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現代文學>>老捨>>雜文集第十四卷

雲台書屋

文牛


  幹哪一行的總抱怨哪一行不好。在這個年月能在銀行裡,大小有個事兒,總該 滿意了,可是我的在銀行作事的朋友們,當和我閒談起來,沒有一個不覺得怪委屈 的。真的,我幾乎沒有見過一個滿意、誇讚他的職業的。我想,世界上也許有幾位 滿意於他們的職業的人,而這幾位人必定是英雄好漢。拿破侖、牛頓、愛因司坦、 羅斯福,大概都不抱怨他們的行業「沒意思」。雖然不自居拿破侖與牛頓,我自己 可是一向滿意我的職業。我的職業多麼自由啊!我用不著天天按時候上課或上公事 房,我不必等七天才到星期日;只要我願意,我可連著有一個星期的星期日!

  我的資本很小,紙筆墨硯而已。我的生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安排,白天睡, 夜裡醒著也好,晝夜都不睡也可以;一日三餐也好,八餐也好!反正我是在我自己 的屋裡操作,別人也不能敲門進來,禁止我把腳放在桌子上。專憑這一點自由,我 就不能不滿意我的職業。況且,寫得好吧歹吧,大致都能賣出去,喝粥不成問題, 倒也逍遙自在;雖然因此而把妒忌我的先生們鼻子氣歪,我也沒法子代他們去搬正!

  可是,在近幾個月來,也不知怎麼我也失去了自信,而時時不滿意我的職業了。 這是吉是凶,且不去管,我只覺得「不大是味兒」!心裡很不好過!

  我的職業是「寫」。只要能寫,就萬事亨通,可是,近來我寫不上來了!問題 嚴重得很,我不曉得生了娃娃而沒有奶的母親怎樣痛苦,我可是曉得我比她還更痛 苦。沒有奶,她可以雇乳娘,或買代乳粉,我沒有這些便利。寫不出就是寫不出, 找不到代替品與代替的人。

  天天能寫一點,確實能覺得很自由自在,趕到了一點也寫不出的時節呀,哈哈, 你便變成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你的自由,閒在,正是對你的刑罰;你一分鐘一分鐘 無結果的度過,也就每一分鐘都如坐針氈!你不但失去工作與報酬,你簡直失去了 你自己!

  一夏天除了陰雨,我的臥室兼客廳兼飯廳兼浴室兼書房的書房,熱得老像一只 大火爐。夜間一點鐘以後,我才能勉強的進去睡。睡不到四個小時,我就必須起來, 好乘早涼兒工作一會兒;一過午,屋內即又成烤爐。一夏天,我沒有睡足。睡不足, 寫的也就不多,一拿筆就覺得困啊。我很著急,但是想不出辦法,縉雲山上必定涼 快,誰去得起呢!

  入秋,我本想要「好好」的工作一番,可是天又霉,紙煙的價錢好像瘋了似的 往上漲。只好戒煙。我曾經聲明過:「先上吊,後戒煙!」以示至死不戒煙的決心。 現在,自己打了嘴巴。最壞的煙賣到一百元一包(二十枝:我一天須吸三十枝), 我沒法不先戒煙,以延緩上吊之期了;人都惜命呀!沒有煙,我只會流汗,一個字 也寫不出!戒煙就是自己跟自己摔跤,我怎能寫字呢?半個月,沒寫出一個字!

  煙癮稍殺,又打擺子,本來貧血,擺子使血更貧。於是,頭又昏起來。不留神, 猛一抬頭,或猛一低頭,眼前就黑那麼一下,老使人有「又要停電」之感,每天早 上,總盼著頭不大昏,幸而真的比較清爽,我就趕快的高高興興去研墨,期望今天 一下子能寫出兩三千字來。墨研好了,筆也拿在手中,也不知怎麼的,頭中轟的一 下,生命成了空白,什麼也沒有了,除了一點輕微的嗡嗡的響聲。這一陣好容易過 去了,腦中開始抽著疼,心中煩躁得要狂喊幾聲!只好把筆放下——文人繳械!一 天如此,兩天如此,忍心的、耐性的、敷衍自己:「明天會好些的!」第三天還是 如此,我開始覺得:「我完了!」放下筆,我不會幹別的!是的,我曉得我應當休 息,並且應當吃點補血的東西——豆腐、豬肝、豬腦、菠菜、紅蘿蔔等。但是,這 年月誰休息得起呢?緊寫慢寫還寫不出香煙錢怎敢休息呢?至於補品,豬肝豈是好 惹的東西,而豆腐又一見雙眉緊皺,就是菠菜也不便宜啊!如此說來,理應趕快服 點藥,使身體從速好起來。可是西藥貴如金,而中藥又無特效。怎辦呢?到了這般 地步,我不能不後悔當初為什麼單單選擇這一門職業了!唱須生的倒了嗓子,唱花 旦的損了面容,大概都會明白我的苦痛:這苦痛是來自希望與失望的相觸,天天希 望,天天失望,而生命就那麼一天天的白白的擺過去,擺向絕望與毀滅!

  最痛苦是接到朋友徵稿的函信的時節。

  朋友不僅拿你當作個友人,而且是認為你是會寫點什麼的人。可是,你須向友 人們道歉;你還是你,你也已經不是你——你已不能夠作了!

  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可是,文人的身體並不和牛一樣壯,怎辦呢?

  青年朋友們,假使你沒有變成一頭牛的把握,請不要幹我這一行事吧;當你寫 不出字來的時候,你比誰的苦痛都更大!我是永不怨天尤人的人,今天我只後悔自 己選錯了職業——完全是我自己的事,與別人毫不相干。我後悔作了寫家的正如我 後悔「沒」作生意,或稅吏一樣;假若我起初就作著囤積居奇,與暗中拿錢的事, 我現在豈不正興高彩烈的自慶前程遠大麼?啊,青年朋友們,盡使你健壯如牛,也 還要細想一想再決定吧,即在此處,牛恐怕是永遠沒有希望的動物,管你,和我一 樣的,不怨天尤人。

  載一九四四年十一月《華聲》第一卷第一期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