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宋 正文 第四百四十一章 民族政策
    經過趙抗的試驗和研究,他現注意營養衛生在短時間內固然有利於人類健康狀況的改善,但長期這樣的話,反而會降低人體的適應能力,甚至會導致身體機能的「退化」。所以趙抗一方面做好普通居民的營養衛生工作,另一方面則在主力部隊中增加了適應能力的訓練。這種訓練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不定期地讓將士們吃生食、忍受污穢的環境、甚至忍受難捱的飢餓,如果承受不住病倒或是忍受不了的話,則將被從主力部隊中除名。這項工作才開始沒多久,等到完成之後,北伐就可以開始倒計時了。

    這兩年來趙國的變化很大,一方面為了擴軍備戰,另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掌握領地的實際情況,趙抗於半年前開展了趙國建立以來的第一次人口普查。雖然到現在也沒有完成,但是根據已收集來的資料分析,現在趙國的人口如果連奴隸和外國過來的流動人口也算上的話,恐怕已經突破一千萬了,即使只論經濟實力,在東方各國之中也僅次於宋金兩大巨頭。

    在這一千萬人口中,漢族約六百萬人,而說以漢語來進行判定的漢人則過了八百萬,其中獲得國民資格的要稍少一些,但至少也有七百五十萬人,這個初步的結論很清晰地顯示出了趙國目前的民族構成。作為新興的多民族國家,不解決好內部的民族矛盾是肯定不行的,除了一直在進行的漢語漢字推廣工作以外,趙抗還三管齊下,總算解決了這一歷史上的大難題。趙抗的第一步舉措就是盡力維持漢族作為趙國主體民族的地位,並不斷強化,因為從史料中可以看出,從古到今,還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在主體民族人口不足總人口一半的情況下還能保持民族和睦的,而主體民族的力量越強,多民族國家內部才越不容易爆民族間的衝突,五胡亂華就是很有說服力的反例。為了保證這一點,趙國當初並沒有急於擴張,而是在不斷引進大6漢人移民的同時穩步蠶食,始終保持漢族的人口優勢,這才沒有出現類似當初秦滅六國後因消化不良而迅解體的情況。

    相較第一步舉措而言,第二步舉措則有著更加深遠的意義,那就是通過宣傳等多種手段,消除民族間的歧視。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趙抗一直在盡力淡化以血緣作為判斷依據的漢族概念,而不斷突出強調以文化作為判斷依據的漢人概念,使之取代漢族成為新的主體民族判定,這無疑將大大增強其他民族的向心力。因為血緣是改不了的,而文化則可以學習,他們便有了融入大家庭的可能。儘管如此,趙抗卻毫不猶豫地否決了某位大臣提出的優待「蠻夷」的提案,這又是為什麼呢?

    「給少數民族以優待,其實等於在變相地說他們不如漢人,這種歧視性的優待,和嗟來之食有什麼區別?」,趙抗駁斥道,「當然,他們由於本身的經濟文化比漢人落後不少,適當地扶持是必要的,但卻不是你們所說的那種方法。」

    趙抗提出了按地區來進行政策傾斜的方針,這樣一來既支持了那些生活困窘、文化落後的那部分非漢人族群,又避免令其產生受歧視的屈辱感。而且這樣一來,就無需對那些居住在台灣等達地區的異族人進行沒有必要的補貼,而趙抗同時將其中的佼佼者作為榜樣大肆宣傳,沒過幾年,趙國的少數民族就紛紛以取消優待和政策傾斜為榮,而趙國的民族矛盾也得到了進一步地緩解。

    有幾個大臣(有漢人也有其他民族)還提出,鑒於趙國境內語言眾多,其中有些民族語言的語法與漢語差別極大,學起漢字來很不方便,不如為其設計一套適用的文字,以利於展他們的文化教育事業。

    趙抗聽到後立刻氣不打一處來,這文字語言是產生民族認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人家沒有文字不是正好方便漢人同化嗎?你卻還要不斷提醒他「你有自己的語言文字!你不是漢人!」,這不是愚蠢是什麼?沒過多久,趙抗就尋了些由頭將那幾個蠢貨調到整理資料的崗位去,這個位置對那些書獃子算是比較適合吧。已經去過多個國家的趙抗心裡很明白,對於多民族國家來說,主體民族人口越多、實力越強,民族數量越少,國家政權就越穩定,民族矛盾就越小。

    除此之外,趙抗當初在玄武宮時就意識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民族聚居可以有效地對抗同化。於是,趙抗在要求漢人移民外國必須扎堆居住的同時,卻嚴禁境內的其他民族以過村級的規模聚居,在城市裡更是連某族一條街都不允許出現。這一政策雖然有些不近人情,卻從根本上遏制了大規模民族仇殺的可能,因為漢人是天下最能包容的民族,除非是五胡亂華時那種被逼急了的情況,是絕不會主動挑釁的。而且這個政策也有利於民族同化,二十年後趙國的漢人比例甚至過了本土,其效果可見一斑。

    要執行這樣嚴格的政策規定,原來那種各地充分自治的鬆散管理模式肯定是不適用了,所以趙抗不得不壓下個人的厭惡,推出了趙國的第一份戶籍制度。儘管地方自治仍被保留,居民自由遷徙的權利也是一樣,但是現在每個國民家庭都必須領一份戶籍證明,不然搬到異地就將被作為逃奴處理。雖然這一制度部分妨礙了居民的個人自由,但卻大大提高了地方官府的管理效率,並從根本上增加了商人(農民往往不願離開自己的土地,這種情況很少見。)逃稅(以前他們只要搬家就行了,特別是那些有錢的,反正各地都有住宅,逃起稅來忒方便)的難度,使得趙國財政收入大增。

    說起來,趙國當初確定財政收入主要取自於商業,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現在趙抗卻深切地體會到這一政策的妙處,當財政壓力增大不得不盤剝商人的時候,當其衝的商人必然會想辦法將損失轉嫁到農民和手工業者身上,看上去似乎和通常的政策並無差別。可事實上,這樣一來,工農的怨恨便從真正的罪魁禍官府轉移到了商人身上,他們只會罵「奸商」而不會罵「苛政」。商人本身力量有限,只要沒有工農的支持是翻不了天的,而只要不出現民變將已有的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再大的難關國家也能撐過去,千年帝國自然也不再是夢想www.b111.net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