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分析力訓練 第2章 走進分析的世界 (1)
    一分析的力量

    聰明睿智的特點就在於,只需看到或聽到一點,就能長久地考慮和更多地理解。

    ——布魯諾

    一、分析的世界

    你羨慕過福爾摩斯的超常分析力嗎?你希望自己的分析更快速、更嚴謹周密,創造力更持久嗎?你能做到!讓我們打破常規的分析模式,學會新的分析方式,學會像天才一樣分析,激發和提高我們的分析能力。

    首先看這樣一則小故事:

    1912∼1913年,德國在國際市場上大量收購石油。由於有利可圖,許多國家的石油商都不惜壓低價格爭著與德國人做生意,但令常人不可理解的是,德國人只要婆羅洲的石油,其他的則一概不要,並急急忙忙地把收購到的婆羅洲的石油運到德國本土去。這一奇怪現象引起了一位化學家的注意。他經過化驗,發現婆羅洲的石油成分與其他地區的不同,它含有很少的直鏈烴,卻含有大量適宜製造「TNT」(烈性炸藥)的三硝基甲苯的基礎成分——苯和甲苯等芳香烴。鑒於此,這位化學家判斷:「德國人準備發動戰爭了!」果然不出其所料,1914年,德國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太神奇了,我們可以通過對現象的研究,分析出似乎毫不相關的結論。正確的分析太偉大了,可以關係民族存亡,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它還可以帶來意外的收穫。

    曾經有兩個專家博尼特和科納爾出國旅遊,一天晚上,博尼特上街閒逛,看見一個老太太在當街叫賣一隻工藝品貓,要價500元。他走近一看,發現那隻貓的眼睛是寶石做的,就與老太太討價還價,最後花300元買下了這隻貓的兩隻眼睛,博尼特回去後,把這件事講給了科納爾聽,科納爾聽說後,馬上找到那個老太太,花200元買下了那只沒有眼的貓,回去用刀一刮,只見貓身是用黃金做的。博尼特不禁後悔起來,科納爾為什麼能準確分析出這隻貓的身體是用黃金做的呢?他正是用自己的經驗進行了分析:既然貓眼是寶石的,那麼貓身也一定會是價值不菲的材料製成的。

    當然,分析力不是空中樓閣,它需要經驗的積累,需要有意識地去動腦筋。這就要求我們注意觀察周圍的一切現象,不要漏掉任何的蛛絲馬跡,這樣,你會發現很多豁然開朗的謎底。

    第二次中東戰爭前夕,潛伏在大馬士革的以色列間諜卡邁勒,為觀察敘利亞軍隊的動態,專門在敘軍總司令部的對面租了一套房子。他觀察了幾天後發現:每天夜裡敘軍總司令部大樓只有固定的幾個窗戶亮著燈,而其他窗戶一片漆黑。一次,卡邁勒忽然發現,連續幾個晚上敘軍總司令部全樓整夜燈火通明,門前許多高級轎車來往頻繁。據此,他斷定:敘軍即將在敘以邊境某個地方發起進攻,便立即向以色列發出先期「戰略預警」。後經以軍空中偵察證實,確有一支敘軍正向加利湖邊境逼近。於是,以軍總部命令以色列空軍迅速行動,及時粉碎了敘軍的進攻。

    這就是豐富的實踐經驗賦予了卡邁勒準確的分析力。

    分析能力就是對事物本質屬性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深刻揭示能力。事物的現象是紛繁複雜、變化萬千的,要對這些現象進行加工整理,從中找出內在的聯繫和規律。這就必須掌握一套科學的分析方法,來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分析是一種瞭解,也是一種判斷,因而人們常常把分析與判斷連在一起使用。

    要根據不同分析對象,靈活運用其中的方法。要學會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去分析問題;要善於進行比較,有比較才有鑒別;登高才能望遠,才容易看清事物的全貌及這事物與他事物的相互聯繫,把握事物的全局;利益是人類行為的原動力,抓住它,可以解開許多人類行為的謎底。

    在這一階段,雖然可以運用自由聯想、橫向類比和強行匹配等方法尋找不尋常的組合,探索不尋常的答案,但做好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任務是應用精確性思維使細節臻於完善,儘管完善不是細節,但細節創造完善、導致完善。

    以學者芮基洛提出的處理細節問題的程序為例。該程序包括兩個子程序:一,做一件事情的新方法;二,創造某事物的程序或方法。

    程序一要求思考如下問題:

    ●它怎樣被正確地做到?要遵循怎樣的步驟?

