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郭良>>網絡創世紀

雲台書屋

第七章 鑄劍為犁


  我總也不能忘記冷戰結束後,蘇聯送給聯合國的雕塑作品:「化劍為犁」。

  是的,人類文明發展到了今天,絕對不應該繼續再互相爭鬥、互相殘殺了。不管什麼原因,也不管什麼理由,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再動用軍隊來殺人。任何挑起爭鬥的人都必須受到懲罰。

  九十年代初,蘇聯以及蘇聯領導下的華沙條約組織迅速解體,標誌了一個時代的結束。世界大戰的陰影似乎不再像過去那樣籠罩著人類。

  當初的ARPANET是在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處的資助和指導下建立起來的,它的本意當然是要為美國軍隊打仗服務。然而,在運行ARPANET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ARPANET的真正功能還是為電腦科學家服務,而不是為美國軍隊打仗服務。

  並且,儘管互聯網起因於軍隊的資助,儘管軍隊的特性就是封閉和保密。然而由於互聯網一直是在大學的校園裡培養起來的,美國大學校園的開放性的風格對互聯網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使它從一開始就不那麼像是一個軍隊的網絡。

  在DARPA和BBN公司共同起草的「結束ARPANET報告」(ARPANET Completion Report)中,也談到了這一點:「ARPANET計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支持、並且推動了電腦科學的發展,而ARPANET本身的真正來源也即是電腦科學。」

  因此,美國國防部於1990年正式取消ARPANET,可以說終於讓互聯網回到了本來應有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由於ARPANET的成功運行,促使了許多機構也爭相尋求資金建立自己的網絡。在此契機下,美國能源部(DoE:The U.S.Department of Energy)為自己的研究人員建立了MFENet。高能物理學家們建起了HELPNet。美國宇航局(?NASA)接著建立了APAN。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資助下,RickAdrion,Devid Farber和Larry Landweber電腦科學家建起了「電腦科學網」(CSNET)。1981年,Ira Fuchs和Greydon Freeman又創建了BITNET,用學校的大型機來傳送小小的電子郵件。另外還有一個更大的「網」,這就是我們前面談到過的「USENET」,由1977年正式啟用的UNIX主機之間文件拷貝的軟件「UUCP」來完成各個專題討論組之間的連接。

  在上述所有這些網絡中,除了BITNET和USENET是「用公家的錢干私活」,不需要什麼資助以外,其他的網絡,包括ARPANET都必須由一定的資金支持才可能開辦起來。因此,每個網絡在獲得資金保證的同時,從一開始也都有了各自的特殊目的。HELPNet是為了高能物理研究,CSNET則只是為了給電腦科學家用的,等等。

  這樣,也就無法避免各自的局限性。

  同時,隨著用戶的增加,互聯網已經很難繼續作為一種接受資助的免費服務而繼續存在下去。而由於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和用戶的增加,商業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從80年代初,就有幾十個小的軟件商把TCP/IP協議加在他們到軟件中,因為他們的客戶需要有能夠接入互聯網的功能。但是,這些小的軟件商並不真正了TCP/IP協議的工作原理和細節,因此編出來的軟件也難免問題重重,有的只是把他們自己的網絡功能加了上去。甚至是美國國防部也一方面要求購買的軟件必須包含TCP/IP協議,然而另一方面卻很少幫助軟件商瞭解TCP/IP協議的內容。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85年,Dan Lynch在IAB的合作下,組織了為期三天的講習班,給所有需要提供TCP/IP協議的軟件商講解TCP/IP的工作原理。結果,參加講習班的人大約有250多人。而講解這些原理的人,也有50來人。這些人大多數正是那些發明TCP/IP協議、並且每天都要使用這些協議工作的人。

  講習班的效果之好,完全超出了組織者的預料。一方面,聽講的人大多數來自商界,他們不僅學到了有關TCP/IP的知識,而且也學到了學術界與商界完全不同的開放風格──這些學者毫無保留地把TCP/IP的工作方式,甚至存在的問題都詳細地講了出來。而另一方面,講解的人也收穫不小。因為,他們不僅傳授了知識,而且從使用者那裡瞭解到了一些問題,有的問題是他們一直沒有想到過的。

