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第39章 做家長應有的智慧 (6)
    我確信她不是因為肚子痛一類的身體原因哭,就問她:寶寶你為什麼哭,講出來好嗎?我給她擦擦淚,又問了幾次,她才一邊哭一邊說:「他們的爸爸哪去了」。我抱起她,說寶寶不哭,你是不是想爸爸了,爸爸下個月回來,明天我們就給爸爸打電話好不好。她邊哭邊搖頭。看來她要的也不是這個回答。

    我非常奇怪,親親她的臉蛋,鼓勵她講出原因來。她可能想講,努力讓自己停止哭泣,又講不出來,有些著急的樣子。

    我就換個問法:你是不是想讓媽媽做什麼事,寶寶講出來,媽媽就去做,好不好?圓圓點點頭,她又很費勁地想想,說「媽媽咱們換個房子,這個房子不好。」說完又大哭起來。

    她的話讓我摸不著頭腦,圓圓看起來又委屈又惶惑。我問她為什麼要換房子,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這個房子不好,我要換房子」。

    我不知這個小傢伙心裡想什麼,找毛巾給她擦擦臉,哄她不哭,讓她說出來想換個什麼樣的房子。圓圓努力停住哭,看樣子很想回答我,又說不出來,吭吭巴巴地乾著急。

    我想了一下,問她:你是不是不喜歡我們的房子?她點點頭。這真是把我搞糊塗了,我們的房子她怎麼會突然不喜歡呢,一定有另外的原因。我又小心地問她:「寶寶,你是不是不喜歡我們房子裡的什麼東西?你不喜歡什麼,告訴媽媽好嗎?」

    圓圓想想,一下又哭起來,邊哭邊說「不要電視裡那樣的,不要大紅盆的房子,媽媽咱們換房子!」我問她什麼叫「大紅盆的房子」,她邊哭邊往下面看去,用手指指地上放玩具的紅色塑料盆。

    我一下猜到原因了。電視劇裡有個叫亞亞的小女孩,也是三、四歲的樣子,她的玩具被收在一個紅色塑料大盆中。亞亞的玩具盆恰好和圓圓裝玩具的盆一樣。那個紅色塑料盆多次在鏡頭上出現,我還專門指給圓圓看,說她和亞亞一樣,都有那樣一大盆玩具。她今天看到亞亞沒有媽媽了,變得那麼可憐,而她又不能完全理解劇情的前因後果,小小的心可能有這樣的推理——有那樣大紅盆的房子,爸爸就會不在家,媽媽就會離家出走——所以她擔憂極了。

    我通過問話,引導她慢慢把想法說出來,果然是這個原因。

    我就用她能聽懂的話安慰她,終於使她相信,媽媽永遠都不會離家出走,爸爸以後也會和她每天生活在一起,這些和大紅盆沒有任何關係。

    圓圓放下擔憂後,愉快地睡著了。我看著她熟睡中恬靜的小臉,覺得聽懂孩子的心思太重要了。假如大人覺得孩子不懂事,不去認真理解她在說什麼,胡亂地哄她一氣或訓兩句,孩子的心結解不開,她會有多長時間的苦惱和不安啊。

    生活中確實經常能見到一些真正「不聽話」的孩子。

    有一次和幾個朋友一起吃飯,一位媽媽帶來一個7、8歲的小男孩。菜都上來了,大家正準備動筷子,小男孩突然要求媽媽帶她到外面買一個什麼玩具,媽媽說想買也得吃完飯再去吧。孩子不幹,要立即走,不停地纏磨媽媽,和媽媽鬧起了彆扭,弄得大家都不安寧。

    這孩子看起來確實是媽媽說的「特別不聽話」,他似乎根本不能理解或體諒任何人。大家用各種辦法勸說他等到吃完飯再去買,想逗他高興,希望他吃點飯,他就是一口不吃,一句勸不聽。媽媽不再理他,告訴大家也甭理他。

    後來有個叔叔逗他說要跟他「乾杯」,順手拿過一罐可樂遞給孩子,男孩接過來,看樣子準備妥協了。正待孩子要打開可樂罐時,他媽媽趕快阻攔說別喝可樂,喝杏仁露吧。孩子說他要喝可樂,媽媽一把搶走可樂,遞過來一罐杏仁露說,喝這個好。孩子不幹,生氣地說:你從來都不讓我喝可樂,天天光讓我喝酸奶和杏仁露!媽媽說:給你講過多少次,可樂沒營養,喝那幹嗎呢!

