寶常常是頭部不停地左右扭轉,似左顧右盼,哭聲平和,帶有顫音,當你走到寶寶跟前時,啼哭就會停止,雙眼盯著你,一副著急的樣子,雖停止了啼哭,但仍有哼哼聲,小嘴唇翹起,這就是要你抱抱他。

    ◎尿布濕了啼哭

    啼哭強度較輕,哭時多無淚,大多在睡醒時或吃奶後啼哭。哭的同時,兩腿蹬被,一旦你為他換上一塊乾淨的尿布,他就不哭了。

    你的寶寶是「沉默嬰兒」嗎

    為了和丈夫一起忙生意,女兒才滿月,小靜就狠下心給她斷了奶,托付給外地的母親照看。幾個月後,小靜去看女兒。孩子長得胖嘟嘟的,很健康,而且極少哭鬧,誰見了都說乖。可沒幾天,小莉卻覺得孩子似乎太「乖」了,一天到晚表情淡漠,反應都好像有些遲鈍了。她開始擔心,這種乖好像跟孩子的年齡不太相符,會不會有什麼毛病呢? 

    事實上,小靜的擔心是正確的。研究人員對這樣的嬰兒有種專門的稱呼,叫做「沉默嬰兒」,典型特徵就是不善於用表情和啼哭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飢餓和其他不適。即使真的飢餓、身體有病,他人也不易察覺,從而可能影響到營養的攝入和疾病的早期診斷。時間久了,還可能導致體格發育遲緩,智力發育低下。長大後往往會表現出離群、孤僻等性格缺陷,易患「孤獨症」,難以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

    造成「沉默嬰兒」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就是育兒環境不良,尤其是母嬰間缺乏交流。有的爸爸媽媽以為初生的嬰兒不會看,不懂聽,無法與之進行情感交流。其實,嬰兒出生後不久便具有「對話」能力,但如果不及時發展這種能力,它就會逐漸弱化,甚至喪失。美國心理學家哈洛曾對幼猴進行試驗。他把出生不久的幼猴放在有兩個假母猴的環境裡,一個是鋼絲做的,手裡拿著奶瓶,叫「鋼絲媽媽」,另一個是用毛皮和棉花做的,可以給幼猴溫暖,稱「絨布媽媽」。幼猴平時總喜歡依偎在柔軟、溫暖的「絨布媽媽」懷裡,只有肚子餓的時候才去找冰冷的「鋼絲媽媽」。長期無法與「真」媽媽對話的幼猴長大以後,性格孤僻、呆板,適應能力極差,甚至生產後不會照顧自己的後代。

    因此,要讓「諷默嬰兒」不再沉默,讓寶寶們更聰明健康,早期的母嬰交流就顯得格外重要,千萬不可圖一時的輕鬆而疏忽。專家認為,有益於嬰兒發育的母嬰交流方式主要有:

    嗅覺交流:嬰兒的嗅覺相當敏感。把浸有母乳的布片靠近嬰兒鼻端,嬰兒可很快停止哭泣,並做出尋乳姿勢。因此,母親應多抱抱嬰兒,頭幾個月盡量和他睡在一起,讓孩子熟悉母親的體味。

    聽覺交流:嬰兒出生一周後,就對聲音有強烈的需求,而且還能分辨出人聲。所以,別小看母嬰之間毫無意義的「對話」,這種交流可使大腦正處於急劇發育中的嬰兒很快牙牙學語,並豐富其情感體驗。

    視覺交流:嬰兒出生一個月,可見距離一般不超過40厘米,幾乎只能見到眼睛正前方,但對人臉卻具有天生的識別能力。母親在哺乳時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嬰兒常常邊吃奶邊用眼睛直視自己,這是嬰兒情感發育過程中的視覺需要。所以母親應經常對嬰兒微笑,與嬰兒對視,從而促進其身心的健康發展。

    觸覺交流:母嬰之間的觸覺交流,最直接體現在母親的餵奶過程中。餵奶不單能為嬰兒提供生長發育的營養,更為其最初觸覺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條件。嬰兒最敏感的部位是口角、唇邊和臉蛋,依偎在媽媽溫暖的乳房邊,能在大腦中產生安全、甜蜜的信息刺激,對其智力發育可起到催化作用。此外,母親經常撫摸、擁抱嬰兒所產生的肌膚接觸,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

    怎樣對待情感脆弱的寶寶

    我們家樓下的小偉是個非常乖巧的寶寶,今年剛過兩週歲,一雙大眼睛撲閃撲閃,特別可愛,平日裡大家都喜歡逗他玩。可是他的媽媽卻向我透露,在家裡小偉特別愛哭,稍加斥責或大聲說話,馬上就大哭起來,她也沒轍了,不敢說不敢管,不知道該怎麼辦。而且膽子特別小,洗澡不敢洗,每天洗澡都要大哭大叫,在同齡孩子坐搖搖車時,他也不敢坐。帶他出去聚會,看到陌生人,也會先哭一會兒,然後才能慢慢適應。

    小偉的爸爸媽媽有意識地多帶他出去玩,與其他小朋友接觸,但出去後,他總是手伸著要大人抱,叫他與其他小孩玩,死也不肯。小偉媽很著急,不知道寶寶長大後,是否也這樣膽小怕事?

