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博弈 第28章 等待中的秩序張力 (4)
    中國人自稱唐人和漢人,皆因中國的唐朝和漢朝經歷百世安穩,唐朝和漢朝都是中華民族值得驕傲的朝代。西漢的「文景之治」把漢朝推至高峰,唐朝的「開元之治」亦把唐朝推至高峰。儘管李世民所建立的「貞觀之治」不及唐玄宗建立的「開元之治」,但沒有「貞觀之治」的話,我想也沒有「開元之治」。要是沒有玄武門之變,讓建成當了皇帝的話,他能建立出「貞觀之治」的大功嗎?貞觀之治期間,中國罕有地出現了太平盛世的景象,糧食連年豐收,而糧價持續下跌,百姓開始安居樂業。不少西方其它國家亦十分景仰中國,總盼望來「留唐」。

    到了645年,日本開始了著名的大革新,幾乎是全面地學習唐朝文化,如唐朝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均田制和租庸調製,使日本很快建立了封建的國家制度。可見中國當時的唐朝是何等令人引以為傲的,這不是靠李世民所建立的「貞觀之治」的嗎?如果沒有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便不可能做到皇帝,甚至會喪命,中國亦不會有如此驕傲的唐朝,讓建成這樣的人做皇帝,只會使中國成為西方其它國家恥笑的對象,而不是成為他們羨慕,模仿的對象。在中華民族長遠的歷史而言,有一個盛世的唐朝是令中國子民值得自豪的。「貞觀之治」為中華民族長遠的歷史寫下光輝的一頁,但想一想,如果沒有玄武門之變的話,會有這樣令人自豪的「貞觀之治」嗎?

    評判一個歷史人物,不能只用道德標準,而要根據他的全部功過。尤其是對帝王和政治領袖,主要要看他對當時的社會所起到的作用和影響,而不必過於注重他的個人品質或私生活。儘管李世民是以殘酷、卑劣的手段成為唐太宗的,但唐太宗的歷史貢獻還應該得到充分的肯定。

    在中國歷史上,封建社會的政治傳統就是建立在嚴格的秩序原則上的,凡事都用他們既定的秩序作為衡量標準,遵循了這個秩序原則,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下,各方共同建立一種相互之間的平衡。如果有人貿然打破了這個平衡,勢必要受到其他各方的圍攻。所以說遵循秩序,即是防禦他人,也是保護自己。只有徹底推翻原有的秩序,建立新秩序才能夠擺脫困境。此時,這種共同建立秩序的合作性博弈也就要被非合作性博弈而取代。

    無論是社會還是政壇,都需要一個秩序,但是秩序是怎麼來的?是統治者制定的,統治者根據自己的好惡制定出秩序,並且統治者隨時根據自己的好惡對秩序做出修改。這就體現出秩序最重要的一個特性,就是說秩序本身所倚仗的基礎非常脆弱,秩序能否維持下去以及秩序能維持下去多久,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統治者的意願。在秩序張力中,能等待並抓住機會的人,最終成為秩序的裁決者。

    在一場秩序與裁決者、裁決者與競爭者之間的博弈中,在這場多人多環境的博弈中,在表面上看,裁決者是最關鍵的一個,競爭者處於秩序的張力之中,此時的秩序作為消極力量存在,如何改變秩序以及如何讓裁決者主動改變秩序,就成為競爭者需要考慮的問題。首先,不能操之過急,決策者思維的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等待中,蓄勢待發,最終取而代之,成為新的裁決者。

    三、「靖難之役」——決策者的博弈戰

    「靖難之役」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和皇孫朱允炆之間,為爭奪皇位而醞成的一次統治階級內部的戰爭。

    「靖難之役」歷時三年,前期作戰南軍連連敗藉。但自濟南保衛戰後,南軍主力屯駐德州,相機出擊,以遏燕軍。德州處在運河線上,南北交通便利,燕軍自河北南下,始終處在德州的監控之下。燕軍南攻時,南軍或自德州橫出斷其歸路,或襲擾其補給線,或乘虛北攻。所以,雖以朱棣之善用兵,南軍再未出現過戰爭初期的那種大的挫敗,燕軍勢力基本上被阻在山東以北。朱棣未克山東,故雖屢戰屢勝,激戰兩年半,卻始終未能打開局面。等到他越過山東,直趨金陵,半年時間便奪取了政權。

