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博弈 第29章 等待中的秩序張力 (5)
    李景隆本是褲褲子弟,素不知兵,「寡謀而驕,色厲而餒」。九月,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潰散兵將,並調各路軍馬,共計50萬,進抵河澗駐紮。當朱棣偵知李景隆軍中的部署後,笑著說,兵法有五敗,李氏全犯了,其兵必敗無疑,這就是政令不修,上下離心;兵將不適北平霜雪氣候,糧草不足;不計險易,深入趨利;求勝心切,剛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無;所部儘是烏合之眾,且不團結。為了引誘南軍深入,朱棣決計姚廣孝協助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自己親率大軍去援救被遼東軍進攻的永平,並告誡朱高熾說:「李景隆來,只宜堅守,不能出戰。」朱棣還撤去了蘆溝橋的守兵。朱棣這一招果然靈驗,李景隆聽說朱棣率軍赴援永平,就率師於十月直趨北平城下。經過蘆溝橋時見無守兵,禁不住歡喜,說:不守此橋,我看朱棣是無能為力了。這時朱高熾在北平城內嚴密佈署,拚死守衛。李景隆則號令不嚴,指揮失當,幾次攻城,皆被擊退。南軍都督瞿能曾率千餘精騎,殺人張掖門,但後援不至,只好停止進攻。又因李景隆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隊一起進攻,錯過了時機。燕軍則因此得到喘息,連夜往城牆上潑水,天冷結冰,待到次日,南軍也無法攀城進攻了。朱棣解救永平之後,率師直趨大寧。

    大寧為寧王朱權的封藩,所屬朵顏諸衛,多為蒙古騎兵,驍勇善戰。朱棣攻破大寧後,挾持寧王回北平,合併了寧王的部屬及朵顏三衛的軍隊。朱棣帶著這些精兵強將於十一月回師至北平郊外,進逼李景隆軍營。燕軍內外夾攻,南軍不敵,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次日,士兵聽說主帥已逃,「乃棄兵糧,晨夜南奔」。

    建文帝為大臣所蒙蔽,反而獎勵打了敗仗的李景隆。朱棣圍攻濟南三月未下,遂回撤北平。李景隆一敗再敗,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將軍職務,代之以盛庸。燕軍屢勝輕敵,被南軍大敗,朱棣親信將領張玉死於戰陣,朱棣自己也被包圍,借朱能援軍的接應才得以突圍。東昌戰役是雙方交戰以來,南軍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兵敗後,朱棣總結說:東昌之役,接戰即退,前功盡棄,今後不能輕敵,不能退卻,要奮不顧身,不懼生死,打敗敵手。

    建文三年二月,朱棣率軍出擊,先後於滹沱河、夾河、真定等地打敗南軍。接著,又攻下了順德、廣平、大名等地。燕軍奪得的城池雖多,但往往得而復失,不能鞏固。正在朱棣為此而苦惱之際,南京宮廷裡不滿建文帝的太監送來了南京城空虛宜直取的情報。朱棣據此決定舉兵南下,直指京城。

    建文帝顯然不是他叔叔的對手。從這一年的六月到十二月,短短半年時間,損兵折將不下百萬,有的乾脆就是望風而逃,或者率軍來降。僅八月的真定一仗,建文帝的勤王之師就被他叔叔朱棣的「靖難之師」斬首三萬級。

    到了燕王朱棣兵臨城下,建文帝朱允文似手只給自己留下了自焚一條路。谷王穗、李景隆等開門迎「靖難之師」,都城落在了朱棣手中也就等於大明江山落在了朱棣手中。朱棣沒有急著入住皇城,而是有條不紊地安排妥守城部隊,下令四處張貼佈告,安撫軍民,同時派人大肆搜捕齊泰、方孝儒等五十多名「奸臣」,自己率領其餘人馬回反龍江營地。第二天,群臣上表勸進,朱棣無任何表示。等到朱棣不不慌不忙地拜謁完孝陵步下台階,才見得群臣早已準備好了天子的儀仗,捧著玉璽,齊涮涮地跪成一片,「萬歲、萬歲、萬萬歲」不絕於耳,朱棣大大方方坐上天子的乘輦,到奉天殿舉行登基儀式。

    在整個「靖難」過程,朱棣至始至終沒說過一句一定要當皇帝,或這個皇帝的位子本該就是他的之類的話,但他一步步就走到了這個位置上,這也正是封建社會正統觀念對朱棣不依不饒的一個「爛污」!

    朱棣佔領京城後,立即揭榜黃子澄、齊秦、方孝孺、鐵鉉等數十人,並清宮三日,誅弒宮人,女官及內官無數,只留下了一幫曾給他通風報信的太監,並幽禁建文帝母親於懿文陵,弒掉了其餘三個兄弟。而建文帝和他的兩個二歲的小孩都「不知所蹤」,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建文帝弒人的可怕,讀其描寫都讓人不寒而慄,看幾個例子:

    殺方孝孺:朱棣要方孝孺為其「寫詔與天下」,方孝孺亂寫數字,並邊哭邊罵:「死即死而,詔不可草!」朱棣大怒,叫道:「怎能讓你痛快一死,即死,難道你不怕我誅你九族嗎?」方孝孺大喝:「便誅我十族又奈我何!」朱棣頓呈殘暴本性。他命人用大刀把方孝孺嘴唇割開,一直劃裂至耳邊。然後,命人逮捕其九族親眷外加學生,湊成十族,共八百七十三人,依次碎剮弒戮於方孝孺面前。方孝孺忍淚不顧,最後被凌遲於聚寶門外,時年四十六歲。

    臨終前提絕命詩:

    天降亂離兮孰知其尤,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

    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嗚呼哀哉,庶不我尤!

    殺鐵鉉:朱棣坐於御座,鐵鉉背立殿庭,至死不轉身面對朱棣。朱棣派人割掉鐵鉉耳鼻,在熱鍋中燒熟,然後硬塞進這位忠臣口中,問:「此肉甘甜否?」鐵鉉厲聲回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於是朱棣下令寸磔鐵鉉,鐵鉉至死笑罵不止。朱棣其後,流其父母於海南,弒其二子,並硬逼鐵鉉妻子楊氏和兩個子兒入教坊充錄妓女。

    直到二十二年後,朱棣的兒子明仁宗朱高熾繼位才下詔稱:「建文諸臣家屬在教坊司、錦衣衛、浣衣局及習匠、功臣家為奴者,悉宥為民」。

    後世講起朱棣,大多褒大於貶。對外方面,特別是他五征漠北,先後擊敗瓦剌和韃靼諸部。同時,他又在西北設「關西七衛」,增設貴州布政司,在安南設交趾布政司。對內方面,他發展經濟,休養生息,使國家歲糧收入大幅增加;同時剝奪藩王實權,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文化方面,他授命臣下編纂《永樂大典》(當然主要目的是為了給他自己歌功頌德和篡改史實),對文化典籍進行系統整理。因此,《明史》中對他讚揚道:「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慕行節儉,水旱朝告夕賑,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員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