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博弈 第2章 困境中的弱者抉擇 (1)
    一、劉邦的「流氓」路線

    歷史沒有創造博弈,但是歷史無時無刻不在應用博弈,在歷史潮流中善於進退的人,往往諳熟此道。

    漢王朝是一個傳奇的、讓人嚮往的王朝,這個王朝的締造者劉邦,也有著傳奇一般的人生,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裡,劉邦之所以能夠掃清六合、一統天下、名垂青史,他靠的不是顯赫的出身,不是過人的才華,也不是出眾的武力。他靠的,恰恰是隱藏在冰山下面的那些知道何時進退的博弈之道,說得通俗一些就是他的「流氓」路線。他的成功,對於今天的我們,仍然有著非同尋常的借鑒意義。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他的成功曾經讓許多人跌破眼鏡,他登上九五之尊之意義,也令後人討論不已。這位地方小混混,竟然在秦末大亂的天下中,與諸英雄豪傑爭強鬥勝。他打敗了有史以來最為強悍勇猛的對手項羽,逼得項羽因無顏再見江東父老而自刎烏江。一個每戰必敗、攻無有克的軟腳蝦,憑什麼打敗蛟龍稱王?處於弱勢的可憐蟲又是如何抬頭挺胸變成大丈夫?這些問題實在引起我們的好奇:他是怎麼變成「弱勢大贏家」的?

    縱觀歷代開國之君,有兩位出生卑賤者,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另一位便是漢高祖劉邦了。俗話說的好「治世書生,亂世英雄。」這兩人都是由於時代的風雲際會,才顯露帥才,平步青雲,「朝為天差郎,暮登天子堂」。而劉邦在起義的力量中是最弱的一支,他憑什麼?

    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他知進退,懂伸縮,能屈能伸。在與項羽的角逐中,一步步脫穎而出,從而也留下了很多弱中求生的智慧。「如還軍霸上」——禮儀為先;「鴻門謝罪」——穩其軍心;「亥下之圍」——暫草除根;「火燒棧道」——迷惑對手等等,無不體現著劉邦一幫人的智慧。下面這首詩就體現出劉邦的霸氣: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風歌》劉邦

    劉邦的老爸劉耑,通常稱劉太公;由於中國歷來的重男輕女,人們搞不太清楚他老媽的姓氏,於是就稱劉邦老媽為劉媼(「媼」是對年長女子的尊稱)。劉邦小時候不學好,等到長大了沒有工作,最後沒有辦法就托關係去當了個亭長。好不容易當了個公務員,也該收斂些吧?結果劉邦依舊我行我素,還是經常性的出去吃喝玩樂,而且還賒賬不給錢。劉邦在酒店裡吃白食睡著之後,酒店老闆發現他的身體上騰起神龍,於是就免除了劉邦積欠的酒錢——這必定是在劉邦當上皇帝之後原酒店老闆的拍馬之詞!當時肯定是害怕劉邦耍流氓非但不付帳而且影響自己做生意,酒店老闆才會出此下策。

    劉邦在咸陽服過幾年徭役,見到過秦始皇。有感於嬴政同學的威儀,劉邦讚歎道:啊,大丈夫就應該這樣啊!——我們可以把項羽見到秦始皇時的感慨拿過來比較一下。如果兩個人的話都被秦始皇聽到,那項羽一定會死翹翹,而劉邦就會沒事,甚至還有可能得到嬴政同學的賞識。在這個事件上,劉邦項羽兩個人的個性昭然若揭。

    陳勝吳廣開始造反,秦王朝的地方統治機構亂得一塌糊塗。沛縣的縣令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好,最後決定響應陳勝,兩個得力助手蕭何、曹參建議他不要自己出頭而讓劉邦去召集造反人員。原因是劉邦很有人望,而自己這夥人本來就是秦朝的官吏,貿然行動恐怕大家都不會聽話。於是縣令就派人去找劉邦,結果劉邦也找來了,縣令自己也後悔了。雙方火拚,劉邦很容易的就佔領了沛縣。