    旁邊有人勸媽媽說,要麼今天破例一次,讓孩子喝一次可樂,少喝一點。媽媽的表情沒有任何商量餘地,說不能由著小孩的性子來,可樂絕對一口都不能喝。啪地把杏仁露打開,倒一杯放到孩子面前說:「聽話,喝這個!」孩子又氣哼哼地拒絕吃喝。

    我心裡感歎,有這麼「不聽話」的媽媽,有聽話的兒子才怪呢!

    家長是孩子第一個且最重要的榜樣。如果家長在任何事上都想說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來做,整天要求孩子服從自己,就教會孩子在無意識間也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他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學會一套綁架家長的做法,「不聽話」就是他們慣用的繩索,消極但有效。這種事件積累得太多,會形成極端心理,發展為一種偏執。

    教育中許多看似司空見慣的做法,背後其實有很多人們看不到的錯誤。多年來人們習慣於要求孩子「聽話」,這彷彿是為了孩子好,但深入分析,就可看到這是成人與孩子間的不平等。並非父母們不願平等地對待孩子,而是不容易對自己的權威意識產生警覺,不曾意識到自己在孩子面前扮演了權威的角色。

    哲學家弗洛姆對權威主義倫理學充滿批判,認為它所主張的就是「服從是最大的善,不服從是最大的惡。在權威主義倫理學中,不可寬恕的罪行就是反抗。」無論家長們多麼愛自己的孩子,如果經常向孩子提出「聽話」要求,並總是要求孩子服從自己,他骨子裡就是個權威主義者。這樣的人幾乎從不懷疑自己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確性和不容否定性,他潛意識中從未和孩子真正平等過。但在孩子眼中,他們只不過是些「不聽話」的家長。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凡是那些非常自以為是,性格偏執的人,他的童年中一定有一段較長的必須服從於他人意志的生活,個人的意願不斷受到壓抑。這是童年時代環境給他留下的心理創傷,一生難以完全癒合。很多人把這種偏執施行於自己的後代身上,又在後代身上留下偏執痕跡。

    當然,做「聽話」的家長絕不是對孩子言聽計從,不能突破道德底線。對於孩子那些沒有禮貌的發號施令,沒完沒了的交換條件,粗魯無禮的話語,一句也不能聽。否則就是縱容。「聽話」與縱容是完全相反的兩種東西。「聽話」的實質是如何理解兒童,如何平等對待兒童;縱容只是溺愛。「聽話」培養的是具有民主氣質的公民;縱容只能造出一個頤指氣使的小暴君。

    盧梭說:「當兒童活動的時候,不要教他怎樣地服從人;同時,在你給他做事的時候,也不要讓他學會役使人。要讓他在他的行動和你的行動中,都同樣感到有他的自由。」用本文的話語來表述,就是家長和孩子都不要去控制對方,都要做「聽話」的人。而家長作為強勢者和主導方,是局面的開創者——想有個聽話的好孩子,一定要記住:在孩子面前首先做個「聽話」的家長。

