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不吃藥2 第31章 均衡呵護養生堂 (1)
    《內經》中善於養生、道生的「真人」、「至人」、「聖人」、「賢人」都是善於把握天地四時的規律:「提摯陰陽,把握天地」;「和於陰陽,調於四時」;「法天則地,像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而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故人以後天養先天,谷氣充真氣,關鍵在於飲食有節,起居有常。

    肉食淺規則

    一說到養生保健,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應該多吃五穀雜糧和蔬菜水果,將肉類至之門外,而對於肉類食物總是避而不談、敬而遠之,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只有膳食平衡,營養合理,才是養生之道。《大戴禮記》云:「食肉勇敢而悍,食谷智慧而巧。」它的意思也就是說要想增強人的精力和體力,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飲食必須要全面合理。其中,肉食是人體健康不可或缺的,與五穀相輔,可增進補充主食的養生功效,更有益於人體健康。

    因此,我們在日常飲食中不必過甚節制肉食,也不必忌諱肉食。科學是的肉食養生是維護健康的重要環節,它們提供給人必需的蛋白質和脂肪。對於青少年來說,它是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的營養物質;對於中年人來說,它可以幫助腦力勞動者增強記憶,幫助體力勞動者補充氨基酸的消耗;對於老年人來說,它可以幫助補充優質蛋白,延緩衰老。

    此外,肉類食物中含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它們是維持和調節人體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質,少了任何一種,人體的健康就會得不到保證。我們應當根據自己的體質和喜好,充分選擇自己需要的肉類食品養生餐。我們的口號是:科學食肉,健康長壽。

    老中醫這樣說肉

    肉類是人類不可缺少的食品,曾在人類的發展進化中起過巨大作用。對肉類對人體健康的效用,我們的祖先曾有過獨到的研究:

    豬肉

    《隨息居飲食譜》載豬肉能「補腎液,補胃汁,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止消渴」。豬肉熬湯,去浮油,可急補因津液不足引起的燥渴、干嗽、便秘、難產等症。

    羊肉

    《千金方—食治卷》中載羊肉「主暖中止痛,利產婦。——頭肉,主風眩瘦疾,小兒驚癇,丈夫五勞七傷」。金元時代著名醫學家李杲說:「羊肉甘熱,能補血之虛」。李時珍亦有治五勞七傷之單方:「肥羊腿一條,密蓋煮爛,食肉及湯。」

    牛肉

    《雷公炮製藥性解》中道:「黃牛肉,主安中益氣,健脾養胃,強骨壯筋。」《滇南本草》又道:「水牛肉能安胎補血。」民間亦有單方,言用牛肉煮濃汁喝,可治由脾胃虛弱引起的慢性腹瀉。

    狗肉

    《羅氏會約醫鏡》記載狗肉有「溫暖脾胃,補虛寒,長陽氣」的功能。民間常用來治療遺尿及老年耳聾,方法是狗肉半斤加黑豆30到60克,燉爛後服用。

    雞肉

    《日華子本草》記載:「黃雌雞能止勞劣,添髓補精,助陽氣,暖小腸,止洩精,補水氣。黑雌雞能安心定志,治血邪,破心中宿血及癰疽,排膿,補心血,補產後虛贏,益色助氣」。《本草綱目》又說可補虛勞,可益產婦,是婦科良藥。

    鴨肉

    《羅氏會約醫鏡》中載:「鴨,滋陰除蒸,止嗽化痰,消水腫,治熱痢。——野鴨,補虛益力,退水腫,去虛熱,消食積,療瘡癤。」《本經逢源》又說它「溫中補虛,扶陽利水,是其本性,男子陽氣不振者,食之最宜;患水腫人用之最妥。」

    魚肉

    《本草拾遺》說鯉魚「主安胎,胎動、懷妊身腫,為湯食之」,民間尚用以下乳汁、利尿,還可輔助治療腎炎,肝硬化等。《本草經疏》道:「鯽魚入胃,治胃弱不下食,入大腸,治赤白久痢,腸癰。——鯽魚調胃實腸,與病無礙,諸魚中唯此可常食。」食用鯽魚也可消水腫,通乳汁,如加紅糖燉服數次,還可治療久咳患者。

    兔肉

    《本草綱目》中說它「補中益氣,主治熱氣濕痺,止渴健脾」。身體瘦弱的人,可將兔肉加水煮至極爛,濾出骨肉,渴即冷飲其汁。

    多給寶寶吃點肉

    該不該給寶寶吃肉?這是爸爸媽媽們經常爭論的問題。吃少了,營養跟不上去,寶寶發育緩慢、軟骨頭;吃多了,又害怕寶寶腸胃脆弱、消化不掉,反倒把腸胃累壞了。營養專家的建議是:不但要給寶寶吃肉,還應適當多吃點兒。

