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晏 第一章 超世紀的盛會 第01節 玄宗封禪
    這是一次超世紀的盛會。

    自秦皇漢武以來,沒有哪一個皇帝比得上唐玄宗這麼威風,這麼氣派,這麼壯觀地封禪五嶽之首的泰山。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十月,金秋送爽,大地鋪金。玄宗選定良辰吉日辛酉,親率車駕離開東都洛陽。車馬浩浩蕩蕩,不見頭尾,車轔轔,馬嘯嘯,旌旗招展蔽日,直向東嶽泰山跋涉而去。每到一處,方圓數十里,人馬蓋野。文武百官從行,皇親國戚隨隊,四夷酋長陪伴,其規模之宏大,即使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及唐高宗,亦無法比擬。玄宗在《允行封禪詔》中說:「自古受命而王者,易嘗不封泰山?禪梁父,答厚德,告成功!」(1)

    是的,只有他能昭告大地,禪封泰山。他歷經官廷禍變,在刀光劍影中相繼誅滅了韋後、太平公主;他革除弊政,恢復了貞觀之風;他任賢用能,開創了開元盛世。如今國泰民安,百姓殷富;唐主英武,四夷友好,正是「禪梁父,答厚德,告成功」的時候。

    據《漢書》記載,自無懷氏起,神農、炎黃二帝、堯舜禹、夏湯、周成王皆封泰山。就其起源來說,在遠古時代,中原地區各部落主要從軍事上考慮,「累土為高,以限戎馬」,以後逐步演變成統治者君權神授的宗教儀式。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列國稱霸,諸侯紛爭,封禪不可能成為至高無上的典禮。

    只是到秦漢以後,出現了統一的封建帝國和中央集權制度,才使封禪大典起到質的變化,成為粉飾「太平盛世」的重要標誌之一的典禮活動。

    究竟何為封禪呢?當朝宰相張說解釋:「封禪者,帝王受天命告成功之為也。」其具體要求有三:「一,位當五行圖篆之序;二,時會四海生平之運;三,德具欽明文思之美。是謂與天合符,名不死矣。有一不足,而雲封撣,人且未許,其如天何?」(2)可見帝王的君權神授己與一般封建迷信迥然不同,除了與天命合符的神秘主義的迷信色彩外,還要皇帝真有幾項拿得出手的德政業績出來,顯示出豐功偉業,才能有資格封禪泰山。盛唐大詩人李白在《大獵賦》中說:「擁嘉瑞,臻元符,登封於泰山,篆德於社首。」

    (3)在《風俗通》中對封禪泰山記述得更具體:要立一塊高一丈二尺的石碑,在上面刻文:「事天以禮,立身以義,事父以孝,成名為仁。四守之內,莫不為郡縣。四夷八蠻,鹹來供職,與天下無極。人民蕃息,天祿永得。」(4)

    祭天設壇要寬十二丈,高三尺,階三等,必於其上,以示增泰山之高。還要在社首山上刻石篆德,以頌無量功德。

    秦皇封禪後,只有漢武帝和漢光武帝進行了封禪,顯示了兩漢的「盛世」。

    在魏晉南北朝至初唐六百多年裡,無人有昭告天地的功德而敢於封禪泰山。

    直到唐太宗「貞觀之治」的實現,封撣泰山才提到日程上來。貞觀五年(公元631年)正月,趙郡王等「以為天下一統,四夷來同,詣闕上表,請封禪」。

    唐太宗感到「凋殘未復,國疇多曠,倉廩猶虛」,(5)予以拒絕。第二年,公卿百官鼓吹「時不可失,天不可違」,奏請封禪。唐太宗心存疑慮,想搞又怕勞費百姓,失去人心,於是跟魏征商量,請他直言不隱地說說意見。魏征是敢於直諫的賢相,便說:「陛下功高德厚,華夏已安,吉祥的徵兆也一天天出現。但是東封泰山,茫茫千里,人煙斷絕,道路蕭條,進退艱阻,恐勞頓百姓,引起別人的邪議,那就悔不可追了。」「太宗稱善,於是乃止。」

    (6)到了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群臣又請封禪,舉朝上下一致同意,唐太宗也同意,兩次宣佈封禪泰山的具體日期,終因星變或水災停止舉行,直到離開人世也沒有遂願。

