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輕鬆文學>>中國笑林

雲台書屋

滑稽類

  說明

  滑稽是可笑的同義語,笑話作為一門語言藝術尤其離不開滑稽的滲入。
  我國歷代優秀的笑話傳說和笑話作品,大都以
  其滑稽的語言、滑稽的行為,激發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人們在欣賞滑稽這種別緻 的表現技巧的同時,自身的風趣也得到了陶冶。可以說,生活滋生了滑稽,滑稽豐富了生活。
  人們創造和欣賞滑稽言行,是受著生理素質、心理素質、行為方式、活動領域、社會地 位、傳統觀念等多方面因素制約的。也正是這樣,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和林林總總的社會階 層,才共同釀就了滑稽笑話的典型性和豐富性。例如,從明代浮白齋主人的《笑林》中,我們可以採擷這樣三則 滑稽言談以窺一斑:某縣童生考場散場後一陣喧鬧,一問方知是童生錯拿了彼此的枴杖正在 那裡吵;一鄉人始做門衙,苦於土語和官話都說不得體,在第三次報太守來時,竟喊「前日 來的,昨日來的,今日又來了」;一人暑天裹著夾被睡覺,還感到沾了便宜,因為他認為 「棉被太熱」。在這些笑談裡,「童生」與「枴杖」形成了多麼大的反差!門衙報人來的話 又可謂「土」得掉牙!
  「棉被太熱」又何嘗不是一句「真」話!然而細細品味,滑稽正是蘊含其中,見聞之際 必然令人忍俊不禁。
  構思、立意的曲折、迂迴、巧妙、含蓄,最易於創設滑稽的氛圍,而油腔滑調、故弄玄 虛,與真正意義上的滑稽藝術必然無緣,這也是在創造和欣賞滑稽類笑話之時應當認真加以辨別的。滑稽類笑話的形式似乎是輕率的,但自身的內容卻 是有益、健康的,就中蘊含的哲理是耐人回味的。欣賞這類笑話,不僅能使人怡樂情志,捧腹大笑, 更能激起人們對假惡醜的厭惡和對真善美的追求。

  黃布染紅了水

  齊景公對晏子說:「東海之中有一片紅水,水中有棵只開花不結果的棗樹,這是什麼緣 故?」
  晏子回答說:「從前秦穆公乘龍舟巡視天下的地理分野,曾用一塊黃布包了一些蒸熟了 的棗兒,到了東海便把布包扔下了。由於那是塊黃布,所以把水染紅了;棗兒是蒸熟的,所 以長出的棗樹只開花不結果。」
  齊景公聽宴子答得有板有眼,就笑著說:「我不過是開個玩笑胡亂問問罷了。」晏子也 笑著說:「我聽說過有這麼一句話:假問假答。剛才我也是胡亂答呀。」

          ——先秦·晏嬰《晏子春秋》

  楚人隱形

  楚國有個人,家境貧苦,卻整日挖空心思想著富裕。
  一天,他讀《淮南子》一書,見上面有「得螳螂伺禪自鄣葉,可以隱形」一句,頓時來 了興趣。於是急忙來到樹下,全神貫注地仰起頭搜尋螳螂捕蟬時藉以隱蔽的那片樹葉。樹葉 隨風落下,與原先落在地上的混在了一起,這人無法辨別,就把所有的落葉掃攏在一起裝了 滿滿幾斗帶回家中。
  他一片葉子一片葉子拿在手裡,問妻子:「你能看見我嗎?」妻子接連幾次都說看得 見。這樣下去,妻子終於被問得不耐煩了,就生氣地說:「看不見了!」
  這人聽了,高興極了,以為樹葉的確能隱形了,就急急忙忙拿著那片樹葉來到集市上, 竟當著人家的面直接拿人家的東西。吏卒們立刻上去把他綁到縣衙問罪。
  縣官聽了這人的一番自白,被他的荒誕離奇逗笑了,也沒治他的罪就把他給放了。

          ——魏·邯鄲淳《笑林》

  有其母必有其女

  平原縣有個叫陶丘的人娶了渤海墨台氏之女為妻。妻子年輕貌美,才藝過人,陶丘與她 互敬互愛,感情一直很好。後來妻子生了個男孩,陶丘送妻子回娘家過滿月,他在岳母家見 岳母已年老色衰,心中不快。等妻子從娘家回來後,陶丘就急著要把她趕回娘家去。妻子不 知自己犯了什麼罪,就很委屈地詢問原因。陶丘說:「我見你母親年老了,面目醜陋,大不 比從前,恐怕你將來年老也肯定是這個樣子。所以我要把你遣送回娘家,並沒有別的原因。」

          ——魏·邯鄲淳《笑林》 失火奇事
  太原有個家裡深夜失火,慌忙從屋內往外搶救東西。他本想把一桿銅槍搬出來,卻誤拿 了已燒熱的熨斗。他非常驚惋地對兒子說:「真是怪事!火還沒燒過來,銅槍卻已被燒掉了 桿!」