    專家強調,肉類食品包括魚肉、禽肉和畜肉,提供優質的蛋白質,豐富的B族維生素,還有最容易吸收的鐵、鋅、銅等微量元素。吃肉可預防貧血,也能有效解決兒童因缺乏蛋白質造成的營養不良,促進生長發育。

    對成年人來說,吃肉少點並不十分重要,因為成人不容易缺鐵,並且蛋白質營養吸收能力也很強。但對於正處在快速發育當中的孩子來說,經常適量吃點肉是讓他們健康成長的重要飲食內容。甚至於按照每天的肉食含量比例來看,孩子的比值還要比成人更高一些。一個成人如果體重70公斤,每天應攝入的維持基本需要的肉食為65克,換算下來比值約為0.93克/每公斤體重,而孩子的換算比值則為1.2—1.5克/每公斤體重,可見其基本需要的肉食量比值比成人還要高。

    一般來說,寶寶應該每天都吃點肉食,可是,總有一些孩子就是不喜歡肉食,這可難壞了爸爸媽媽們。

    其實,口味是從小培養出來的。人工餵養的孩子出生後2—3個月就可以嘗嘗鮮美的魚湯了,母乳餵養兒則要在4—6個月以後添加肉類輔食。市場上有很多種類的肉泥可以供選擇,或者媽媽也可以自己製作。如魚泥,將魚蒸熟,去刺,搗成泥,每日喂1—3湯匙。

    待孩子出牙後,可將肉剁成末,拌在粥或爛麵條中。一歲後,可將肉切成小肉丁或細肉絲做熟拌在飯中喂,或做肉丸子、蒸肉餅、包餛飩、包餃子。當然,烹調時還要注意色香味俱全。時間長了,寶寶也就漸漸能吃習慣了。

    孩子怎樣吃肉才健康

    豬肉

    食用季節: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適用人群:豬肉性平,各種體質的孩子都可以吃,相對更適合消瘦的孩子,較胖的孩子要適當控制。

    營養特點:蛋白質含量低於其他肉類,平均為15%左右。顏色粉紅,血紅素鐵含量不及牛羊肉,但比雞鴨肉多。微量元素含量較為豐富,維生素B1含量在各種肉當中最高,也含有磷脂,對大腦思維有益。

    脂肪含量:豬肉在各種肉類當中脂肪含量最高,瘦肉也可達20%以上,但是各部位差異較大。裡脊部位的脂肪含量僅有8%,蛋白質含量則高達20%。排骨的脂肪含量可達近40%,蛋白質含量則相對較低。如果孩子已經有點胖,應當適當控制豬肉的食用量。

    推薦部位:裡脊部位適合炒肉絲,後臀可用來炒一般菜餚。肩肉適合用來製作肉餡,也可以做燉肉。敲開的棒骨和脊骨適合加點醋煲湯。

    食用方法:豬肉本身油脂較高,所以最好不用煎炸一類烹調方法。如果能選擇清燉、烤、煮等方法最好,炒食時應控制放油數量。肉餡和灌腸通常要加入較多肥肉糜以保持細嫩口感,所以應當適當控制吃加了肉餡的食品。

    牛肉

    食用季節: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適用人群:牛肉性微溫,各種體質的孩子都可以吃。中醫認為它能補脾胃、強筋骨,對身體瘦弱、貧血的孩子更為適宜。

    營養特點:蛋白質含量高達20%,顏色深紅,證明富含血紅素鐵,是補血的好食品。同時,鋅、硒、錳等微量元素和各種B族維生素含量也比較高。

    脂肪含量:普通牛肉脂肪含量平均低於6%,但是「肥牛肉」的脂肪含量可達30%以上。如果孩子已經有點胖,不要經常帶他去吃涮肥牛。牛油的飽和程度(指含飽和脂肪的比例)比豬油高,但低於羊油。

    推薦部位:裡脊部位最嫩,適合短時間烹調的菜餚,如炒肉絲、肉片、煮咖喱飯鹵等。肩肉也比較嫩,適合一般燒燉。牛腩適合煲湯,腱子肉則適合長時間煨或者做成醬肉。

    食用方法:如果孩子較胖,要限制脂肪和熱量,最好選擇醬牛肉,其次是清燉牛肉。如果孩子不胖,那麼可以選擇紅燒、炒等方法。但夏天不宜吃涮肥牛。

    羊肉

    食用季節:最好在冬季食用。但是如果孩子怕冷而瘦弱,夏天也可以常吃。經常「上火」怕熱的人春夏應當少吃羊肉。

    適用人群:羊肉性溫熱,中醫認為它益氣補虛,適合虛寒體質的孩子。身體瘦弱、怕冷、吃涼東西後容易胃痛腹瀉的人最適合吃羊肉。如果身體怕熱,吃涼東西感覺舒服,經常大便燥結,則要少吃羊肉。

