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現代文學>>老捨>>老牛破車

雲台書屋

景物的描寫


  在民間故事裡,往往拿「有那麼一回」起首,沒有特定的景物。這類故事多數 是純樸可愛的,但顯然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把故事中的人名地點與時間已全磨了去。 近代小說就不同了,故事中的人物固然是獨立的,它的背景也是特定的。背景的重 要不只是寫一些風景或東西,使故事更鮮明確定一點,而是它與人物故事都分不開, 好似天然長在一處的。背景的範圍也很廣:社會,家庭,階級,職業,時間等等都 可以算在裡邊。把這些放在一個主題之下,便形成了特有的色彩。有了這個色彩, 故事才能有骨有肉。到今日而仍寫些某地某生者,就是沒有明白這一點。

  這不僅是隨手描寫一下而已,有時候也是寫小說的動機。我沒有詳明的統計為 證,只就讀書的經驗來說,回憶你的作品可真見到過不少。這種作品裡也許是對於 一人或一事的回憶,可是地方景況的追念至少也得算寫作動機之一。「我們最美好 的希望是我們最美好的記憶。」我們幼時所熟習的地方景物,即一木一石,當追想 起來,都足以引起熱烈的情感。正如莫泊桑在《回憶》中所言:「你們記得那些在 巴黎附近一帶的浪游日子嗎?我們的窮快活嗎,我們在各處森林的新綠下面的散步 嗎,我們在塞因河邊的小酒店裡的晴光沈醉嗎,和我們那些極平凡而極雋美的愛情 上的奇遇嗎?」

  許多好小說是由這種追憶而寫成的;假若這裡似乎缺乏一二實例來證明,那正 是因為例子太容易找到的緣故。我們所最熟習的社會與地方,不管是多麼平凡,總 是最親切的。親切,所以能產生好的作品。到一個新的地方,我們很能得一些印象, 得到一些能寫成很好的旅記的材料。但印象終歸是印象,至好不過能表現出我們觀 察力的精確與敏銳;而不能作到信筆寫來,頭頭是道。至於我們所熟習的地點,特 別是自幼生長在那裡的地方,就不止於給我們一些印象了,而是它的一切都深印在 我們的生活裡,我們對於它能像對於自己分析得那麼詳細,連那裡空氣中所含的一 點特別味道都能一閉眼還想像的聞到。所以,就是那富於想像力的迭更司與威爾斯, 也時常在作品中寫出他們少年時代的經歷,因為只有這種追憶是準確的,特定的, 親切的,真能供給一種特別的境界。這個境界使全個故事帶出獨有的色彩,而不能 用別的任何景物來代替。在有這種境界的作品裡,換了背景,就幾乎沒了故事;哈 代與康拉得都足以證明這個。在這二人的作品中,景物與人物的相關,是一種心理 的,生理的,與哲理的解析,在某種地方與社會便非發生某種事實不可;人始終逃 不出景物的毒手,正如蠅的不能逃出蛛網。這種悲觀主義是否合理,暫且不去管; 這樣寫法無疑的是可傚法的。這就是說,他們對於所要描寫的景物是那麼熟悉,簡 直的把它當作個有心靈的東西看待,處處是活的,處處是特定的,沒有一點是空泛 的。讀了這樣的作品,我們才能明白怎樣去利用背景;即使我們不願以背景轄束人 生,至少我們知道了怎樣去把景物與人生密切的聯成一片。

  至於神秘的故事,便更重視地點了,因為背景是神秘之所由來。這種背景也許 是真的,也許是假的,但沒有此背景便沒有此故事。Algernon Blackwooa(阿爾傑 農·布萊克伍德)1是離不開山,水,風,火的,坡2便喜歡由想像中創構出象Th e House ofUsher(厄謝爾的房子)那樣的景物。在他們的作品中,背景的特質比人 物的個性更重要得多。這是近代才有的寫法,是整個的把故事容納在藝術的佈景中。

  有了這種寫法,就是那不專重背景的作品也會知道在描寫人的動作之前,先去 寫些景物,並不為寫景而寫景,而是有意的這樣佈置,使感情加厚。像勞倫司3的 《白孔雀》中的描寫出殯,就是先以鳥啼引起婦人的哭聲:「小山頂上又起啼聲。」 而後,一具白棺材,後面隨著個高大不像樣的婦人,高聲的哭叫。小孩扯著她的裙, 也哭。人的哭聲嚇飛了鳥兒。何等的淒涼!