          ——魏·邯鄲淳《笑林》

  癡呆婿弔喪尋襪

  有個癡呆女婿,他岳父死了,他妻子就在家一句一指點地教給他如何行弔喪之禮。為了 怕到時候忘了,他就一天到晚地一遍又一遍地在口中念叨著。
  這天,他到岳父家參加喪禮,半路上遇到了一條河擋住了去路。他就脫下鞋襪蹚了過 去,不料慌亂之中竟弄丟了一隻襪子。這時,林中斑鳩的叫聲攪擾得他把口中不時念叨著的 弔喪禮節全忘了,也隨口念成了「鵓鴣,鵓鴣」。
  來到靈堂行弔喪之禮時,只見他用穿著襪子的那隻腳站立著,而把未穿襪子的那隻腳使 勁地往褲腿裡縮,口中念叨著:「鵓鴣,鵓鴣。」靈堂裡的孝子們見他的樣子如此古怪,都 忍不住掩口而笑。這人一時不知孝子為何笑他,就又擺手又搖頭地說:
  「不要笑,不要笑!你們如果拾了我的襪子,快還給我,快還給我。」

          ——魏·邯鄲淳《笑林》

  拿火點火

  某人夜裡突然發病,他慌忙喊僕人鑽火燃燭。深更半夜,一團漆黑,僕人忙亂了好長時 間也沒點著火,主人卻一遍一遍地催問。於是,僕人氣忿忿地說:「您催問得這麼急真是沒 道理。現在漆黑一團,您為何不拿火來給我照照?這樣,我找到鑽火器具,不也容易了嗎?」

          ——魏·邯鄲淳《笑林》

  煮竹蓆

  蜀漢之地有個人來到吳越之地,主人煮竹筍招待他,他吃得津津有味,就問這是什麼, 主人告訴他說:「這是竹子。」
  這人回到家後,就把竹蓆放在鍋裡煮,翻來覆去卻煮不熟,他氣忿忿地對妻子說:「吳 人竟然如此欺騙我!真是可惱!」

          ——晉·陸雲《笑林》

  偏要稱「卿」

  王戎的妻子常常稱呼王戎為「卿」,王戎對她說:「女人稱呼自己的丈夫為『卿』,從 禮規上來說欠莊重,以後你可別這樣稱呼我了。」
  王戎的妻子一聽,立刻湊到王戎耳邊大聲說道:「我親卿,我愛卿,所以我要稱卿為 卿;我若不能稱卿為卿,誰還配稱卿為卿?」
  從此以後,王戎只好任憑妻子以「卿」來稱呼自己。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智騙酒食

  有一次,侯白與同伴一同到京外去,路上遇見一位富貴子弟帶著隨從,騎馬攜鷹到野外 遨遊。
  侯白見這位貴公子一行個個穿得漂漂亮亮,馬上馱著許多東西,還帶著豐盛的酒食,就 心生一計,對同伴們耳語道:「咱們都很餓了,得吃些這人的酒食才好繼續前行。」同伴們 都不以為然地說:「人家是富貴子弟,咱們與他又不認識,如何能夠吃得上他的酒食?」
  侯白連忙起身,得意地說:「看我的。」於是,快走幾步,趕上那人,故意問:「公子 您臂上站著的是什麼鳥?」那人就說是鷂子。侯白又搭話問:「它有什麼用處?」那人回答 說:「可用來捕捉鳥鵲與鵪鶉。」侯白一聽,故作驚訝地說:「沒想到它竟有這種本領!我 們莊上的樹林中就有三四個鳥窩,這種鳥多得是。既然它有這種本領,咱們回到莊上一定好 好地養上一些。」那貴公子聽了十分歡喜,忙問:「你們莊子有多遠?」侯白說:「二十餘 裡。」那貴公子就要跟著侯白前往。
  侯白心中暗喜,嘴裡卻說:「我們幾人一大早就出來,現在已經很餓了,去不得了。」 那貴公子尋鷂心切,馬上讓人取下所攜的酒食,與侯白及同伴們美美地大吃了一頓。
  吃完,那人所攜的鷂子突然叫了幾聲。侯白故作驚訝地說:「我們莊上的那種鳥,身體 形狀大體一樣,只是叫聲不同。」那人就問:「怎麼叫法?」侯白詭秘地一笑,說:「聲音 好像是求敕鳩(求吃酒)。」那個貴公子連呼上當,然而侯白等人已將他的酒食吃完,無 奈,他只得連聲抱怨著回去了。