    推舉老大,蕭何和曹參兩個人都是文吏出身,在眾父老面前也沒有多少威望,最後大家一致推選劉邦為老大,因為是「赤帝之子」,所以劉邦部下都用紅旗。劉邦聚集了兩三千烏合之眾開始了自己的造反生涯。

    劉邦和秦朝部隊交手多次有勝有負,最後他加入項梁領導的反秦主力軍,成為項梁的得力部下。項梁幫助劉邦整編了部隊,並交給劉邦五千人,經過項梁調教的部隊果然不同凡響,和劉邦原來的烏合之眾不可同日而語。在被項梁整編之後,劉邦才真正有實力成為一方諸侯。一方面軍事實力上升了,另一方面劉邦也獲得了一個正統的「名分」。劉邦在沛縣賺得自己的「第一桶金」,而在項梁處則是獲得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項梁本人沒有多少私心,他放手讓劉邦去和秦軍作戰,而自己卻率領楚軍牽制著秦軍的主力。有項梁和秦軍主力死抗,劉邦的壓力就小很多,他攻城略地,擴大地盤;招兵買馬,擴充軍隊;再加上劉邦特有的人格魅力,許多人才都紛紛投向他。這樣,劉邦的實力得到了空前的膨脹。

    項梁戰死後,項羽秉承他的遺志,繼續和秦軍主力死抗,最後在巨鹿徹底擊敗秦軍。在這個背景下,劉邦才有機會攻破武關,並在霸上迫降秦王子嬰。

    在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裡,從一個造反者然後成為西楚霸王最後又自刎在烏江邊上,項羽歷經了人生的大喜和大悲。而且,項羽在戰場上所向無敵的千秋霸氣,垓下和虞姬淒婉纏綿的生離死別,烏江邊上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懷,無一不為項羽的英雄形象加了分。相比較而言,劉邦待人傲慢,心腸毒辣,不擇手段,罔顧信義,怎麼最後還是劉邦成為了中國大地的主人呢?

    項羽的確是英雄,但是他有很大的缺陷和弱點,劉邦自身的流氓特點,正好反襯項羽所缺乏的王者氣質。

    劉邦比秦始皇嬴政小三歲,而比項羽大二十四歲。事實上,項羽在烏江自刎的時候年僅三十一歲,領導巨鹿之戰的時候項羽只有二十六歲。所以,項羽可以說是少年得志——試問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哪一個人能夠在三十歲之前達到西楚霸王這樣的成就?但是,年輕人畢竟也有年輕人的弱點:項羽很有衝勁,缺乏全盤戰略的考慮;項羽雖然很聰明,但是缺乏納諫的睿智和勇氣。最致命的,就是項羽的進退之道遠遠不如劉邦。

    想當年,項羽和劉邦一北一南進攻咸陽。項羽打到哪屠城屠到哪,甚至降兵也全都坑殺。一路生靈塗炭,慘不忍睹。沿途各城軍民皆是全力死守,因為一旦城破,整座城便是雞犬不留。顯然,在對待百姓的問題上,項羽很失敗,沒有弄清楚與他博弈的對象是誰。

    而劉邦卻是以懷柔之法,一路收降撫恤,所以雖然項羽軍的人數是劉邦軍的四倍,但先入關中者是劉邦。最後搞的項羽像強盜一樣的進入關中掠奪劉邦的勝利果實。劉邦的軍隊在人數上沒有優勢,那麼怎麼才能在這場博弈戰中生存呢?自此,劉邦開始了為自己為後來的進退進行謀算。

    劉邦進入咸陽後屯兵霸上,對先秦府庫分毫不取,對百姓約法三章,施以寬政。像這種對百姓好的人,才稱得上是真英雄。那麼,項羽為什麼會那麼的殘暴不仁,劉邦為什麼能對百姓這麼好呢?問題也許就在於他們的出身。項羽,出身楚國貴族,是貴族出身,不知百姓為何物。劉邦,小沛富農出身,從小出入市井,甚至被稱作是市井無賴,所以,劉邦從小就能接觸到百姓的疾苦,懂得百姓的需要。

    再從兩個人的眼界來說。劉邦自不必言,懂取捨,知進退。雖然之前有約定,先入關者為王,但劉邦審時度勢,知道項羽的力量比自己強的多,自己硬要做關中王肯定要被強大的項羽擊敗,所以就對項羽俯首稱臣,聽從項羽的分派去了巴蜀漢中當漢王。