  康拉得就更厲害,使我們讀了之後,不知是人力大,還是自然的力量更大。正 如他說:「青春與海!好而壯的海,苦鹹的海,能向你耳語,能向你吼叫,能把你 打得不能呼吸。」是的,能耳語,近代描寫的功夫能使景物對人耳語。寫家不但使 我們感覺到他所描寫的,而且使我們領會到宇宙的秘密。他不僅是精詳的去觀察, 也彷彿捉住天地間無所不在的一種靈氣,從而給我們一點啟示與解釋。哈代的一陣 風可以是:「一極大的悲苦的靈魂之歎息,與宇宙同闊,與歷史同久。」coc11阿 爾傑農·布萊克伍德(1869—1951),英國作家。

  2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美國詩人、小說家、批評家。

  3勞倫司(D.H.Lawrence,1885—1930),英國著名小說家,擅長心理描寫 1911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白孔雀》。coc2

  這樣看來,我們寫景不要以景物為靜止的;不要前面有人,後面加上一些不相 干的田園山水,作為裝飾,像西洋中古的畫像那樣。我們在設想一個故事的全局時, 便應打算好要什麼背景。我們須想好要這背景幹什麼,否則不用去寫。人物如花草 的子粒,背景是園地,把這顆子粒種在這個園裡,它便長成這個園裡的一棵花。所 謂特定的色彩,便是使故事有了園地。

  有人說,古希臘與羅馬文藝中,表現自然多注意它的實用的價值,而缺乏純粹 的審美。浪漫運動無疑的是在這個缺陷上予以很有力的矯正,把詩歌和自然的崇高 與奧旨聯結起來,在詩歌的節奏裡感到宇宙的脈息。我們當然不便去摹擬古典文藝 的只看加了人工的田園之美,可是不妨把「實用價值」換個說法,就是無論我們要 寫什麼樣的風景,人工的園林也好,荒山野海也好,我們必須預定好景物對作品的 功用如何。真實的地方色彩,必須與人物的性格或地方的事實有關係,以助成故事 的完美與真實,反之,主觀的,想像的,背景,是為引起某種趣味與效果,如溫室 中的熱氣,專為培養出某種人與事,人與事只是為作足這背景的力量而設的。Pitk in(皮特金)說:「在司悌芬孫,自然常是那主要的女角;在康拉得,哈代,和多 數以景物為主體的寫家,自然是書中的惡人;在霍桑,它有時候是主角的黑影。」 這是值得玩味的話。

  寫景在浪漫的作品中足以增高美的份量,真的,差不多沒有再比寫景能使文字 充分表現出美來的了。我們讀了這種作品,其中有許多美好的詩意的描寫,使我們 欣喜,可是誰也有這個經驗吧——讀完了一本小說,只記得些散碎的事情,對於景 物幾乎一點也不記得。這個毛病就在於寫得太空泛,只是些點綴,而與故事沒有頂 親密的關係。天然之美是絕對的,不是比較的。一個風景有一個特別的美,永遠獨 立。假若在作品中隨便的寫些風景,即使寫得很美,也不能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還有,即使把特定的景物寫得很美妙,而與故事沒有多少關係,仍然不會有多少藝 術的感訴力。我們永忘不了《塊肉餘生》裡Ham(漢姆)下海救人那段描寫,為什麼? 寫得好自然是一個原因,可是主要的還是因為這段描寫恰好足以增高故事中的戲劇 的力量;時候,事情,全是特異的,再遇上這特異的景物,所以便永不會被人忘記。 設若景陽崗上來的不是武二,而是武大,就是有一百條老虎也不會有什麼驚人的地 方。