          ——舊題隋·侯白《啟顏錄》

  偷吃「毒藥」

  從前,有個和尚有一天忽然想到要吃蒸餅,就專門到寺外買來幾十個蒸餅,還買了一瓶 蜜,回房後就一人大吃起來。美美地吃過蒸餅以後,這和尚就將餘下的蒸餅盛放在缽盂中, 將蜜瓶藏在床下邊。臨外出的時候,這和尚特意吩咐弟子說:「好好地照看好我的蒸餅,不 得少一個;床下那只瓶子中盛的是極厲害的毒藥,人若吃了,必死無疑。」
  這和尚離開後,他的弟子就用蒸餅蘸著蜜大吃起來,到最後僅剩下兩個蒸餅。
  和尚外出回來,向弟子索要蒸餅和蜜瓶時,見此情景,大聲責怪說:「你竟敢偷吃我的 東西?」那弟子裝作十分害怕的樣子,小聲地說:「您走以後,我聞到蒸餅的香氣,實在饞 得忍不住,就拿過來吃了。心裡又害怕您回來責怪,所以就又吃光了瓶中的毒藥,希望能盡 快死掉,誰想至今還平安活著?」
  和尚氣得渾身哆嗦,憤憤地說:「造孽啊,造孽啊!竟吃光了我的蒸餅,吃光了我的蒸 餅!」那弟子故意裝著糊塗,連忙用手把剩下的兩隻蒸餅從缽盂裡拿出來,三口兩口就吃光 了。他抹抹嘴向和尚報告說:「師父啊,我剛才就是這樣吃光的。」和尚氣得從床上跳下來 大叫不已,那弟子慌慌張張地逃走了。

          ——舊題隋·侯白《啟顏錄》

  孔子是女人

  唐代有一個叫李可及的優人,伶俐乖巧,愛說笑話,非常風趣幽默。
  有一次,唐懿宗在延福節期間召來一些和尚、道士宣講經義,之後又讓樂人戲子們表 演。李可及身穿肥大的衣服,腰繫寬闊的衣帶,用手提著衣服的下擺,登上座位宣稱自己對 儒、釋、道三教可以縱橫評論。
  座中一人問李可及:「你既然說博通三教,請問,釋迦如來是什麼人?」李可及說: 「是個女人。」提問的人很驚訝,說:「有什麼依據?」李可及一本正經地說:「《金剛 經》上明明寫著『敷坐而坐』,如果如來不是女人,何勞丈夫坐下後再讓兒子坐下?」皇上 聽了,不由得哈哈大笑。
  剛才提問的那個人還不甘心,又問:「太上老君是什麼人?」李可及說:「也是女 人。」那人越發不明白了,李可及當即解釋說:「《道德經》上寫著:『吾有大患,為吾有 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如果不是女人,又何必害怕懷孕(「有身」)呢?」皇上聽 了,又很高興。
  又有人問:「孔子又是什麼人?」李可及說:「也是女人。」提問的人說:「你根據什 麼說孔子也是女人?」李可及不慌不忙地說:「《論語》上寫著『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 者也!
  假如不是女人,為何要等著出嫁呢?」
  皇上高興極了,當場給了李可及非常豐厚的賞賜。

          ——宋·高懌《群居解頤》

  營丘士

  營丘地方有個士人天性愚笨,常常無事無非,喜歡詰難,但又不通事理。
  一天,營丘士專門向艾子請教說:「我見大車之下和駱駝脖子上,大多綴著鈴鐸,這是 為何?」艾子告訴他說:「大車、駱駝等物體積龐大,並且經常夜行,一旦狹路相逢,極難 迴避,所以綴上鈴鐸,使彼此都能很遠聽到響聲,可以預先迴避。」
  營丘士又問:「那麼,佛塔之上,也大多設有鈴鐸,這難道也是為了夜行時便於迴避 嗎?」艾子不耐煩地答道:「你怎麼如此不通事理!鳥鵲大都喜歡把巢築在高遠處,往往弄 得鳥糞狼藉,所以高大建築物之上才設有鈴鐸,這是為了嚇跑鳥鵲,難道能與車駝相比?」
  營丘士步步緊逼:「如此說來,那鷹鷂之尾,也大多繫著小鈴,難道說鳥鵲還能把巢築 在鷹鷂尾上不成?」艾子被問得哭笑不得,只得回答說:「我還沒見過像你這樣不懂事理 的!鷹鷂找準了目標,或者飛到林中,由於足上纏著線,萬一被樹枝綰住,振翅之際,鈴聲 即響,人們可以依著鈴聲找到它,又怎麼說是為防鳥鵲而築巢呢?」
  營丘士還不死心,又問:「我以前見挽郎搖著木鈴唱著輓歌,雖不知是何原因,現在想 來,竟是為了讓別人容易找到他啊!但我還弄不清,他纏足用的是皮帶呢,還是線繩呢?」
  艾子終於忍不住了,生氣地說:「實話告訴你吧,挽郎是死者的嚮導,因為死者生前好 詰難,所以才搖鈴給死屍聽,好讓死屍聽了高興。」