    ●誰來使用它?

    ●何時被使用?

    ●在什麼地方被使用?

    ●誰提供資金?

    ●需要用怎樣的器具?

    ●從哪裡可以得到這些器具?

    ●執行這種解法是否還需要某些特殊的條件?

    程序二要求思考如下問題:

    ●它要有怎樣的功能?

    ●它看起來像什麼?能否比較具體地描述它的尺寸、形狀、顏色、質地和其他任何相關細節?

    ●它要用什麼原材料做成?

    ●該項產品的製造費用是多少?

    ●誰來支付這筆費用?

    ●怎樣正確使用它?

    ●誰使用它?什麼時候使用它?什麼地方使用它?

    ●怎樣包裝、運送和貯存?

    在處理了解決方案的細節或把解決方案細化、具體化之後,需要找出每個細節或具體步驟的缺點、局限或不完善之處。完成這一任務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核查一般類型的缺點。

    ●和相競爭的對象系統相比較,有哪些不足?

    ●你的解決方法將會引起哪些變化?確定哪些變化將會阻礙問題的圓滿解決。

    ●你的解決方法在人們身上將會造成哪些影響?這些影響包括生理的、情感的、道德的、知識的、經濟的、政治的等等,它涉及到正面的、積極的影響和負面的、消極的影響。

    ●在核查一般類型的缺點時應當考慮解法是否清楚、完全、便利、有效、經濟、單純、舒適?產品是否耐用、美觀?與其他產品或系統是否相容?

    超常的分析力要求我們一定要注意生活中的細節。我們不能向偉大的發明家和偵探家那樣作出驚人的成就,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觀察、分析細節的意識和能力。

    下面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1943年4月末,一架英國飛機墜毀在西班牙韋爾瓦附近的海裡。不久,那裡的西班牙漁民發現海面上漂著一具男屍。從死者穿的軍服,可以看出他是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的少校軍官。另外,在附近還發現了兩艘撞壞了的橡皮救生艇。當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紛飛的年月,西班牙跟英國是敵國,同德國是盟國。英國軍官的屍體,很快就被秘密地運到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落在西班牙總參謀部的手中。西班牙總參謀部從死者貼身的黑色公文皮包中獲知,死者名字叫馬丁。他的衣袋中有4月22日倫敦的戲票存根,證明馬丁少校不久前還在倫敦看過戲。在公文皮包中,發現了極為重要的文件。西班牙總參謀部把文件拍成照片,轉送給駐西班牙的德國領事。德國人如獲至寶,火速密報德軍最高統帥部,最後,文件被送給了希特勒。

    從此之後,希特勒改變了戰略:本來,德軍以為盟軍會選擇地中海的西西里島作為進攻目標,在那裡部署了許多兵力。看了馬丁少校攜帶的密件後,德軍最高統帥部把部隊悄悄地從西西里島調往希臘。然而,在1943年7月9日,盟軍大舉進攻西西里島,希特勒甚至還以為盟軍在佯攻哩!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好多年,英國海軍諜報部隊的伊凡·蒙塔古少校,才披露了事情的真相。原來,「馬丁少校案件」是英國諜報部隊設下的圈套,「導演」者是蒙塔古少校。當時,盟軍準備進攻西西里島。希特勒發現了盟軍的意圖,所以在西西里島設下了重重防線。製造「馬丁少校案件」的目的,就是為了「調虎離山」。其實,那馬丁少校的屍體,是冒牌貨。蒙塔古精心地請人選擇了一具患肺炎死去的青年的屍體,給他穿上少校軍服,放上公文袋。

    為什麼選用肺炎死者的屍體呢?這是考慮到淹死者的屍體,胸部會充滿水,而肺炎死者的肺裡充滿液體,十分相似。至於公文袋裡,則放了英國參謀長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寫給地中海盟軍最高司令亞歷山大上將的一封信,信中談到了西西里島並不是盟軍的進攻目標……至於死者衣袋中的倫敦戲票存根,純粹是為了增強這出「戲」的真實感,說明了馬丁少校是從倫敦坐飛機飛往地中海,不幸半途遇難……實際上那具屍體是用潛水艇運到那裡的。就這樣,「馬丁少校案件」使老奸巨猾的希特勒上當了!不過,話得說回來,蒙塔古少校在施行這一蒙蔽戰術時,暗暗擔心,生怕「漏餡」,因為那具假冒的屍體,到底是肺炎死者,而不是真正的溺死者。如果遇上一位精明的醫生解剖屍體,是能夠辨別出真偽的。醫生只消把死者肺部的液體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一下,便會真相大白。

