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家庭面面觀 第二章 中國家庭與地域 第二節 地域衝突背後的結構性根源
    面積960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由56個民族組成的中國,不同地域的發展狀況和經濟特色也大有不同。一般說來,不同的地域在歷史上經常會形成各種不同的有共同語言、共同經濟生活以及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由於地域間「氣候和其它自然特點不同,食物、衣服、取暖、居住等等需要自然也就不同」。(馬克思,1986:194)地域概念雖與民族概念不同,但是不能否認,一個地域的文化特質,既非造物主的賜予,亦非絕對理念的先驗的產物,而是一定的居民在其特定的地域範圍內,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創造積澱而成。這種創造和積澱也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深深地植根於自然環境和經濟生活的土壤之(田毅鵬,2002)而且,在一國之內,地域環境有別也會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文化。(馬成俊,2000)由此可見,地域間存在著的差別,這種差別不僅在於地域間的環境差別,更體現在社會生活方式和文化上,而生活在不同地域範圍內的人群也就被區隔開來,形成不同的地域集團或地域群體。在中國,地域的差異和民族的差異共存,而地域的差異是主導因素。同一民族內部也會有文化差異,比如由地域分割造成的或由社會組織形態造成。

    不同地域的自然、社會、歷史條件的不同,必然使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徵。民族形成之後,由於語言、習俗、性格、追求、心理素質和生活方式的共性,文化又會深深打上民族烙印,使其又具有民族性的特徵。單一民族的國家,民族的生文化就是國度的文化,多民族的國家,一國就會存在多元的文化。年中國和中國文化屹立於世界之林,一脈相承,歷久而彌新。中國文化是個發展的、歷史的範疇,具有包容性與*性:除了時代差異外,尚有著地域與民族的差異性。它是在連綿幾千年中,以華夏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各地域文化(包括中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嶺南文化、閩台文化等)和各民族文化(包括壯、滿、蒙、回、藏等中國56個民族的文化)長期地、不斷地交流、滲透、競爭和融合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文化的發展是具體的、歷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層次的立體網絡。一般來說中國的的區域劃分是按黃土高原、河西走廊、西北內陸、四川盆地、青藏高原、雲貴高原、黃淮海平原、山東丘陵、長江中下游地區、東南沿海、嶺南地區、東北平原與山地、內、外蒙古草原等大自然區的劃分探詢地域衝突背後的結構根源。根據導致地域分異性發生、發展的主要因素,把全國分為8個宏觀大區:

    西北地區,含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區;

    西南地區,含四川、雲南、貴州、*、重慶等省市區及陝甘之秦嶺以南地區;

    中原地區,含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區;

    長江中下游地區,含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省市區;

    東南沿海地區,含浙江、福建、台灣等省區;

    嶺南地區,含廣東、廣西、香港、澳門等省區;

    東北地區,含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

    內、外蒙古地區,含歷史上長城以北的內蒙古和外蒙古地區;

    中國文化是起源於上古貫穿到現在,在黃河、長江及其周圍地域形成並延續至今的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社會心理與習俗的結晶。繼承中國文化遺產,並不是對中國古代文化毫無選擇地一概接受,而是要繼承其優良傳統,摒棄其封建糟粕,中國和中國文化屹立於世界之林,一脈相承,歷久而彌新。中國文化是個發展的、歷史的範疇,具有包容性與*性:除了時代差異外,尚有著地域與民族的差異性。它是在連綿幾千年中,以華夏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各地域文化(包括中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嶺南文化、閩台文化等)和各民族文化(包括壯、滿、蒙、回、藏等中國56個民族的文化)長期地、不斷地交流、滲透、競爭和融合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文化的發展是具體的、歷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層次的立體網絡。中國文化是起源於上古貫穿到現在,在黃河、長江及其周圍地域形成並延續至今的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社會心理與習俗的結晶。繼承中國文化遺產,並不是對中國古代文化毫無選擇地一概接受,而是要繼承其優良傳統,摒棄其封建糟粕。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各民族互相學習、互相影響,共同因素會不斷增多,但民族特點、民族差異將長久存在。只要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問題存在。民族問題既包括民族自身的發展,又包括民族之間,民族與階級、國家之間等方面的關係。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民族問題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社會,都具有重大的影響。地域衝突其實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中國早在上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就以中心自居,用歧視的話語來描述四周的其他部落,東為東夷,西為西戎,北為北狄,南為南蠻。