          ——舊題宋·蘇軾《艾子雜說》

  和尚也是假扮的

  南中這地方是個不起眼的小郡,當地一向沒有僧眾,每逢上面來人宣講政令時,都是臨 時派人假扮成和尚來陪聽,好顯得場面大一些。
  宋昭宗即位後,柳韜被任命為容管宣告使。有一天,柳韜來到南中小郡宣講,忽然下面 亂作一團。原來是,一個臨時借來的「和尚」,因為嫌給自己安排的位次不好與人吵鬧起來。
  南中太守王宏面子上過不去,就大聲斥責那個「和尚」。那個「和尚」很委屈地說: 「是他們把我安排錯了!去年來聽講時還讓我裝扮成堂堂文宣王,今年偏偏差遣我扮作和 尚。」
  在場的人全都笑得前俯後仰。

          ——宋·邢居實《拊掌錄》

  正燒著大雲寺門

  信州之地有一女子,家境貧困潦倒,衣食十分窘迫,但她卻擅長歌舞又能飲酒。有一個 好心人為她要來了一張廢棄的絲製信州地圖,她就染了顏色裁作衣裙,但是上面的文字墨跡 仍然隱約可見。
  這天,正趕上鄰居家宴飲,特意請她飲酒唱歌以助酒興。宴會正在熱熱鬧鬧地進行著, 突然有一個婢女喊了一聲:「娘子,你的衣裙著火了!」這女子一驚,忙問燒著了哪裡。那 婢女出口就說:「正燒著大雲寺門。」
  聽到火燒寺門,大家先是一愣,隨即全都會意地哈哈大笑起來。

          ——宋·邢居實《拊掌錄》

  王祚受騙

  王溥曾中過五代時的狀元,又做過周世宗時的丞相,到宋朝又位列三公,後罷相,是個 赫赫有名的人物。王溥的父親王祚也曾擔任後周的觀察使要職,一貫生活奢侈,卻有一點仍 不滿足,那就是不能預知年壽如何。
  一天,王祚正住在洛陽府第,忽然聽到外面街上有人吆喝卜卦,他就派家人把卜卦者接 進府裡來,一看原來是一個盲人。家人悄聲地對卜卦者說:「我家老爺是王丞相之父,極其 富貴,只是不知道年壽如何,故請你佔上一卦。我預先告訴你一聲,請你依我說的為他佔 卦。一會兒等你為他卜過卦,我多加錢酬謝。」卜卦者心領神會。
  不一會兒,卜卦者見到王祚就讓他布卦成文,推演了一會兒,十分驚訝地說:「您是大 壽之命埃」王祚心裡高興,忙問:「能活七十歲嗎?」卜卦者笑笑說:「還要往上。」王祚 試探著說:「能到八、九十歲嗎?」卜卦者又大笑,說道:「還要往上。」王祚心裡更加歡 喜,說:「如先生所說,難道可以活到百歲?」卜卦者沒再讓王祚繼續往下猜,而是歎息 說:「此命至少也有一百三、四十歲埃」王祚當然歡喜,不過還有點不放心,又問:「其間 有什麼疾病嗎?」卜卦者搖著頭說:「沒有。」說完又裝作細細推算了一番,煞有介事地 說:「的確沒有。只是臨近一百二十歲這年春夏之間,臟腑稍有疾苦,不過不久也就安好 了。」
  王祚終於放心了,極為歡喜,回頭對侍立在身後的子孫們說:「孩兒們一定要記著,那 一年千萬別讓我吃冷湯水才好。」他對盲人卜卦者的胡言亂語竟信以為真,卻哪裡知道人家 竟是為了多求得幾個錢呢!

          ——宋·邢居實《拊掌錄》

  詩癖

  宋哲宗時,有個浪蕩的皇室子弟,喜愛作詩成癖,而他的詩無非就是一些鄙俚可笑之 句。他曾把某天的見聞感受,像記流水帳似地回憶過來,竟胡謅了一首即事詩:
  日暖看三織,風高斗兩廂。
  蛙翻白出闊,蚓死紫之長。
  潑聽琵梧鳳,饅拋接建章。
  歸來屋裡坐,打殺又何妨。
  眾人聞聽,大為不解,以為此詩妙不可測,就試探著問這人。這人哈哈一笑,隨口解釋 道:「一開始我看見有三隻蜘蛛在房簷下織網,緊接著又看見兩隻麻雀在兩廂廊中爭鬥,還 看見有只紫青蛙肚皮翻天似『出』字,還看見有只死蚯蚓彎曲如『之』字。我正在吃潑飯, 聽見鄰家有人用琵琶彈奏《鳳棲梧》曲子,還未吃完饅頭,就聽見守門人報告說建安章秀才 登門來訪。迎客剛回來,就看見內門上畫著鍾馗擊小鬼的圖案,我覺得畫得痛快,所以就說 打死又何妨。」眾人聽了,大笑不已。
  此時宋哲宗紮了針剛要用艾灸,聽了小太監念了上邊這首詩,笑得前俯後仰,便不再用 針灸了。

