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博弈 第4章 困境中的弱者抉擇 (3)
    三顧茅廬時,諸葛亮二十七歲,他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大勢,提出鼎足三分,聯孫抗曹,進而統一天下之路,即著名的「隆中對」。《三國誌》中評價說,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北宋時期的兵法家何去非也指出,「孔明有立功之志,而無成功之量;有合眾之仁,而無用眾之智。」這些都是非常中肯的評價。

    「隆中策」中諸葛亮首先以極高的戰略眼光系統地分析了當時形勢。「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當時曹操佔據中原,控制著中央政權,有絕對的政治、軍事優勢,因此應排除向曹操控制地區發展的可能,暫時把他放在一邊。而劉備要「興漢室」「伸大義於天下」的對象是曹操,現在雖不能與之抗衡,卻是爭奪天下的最終對手。那麼,聯合孫權就是不容忽視的策略手段:「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孫權集團的勢力僅次於曹操,根基較深,地勢險要,欲成霸業就要爭取他的協力合作,是戰略性的聯盟對象。諸葛亮不管曹操視為退,主動與孫權謀和視為進。

    那麼,劉備應往何處圖謀發展呢?第一步是奪取劉表的「用武之地」荊州,第二步再往巴蜀取劉璋的「天府之國」益州。佔據荊、益兩州作為根據地,建立基業,穩定後方。同時「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孤立曹操,諸葛亮就此提出了建立聯吳抗曹統一戰線的設想。這樣就可守可攻,能與曹操、孫權形成鼎足而立的局勢。

    最後,待到時機成熟就可圖謀中原:「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分兩路發動北定中原的強大攻勢,收復長安、洛陽,擊滅「漢賊」曹氏集團。到那時,東吳也只有納土歸降的出路了,實現最終政治目標、成就統一帝業了。

    曹操統一北方之後,統率80萬大軍飲馬長江,席捲荊襄,直逼江南。想乘勢一舉殲滅佔據江東的孫權及正待發展地盤的劉備,從而吞併天下。當時劉備僅1萬兵力,孫權也只有5萬精兵。曹操的一紙討伐檄文傳到東吳,令孫權集團一片震驚,主戰與主和兩派爭鬥激烈,主和派佔上風,孫權則動搖難定。在這種危急複雜的情況下,諸葛亮肩負起聯吳抗曹的重大使命,作為劉備一方的代表,隻身出使江東,與東吳上下各方進行斡旋、說服和鬥爭。

    諸葛亮的出現引起了投降派的敵意,面對以張昭為首的文官集團的挑戰和責難,他義正辭嚴、口若懸河,從容不迫地運用多種語言技巧「舌戰群儒」,將投降派的觀點一一駁倒,使群儒「滿面羞慚」、「盡皆失色」。基本上掃清了東吳集團內的降曹論調。

    面對東吳主戰派將領周瑜的擺架子、賣關子的態度,諸葛亮又用激將法,正話反說:「曹操極善用兵,天下莫敢當。向只有呂布、袁紹、袁術、劉表敢與為敵。今數人皆被操滅,天下無人矣。獨有劉豫州不識時務,強與爭衡,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將軍決計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貴」;又從其痛切之處著手,巧妙改動《銅雀台賦》,提議只要獻出「二喬」送與曹操,如范蠡獻西施之計,保證能讓曹操百萬雄師卸甲卷旗而退。年輕氣盛的周瑜果然勃然大怒,發出「吾與老賊誓不兩立!」的宣言,並求孔明助他一臂之力,激勵周瑜協力抗曹的目的達到了。

    再說諸葛亮在曹兵敗潰的亡命途中,令關羽把守最後一道防線。曹操被捉,「義重如山」的關公卻動故舊之情而放虎歸山。這就是後人評說不一的「華容放曹」。惋惜之餘,掩卷思之,並不是諸葛亮用人失誤,使曹操得了逃逸的機會;諸葛亮以大政治家的眼光把握全局,看清了孫、劉聯軍打敗曹操後的形勢。此時劉備力量還很弱小,若殺曹操,其子必置東吳於不顧而傾力復仇,劉備將腹背受敵。北方將重陷軍閥混戰的局面。況且曹操戰敗,已無南下進攻、消滅孫劉聯軍之力,而弱小的劉備就能在曹、孫之間並立,在互相牽制的間隙中爭取時間、積聚力量,發展地盤。權衡利弊,諸葛亮寧願暫且放掉曹操,以便統一北方,形成鼎足之勢,才能有機會圖謀天下。