  這種使雙方都受益的互相交流到後來也一直沒有中斷。

  在這樣的交流中,軟件商們逐漸成熟起來。又經過2年多制定TCP/IP的人和軟件商在一起召開數次會議、講習和交流,已經有不少軟件商能夠提供很好的符合TCP/IP的軟件。1988年9月,這些軟件商被邀請參加為期3天的大會,來演示他們的TCP/IP軟件。這是第一次互聯網軟件的演示、交易會,有50個公司以及來自可能的用戶的5千多名軟件工程師參加。這種演示會的形式也一直保留了下來。現在,每年都要在全球的7個城市召開演示會,聽眾達25萬人。通過這樣的演示會,大家可以瞭解互聯網最新動態,探討今後的發展進程。

  於此同時,制定TCP/IP標準的人每年也要參加三、四次TETF的大會,討論對TCP/IP的新想法。開始的時候有大約幾百人參加會議,並且大多數受到了政府的資助;而現在每次到會的有幾千人,多數還是自費參加。

  從1969年ARPANET的第一台主機在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投入運行,到1989年底,ARPANET運行了20年。在這20年中,網絡技術不斷進步,網絡用戶的隊伍也在不斷擴大。尤其是1987年,用戶的數量直線上升。從1988年到現在,互聯網的用戶更是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長。

  儘管ARPANET為美國軍隊和大學提供了很好的服務,但是這畢竟是軍隊的網絡。

  網絡建設的初期,如果沒有軍隊的資金,就不可能有ARPANET;但是,按照網絡自身的發展規律,ARPANET的發展已經不是軍隊可以管得了的,並且也已經不適合繼續由軍隊來管理了。

  接替DARPA管理互聯網的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由美國國會成立於1950年,是隸屬美國政府的一個獨立機構。從互聯網的網頁上(http://www.nsf.gov/)可以瞭解到,這個基金會現在每年的計劃資金達3億3千萬美元,這些資金涉及的研究和教育計劃有2萬多個。

  「因為,現在對人、對思想的研究以及對各種未知現象的研究將決定下一個世紀美國的地位。」

  早在1985年,來自愛爾蘭的Dennis Jennings就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

  工作了一年,在那裡領導建設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網」(NSFNET)。當時,就是他幫助國家科學基金會作出了重要的決定:所有在NSFNET上使用的程序都必須符合「傳輸控制協議」和「互聯網協議」(TCP/IP)。這個決定為後來互聯網的發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一年以後,當Steve Wolff接替Jennings的工作時候,已經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必須為學術界建立一個更加廣泛的網絡體系。

  NEFNET的組織結構也和DARPA管理ARPANET的組織結構相似,並且也在「互聯網活動部」(IAB:Internet Activities Board)。

  從1988年至今,互聯網的用戶始終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飛速增長。同樣是在1988年,Kleinrock領導下的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一個民間機構)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委託,完成了研究報告《通向全國的研究網絡》(Towards a NationalResearch Network)。這個報告對於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作出了理論上的準備。

  兩年以後,1991年,成立了由Vinton Cerf領導的「互聯網協會」(InternetSociety)協會。1992年,在原來的互聯網活動處(IAB)的基礎上,建立了隸屬於互聯網協會的「互聯網結構處」(Internet Architecture)。

  1995年4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網正式完成了互聯網的私有化工作,不再為互聯網的主幹網提供資金。從1986年建立科學基金網到1995年完成私有化,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一共為互聯網提供了2億美元的資金。互聯網的主幹網(backbone)從傳輸速度為5.6萬波特率的6個節點,發展到21個節點,數據傳輸速度也增長到45兆波特率。這時,整個美國聯入互聯網的網站一共有大約2萬9千個,而全世界聯入互聯網的網站則超過了5萬個。

  http://www.nsf.gov互聯網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兩件事:一是互聯網的「軍轉民」(同時也包括「學轉商」?或者「學轉商」是環球網出現的結果?),另一則是對網絡信息的組織產生了一種嶄新的方式:環球網(WWW:World Wide Web)。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