          ——宋·邢居實《拊掌錄》

  「不在」也比「出去」好

  從前,有一個在朝廷為官的人,以在京城做官為榮耀,特別忌諱「出去」二字。
  有一次,他外出訪客還未回家,正巧有一位客人來拜訪他。守門人告訴客人說:「我們 大官人不在,請您留下名片,等我們大人回來時我一定奉告。」
  這位來客一聽,大發雷霆,斥責守門人說:「你怎麼竟敢如此說話!都是人死了才說不 在,你們大人難道就沒有這個忌諱嗎?你怎麼敢用這樣不吉利的話提到他?我一定要等他回 來,當面告訴他治你的罪!」
  守門人誠惶誠恐地拱手作揖,說:「請大人原諒。那麼請問,如果這樣說不行,我該怎 樣說來辭謝客人呢?」
  這位來客指教說:「你們大人既然是外出訪客沒有回來,只需說『我們大人出去了』就 可以了。」
  守門人一聽,不由得皺緊眉頭,滿臉愁苦地說:「大人您難道不知道我們大人的忌諱 嗎?我們大人寧願死,也不願聽到『出去』二字啊!」

          ——宋·岳珂《桯史》

  巧治悍婦

  京城有個讀書人的老婆,非常妒恨丈夫,小則惡語相加,大則以棰擊打,還經常用根長 繩一頭繫著丈夫的腳,一頭用手牽著,以便於隨時召喚。書生不堪忍受,就私下裡找巫婆幫 他出主意,巫婆就對他如此這般如此這般地交待了一遍。
  書生回到家裡,晚上睡下,待妻子睡熟,這人才躡手躡腳地下床入廁,解開腳上的繩 子,繫在預先牽來的一隻羊身上,然後翻牆逃走。那悍婦一覺醒來,不見丈夫,就用力拉 繩,結果竟拉來一隻羊,非常害怕,就找來巫婆商議。巫婆乘機說:「你平日積惡甚多,祖 先們顯靈怪罪下來,就罰你丈夫變成羊。你如果能從此努力改悔,我還可以替你祈禱一 番。」悍婦聞聽,抱羊大哭,後悔莫及,當即發誓永不妒夫。巫婆故弄玄虛地要婦人齋戒七 日,要全家老少都躲在屋內,不准窺視。巫婆設置了香案,祭祀鬼神,假裝發咒語讓那隻羊 還原為人形。
  那書生早就藏在暗處,得到巫婆指令,就悄悄地把羊放走,自己慢慢站起來。那婦人終 於見到丈夫,一時激動不已,再三詢問:「您變成羊這麼多天,一定夠辛苦的了?」男人心 中忍不住笑,故意裝作愁苦的樣子,十分委屈地說:「直到如今想起我作羊時吃的雜草,肚 子裡還隱隱作痛呢。」那婦人聽了,更覺傷心,從此對丈夫百般關懷,再也不妒恨丈夫了。

          ——宋·周文□《開顏錄》

  丈夫生子

  以前有一家,弟兄三人脾氣很不順和,說話就抬摃。這天弟兄仨喝酒聚談,約好說: 「咱們弟兄只有三個人,成天強來強去的,讓人家外人聽見,多難為情!咱今天說好,以後 一定和和順順,誰也不准再抬摃。誰要是違反了,就罰他三貫作酒錢。現在就開始算了。」
  沒多大會兒,老大就發話了,他說:「昨天晚上街頭的水井被街尾的人偷走了。」老二 眼珠一轉,裝模作樣地附和說:「怪不得昨天半夜裡後街上水流得滿地都是,人鬧得亂哄哄 的呢。」老三不知是計,老毛病又上來了,他責怪說:「真是瞎說一氣,水井怎麼能被偷走 呢?」老大馬上說:「你看你看,剛才說好了咱兄弟仨說話不再抬摃,你就違反了不是?罰 三貫錢,罰三貫錢!」老三無奈,只得耷拉著頭回家去取錢,他妻子追問他拿錢何用,他只 好如實說了。
  老三拿了錢,正準備往外走,他妻子一把搶過錢,一把把他按在床上,口中說:「你老 實地在床上趴著吧,我替你去還大哥的錢。」說著一溜小跑出了門。她把三貫錢交到老大手 裡,說:「你三弟回家去就腹痛,五更時分生下一個男孩。他在月子中不能來,就叫我把錢 還給大哥。」老大聽得稀奇,就說:「你真是瞎說,丈夫怎麼會生孩子?」老三的妻子「撲 哧」一笑說:「大哥,你說話也抬摃,這錢我還是拿回去吧。」

          ——舊題宋·陳元靚《事林廣記》

  疥瘡有五德

  陳大卿的手指節骨間長了疥瘡,既奇癢難忍又影響美觀。有人為此取笑陳大卿,陳大卿 就非常神秘地告訴他:「您別笑,這疥瘡倒有五種德行呢,理應排在眾疾之上。」那人忙問 是哪五種德行。陳大卿故意賣關子說:「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完的。」那人好奇,再三 請求陳大卿說出來,陳大卿這才慢條斯理地掰著手指頭說起來:
  「不長在人臉上,算得上仁慈;喜愛傳給別人,算得上義氣;總是讓人交叉著手揩擦, 算得上合禮;長在手指節骨間,算得上聰明;癢痛按時發作,算得上守信。仁、義、禮、 智、信,五德皆備,可不能小看了它埃」
  那人聽了,哈哈大笑起來。