    當曹操敗退,原本是主要矛盾的曹與孫、劉的矛盾,隨著北方壓力的減輕退而成為次要矛盾。戰略要地荊州的歸屬問題,使得孫、劉之間的矛盾逐漸上升。如何處理孫劉關係,是否繼續維持聯盟,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問題,也是一個戰略原則問題,將是能否真正建立和維持「鼎足」格局的關鍵所在。戰後諸葛亮趁周瑜、曹仁廝殺之際,派兵巧妙地從曹軍手中襲取南郡、荊州、襄陽,為劉備謀取了安身立足之地;而周瑜空費兵馬錢糧卻一無所獲,必不會善罷甘休。在這個問題上,既不能放棄荊州這塊根據地,也不能由此引起孫、劉自相殺伐。諸葛亮從維護聯盟大局出發,靈活處理矛盾。他勸劉備「立紙文書,暫借荊州為本,待我主別圖得城池之時,便交付還東吳」。「今只要兩家和氣,休教曹賊笑話。」當劉備要求都督荊州全境、孫劉聯姻之事傳到曹操之耳時,他正在寫字,竟「手慌腳亂,投筆於地」,可見曹操內心的恐懼和不安。

    劉備向西發展佔領益州入川,關羽鎮守荊州。諸葛亮鄭重叮囑關羽牢記「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八字方針,關羽沒有真正領會其重要意義,而是兩個拳頭打人。當曹操誘使孫權聯攻荊州時,孫權派諸葛瑾上門找關羽「求結兩家之好,併力破曹」,關羽卻口出狂言拒絕聯姻,觸怒了東吳,使得孫劉聯盟破裂,給孫權以可乘之機。因此就在關羽北拒曹操節節勝利之際,急功近利的孫權乘機「白衣渡江」偷襲荊州,造成荊州失守、關羽敗亡的慘劇。劉備的版圖頓時削減了一半,給蜀漢統一大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仍以大局為重,不主張東征伐吳。而劉備不理解伐吳與蜀漢存亡利害相關,怒髮衝冠為義弟報仇,聽不進諸葛亮、趙雲的勸阻,將十幾年辛苦經營的局面置之不顧,定下先滅吳後滅魏的錯誤決策,傾舉國之兵討伐東吳。這場戰爭極大地損傷了蜀漢的元氣,蜀漢政權從巔峰一落千丈,往日興盛景像一去不復返,劉備也走上覆滅之路。雖說關、張、劉三人之死各有原因,或驕傲自大,或粗暴寡恩,或義字當頭,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能正確貫徹執行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以致孫劉聯盟破裂。諸葛亮隆中擬定的從荊、益兩路北伐的鉗形攻勢計劃,也成為永遠無法實現的空想。從而使後世同情蜀漢事業的人們,面對滔滔東逝之水,抒發「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的感歎。

    劉備創業未半,飲恨白帝城而終,將風雨飄搖中的蜀國和懦弱無能的幼子托付給了諸葛亮。諸葛丞相獨立支撐起蜀漢江山,這就為調整政策,重修東吳舊盟提供了可能。吳蜀化干戈為玉帛,一洗前朝舊怨,從此斷絕同曹魏的關係,重新貫徹了隆中策的外交路線。吳蜀重修舊監,令曹丕大驚,親征伐吳。諸葛亮派趙雲領兵出陽平關直取長安,從而協助了東吳戰勝魏軍。

    孫權稱帝,引起蜀漢朝臣不滿。諸葛亮卻派陳震為使前往祝賀,並寫下「絕盟好議」說服群臣認識此乃抗曹的需要,亦可免除蜀漢北伐時的東顧之憂。因此,在劉備死後的幾十年裡,蜀國和東吳一直保持著友好的盟邦關係。不僅未發生衝突、戰爭,東吳還曾出兵配合諸葛亮的北伐。吳、蜀兩國成犄角之勢牽制著曹魏,誰也消滅不了誰,使弱小偏僻的蜀國能在三足鼎立的格局中維持近半個世紀之久。這是由於正確貫徹執行了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顯示了諸葛亮作為政治家的遠見卓識。