    不過,朱棣撇下山東,逕直南下,實屬鋌而走險。南北朝時,以北魏的國力和太武帝之雄才大略,在擊破劉宋黃河一線之軍後,長驅江淮,兵臨瓜步,飲馬長江,也未敢渡江以爭江南。朱棣的這種戰術也只能在那時特殊的形勢下才有可能成功。自明初朱元璋殺功臣後,明廷已無堪與朱棣相匹敵的將才,所以朱棣南下才有恃無恐。其次,「靖難之役」在那個時代的觀念中,純屬一家一姓內部之爭,所以建文帝雖一再下詔「勤王」,但真正勤王者少,而歸順燕軍者多。不然,朱棣孤軍南下,建文帝只需堅守金陵,坐待四方勤王之師會合,山東方面則截斷燕軍的補給線和退路,那樣的話,朱棣處境勢必極其危險。因此,換上另一人,換上另一種背景,則斷不敢冒險採取這種戰術,置山東於不顧。

    戰爭雖結束,與此相關的歷史卻在發展。燕王進京後,宮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說建文帝於宮中自焚而死,或雲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髮為僧,雲遊天下,傳說他於正統朝入居宮中,壽年而終。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確考,成為明史上的一大懸案。

    當上皇帝的朱棣,大肆殺戮曾為建文帝出謀劃策及不肯迎附的文臣武將。齊泰、黃子澄、景清等被整族整族地殺掉:「命赤其族,籍其鄉,轉相扳染,謂之瓜蔓抄,村裡為墟。」有「讀書種子」之謂的方孝孺,因不肯為朱棣撰寫即位詔書,九族全誅,這還沒完,又將其朋友門生作為一族全部殺掉,十族共誅873人。這次清洗極為殘酷,共有數萬人慘死於朱棣的屠刀之下。

    四年的「靖難之役」,給明初剛剛有所恢復的社會經濟以較大的破壞,而直接遭到戰爭踐踏的地區,破壞可為嚴重,史書上稱「淮以北鞠為茂草」,當為真言。

    朱棣其實並不像造反,他想當皇帝,但他不想造反。這看起來似乎是個矛盾的命題,其實並不矛盾。從權利義務的關係來看,當皇帝是權利,而造反則是義務,因為對於那些投錯了胎或者是投晚了胎的人來說,要想享受權利,必須履行義務。

    從經濟學上來說,造反的成本太高,而且很容易虧本,根據以往數據顯示,虧本者的結局一般都是死。相信朱棣在造反前還是仔細讀過歷史書的,古往今來,把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這些小朝代也算在內,王爺能夠造反成功的,扳指頭就可以數得出來,估計還不用腳趾。

    明成祖朱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明史》說他「貌奇偉,美髯髯,智勇有大略。」又說他「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似非溢美之詞,他確有過人之處。明成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初封燕王,鎮守北平。正史中都稱其為孝慈高皇后馬氏所生,是正統「龍脈」,然而,一些雜史中卻記載朱棣本為元順帝沒來得及帶走,而被朱元璋後收為妃子的弘吉剌氏所生,更甚至有人認為是這個早孕妃子的「元順帝遺種」!

    是不是庶出不是最重要的事兒。只是,皇位輪不到他做那是一定的事兒了。如果說成吉思漢「勇武」的話,史書中對朱棣「勇武」的描寫是多呈不讓。朱棣,起兵反其外甥建文帝朱允炆,經真定、北平、白河溝、樂昌、夾河、滹沱河、南京七次大戰。一舉消滅南明,自立為帝。特別是,最後一戰朱棣置後方北平老家不顧,長途遠征從1402年初至七月,經半年時間出擊北上,一舉攻破南京!請看遠征前的形勢描述:「燕王起兵三年,雖多次大勝明軍,但所得土地僅永平、大寧、保定旋得旋棄,戰死者眾。」可見,當時,形勢並不明朗,而且,朱棣所得極為有限。遠征南京,前有敵軍大兵後無糧草接應,其凶險可想而知。而這也反襯了朱棣的魄力和膽識!

    說起朱棣,還有一段傳說:朱元璋稱為吳王后,王府窄小,房屋簡陋,於是請劉伯溫商量興建新王府。朱叫劉全權負責。劉伯溫精通地理,歷史,天文天象。設計,選地,建成,劉伯溫全是劉伯溫操辦完成當晚深夜《劉有這個習慣》,劉伯溫夜觀乾象,突見空中吳王新修官殿一柱移動,又見一隻燕子從高牆飛過。劉伯溫百思而悟,連稱:天命不可違啊。清晨,朱元璋叫人把劉伯溫叫去指著新官殿一柱子說:這柱有些偏不順眼移一下。劉伯溫說:使不得移柱有迂都之變。朱元璋大笑:既是天數,何懼遷都。朱元璋很滿意新宮殿,他說:如此高牆刺客難飛。劉伯溫說:燕子能輕鬆飛過。