    太宗帶著遺憾而去,他的兒子高宗卻實現了父親的宿願。「貞觀之治」

    由唐太宗開創,唐高宗守繼「貞觀之治」的措施,被後世稱為「永徽之治」,唐王朝經濟實力又有了新的增長。在漢光武帝封禪六百餘年之後,唐高宗於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正月,在泰山舉行了唐朝的第一次隆重的封禪大典。

    其規模超過了兩漢,反映了唐朝的強盛。但是,就其封禪本身所要求的標準來說,似乎唐高宗尚不夠格。《舊唐書。高宗本紀》不客氣地指出:「籍文(文皇帝唐太宗)鴻業,僅保餘位。封岱禮大,其德不類。」一語道破高宗沒有個人的豐功偉業,只是憑借父親的「鴻業」,維護其統治地位,這樣一個功德不倫不類的帝王,怎麼能封禪泰山,禮祭天地呢!能夠有資格封禪泰山的,當然首屬「功高德厚」的唐太宗,次屬「開元盛世」的唐玄宗了。

    封禪泰山首要標準是「天下大治」。唐朝從太宗謀議封禪,到高宗初次封禪,再到玄宗第二次封禪,也是最後一次封禪,客觀反映了唐朝從初唐到盛唐的歷史發展必然進程。從此以後,唐朝的皇帝再也無顏去封禪,而且一代不如一代,直至末代皇帝唐哀帝即位不到一年,一個曾經輝煌頂立世界的大唐王朝便嗚乎哀哉地走向了滅亡。早在開元初期,吏部尚書崔日用最先提出封禪泰山,玄宗也心領神會,在手詔中說:「古者封撣,升中告成,朕以菲德,未明於至道。」雖沒有接受,但賜給了崔日用衣物,「以示元言不酬之信。」(7)那時,玄宗剛剛開始「開元之治」,「未明於至道」,談不上大功告成,怎麼可能封禪泰山呢!時隔十年,已是今非昔比,在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奏請封禪緊鑼密鼓開場,公卿百官粉墨登台,呼聲越來越高。今天看來,猶如一場鬧劇。

    唐玄宗到達東都洛陽不久,僅一月之內,群臣就連續四次上書奏請封禪。

    「文武百僚,朝集使、皇親及四方學士,皆以理化昇平,時谷屢稔,上書請修封禪之禮並獻賦頌者,前後千有餘篇」。(8)看來,是否「千有餘篇」,現在無法查證,我們只好姑且信之。據《冊府元龜。封禪二》中記載,這一個月,大唐天子李隆基大概是在希冀封禪的亢奮中度過的。請看:第一次,以吏部尚書裴崔等文武百官,上書請封東嶽,盛讚玄宗「握符提象,出震乘圖,英威邁於百王,至德加於四海」。他們陳情溢於言表:「臣幸遭昌運,謬齒周行,鹹申就日之誠,願睹封巒之慶。」對此,玄宗是謙謙君主的樣子,內心不免為「人和歲稔」而沾沾自喜,又以手詔作答:「難違兆庶之情,未議封崇之禮」,並謙虛表示自己「承奉丕業,十有餘年,德未加於百姓,化未罩於四海。」看看,玄宗說自己的德化既未加於百姓,也未深於四海,怎麼能進行封禪泰山呢?或許他是真誠的。但是,皇帝越是這麼說,就越能產生反向作用,使大臣們愈是賣勁地歌功頌德。

    果不其然,反向誘導產生了極佳效果。三天後,中書令張說、侍中源乾暇等奏請封禪,把玄宗的功德吹得天花亂墜,吹得令人肉麻。他們在奏書上盛讚玄宗有「大舜之孝敬」、「文王之慈惠」、「夏禹之恭謙」、「帝堯之文思」、「成湯之深仁」、「軒皇之至理」等等。簡直是炎黃再世,堯禹化身!對此,玄宗依舊手詔,推托未允。

    於是,張說、源乾曜又第三次上書奏請封禪:「今四海和平,百蠻率職,莫不含道德之甘實,咀仁義之馨香。」玄宗又一次推托:「未能使四海義(音義,安定治理之意)安,此禮未定也;未能使百蠻效職,此功未成也;焉可以揚景化,告成功?」

    張說、源乾曜緊接著第四次再上奏書:「陛下功格上大,澤流厚載;三王之盛,莫能比崇。登封告成,理葉幽贊。」一時間,公卿百官、儒生墨客紛紛獻詞賦,頌功德,數以百計。直到這時,玄宗才「不得已而從之」。最後於當年十二月下詔宣佈:為了「敬承群議,弘此大酞,以光我高祖之丕圖,以紹我太宗之鴻業」。「可以開元十三年十一月十日,式遵故實,有事泰山。」

