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沉香 第37章 「聞過則喜」還是「聞過則怒」
    「聞過則喜」還是「聞過則怒」?這是一個老話了。常人總是以「聞過則喜」來讚揚一些人的美德,歷史上也不乏其人,不然也不會形成一個成語。孟子曰:「子路,人告知以有過則喜。」這是孟子以孔子的弟子子路的品行,來教導他的弟子。意思是別人指出他的缺點,他不但不生氣,而且還很高興。孟子把子路的品德與德高望重的禹舜相提並論。宋陸九淵《與傅全美書》也說:「過在所當改,吾自改之,非為人而改也。故其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不憚」兩字,尤為重要,就是不怕別人議論,不怕丟失面子,不怕必過的困難。歷史上,唐太宗因為聞過則喜,才有了名垂青史的「貞觀之治」。

    當今名人中,也有一則佳話。據聞,夏衍任文化部副部長時,有一次在講朱元璋的故事時,說了一句外行話,吳晗當場不客氣地說:「你還當文化部長呢,這一點不懂!」這話說得既尖銳又帶嘲諷,真有點讓夏衍下不來台的感覺,但夏衍並沒有感到有失「尊嚴」,而是從中看出自己的不足。從此,每天他用一小時的時間讀《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鑒》,這種氣度真讓人欽佩,我們現在的官場能找得到這樣的人嗎?

    作為名人,有時候嘴巴上也要謙虛一番的。但碰到尖銳的問題時,馬上要露出馬腳。近聞在一個研討會上趙本山發怒的故事。據《北京日報》報道,今年4月11日下午,在北京舉行《鄉村愛情故事》研討會,趙致辭說:「本公司,周圍的人天天講好話,我今天想聽『壞話』和真話。我永遠感謝讓我經受磨難的人和給我批評的人。」話畢,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曾慶瑞受到鼓舞,坦誠指出:「本山先生被收視率帶來的鮮花、掌聲給弄迷糊了,被某些不負責任的言論、沒有原則的吹捧給誤導了。」「《鄉村愛情故事》缺乏歷史進程中本質的真實。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扁平化、不夠典型,沒有時代背景下共同群體特徵。」「電視劇繞開真實的現實走,其實是一條偽現實主義。」「本山先生本缺乏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要追求更高尚的境界和博大的情懷。藝術家應當以追求高雅、崇高為目標和情懷。」這一席話,竟使趙本山勃然大怒。他忘記會議的一片「開場白」,馬上質問這位教授熟不熟悉農村生活?如果沒有發言權的話,那考慮好再說。還揚言:「我敢說,農村生活在座各位沒有比我更瞭解的,我是你們的老師,就不要嘮農村了……」「我從來不是高雅的人,也從來沒有裝過高雅。我最恨那些自命不凡、認為自己有文化的、而實際在誤人子弟的一批所謂教授。」本山先生當場發作,怒不可遏,比他的演出還要生動。論官位,趙本山自然沒有夏衍大;講藝術,他和夏衍根本不是一個等級。但趙本山的怒氣與夏衍的氣度,卻是天淵之別。可愛的本山先生,發洩出這般霸氣,真有老子天下第一之架勢,完全暴露了他「開場白」之虛情假意。這是典型的「聞過則怒」。

    這位被戲弄了的老教授,就是被趙本山的所謂「誠懇」欺騙了。其實,這樣的「老天真」歷史上並不乏人。明代有個解縉,是赫赫有名的《永樂大典》的總編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這副著名楹聯,就出自他的手筆。他侍奉過三代皇上,朱元璋曾對他說:「朕與你義如君臣,恩猶父子,你對我有什麼諫言,就應當言無不盡才是啊!」這個解縉果然信以為真,上萬言書,歷數朱元璋政令多變,濫殺無辜,小人趨媚,賢者遠避……後來又上什麼《太平十策》,切中朝廷要害,弄得明太祖怒從中來,解縉終被罷官。幾經折騰,因為才大,又受到第三世代皇帝的重用,他老人家脾性不改,再度鋃鐺入獄,最後被拖到雪地裡活活凍死,僅僅活了47歲,如果以當今的標準看來,他還是個年輕有為的「青年官員」哩!

    解縉雖然滿腹經綸,功績卓著,但他不懂官場規則,對官場「關係學」一竅不通,結果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了。孔子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但真正做到「人而有信」的能有幾個呢?但不少人還是「犯傻」,一見幾句「誠懇」的言辭,就感動萬分,馬上放言投入,像那位教授回應了趙本山的「感動詞」一樣,結果卻遭來一番羞辱。雖然那只不過是文藝界的一樁小事,換了別的領域就不好說了。反右鳴放中的「陰謀」與「陽謀」,廬山會議上的「萬言書」,難道人們還見得太少了嗎?現在不是有人拿延安時期《解放日報》、《新華日報》的那些「要民主、要自由、要人權」的社論貼到網上,似乎要見證當年的許諾,但他不知道「此一時彼一時」也,辯證法是講運動的,要隨著時間、地點的變化而變化的。解縉的故事已經過去了500多年,反右鳴放、廬山會議也過去50多年了,歷史已經遠逝,但記憶仍是永存,無法磨滅。環顧當今,要是人們都不去「犯傻」,都去做「聰明人」,或者都做「看客」,那末,我們的社會又會怎樣呢?這是不是我們談了「聞過則喜」與「聞過則怒」這些老話以後的一點思考呢?

    2010.7.3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