    營養特點:蛋白質、維生素含量與牛肉接近,顏色較紅,富含血紅素鐵,也是補血的好食品。

    脂肪含量:普通羊肉脂肪含量稍高於牛肉,平均可達14%,用來作為涮羊肉的「肥羊片」脂肪含量可超過30%。如果孩子體瘦怕冷,在冬天帶他吃涮羊肉是個好主意。在所有的肉類當中,羊肉脂肪的飽和度是最高的。

    推薦部位:羊肉整體質地細嫩,裡脊、通脊、肩肉、後臀都適合短時間烹調的菜餚。羊排骨適合煲湯,腿肉則適合長時間煨燉。

    食用方法:加蘿蔔等蔬菜配料烹成的清燉羊肉幾乎適合所有的人。烤羊肉和孜然羊肉適合不容易上火的人。紅燒、爆炒等烹調方法需要加一些油,適合體重正常者。消化不良和脾胃比較虛弱的孩子要注意,一定不能吃冷羊肉,要趁熱吃。

    雞肉

    食用季節:一年四季均可食用,冬春更為適合。

    適用人群:雞肉性微溫,各種體質的孩子都可以吃。中醫認為它補中益氣,對身體較弱、食慾不好的孩子更為適宜。

    營養特點:蛋白質含量達20%,顏色較淺,含鐵量低於牛羊肉。微量元素較為豐富。在各種B族維生素中,尼克酸的含量最高。烏雞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比普通雞更高。

    脂肪含量:去皮土雞肉的脂肪含量僅有5%左右,而烏雞更低,通常為3%。但是,育肥雞的脂肪含量較高,可達10%—20%。

    推薦部位:在各部位當中,雞翅尖和雞爪的脂肪含量最高,但肉質也最為細嫩。胸肉脂肪含量低,但肉質較粗而且微量元素含量較低。雞脖部位顏色紅,不僅肉質細膩,而且含鐵、鋅、錳等最多,營養價值很高。雞胗和雞心都是補鐵的佳品,蛋白質也十分豐富。

    食用方法:雞肉各部位肉質均十分柔嫩,適合各種烹調方式。為了保持雞肉低脂肪的優點,不妨選擇較為清爽的烹調方式,如白斬雞、清燉雞、氣鍋雞等。如果希望促進食慾,也可以選擇咖喱雞、烤雞、燒雞、小炒雞、口水雞等。但是,香酥雞、辣子雞、炸雞一類烹調方式需要經過油炸,不僅損失營養成分,而且熱量過高,不利健康。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雞湯內所含的營養成分遠低於雞肉,不能因為孩子喝了雞湯便感覺營養足夠。

    鴨肉

    食用季節:最適合夏秋季節食用。中醫認為它有滋陰補血的效果。

    適用人群:鴨肉性質偏涼,容易上火、燥熱、咽干口渴的孩子和媽媽可以用鴨肉代替雞肉,起到清補作用。

    營養特點:鴨肉的蛋白質含量略低於雞肉,在16%左右。鐵含量低於牛羊肉,略高於雞肉。其他微量元素和各種B族維生素含量與雞肉類似。

    脂肪含量:普通鴨的脂肪含量略高於雞肉,約為7%—10%,但低於豬肉。北京烤鴨經過填飼育肥,脂肪含量可達38%。如果孩子已經有點胖,不要經常帶他去吃烤鴨。水鴨的脂肪當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雞油更高,故而營養價值也較高。

    推薦部位:鴨胸肉脂肪含量最低,肉質也相對細膩。鴨心的B族維生素含量相當高,鐵也比較豐富。鴨肝和鴨血鐵含量極高,最適合用來補血。鴨掌蛋白質含量高達26%,但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低。如果用來燉食,以可溶性物質較多的老鴨較好。

    食用方法:如果孩子經常上火,可以選擇清燉鴨,或者鹽水鴨等烹調方法。醬鴨和燒鴨的脂肪含量也不很高,適合各類人食用。油炸的「饞嘴鴨」和含油脂過高的烤鴨則要適當控制。

    老人不可偏廢肉食

    人們普遍認為,老年人應避免食肉,每天盡量吃得清淡一些,這樣做對延年益壽才有利。其實不然,最近日本學者從長期分析、研究的結果中得出:在維持老年人健康身體方面,肉類食品起了很大的作用。倘若老年人對動物性蛋白質和脂肪攝入不足的話,血液中的膽固醇值會下降,這樣極有可能增加因血管脆弱引發腦溢血等病的危險。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