    (9)

    宰相張說為首的一大批官僚一再固請,唐玄宗一再推托,元疑增添了玄宗的謙虛美德,顯示了公卿百官的賢良忠誠,君臣同心,上下呼應,這才將封禪泰山的慶典敲定下來,並由宰相張說負責撰定封禪儀注。

    這可是一件光榮而艱難的苦差事。其原因是先秦封禪泰山是純粹的宗教儀式,並無一定章法。《漢書》記載著管仲之說:「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即管仲)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

    黃帝封泰山,禪云云。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雲來雲去不知所云。原來」古封泰山,七十二君,或禪亭亭,或禪云云,其跡不見,其名可聞「。封禪究竟怎麼搞,誰也說不清。於是只能搞虛誕的求仙拜神,搞成了籠罩著極度封建迷信的神秘主義色彩的宗教儀式。自漢光武帝以後六百多年,唐朝又復興封禪,神秘主義的宗教形式終於隨著歷史的進步讓位,取而代之的是祭封泰山而宣告太平盛世的喜慶大典。

    唐朝封禪儀注由顏師古最先創編撰定。顏師古是唐朝一代名儒,大書法家顏真卿的爺爺,唐代研究《漢書》的權威,對漢朝歷史和禮儀瞭如指掌,於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春,撰定了《封禪儀注書》。唐太宗詔房玄齡、魏征等一起商討,「定其可否,多從師古之說,然而事競不行」。(10)後唐高宗封禪泰山,主要是參照顏師古的儀注進行的,但由於皇后武則天的干預,禪於社首時,竟讓宮鬧接神,以皇后武則天為亞獻,越國太妃燕氏為終獻,率六宮以登,群臣瞻望,不免令人感到「竊笑」。宰相張說與著名文士、右散騎常侍徐堅等人與禮官們反覆商議,編製禮式。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四月,張說將初定的儀注獻上。玄宗十分高興,與宰相、札官歡晏於集仙殿。酒過數巡,酣猶未盡,玄宗提議將集仙殿更名為「集賢殿」;並宣佈張說為集賢書院主管,徐堅副之。隨後不斷討論,繼續修訂、完善封禪儀注,於當年秋天最後定稿。

    玄宗原來說「未能使四海-安,此禮未定也;未能使百蠻效職,此功未成也」,也是故作謙虛。他內心裡潛藏著憂慮,如果滿朝文武去東封泰山,類似突厥之類的遊牧民族乘隙侵犯怎麼辦呢?封禪就成為不是宣告太平盛世,恰恰引起了戰禍狼煙。為了防止「突厥乘間人寇」,兵部郎中裴光庭建議,邀請四夷君長及各國使臣「從封泰山」,當即被玄宗下詔行之。這樣,邀請突厥、契丹、奚、崑崙、——以及大食(阿拉伯)、日本、高麗、新羅、百濟、日南等,使封禪成為各族和各國使者共同參加的盛大典禮。

    同時,為了在政治上清除武後、韋後的弊政,革政斯禮,不讓宮闈接神,以免令人「竊笑」,改為祭拜吳天上帝,以唐高祖配享,玄宗首獻,-王亞獻,寧王終獻,祀社首之壇以睿宗配祀。這無疑突出了開元政局的特色,顯示出李唐王朝正統的皇氏地位。在討論儀注的過程中,難免有不同意見發生。

    封撣時,按禮儀要焚燒一座柴禾堆,有些人主張先燔柴而祭祀,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應先祭祀而後焚柴。彼此引經據典,死搬教條,相持不下,截然對立。

    張說則向玄宗奏曰:「凡祭者,本以心為主,心至則通於天地,達於神抵。

    既有先燔、後燔,自可斷於聖意。至意所至,則通於神。燔之先後,臣等不可裁定。「(11)」既有先燔、後燔,自可斷於聖意「,你還囉嗦什麼呢!

    但張說有令人折服的思辨能力,祭祀「本以心為主,心至則通於大地,達於神抵」,心誠則靈嘛!一個「斷於聖意」使玄宗可以放開手腳,充分表達東封泰山的政治意圖;一個「凡祭者,本以心為主」將大大減弱濃厚的宗教神秘主義色彩,也大大增強昭告天地,慶賀「開元盛世」的喜慶現實的歡樂氣氛。

    畢竟人活著不是為了過去,而是為了今天和明天。

    畢竟人活著不是為了天地神祇,而是為了自己。

    這無疑是歷史的進步!

