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回憶 下集 第四部分 第154節 萊特灣之戰
    這一場大海戰,勝負取決於四個因素:兩個是戰略方面的,一個是地理方面的,另一個是人事方面的。於是,維克多-亨利和他兒子的命運就懸在這四個因素上,所以讀者必須記住這幾個因素。

    講到地理因素,我們只需要看一看菲律賓群島的整個地形。七千個島嶼,零亂地散佈在日本與東印度群島之間南北大約一千英里的洋面上。只要能佔領菲律賓群島,就可以切斷日本的石油、金屬與糧食供應。呂宋島位於最北面,是最大的一個島,地處群島中要衝;仁牙因灣西北通南中國海,是攻佔呂宋島、直趨馬尼拉的最理想的登陸地方。

    麥克阿瑟計劃在萊特灣沿岸大舉登陸,選擇了遠遠處於東南面那個較小的萊特島,作為下一步進攻呂宋島的據點。因為在那兒的水域裡,有大大小小許多島嶼形成了屏障,只東面敞開地對著菲律賓海。美軍進攻時,可以從東面直接駛入海灣,但是整片的陸地和零星的小島阻擋了西面的航道。幾乎所有那些旋繞於迷陣般島嶼之間的水道都嫌太淺,無法供艦隊航行。

    進行反攻的日本部隊如果從日本本土進犯萊特灣,可以繞過群島東面南下,直接駛進那個海灣。但是,如果戰艦要從西面或者西南面過來,比如說,從新加坡或者婆羅洲過來,那麼就只有兩條路可以穿過群島,進入萊特灣:一是取道聖貝納迪諾海峽,特混艦隊可以駛過那個大薩馬島,然後從北面轉而南下,進入萊特灣;二是取道蘇裡高海峽,循海峽從南面進入萊特灣。

    為了要接近燃料基地,帝國艦隊的主力艦隊就據守在新加坡以外的洋面上。他們計劃,如果必須為菲律賓群島作戰,可以在婆羅洲補充燃料。

    人事因素,牽涉到了海爾賽將軍的想法。而他的想法主要是受到了五個月前那一件事的影響。

    早在六月裡,斯普魯恩斯指揮的太平洋艦隊佔領了鏈形馬裡亞納群島中的塞班島,將其作為長程飛往日本的一個起點。那一次的登陸,挑起了一場航空母艦大決戰,美國海軍飛行員當即給這場決戰題了一個名字,管它叫「馬裡亞納獵火雞」;這對日本空軍是一場災難,在那次空戰中,日本僅存的第一線飛行員多數被擊落,而斯普魯恩斯只遭到輕微損失。日本的航空母艦都逃走了。美國進攻塞班島,經過短促而慘烈的陸地戰,終於獲得了一個使東京處於轟炸機航程以內的空軍基地。斯普魯恩斯在中途島遭遇的那個敵手,也就是轟炸珍珠港的南雲海軍大將,在塞班島上自殺,因為他認為,帝國的內線防線一經突破,這場戰爭已經輸定了。日本許多領導人也都持有同樣的看法。軍人首相東條的下台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然而,導致這一件事的原因卻不曾受到人們的注意。因為打擊塞班島的時候,適值艾森豪威爾的部隊沿途苦戰,向瑟堡推進;所以,也像英帕爾和巴格拉齊昂之戰一樣,這一次戰役在報紙上並未佔到應有的顯著地位。

    儘管獲得了這一次雖然被人忽視但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勝利,斯普魯恩斯卻受到了內部的嚴厲批評。原來他的幾位航空母艦司令官都曾摩拳擦掌,要從塞班島出發,迎頭痛擊來犯的日軍;他們認為,這樣就可以一舉殲滅帝國艦隊。後來斯普魯恩斯不得不否決了這個主張。他無論如何不肯離開他在那裡掩護的登陸部隊,因為不知道會不會有其他敵軍從後面突然趕來,摧毀那個灘頭堡。所以,當日本飛機雲集,襲擊斯普魯恩斯進迫塞班島的艦隊時,它們都在「獵火雞」中被打落下來,然而它們的幾艘航空母艦和一些支援部隊卻多數逃走了。後來金和尼米茲都盛讚斯普魯恩斯的決策,但這件事始終成為人們辯論的一個問題。責難的人仍舊爭執說,當時海上並沒其他敵軍,只由於斯普魯恩斯謹小慎微,就錯過了一個大量殲滅敵軍、可能縮短戰爭的機會。