          ——舊題宋·陳元靚《事林廣記》

  秦士好古

  有個姓秦的士人好古物成癮,即使價格再高他也要千方百計地買回家來。有人也就投其 所好,專門鑽他這個空子,讓他吃虧不少。
  一天,一個人扯著一塊爛席片來見他,說是以前魯哀公向孔子問政時賜孔子的座席。秦 士心中大喜,認為這是難得的古物,就以諸多良田作價買了下來。
  過了些時候,又有一個人手持一把古杖找上門來,說:「這是以前太王為避夷狄之亂杖 策離開豳地時所持的杖棰,比孔子所坐的蓆子還要早幾百年呢!如此古物,您該出什麼價 錢?」秦士就傾盡家中資財買了下來。
  沒過多久,又有一個人手捧一隻朽爛的木碗來兜售,對秦士說:「您買的席和杖,都算 不上古物。我的這只木碗是夏桀所造,比周朝古遠多啦。」秦士沒想到竟能遇到如此古物, 就把正住著的宅院作價買下了這只木碗。
  秦士三件古物到手,卻落得田資用盡,無衣無食,然而好古之心卻使他始終不忍丟棄古 物。於是,秦士就披上「哀公之席」,拿著「太王之杖」,捧著「夏桀之碗」,沿街乞討, 餬口度日,口中還不時地喊著:
  「衣食父母們啊,您若有太公時的九府錢,就行行好,給我一文吧。」

          ——舊題宋·陳元靚《事林廣記》

  僧戴帽

  華陽主簿張唐輔一向喜愛與人開玩笑。有一天,他去拜訪成都知府張逸,正好張逸的另 一位老朋友、和尚文鑒大師也來張逸府第。二人都在大門口等著召見。
  張唐輔一時頭皮發癢想搔搔頭,剛脫下烏巾帕頭,正不知往何處放。他一斜眼,瞥見文 鑒和尚頭腦光光,就順手把帕頭罩在了上面。文鑒和尚非常惱火,呶呶唧唧,說個沒完。正 巧,這時張知府從裡面召見,張唐輔與文鑒和尚就進了客廳。
  剛一落座,文鑒和尚就告白說:「我與這位官人素不相識,剛才我倆在門外時,他連問 也不問就把帕頭罩在我頭上了。」
  顯然他還怒氣未消。
  張知府不知所以然,就問張唐輔是怎麼回事。張唐輔不好意思地說:「剛才我一時頭 癢,就脫下帕頭,卻無處可放,忽見這位大師頭上亮光光正閒著,就想把帕頭暫時一放,不 想大師卻生氣了。」張知府聽了,大笑不已,連一向不苟言笑的文鑒和尚也逗樂了。

          ——舊題宋·陳元靚《事林廣記》

  「爹爹」與「民賊」

  宋代名相錢良臣,特別忌諱別人提到他的名字。他有個小兒子,也還算機靈,每次讀經 史子集看到有「良臣」二字,就特意改為別的字,以便為爹爹避諱。兒子小小年紀能這麼有 心計,錢良臣自然稱心。
  有一天,小兒子讀《孟子》一書,正好有「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一句。這 還了得!他不假思索,馬上把「良臣」二字改讀為「爹爹」。當錢良臣在一旁聽到兒子讀到 「今之所謂爹爹,古之所謂民賊也」這句時,鼻子都氣歪了!

          ——元·仇遠《稗史》

  點燈與放火

  田登作郡守時,非常忌諱別人冒犯他的名字,甚至連「燈」字也不讓別人說。為此,他 先後懲治了包括吏卒在內的許多人。於是,整個州郡內,人們都戲稱「燈」為「火」,把 「點燈」稱為「放火」。
  元宵節晚上放燈,田登允許人們前來遊觀,就讓手下人寫了一張公告榜貼出去,榜上寫 著:「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州郡中人人見了都暗自發笑,有人還編出歌謠諷刺道:「只許 州官放火,不話百姓點燈。」

          ——明·謝肇淛《五雜俎》

  漢兵士

  有個名叫劉宗漢的人,是本朝皇室宗親,他最忌諱別人說起他的名字。他命令把「漢」 字改稱為「兵士」,整個皇宮裡的人都要這樣念才行。他妻子供奉羅漢像,他兒子學習《漢 書》,宮中人對此都不敢直說,只得說:「今日夫人召僧供十八羅兵士(漢),太保請官教 點兵士(漢)書。」此話一出,聞者無不哄笑,很快被傳為笑談。