  為增高故事中的美的效力,當然要設法把景物寫得美好了,但寫景的目的不完 全在審美上。美不美是次要的問題,最要緊的是在寫出一個「景」來。我們一提到 「景」這個字,彷彿就聯想到「美景良辰」。其實寫家的本事不完全在能把普通的 地點美化了,而在乎他把任何地點都能整理得成一個獨立的景。這個也許美,也許 丑。假如我們要寫下等妓女所居留的窄巷中,除非我們是「惡之花」的頹廢人物, 大概總不會發瘋似的以臭為香。我們必須把這窄巷中的醜惡寫出來,才能把它對人 生的影響揭顯得清楚。我們的責任就在於怎樣使這醜惡成為一景。這就是說,我們 當把這醜陋的景物扼要的,經濟的,淨煉的,提出,使它浮現在紙面上,以最有力 的圖像去感訴。把田園木石寫美了是比較容易的,任何一個平凡的文人也會編造些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類的句子。把任何景物都能恰當的,簡要的,準確的, 寫成一景,使人讀到馬上能似身入其境,就不大容易了。這也就是我們所應當注意 的地方。

  寫景不必一定用很生的字眼去雕飾,但須簡單的暗示出一種境地。詩的妙處不 在它的用字生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是詩境的暗示,不用生字,更用 不著細細的描畫。小說中寫景也可以取用此法。貪用生字與修辭是想以文字討好, 心中也許一無所有,而要專憑文字去騙人;許多寫景的「賦」恐怕就是這種冤人的 玩藝。真本事是在用幾句淺顯的話,寫成一個景——不是以文字來敷衍,而是心中 有物,且找到了最適當的文字。看莫泊桑的《歸來》:「海水用它那單調和輕短的 浪花,拂著海岸。那些被大風推送的白雲,飛鳥一般在蔚藍的天空斜刺裡跑也似的 經過;那村子在向著大洋的山坡裡,負著日光。」

  一句話便把村子的位置說明白了,而且是多麼雄厚有力:那村子在向著大洋的 山坡裡,負著日光。這是一整個的景,山,海,村,連太陽都在裡邊。我們最怕心 中沒有一種境地,而硬要配上幾句,縱然用上許多漂亮的字眼,也無濟於事。心中 有了一種境地,而不會捉住要點,枝節的去敘述,也不能討好。這是寫實的作家常 愛犯的毛病。因為力求細膩,所以逐一描寫,適足以招人厭煩——象巴爾扎克的 《鄉醫》的開首那種描寫。我們觀察要詳盡,不錯;但是觀察之後面找不出一些意 義來,便沒有什麼用處。一個地方的郵差比誰知道的街道與住戶也詳細吧,可是他 未必明白那個地方。詳細的觀察,而後精確的寫述,只是一種報告而已。文藝中的 描繪,須使讀者身入其境的去「覺到」。我們不能只拿讀者當作旁觀者,有時候也 應請讀者分擔故事中人物的感覺;這樣,讀者才能深受感動,才能領會到人在景物 中的動作與感情。