    我們本來就是帶孩子出來玩,為什麼一定要把去天安門廣場看作是有意義的,把過天橋看作是沒意義的,孩子在哪裡玩不是玩呢。也許在圓圓眼裡,天橋比廣場還有趣得多。

    衣服髒了可以洗,磨破了也沒什麼大不了。就為了怕弄髒衣服這微不足道的理由,就把孩子這樣一次充滿樂趣的嘗試給破壞了,這真是失誤啊。

    聽懂孩子的心思太重要了。假如大人覺得孩子不懂事,不去認真理解她在說什麼,胡亂地哄她一氣或訓兩句,孩子的心結解不開,她會有多長時間的苦惱和不安啊。如果家長在任何事上都想說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來做,整天要求孩子服從自己,就教會孩子在無意識間也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他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學會一套綁架家長的做法,「不聽話」就是他們慣用的繩索,消極但有效。這種事件積累得太多,會形成極端心理,發展為一種偏執。

    學會開「家長會」

    現在有一種令人心痛的事實,許多中小學生特別害怕開家長會,家長會的日子經常成為他們的「受難日」,尤其是一些學習成績不太好的男孩子,家長會通知簡直是下達給他們的「懲罰通知」。

    圓圓四年級時有一次我去參加家長會。班主任表揚了幾個學生,提到圓圓,說她跳級上來,在班裡年齡最小,但仍然是班裡學習最好的學生之一。不足之處是上課有時不認真聽講,她示意我會後找各科老師交談一下。於是我會後就去辦公室向幾位老師瞭解了一下圓圓的情況。

    其中有一位教思想品德的老師說她學習沒問題,就是經常上課不注意聽講,還偶爾會頂撞老師,感覺這個孩子很驕傲。旁邊教「社會」課的老師聽到了,接話說,感覺這個孩子是有些驕傲,有時老師正講著課,她顯得很不服氣,就在下面嘀咕,讓她站起來說,她還說老師講得不對。

    我聽老師這樣說,有些著急。關於她上課不注意聽講,我倒不認為是什麼問題,以我對她的瞭解,知道她在學習上心裡有數,哪些有必要認真聽,哪些只用部分注意力去聽,哪些可以完全不聽,她自己明白。我甚至都允許她上不喜歡的課時,可以偷偷看小說,這樣一是可以節省時間,二是可以防止和別人說話。我擔心的是老師說的驕傲問題。圓圓從上幼兒園起就顯得聰明伶俐,一直受老師的喜歡,我擔心她有優越感,把自己看得太高。我希望她始終有平常心,踏踏實實的。現在老師們有這樣的評價,真是很糟糕。

    於是我回家後就對她說,媽媽今天去開家長會,老師們反映你學習一直不錯,但有些驕傲,還頂撞老師,是不是這樣的?

    圓圓有些吃驚,說她沒頂撞過老師,問是哪個老師說的。我不想告訴她是哪個老師說的,擔心她以後對提意見的老師有逆反情緒,就說,不止一個人這樣說。誰說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有驕傲情緒,不要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

    圓圓一臉困惑,很不愉快地說,我沒有驕傲,什麼是驕傲呀?我知道她是問自己做的哪些事可以稱為驕傲。就說,老師也沒說具體事情,你自己想想,什麼時間頂撞過老師,你是怎麼說話的,是不是在老師面前自以為是了。圓圓生氣了,大聲吵吵說:「我沒有,我沒有自以為是!」她這樣的態度,讓我不高興了,就批評她說,你沒有,那為什麼老師們都這樣說,一點不反思,就急著嚷嚷!

    圓圓萬分委屈的樣子,沉默一小會兒,嘴裡嘟囔一句「她們怎麼都這樣說」,哇地一聲哭起來。圓圓平時很少哭,這一瞬間,她不僅委屈,眼睛裡還有惶惑。

    她這樣一哭,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把問題說得太嚴重,超過孩子的承受力了。

    一個只有9歲的孩子哪裡有能力反思自己驕傲還是不驕傲,她如果在學校有些事做得不妥,應該想辦法引導她認識,高高興興去改正。而我這樣說,只會讓孩子很迷惑。她接下來有可能不再「驕傲」,但也會從此變得不自信,以為老師們都說她的不是,對所有的老師都有疑慮,在和老師的交往中沒有了正常心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