          ——明·謝肇淛《五雜俎》

  「相公」與「相婆」

  王安石在變法失敗後,隱居在金陵附近的半山。這時王和甫任金陵太守,王安石很不願 意見他。
  一天,王安石在山中採藥回來,遠遠地看見了王和甫,就急忙進了一戶農家避開他。這 家的一位老婆婆見來人肩背藥籠,就把自己的病情說了一遍。王安石便從藥籠裡拿出一些草 藥送給老婆婆,老婆婆千恩萬謝地收下了。臨走時,老婆婆拿了一縷麻線硬塞給王安石作為 酬謝,並說:「相公您回家後,可把這麻線交給相婆。」
  一聽「相婆」這個新鮮的說法,王安石大笑起來,很高興地把麻線收下了。

          ——明·浮白齋主人《雅謔》

  枕上之言

  明代永新人劉髦的兩個兒子都在京城中了進士。大兒媳將去京城與大兒子團聚時,劉髦 送她到河邊,並拉著她的手上船。別人見此情景,都笑著與劉髦開玩笑。劉髦說:「你們干 嘛笑我?如果不拉著她,萬一掉下水去,不就更可笑了嗎?」
  不久,二兒媳也要去京城。當時劉髦正臥病在床,不能出門,就把二兒媳叫到床前,用 手拍著枕頭說:「我年紀大了,最怕風寒頭痛,你到京城後可趕快買塊頭巾寄來。」
  第二天早上,二兒媳將要上路時,各家親戚都來相送,劉髦忽然又叫來二兒媳,囑咐她 說:「別忘了昨夜我在枕上說的話!」二兒媳的臉羞得「唰」一下子全紅了,眾親友聽了都 很驚訝,因為枕上之言是指夫妻間的私房話啊!怎麼老公公與和兒媳婦說起這樣的話呢?後 來問明了事情的原委,才知虛驚一場,都拍掌大笑起來。

          ——明·浮白齋主人《雅謔》

  不怕鬼

  明朝嘉靖年間,無錫人王富、張祥,都是極有膽量的人物,從來不害怕什麼鬼怪,在當 地很有名。
  夏天的一個傍晚,王富、張祥在河邊對飲,直飲到酣暢時分。王富說:「河對岸的墳墓 叢中,昨天剛埋了一個死人,你敢游過河去把死屍從棺材裡弄出來嗎?」張祥絲毫不示弱地 說:「現在天還有些亮,等一會兒,我敢在黑夜裡把它弄出來。」王富就說:「如果真是這 樣的話,我願輸給你一甕臘釀,我先回去把酒拿來在這裡等你。」說完就走開了。
  過了一會兒,太陽落山了,天漸漸黑下來了。張祥一口氣游過河去,來到墳墓叢中,卻 見棺材蓋已被挪開。正當他對此疑惑不解時,忽然從棺材中伸出兩隻大手死死地抱住了他的 脖子。張祥一時有些緊張,但還是私下請求道:「你先出來一會兒,等我賭勝了,明天一定 好好奠埋你。」剛一說完,那雙手把他的脖子抱得更緊了。張祥迫不得已,大喊大叫起來。 過了些時候,喊聲也漸漸微弱下去。河邊住著的人家聽到叫喊聲,成群結隊地手持火把跑過 來了,火光一照,才認出抱張祥脖子的正是王富。
  原來王富假裝回家拿酒,卻從別處先游過河去,把棺中屍體扔出來,自己臥在棺中,單 等張祥來時嚇他一嚇。當時,正是瘟疫盛行之時,王富、張祥二人竟安然無恙,都是因為膽 氣豪壯的緣故。

          ——明·浮白齋主人《雅謔》

  老相識

  唐寅是明朝的一位風流才子。有一次他乘船途經無錫,傍晚時分泊船停岸,獨自一人登 岸散步。只見一頂彩轎從東面抬了過來,轎子旁邊簇擁著許多嬌好女子,其中有個丫鬟長得 特別明艷俏麗。唐寅對這個女子一見鍾情,就在後面緊跟著轎子走。後來,轎子停在了一家 府第,主人和婢女都進去了。唐寅一打聽,才知這是華學士家。於是,唐寅就特意逗留下 來,扮作給人抄書的書僮,來到華學士府第請求留了下來,並改名華安。
  由於唐寅做事出色,因而深得華學士的寵信。華學士得知他尚未娶親,便主動讓他從婢 女中挑選一人,這下正中唐寅下懷。唐寅就趁機選中了那天他一見鍾情的女子桂花。過了幾 天,華安與桂花兩人就莫名其妙地失蹤了。華學士派家人四處尋找,終未找到。
  事後好長時間,華學士偶然在蘇州閶門的一家書店裡發現正坐著翻閱文章的那個人很像 華安。靠上去仔細察看,越看越覺得像。私下裡一打聽,人家說:「這是唐解元。」華學士 覺得蹊蹺,第二天就寫了名帖,去拜訪唐解元。
  一見面,華學士就覺得眼前這位唐解元簡直就是昔日的書僮華安。等到端上茶來,正好 看到對方一隻手的大拇指旁邊枝生的小指,華學士就更加相信此人就是華安,但還是不便明 言。接著,那位唐解元又命人擺酒與華學士對飲。
  席間,華學士實在憋不住了,就故意把華安在華府的事稍微提了幾句,藉以察看唐解元 的神色。唐解元只是恭敬順從地答應著。華學士又追問說:「華安長得非常像您,不知為什 麼?」唐解元還是支支吾吾地應付著。
  酒過數巡之後,唐解元就帶華學士到後堂,招呼眾婢女簇擁著新娘子出來拜見華學士。 華學士一見這位新娘子更覺愕然了。直到這時,唐解元才拉著新娘子的手,來到華學士跟前 說:「學士大人,您剛才說我長得像華安,難道您沒看出來我的新娘子也像您家的丫鬟桂 花?」華學士這才恍然大悟,與唐寅大笑了一陣,相別而去。