  「比擬」是足以給人以鮮明印象的。普通的比擬,可是適足以惹人討厭,還不 如簡單的直說。要用比擬,便須驚人;不然,就乾脆不用。空洞的修辭是最要不得 的。在這裡,我們應當提出「觀察」這個字,加以解釋。一般的總以為觀察便是要 寫山就去觀山,要寫海便去看海。這自然是該有的事,可是這還不夠,我們須更進 一步,時時刻刻的留心,對什麼也感到趣味;然後到寫作的時候,才能把不相干的 東西聯想到一處,而創出頂好的比喻。夜間火山的一明一滅,與呂宋煙的燒燃,毫 無關係。可是以煙頭的燃燒,比擬夜間火山口的明滅,便非常的出色。呂宋煙頭之 小,火山之大,都在我們心中,才能到時候發生妙用。所謂觀察便是無時無地不在 留心,而到描寫的時候,隨時的有美妙的聯想,把一切東西都寫得活潑潑的,就好 像一個健壯的人,全身的血脈都那麼鮮淨流暢。小說家的本事就在這裡。辛克萊與 其他的熱心揭發人世黑暗的寫家們,都犯了一個毛病:真下功夫去觀察所要揭發的 事實,可是忘記了怎樣去把它們寫成文藝作品。他們的敘述是力求正確詳細,可是 只限於這一點,他們沒能隨手的表現出人生更大更廣的經驗。他們的好處是對於某 一地一事的精確,他們的缺點是局面太小。設若托爾司太生在現時,也寫《屠場》 那類的東西,他一定不僅寫成怪好的報告,而也能像《戰爭與和平》那樣的真實與 廣大。《戰爭與和平》的偉大不在乎人多事多,穿插複雜,而在乎處處親切活現, 使人真想拿托爾司太當個會創造世界的一位神仙。最偉大的作家都是這樣,他們在 一個主題下貫串起來全部的人生經驗。這並不是說,他們總是烏煙瘴氣的把所知道 的都寫進去,不是!他們是在描寫一景一事的時候,隨時隨地的運用著一切經驗, 使全部故事沒有落空的地方。中國電影,因為資本小,人才少,所以總是那麼簡陋 沒勁。美國的電影,即使是瞎胡鬧一回,每個鏡頭總有些花樣,有些特別的佈置, 絕不空空洞洞。寫小說也是如此,得每個鏡頭都不空。精確的比擬是最有力的小花 樣,處處有這種小花樣,故事便會不單調,不空洞。寫一件事需要一千件事作底子, 因為一個人的鼻子可以像一頭蒜,林中的小果在葉兒一動光兒一閃之際可以像個猛 獸的眼睛,作家得上自綢緞,下至蔥蒜,都預備好呀!

  可是,有的人根本不會寫景,怎辦呢?有一個辦法,不寫。狄福在《魯濱遜飄 流記》中自然是景物逼真了,可是他的別的作品往往是一直的說下去,並不細說景 物,而故事也還很真切。他有個本事,能借人物的活動暗示出環境來,因而可以不 大去管景物的描述。這個,說真的,可實在不易學。我們只須記住這個,不善寫景 就不必勉強,而應當多注意到人物與事實上去;千萬別拉扯上一些不相干的柳暗花 明,或菊花時節什麼的。

  時間的利用,也和景物一樣,因時間的不同,故事的氣味也便不同了。有個確 定的時間,故事一開首便有了特異的味道。在短篇小說裡,這幾乎比寫景還重要。

  故事中所需用的時間,長短是不拘的,一天也可以,十年也可以;這全依故事 中的人物與事實而定。不過,時間越長,越須注意到季節描寫的正確。據我個人的 經驗,想利用一個地點作背景,作者至少須在那裡住過一年;我覺得把一地的四時 冷暖都領略過,對於此地才能算有了相當的認識。地方的氣候季節如個人的喜怒哀 樂,知道了它的冷暖陰晴才摸到它的脾氣。

  對於一個特別的時間,也很好利用,如大跳舞會,趕集,廟會等。假使我們描 寫有錢有閒的社會,開首就利用大跳舞會,便很有力量。同樣,描寫農村而利用趕 集,廟會,也是有不少便宜的。依此類推,一件事必當有個特別時間,唯有在此時 間內事實能格外鮮明,如雨後的山景。還有,最好利用的是人們所忽視的時間,如 天快亮了的時候。這時候,跳舞會完了,婦女們已疲倦得不得了,而仍狂吸著香煙。 這時候,打牌的人們臉上已發綠,可把眼還瞪著那些小長方塊。這時候,窮人們為 避免巡警的監視,睡眼巴睜的去拾煤核兒。簡單的說,這可以叫作時間的隙縫,在 隙縫之間,人們把真形才顯露出來。時間所給的感情,正如景物,夜間與白天不同, 春天與秋天不同,雨天與晴天不同;這個不難利用。在這個之外,我們還須去找縫 子,學校鬧風潮,或紳士家裡半夜三更的妻妾哭吵,是特別有價值的一刻。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