    海爾賽將軍肯定也抱有這種看法。他又生性躁急,所以在萊特灣他不願重鑄他認為那是斯普魯恩斯已犯的大錯。

    談到戰略方面,美方兩派對太平洋戰爭所持的相反看法,終於形成正面衝突——一派附和麥克阿瑟的見解,主張從澳大利亞向西北推進,登陸作戰,即所謂「南太平洋戰略」;另一派支持海軍的見解,主張橫渡珍珠港與東京之間浩瀚的洋面,逐島突擊,即所謂「中太平洋戰略」。

    海軍中制訂作戰計劃的將領主張索性丟開菲律賓群島,轉而在福摩薩或中國海海岸登陸,這樣就可以「像瓶塞般」堵住來自東印度群島的補給。他們堅持說,只要由空軍轟炸航道、港口和城市,再由潛艇加緊封鎖,很快就可以迫使敵人投降。麥克阿瑟墨守傳統的陸軍見解,認為必須在陸上擊敗敵人的武裝力量。先是進攻新幾內亞,再是菲律賓群島,然後是三島本土:這才是他走向勝利的道路。主要的海軍戰略家,包括金和斯普魯恩斯,都認為這樣做是白灑鮮血,浪費時間。斯普魯恩斯甚至竭力主張,要渡海直搗硫黃島和沖繩島。他相信,利用這兩個可以控制的小小出擊點進行空戰與潛艇戰,就可以致日本死命。

    塞班戰役結束,海軍的戰略受到了三軍參謀長的重視。麥克阿瑟為此大發雷霆。一九四二年,他曾經奉羅斯福之命,乘飛機逃出了菲律賓。抵達澳大利亞的時候,他曾經當眾宣誓:「我一定要回去。」他那意思並不是說,要用海軍主張的辦法擊敗日本,然後乘民航機飛回那裡。他請求面見總統,最後於七月裡在珍珠港受到了總統的接見。

    當時羅斯福剛被提名候選第四任總統。他眼見戰事在歐洲節節取勝,當然不願去跟反對黨形容為備受冷遇與歧視的軍事天才麥克阿瑟惹麻煩。羅斯福扶病抵達珍珠港,傾聽麥克阿瑟慷慨陳詞,請求收復菲律賓,因為「需要重振國家的聲威」;同時他又聽尼米茲以內行的口氣侃侃而談,推薦了海軍的計劃。

    麥克阿瑟佔了上風。菲律賓的進攻戰繼續進行。然而陸海軍之間仍然存在著極度的分歧。尼米茲將托馬斯-金凱德海軍中將指揮的第七艦隊全部交給麥克阿瑟節制,讓他去進行他的兩棲作戰;這是由幾艘舊戰列艦組成的一支龐大艦隊,包括巡洋艦、護航航空母艦以及一隊驅逐艦、掃雷艇和油船等。但是尼米茲緊控制著那些新的艦隊航空母艦和快速戰列艦,那是他的戰鬥主力,在斯普魯恩斯統率時被稱為第五艦隊,而在海爾賽指揮作戰時則改稱第三艦隊。

    這樣,金凱德指揮了一支強大的海軍,受麥克阿瑟的統制;海爾賽指揮了另一支強大的海軍,受尼米茲的統制;所以,進軍萊特灣時,並沒有一位最高統帥。

    那麼,日本人又是如何應付戰局的呢?海爾賽在發動這場戰役之前,先進攻福摩薩,於是日本人發起了一次大規模的勝利慶祝。帝國大本營喜氣洋洋地宣佈,輕舉妄動的美國佬終於遭到慘敗;日本的陸海機群大隊出擊,已一舉殲滅第三艦隊!

    航空母艦十一艘擊沉,八艘重創;戰列艦二艘擊沉,二艘重創;巡洋艦二艘擊沉,四艘受創;驅逐艦、輕巡洋艦以及十餘艘其他型號不明的船隻,或已被擊毀,或起火焚燒。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