    玄宗一路辛苦,曉行晚宿,整整東行二十五天,於十一月丙戌來到泰山腳下。第二天在行宮略作休息,即靜心致齋於帳殿。第四天,玄宗御馬登山。

    他認為靈山清靜,不宜喧嘩,便將眾多隨從官員留在谷口,獨與宰相、諸王及柯祭禮官步登山頭。巍巍泰山,蒼松多姿,奇石聳峙,煙雲飄渺,恍若仙境。身置此境,自己也彷彿飄飄欲仙了!玄宗畢竟不是昏君,他封禪泰山帶有明顯的政治目的,即便此時此刻,也沒有忘記。他突然發問:「過去帝王封禪的玉牒文,為什麼都是秘而不宣呢?」禮部侍郎賀知章回答說:「密求神仙,故不想讓人看見。」玄宗過去就說過:「仙者,憑虛之論,朕所不取。」

    他是立足於現實的。宣稱「朕今此行,皆為蒼生祈福,更無秘請。宜將玉牒出示百僚,使知朕意。」「斷於聖意」,一下子就把「禮」應秘而不宣的祭文公佈於眾:「有唐天子臣隆基,敢昭告於吳天上帝:天啟李氏,運興土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極;高宗升中,六合殷盛;中宗紹夏,繼體丕定。上帝眷佑,錫臣忠武,底綏內難,推戴聖父(指睿宗)。恭承大寶,十有三年;敬告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岳,謝成於天;子孫百祿,蒼生受福。」(12)

    祭文列數了李唐王朝的功績,也概括了唐玄宗的經歷和事業。恐怕不是如玄宗自己所宣稱的那樣「皆為蒼生祈福」。即使祈禱「蒼生受福」,也是為了「子孫百祿」。當然,哪一個封建帝王不是為了自己統治階級的利益呢!

    據史料記載,這一天儀仗衛隊環列山下百餘里。泰山上下行道佈置衛兵,傳呼辰刻(報時)以及送遞詔書須臾而達。當夜,忽然風起雨落,雨中夾雪,飄飄而下,宿齋山上的君臣們頓時感到寒氣徹骨。泰山,五嶽之尊,真不知是降禍降福,帶有幾分神秘,帶著幾分憂思而令人心中打鼓。所幸瞬間即變,不一會就「息風收雨」,山氣漸暖,給人帶來吉祥的歡欣。「夜中燃火相屬,山下望之,有如連星自地屬天。」東嶽夜景,美不勝收!幾多神秘,又幾多喜慶!

    第五天,「天清日暖」。真是天遂人意,吉祥如意!玄宗站在泰山之顛,遙望山下,旌旗如龍,隨風徐擺;絲竹聲聲,飄徹天外;祭奠唐樂,悠揚而起。玄宗按照自定的「先奠後燔」之儀,步上封台前壇,祭拜皇天上帝,以高祖配享,玄宗首獻,王亞獻,寧王終獻。獻畢,將盛有玉冊及玉牒的兩個玉櫃,藏於祭壇石室。這時,位於東南方向的一座燎壇,點燃了堆積燔柴,火勢騰騰而上,慶雲紛布,遍滿天際。「皇帝就望燎位,火發,群臣稱萬歲,傳呼山下,聲動天地」。與此同時,山下祭壇,群臣百官祭祀五帝百神也已結束。山上山下,皆呼「萬歲」;聲濤陣陣,不絕於耳!玄宗心潮澎湃,情不自禁他說:「今封祀初建,雲物體佑,皆是卿等輔粥之力,君臣相保,勉副天心,長如今日,不敢矜怠。」這位能工詩文,且通音律,又善書法的皇帝立即吟詩一首《登封喜雪》:日觀卜先征,時巡順物情。

    風行未備禮,雲密遽飄英。

    委樹寒花發,縈空落絮輕。

    朝如玉已會,庭似月猶明。

    既睹膚先合,還欣尺有盈。

    登封何以報,因此謝成功。(13)

    宰相張說跪拜地上說:「昨夜則息風收雨,今朝則天晴日暖,復有祥風助樂,卿雲引燎,靈跡盛事,千古未聞。陛下又思慎終如初,長福百姓,天下幸甚。」(14)拍馬屁可謂拍到點子上了!皇帝希望「君臣相保」,「長如今日」;宰相美詞陛下「思慎如初」,「長福百姓」,可謂一唱一和演雙簧。其實,玄宗自此就迷醉在「長如今日」的「告成功」中了,不是「不敢矜怠」,而是「上(玄宗皇帝)心益侈」;(15)不是「君臣相保」,而是君臣共為荒落了。哪裡有什麼「思慎如初」,「長福百姓」!