    恢復孫劉舊盟,平定南方叛亂,解除了後顧之憂,諸葛亮便進一步「治戎講武」。親率大軍六出祁山,以一州之地與力量超過自己數倍的魏國抗衡,將一生的最後歲月全部投身於北伐事業。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同時也包含著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不息,直到以身殉職的可貴品質,如果不是劉備而是劉禪,別說三顧茅廬,就是八顧茅廬之恩,諸葛亮也不會出山輔佐,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也超越了單純的「愚忠」的範圍,這樣的「知遇之恩,死而後已」有很大的愛國愛民的思想成分。正因為愛國愛民,諸葛亮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完成理想事業,也極為符合當時人民群眾的某些願望和要求。杜甫在《蜀相》中對諸葛亮為國家事業忠心耿耿,奮鬥不息的精神給以崇敬,並抒發了對一個未完成事業的賢相惋惜之情。

    前後《出師表》情真意切,極為真摯感人,寫出了一代賢相的鐵骨錚錚,忠君之意,拳拳愛國之情。讀來令人潸然淚下。彷彿諸葛亮一生為國家事業忠心耿耿,奮鬥不息,嘔心瀝血,為國操勞的形象就在眼前,歷歷在目。回顧自己的一生,自與劉備出山以來,不辭辛勞,夙興夜寐,勤於政事。對於劉禪,諸葛亮怒其不爭,哀其不興,盡力輔佐,但結局正如他自己所言: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非臣所能逆睹也。

    杜甫的「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將諸葛亮的德才智兼備、開明、智慧、高尚的人格力量和自強不息的意志品質完全刻畫出來了,富有中華民族精神的深刻內涵可歌可泣。他的光輝形象永存人間,「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雖然如此,但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他的神機妙算、精於謀劃助劉備開拓了三分天下,也正是由於他的心胸不廣,使得劉備死後的蜀漢人才凋零,以至於「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也正是由於他的事事躬親,使得蜀漢在他去世後頃刻間土崩瓦解。諸葛亮不得已而扶阿斗,但他卻沒有找到繼續扶阿斗的人。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所謂「士為知己者死」。人人都說關羽是古今中外「義」的化身,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義」的化身,諸葛孔明只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重情義的人。一代諸葛武侯,其情,蒼天可表;其義,大地動容;其智慧,千百流傳;其忠誠,後世景仰。

    古語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個人如同棋手,其每一個行為如同在一張看不見的棋盤上佈一個子,精明慎重的棋手們相互揣摩、相互牽制,人人爭贏,下出諸多精彩紛呈、變化多端的棋局。博弈論是研究棋手們「出棋」著數中理性化、邏輯化的部分,並將其系統化為一門科學。換句話說,就是研究個體如何在錯綜複雜的相互影響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事實上,博弈論正是衍生於古老的遊戲或曰博弈如象棋、撲克等。數學家們將具體的問題抽像化,通過建立自完備的邏輯框架、體系研究其規律及變化。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最簡單的二人對弈為例,稍想一下便知此中大有玄妙:若假設雙方都精確地記得自己和對手的每一步棋且都是最「理性」的棋手,甲出子的時候,為了贏棋,得仔細考慮乙的想法,而乙出子時也得考慮甲的想法,所以甲還得想到乙在想他的想法,乙當然也知道甲想到了他在想甲的想法。

    三、蘇秦的縱橫捭闔

    《戰國策》是劉向當時把戰國時代的許多謀略問題,集中起來,編為一書。現在,我們僅就《戰國策》中「蘇秦始將連橫」這一篇來研究。所謂「合縱」等於組織一個聯合國。當時秦國是一個新興起來,有強大力量的國家,蘇秦就把弱小的國家,聯合起來抗秦,用歷史的觀點來看,蘇秦的「合縱」計,也就是這個組織的建議,是很不錯的,應該的。但是有一點,我們看了全篇以後,首先要認識一個人的動機,因為蘇秦當時的用心,並不是為了天下國家,而是為了個人出風頭,是私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