    細節就是這樣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作用的。

    分析,就是分析前因後果。世界是普遍聯繫著的,也許你認為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真的還就存在著互相制約的關係。有時候,異想天開的想法卻成就了偉大的變革。

    本世紀初,汽車工業正處於發展時期,汽車設計師和工程師們試圖解決一個稱為「爆震」的難題,因為「爆震」使得汽油要在一段較長的時間之後,才能在汽缸中燃燒,因而降低了能源使用效率。查爾斯·凱特林經過一番努力,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的解題過程大致有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他仔細分析了問題,明確瞭解題的目標和方向:怎樣才能使汽油在汽缸裡提早燃燒?從這一思路出發,他把主攻方向定在「提早」上。

    其次,他到其他領域中去尋找「提早發生的事物」的模式。他想到了歷史模式、心理模式和生物模式等。最後他把目光聚焦在一種特殊的植物——蔓生的楊梅上。這種植物在冬天開花,比其他植物要早,因而符合「提早發生」的要求。

    再次,尋找楊梅提早開花的原因。他發現楊梅的主要特徵之一是它的紅葉子可以保留住某種波長的光線。他認為,一定是紅色使楊梅提前開花。

    最後,他的思維進入解決實質問題階段。他基於對楊梅提早開花的觀察和分析,運用類比作了如下猜想:如果把汽油變成紅色,也許會提前燃燒。因而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設法使汽油變紅。他由此想到往汽油裡加紅色染料。他在工作室裡找了半天,找不到紅色染料,只找到了一些碘,於是他把碘倒入汽油中,居然引擎不發生爆震了。雖然在這裡偶然性起了作用,但是並非與前面的思維沒有關聯。儘管原始問題表面上得到了解決,但是導致問題

    解決的真正原因仍然是不明確的,由此引出了下一步的思考。

    幾天後,凱特林著手解決下述難題:究竟是碘中的紅顏料,還是碘中的其他成分使爆震不再發生?於是他拿了一些紅顏料放進汽油裡,結果什麼事也沒有發生。在這裡,他運用排除法確定了消除爆震的不是「紅色」,而是碘所含的成分。

    二、分析的方法

    英國報業鉅子麥克斯維爾曾一度失意。當時,他不僅得不到工黨政府首腦的青睞,反而被推舉為國會膳堂事務組組長,實際上成為英國政客眼中的笑料。麥克斯維爾意識到,如果自己繼續在政壇混下去,情況只會越來越糟。於是他看準時機,毅然退出政壇,並果斷收購了英國印刷公司,以奸雄的本色與強悍的印刷工會對抗,在短短數年內扭虧為盈。他又以一億英鎊巨資收購《鏡報》,繼而橫渡大西洋,到紐約搶奪《明日新聞報》,終於成立了麥克斯維爾通訊公司,實現了多年的夢想。

    麥克斯維爾的成功就在於他的善於分析問題、發現問題存在的原因,如果當時他猶豫不決,進退徘徊,那麼,他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功。成功者的特質之一就是善於分析利害關係而且果斷。

    那麼分析問題的能力是天生就具有的嗎?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培養獲得和提高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現在就來介紹幾種有效的提高分析力的方法:

    1.七步法

    這是著名創造學家奧斯本總結出來的一套設問方法。

    第一步,確定革新的方針;

    第二步,搜集有關資料數據,作革新的準備;

    第三步,將搜集到的資料數據進行分析;

    第四步,將自由思考產生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創造性設想一一記錄下來,並構思出革新方案;

    第五步,提出實現革新方案的各種創造性設想;

    第六步,綜合所有可用的資料和數據;

    第七步,對實現革新方案的各種創造性設想進行評價,從而篩選出切實可行的設想。

    2.行停法

    也是奧斯本提出來的。它通過行——發散思維(提出創造性設想)與停——收縮思維(對創造性設想進行冷靜的分析)的反覆交叉來進行,逐步接近所需要解決的問題。行停法的步驟如下:

    第一,行,想出與所需要解決的問題相關聯的地方;停,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比較。

    第二,行,尋找對解決問題有哪些可能用得上的資料;停,如何方便地得到這些資料。

    第三,行,提出解決問題的所有關鍵處;停,決定最好解決方法。

    第四,行,盡量找出試驗的方法。停,選擇最佳試驗方案,直至發明成功。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