    其實,兒童的個性和情緒表現很不相同,有的比較脆弱,特別敏感,有的又比較爽朗,什麼事都不大在意。像小偉這種寶寶可以說是屬於感情比較脆弱的,需要家長特別的對待。

    如果你的孩子一批評或說話大聲就哭,那對他說話時態度更要溫和,不要老是斥責他或對他大聲嚷嚷。如果發現他有什麼毛病,也不必大聲訓斥。需知他才兩三歲,訓斥的道理他很可能聽不懂,但是你嚴厲的樣子會使他感覺害怕,於是就哭了。

    寶寶有時會有一些不良的行為,如把糖紙扔在地上,把別的小朋友搭的「高樓」故意推倒等,這時可以嚴肅地看著他,皺一皺眉頭,眼角朝下,搖搖頭,或搖搖手就能起到教育作用。千萬不要大聲訓斥,責怪他,那樣會使他更難過,更怕事。一些鼓勵寶寶勇敢的小動作,如握握他的小手、捏捏他的小鼻子、拍拍他的肩膀等都很有效,不妨經常使用。

    有些寶寶比較膽小,對一些意外發生的事情很敏感、害怕。此時,媽媽不妨拍拍他的後背,讓他感到媽媽的手在撫摸時所帶來的撫慰,並拉著寶寶的手一起進行遊戲。寶寶受到媽媽的熱情感染,並有來自媽媽肢體觸碰的支持,內心就會安定下來。

    如果媽媽表現得膽子小,沒有給孩子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會加深孩子的恐懼感。所以怕小動物的寶寶往往有位怕小動物的媽媽。即使有的父母不怕小動物,但是如果在這種場合過度地保護寶寶,也會使寶寶感到恐懼。

    寶寶在兩三歲左右容易怕黑,此時寶寶的神經發育不完善,黑夜又會使視線更加模糊,寶寶以豐富的想像力來補償視覺的缺失,想像出各種妖魔鬼怪嚇唬自己。臨睡前,當孩子表現出怕黑時,和寶寶手拉著手睡覺,並不時地緊握一下。對獨睡一室的孩子,媽媽可以偶爾進入他的房間給他掖掖被角,讓孩子感覺父母就在自己身邊,從而確定自己處在真實的世界中,而不再害怕虛幻的場景。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當寶寶感覺害怕的時候,媽媽最好不要讓寶寶躲到自己背後,而是讓寶寶站在自己腿前,雙手扶住寶寶的肩膀,緊緊握一下寶寶的肩膀以給孩子力量。媽媽也可以蹲下身來,把自己的臉和孩子的臉並列在一起看小動物,這樣可以增強孩子戰勝恐懼心理的信心。如果是只溫順的小動物,還可以拉著寶寶的小手一起摸摸小動物。當寶寶勇敢地克服了自己的膽小,就應該大大表揚,讓他知道你是非常愛他的,這對他的情緒很有用,慢慢地他會變得大膽起來。

    做高需求孩子的好媽媽

    在我們的文化中,乖孩子所指的大多都是那些會聽父母的話,並且不會回嘴的孩子。可有一些孩子才進幼兒園,就常常跟爸爸媽媽鬥嘴。他們似乎不願意做完自己該做的事,也因此成為老師們眼中的「問題兒童」,當被問到為什麼不肯合作時,他會不屑地坦言:「媽媽你真笨,那些事我早就會了,為什麼還要一直做,一直做?我想學些新的東西。」

    家裡有一個這樣的寶寶真是讓媽媽頭痛。除了這些小麻煩寶寶,還有一些哭鬧不休的「夜啼郎」、粘著大人不放的「磨娘精」,或者整天闖禍的「小頑皮」。事實上,這些孩子有一個總的稱呼,即「高需求孩子」。對待這些高需求孩子,母親的心態要進行特別的調整。

    高需求小孩覺得他必須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他所擁有的創意常常讓他發現自己還有許多選擇。可做母親的卻因此落入兩難困境,母親認為孩子應該學習在社會中生活的技能,也必須在不同的情境中適度地調整自己的行為,同時又不想限制他們的創意和能力。其實幫助一個充滿特殊天分的小孩找到特別的渠道來展現自己的創意,創造出許多美麗的事物,不管是對母親還是小孩來說,都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

    有一位母親曾經被自己的高需求寶寶搞的心力交瘁:「我的兒子一直不斷地挑戰我作為母親的權威。因為我先生工作的關係,他必須經常出差,而我兒子似乎相信,只要爸爸一去上海,我就會變得很脆弱。於是,他就會開始持續不斷地和我爭執,反覆挑戰我的權威,拒絕服從,甚至利用每一位母親都深深畏懼的心理攻勢來對付我:『我再也不愛你了。我恨你,你好可惡。』他這種極度的抗拒足以讓我心理防線完全崩潰瓦解。即便如此,我還是盡可能在每一方面都表現得很堅決,堅持要他服從我,可是這麼做往往只會引致他更大的反彈。」

    很多高需求小孩的媽媽都很鬱悶,為什麼她們的寶寶總是那麼難帶?因為他的確比其他的小孩猜透更多事,因此,他很容易和母親起爭執,惹她生氣,讓她心裡難受。作為母親,當小孩猜透一些你從未看見或思考過的事時,你必須謙虛地向他學習。同時,對那些小孩無法明白的事情,你也必須對自己的判斷有信心。他也許很聰明,卻可能缺乏經驗,無法關照事情的全面。這時候,你必須平復自己的憤怒,心情平靜之後的管教要比怒火沖天時有效得多。

    還有的孩子一再經歷不斷重複的被管教行為,卻仍然不肯妥協或輕言投降。這讓母親心裡很為難。對於這種寶寶,引述丘吉爾的一句名言:「絕對不要放棄,絕對不要放棄,絕對、絕對、絕對——不管是大是小,是難是易——絕對不要輕言放棄。」除非你覺得自己錯了,否則輕易地向冥頑不靈的高需求小孩低頭,下一次他就會變得更頑固,而你的心情也會變得更加糟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