    相較於劉邦,項羽當時的選擇卻差強人意。封地的不公成了後來各地勢力內訌的由頭,而對都城的選擇更可以讓我們清楚的看到了他的目光短淺。當時,能做天下之都的所在,不外乎洛陽和咸陽。洛陽,地處當時天下的地理中心,按照一般的說法是,定都於此方便各地朝貢。其實,定都於此,真正的目的是容易向各地番王諸侯施加中央的影響力。當然,那得在中央集權足夠強大的前提下,不然,中央也可能被門閥諸侯所操控。

    那麼,照上面的說法,項羽應該在以上兩地選一個來作國都了,但事實上項羽是如何選擇的呢?彭城?哪?聽說離海比較近。哦,那時候海上貿易很發達,需要找個離海港近的地方作國都以利國家經濟發展?可那時候中國是大陸型經濟啊,海上貿易幾乎為零,那項羽為什麼找那麼個離國家政治經濟中心都那麼遠的地方作國都呢?因為在他的意識裡彭城是他自己的地方,長安和洛陽則是別人的地方。所以,他寧願在老老東面的地方做他的「西」楚霸王。

    如果項羽選擇定都關中,或者洛陽也好,劉邦只怕就只能困在群山環抱之中永無出頭之日了。而他卻把國都放在東邊,對西邊毫無震懾可言,劉邦利用韓信的暗度陳倉之策,很容易的就在關中出了頭,而且一出頭就鑽進當時中國最富庶的地方,為今後的楚漢五年戰爭提供了豐足的後勤保障,令劉邦的軍隊能承受得住「百敗」的損耗,最後在垓下一戰定乾坤。

    項羽的眼界實在是不高,把那麼好的地方留給了對手,自己卻偏執的呆在「自己的地方」。所謂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其實,過了江東又能如何?當時的江南遠沒現在那麼發達,雖然連年戰亂未曾波及江東,但江東的實力仍遠不足以與統一中原的劉邦相抗衡。

    項羽注定要失敗的。只是司馬遷的史記借項羽諷刺劉邦,寄托他個人的一些理想主義及發點牢騷等等。其實項羽不過就是一個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匹夫!他的所謂的英雄色彩只不過是匹夫之勇而已!

    亂世就是比誰會用人,光有勇猛是不成的。不過項羽有的並非是單純的匹夫之勇,項羽小時候,季父項梁讓他學書學劍,他都沒學好,最後學的是萬人敵兵法。所以項羽說道用兵還是可以的,關鍵是大的決策方面,實在是個特等的匹夫,范增的話都不聽,剛愎自用,所以能成就蕭何韓信功業的,也只能是劉邦,項羽沒這肚量。

    劉邦歷經千災百難,死裡逃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汗水終於贏來了他人生的春天,可以算得上是一位英雄了,然而史學家司馬遷卻以「不以成敗論英雄」,毫不留情地否定了他,並煞費苦心將其描繪成一個活脫脫的流氓形象。而將劉邦的對手項羽描繪成一個失敗的英雄。英雄與流氓的衡量標準實在這裡實在難以說清楚,如果說以地位和文化水平來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那麼似乎顯得有些不合常理,何況事實也在後來證明劉邦對於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發展有著巨大的貢獻。他一系列措施和政策的施行,使漢初的經濟很快得到了恢復。到惠帝、呂後統治時期,已經是「衣食滋殖」。到文帝、景帝時,更出現了「文景之治」的繁榮景象。無論怎麼說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以至國土在這時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擴展和強化。劉邦開創了中國的一代新歷史,他打破了封建地位決定命運的愚昧理論。無論出身貴賤,王侯將相之位不是某一階層的專利。

    一代政治霸主劉邦布衣出身,地位低下,居然能在群雄逐鹿中獨佔鰲頭,使所向披靡的西楚霸王自刎江邊,開創了西漢王朝兩百年基業。一個精明的政治領袖,一個富有傳奇式的人物,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帝王,在他的背後隱藏的卻是非常之多的政治與處世哲學。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