    封祀完畢,玄宗、諸王、宰相及眾禮官由南向山下走去,午前抵達社首山帷宮。迎候的百官及四夷君長紛紛向前爭向祝賀,彷彿玄宗從昊天上帝那裡帶來了天命福音。玄宗不辭勞苦,又於次日舉行了「禪社首」的大典。社首山是泰山下的西南方的一座小山,據《漢書》記載,「周成王封泰山,禪於社首」。但年代久遠,均是「禪云云」而已,僅是傳說。而秦王和漢光武帝,都是禪於梁父。梁父山,亦稱梁甫山,在今山東省泰安縣東南。唐高祖恢復封禪大典,禪於社首,玄宗故而相襲。這一天,設地神享皇抵於社首祀壇,睿宗配祀。藏玉冊於石室,篆德於社首。至此,「封泰山,禪社首」的祭祀天地大典才告結束。

    祭典結束,照例一番慶賀。第七天,唐玄宗在帳殿受朝覲。正如玄宗所說:「四方諸侯,莫不來慶」。(16)文武百官、二王之後、孔子後代,文士儒生,無不上書賦頌。還有突厥、契丹、奚等王;大食、謝、五天十姓、崑崙、日本、新羅、——等侍子及使臣;以及高麗朝鮮王、百濟帶方王、十姓摩阿史那興昔可汗、三十姓左右賢王和日南、西竺、鑿齒、-柯、烏滸酋長等,俱來慶賀,不亞於今天的國際性大型盛會。玄宗在帳殿接受朝賀,隨即宣佈天下大赦,封泰山為天齊王。就在這一片贊賀賦頌中,禮官興沖沖走進帳殿上奏:「有一八歲童子劉晏,欲向陛下敬獻《東封書》。」

    從初唐到盛唐,是非常重視搜訪奇偉賢能、英傑人才的。唐太宗在《薦舉賢能詔》中說,「朕遇想千載,旁覽九流,詳求布政之方,莫若薦賢之典」。

    充分認識到治國布政的重要就在於舉賢任能,多次下達詔旨,搜訪賢達能人,文生武勇。強調「明略可以佐時」,「偉才堪以干國」(17);主張「奇偉必收,浮華勿采」,達到治國布政的目的。高宗也是如此。在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和顯慶二年(公元657年)頒布《河南河北江淮採訪人傑詔》、《採訪武勇詔》,廣攬人才,鞏固大業。在初唐到盛唐,舉國上下為培養人才、重視人才、發現人才、任用人才準備了豐沃的土壤,使得人才輩出,群星燦爛。舉賢任能可謂蔚然成風,皇帝都是一付求賢若渴的樣子。玄宗帶著幾分驚訝和喜悅,下詔:「命劉晏上殿!」

    註釋:

    (1)《唐大詔令》卷66《典禮。封撣》玄宗《封禪詔》。

    (2)《全唐文》卷221,張說《大唐封祀壇頒》。

    (3)《李太白全集》卷1《古賦八首。大獵賦》。

    (4)《李太白全集》卷1見〔清〕王琦注。

    (5)《唐大詔令》卷66《典禮。封禪。答請封禪詔》。

    (6)《貞觀政要》卷2《改納諫第五。直諫》。

    (7)《舊唐書。崔日用傳》。

    (8)《舊唐書。禮志三》。

    (9)《唐大詔令》卷66《典禮。封禪》。

    (10)《舊唐書。顏師古傳》。

    (11)《舊唐書。禮志三》。

    (12)《唐大詔令》卷66《典禮。封禪。開元玉牒文》。

    (13)《全唐詩精華鑒賞集成。山水部》。

    (14)《舊唐書。禮志三》。

    (15)《資治通鑒》卷213開元十七年八月條。

    (16)《舊唐書。禮志三》。

    (17)《唐大詔令》卷66《搜訪才能詔》。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