    年底,朱元璋準備轉過年頭就要正式登極做皇帝了,看到自己已經有了7個兒子,自然是滿心高興。這時形勢已經粗安,他決心要為兒子們正式取名了。十二月二十四日。他祭告太廟,把自己渡江後生了7個兒子歸因於祖上的陰德:仰承先德,自舉兵以來,渡江生子七人。今長子命名曰標,曰棣。這時朱棣已經7週歲,他這才和眾兄弟一樣有了自己的名字。

    燕王朱棣身材魁梧,天資聰穎,武藝高強,智勇有大略,能推誠任人,在鎮守邊關、打擊殘元勢力方面立了大功。朱元璋將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代替功臣宿將掌握兵權,從而使明朝的政權更加穩固。1390年對蒙古乃兒不花的初戰告捷,使他樹立了威名。

    不過,朱棣也是朱元璋最擔心的人。朱元璋曾和眾多王公大臣一起登上南京城外的紫金山俯瞰皇宮,在一片讚譽聲中,朱元璋龍顏大悅。這時年少的朱棣卻口無遮攔,一語道破天機:「紫金山上架個大炮,就能炮轟紫禁城!」朱元璋大驚,心裡頓時後悔不已,以至後來他又命令修建更為廣大的外城,把包括紫金山在內的一些重要地方圍起來以加強防禦。從這件事上,朱元璋看出朱棣將來很有可能是皇太子的最大威脅。

    朱棣的主要謀士之一僧人道衍,給朱棣打氣:「我一見殿下,便知當為天子。」所以,朱棣利益集團一直在悄悄網羅各種人材,操練兵馬,以備不時之需。而朱允炆利益集團的人為了拔掉燕王朱棣這個最大威脅,一直在網羅武林高手,希望能一擊成功,除掉這個最大的政治對手。

    朱元璋病逝前,指定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朱元璋逝世時很是安心,因為他認為朱允炆一定能夠繼承他的意願,將大明王朝治理得更好,一個安心的人走了,卻留下了一個憂慮的人。朱元璋巨大的身影從朱允炆身上消失了,朱允炆終於可以獨自處理政事了,但這個年僅21歲的少年驚奇的發現,他仍然看不到太陽,因為有九個人的身影又籠罩到了他的頭上。這九個人就是朱元璋的九個兒子,從東北到西北分別是遼王、寧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和肅王。如果說皇帝是最大的地主,那麼這九個人就是保衛大地主的地主武裝。朱元璋在全國各地封了二十四個兒子和一個孫子為王,這些特殊的人被稱為藩王,他們有自己的王府和軍隊,每個王都有三個護衛,但請注意,這三個護衛不是指三個人。所謂護衛是一個總稱,護衛的人數從三千人到一萬九千人不等,這樣算一下就可以瞭解藩王們的軍事實力。

    上面那句話的關鍵所在就是不等,按照這個規定,藩王所能擁有的軍力是九千人到伍萬七千人,而在實踐中,藩王們都傾向於選擇後一個數字,槍桿子裡出政權,就算不要政權,多養點打手保鏢看家護院也是好的。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嫡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是為建文帝。朱允炆在做皇太孫時,就對諸藩王不滿,曾與他的伴讀黃子澄商量削藩對策。即帝位後,採納了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建議,決定先削幾個力量較弱的親王的爵位,然後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開刀,並令諸親王不得節制文武將吏。皇族內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將臣監視朱棣,並乘機逮捕之。朱棣得到這一消息,立即誘殺了前來執行監視逮捕任務的將臣,於建文元年七月起兵反抗朝廷。

    朱元璋當國時,恐權臣篡權,規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他在《皇明祖訓》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朱棣以此為理由,指齊泰、黃子澄為奸臣,須加誅討,並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即靖禍難之意。因此,歷史上稱這場朱明皇室內部的爭奪戰爭為「靖難之役」。

    朱棣起兵不久,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關、懷來、密雲和以東的薊州、遵化、永平等州縣,掃平了北平的外圍,排除了後顧之憂,便於從容對付朝廷的問罪之師。

    經過朱元璋大肆殺戮功臣宿將之後,朝廷也無將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倖存老將耿炳文為大將軍,率軍13萬伐燕。建文元年八月,師至河北滹沱河地區。燕王在中秋夜乘南軍不備,突破雄縣,盡克南軍的先頭部隊。繼而又於滹沱河北岸大敗南軍的主力部隊。建文帝聽到耿炳文軍敗,根據黃子澄的推薦,任李景隆為大將軍,代替耿炳文對燕軍作戰。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