    譚其驤先生認為:「以中國疆域之遼闊,要想一動手就寫好一部完整、全面的中國歷史地理,大概是不可能的。只有先從區域歷史地理入手,一個地區一個地區地先做好具體而細緻的研究,才有可能再綜合概括成為一部有系統有理論的中國歷史地理學。」以中國區域自然條件與人類活動的互動關係為視角,大地域、多民族統一國家在形成發展進程中的有著深遠的歷史地緣政治結構,在區域地理環境制約下,水陸交通線與城市的分佈,地區開發的模式,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擾動;中國文化區域的劃分,文化擴散與融合,區域民間文化的特徵。

    以中國文化的發展為例,就更可以看到在不同文化之間由於文化原因引起衝突總是暫時的,而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吸收與融合則是主要的。中國在春秋戰國時代本來存在著多種不同的地域文化,有中化、齊魯文化,秦隴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等等,但後來才合成一個大體統一的華夏文化。特別是到公元一世紀初印度佛教文化的傳入,更加說明兩種不同文化可以共存。浸潤在不同文化中的帶有民族性和地域性有不同的人格特徵,影響著人的認知能力,導致不同文化間交往的困難和衝突。中國的*和地域矛盾,歸根結底是差別造成的,只要整個社會的人的流通更自由,經濟更均衡,大家趨同了,矛盾才能才能從根本上消除。

    文化有著很強的地域色彩和地域差異。從文化特徵的地域差異分析入手,進而劃分出文化區,是區域文化歷史地理研究的一個重要方法。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對歷史時期文化地理的研究,應盡量利用反映當時人的認知的史料,而不是依據今人觀察到的一種分區方案。因為關於文化研究的理論、分區模式都是現代感知的產物,未必能夠真實地反映過去時代人們感覺中的文化區。另外,文化會隨著人的流動而擴散,因此要注意原生地域文化的地緣色彩,與傳播地文化的流變。

    我國歷來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經過長期的錘煉,形成了具有強大內聚力的中華民族。把我國各民族維繫於一個統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傳承的紐帶,主要有三個:一是國家的長期統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經濟文化聯繫;三是近代以來各民族在抵禦外來侵略和長期革命鬥爭中結成的休戚與共關係。——*:《加強各民族大團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攜手前進》(1992年1月14日),《新時期統一戰線文獻選編(續編)》,**中央黨校社1997年7月第1版,第393頁。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世世代代一起勞動、生息、繁衍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有著保持幾千年綿延不斷的歷史記載,發展成世界上人口最為眾多的國家。這在世界歷史上也許是獨一無二的。它之所以能做到這樣,當然有它獨特的因素,包括文化上的獨特因素。中國的傳統文化,正是我們的祖先在世世代代的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的行為規範,其中不無優秀的、已經深入於中國人心中的珍貴精神財富,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君子自強不息」,「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而不同」,「實事求是」等等;有的還表現在民間文化中,如「人窮志不窮」、「童叟無欺」、「事非經過不知難」、「將心比心」等等。民族地區地域廣大,資源豐富,潛在市場廣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國家未來的發展戰略中,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是逐步縮小全國各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最終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是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要求,也是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維護祖國統一的要求。總之,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不僅是一個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

    在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時候,當然會對各個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產生巨大的衝擊,在相當程度上改變它們原有的面貌,但不同民族的各自特點包括文化差異依然會存在,呈現出百花齊放、豐富多彩的繁華局面。它們之間應該和諧共處,相互取長補短。可不可以這樣說:越是經濟走向全球化,就越需要重視全球各個民族之間的平等和相互尊重,包括尊重文化多元化這個事實。決不可能在全世界只有一副面孔、一種文化,也不可能把某一種文化、某一種價值觀念強加給所有其他民族和國家,要他們照搬照用,那是辦不到的事情,也不利於人類文明的發展。中華民族正處在民族復興的前夜,因此我們必須對中國文化有個自覺的認識,必須給中國傳統文化一個恰當的定位,認真發掘我們古老文化的真精神所在,也要認真反省我們自身文化所存在的缺陷,把我們更好的吸取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精華,並在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總趨勢下給中國文化以現代的詮釋,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真正地走在世界文化發展的前列,與其他各種文化一起共同創造美好的新世界。

    參考資料

    1.馬克思,1986,《資本論》第一卷,人民社。

    2.田毅鵬,2002,《區域文化與社會發展——以吉林區域文化為中心》,《社會科學戰線》第6期。

    3.馬成俊,2000,《論民俗文化圈及其本位偏見》,《青海民族研究》第3期。

    4.《中國區域歷史地理》李孝聰著北京大學社,2004年10月。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