          ——明·浮白齋主人《雅謔》

  朱搭戶

  朱達悟這個人好闖人家的酒席,又好講笑話,鄰里因此給他起了個「朱搭戶」的綽號。
  有一天,一夥年輕人相約同游石湖,特意避開朱搭戶。等他們上船解開纜繩將要行船 時,都感到慶幸,認為這一次朱搭戶一定不會知道了。誰料朱搭戶竟突然從舵樓裡躥了出 來,大聲說:「我早來這裡了!」原來他事先就知道了他們要避開他,所以就早早地藏在船 上等他們來了。大家很是驚奇,大笑著讓他入席。席間,朱搭戶提議說:「湖中間有座寶積 寺,十分幽靜清潔,咱們何不一登?」大家都贊同,就一起游了寶積寺。游完以後,自然又 是宴飲一番。酒過數巡,朱搭戶就假裝喝醉了酒,臥在僧榻上,直到天黑時分也不醒。大伙 喊他、撓他,他都不起來,口中還含含糊糊地說:「頭暈得厲害,起不來了。」大家就商議 好先坐船回去了。
  朱搭戶見眾人已走,就一骨碌爬起來,繞小道飛快地跑回家,還故意把衣服鞋襪弄濕, 把頭髮披散開,一一敲開游石湖同伴們的家門,心急如焚地向他們的家屬報告說:「我們幾 人乘坐的船不幸觸到了石礁,沉在了湖裡,我是遇到了一個打魚人的援救才得以回來報信 的。」
  家屬們聽了,無不驚得大哭,連忙往石湖方向去尋人。結果在楓橋邊正好遇見了游石湖 的那幫人,個個都平安無事,彼此一說才知道又是朱搭戶搞的鬼。

          ——明·浮白齋主人《雅謔》

  迂公修屋

  迂公家裡住著幾間破屋。有一年夏天,接連下了幾天大雨,屋頂多處漏雨,一夜之間要 把床搬來挪去好多次,最終滿屋連一處干地方都沒有了,惹得妻兒們都責怪他。迂公趕忙出 去叫了泥瓦匠過來搶修,花了很多功夫,也費了很多錢。
  剛一完工,天也雲開霧散,晴朗無比。迂公仰頭看著剛剛修好的房屋,無奈地歎道:
  「運氣不佳的人就是運氣不佳,真沒辦法。剛剛修完屋,老天也停了雨,這不白白賠上 了許多工錢嗎?」

          ——明·浮白齋主人《雅謔》

  買螺螄

  有個人以前沒見過海螺螄,一次,見有賣海螺螄的,就喊住問道:「多少錢一斤?」賣 主笑他不懂,說:「我們賣海螺螄從來都是量著賣的。」那人搶白道:「你連我這話都不 懂,我問的是多少錢一尺。」周圍的人無不大笑。

          ——明·浮白齋主人《笑林》

  小人這裡有熨斗

  有位官員讀《論語》時,有些語句不大理解,想請一位學識淵博的人來解說一下,就問 手下人:「這裡有高才嗎?」手下人知道附近姓高的裁縫手藝不錯,以為大人要裁衣,就應 聲答道:「有。」官員就讓手下人把此人召來。
  官員問來人說:「貧而無諂如何?」來人有些不解,稍一停頓,回答說:「裙而無襉 (衣服上打的褶子),使不得。」官員也覺得來人答得離奇,就又問道:「富而無驕如 何?」來人以為官員要考自己,就應聲答道:「褲而無腰也使不得。」
  官員一聽來人答得驢唇不對馬口,就怒喝道:「走!」來人慌忙答道:「若是有皺,小 人這裡有熨斗。」

          ——明·浮白齋主人《笑林》

  棉被太熱

  暑熱天氣裡,有個人還在裹著一條被單睡覺,直睡得大汗淋漓,痛苦不堪。別人看了都 替他難受,就問他大暑天裡蓋著被單睡覺,這又何苦,這人也很委屈地說:「我有什麼辦 法?若蓋棉被豈不更熱嗎?」

          ——明·浮白齋主人《笑林》

  跌跤

  一個人走路不小心跌了一跤,剛爬起來沒走幾步,又跌倒了,於是自言自語道:「要是 早知道還要跌這一跤,剛才不起來就是了。」

          ——明·浮白齋主人《笑林》

  賣桌子

  有一張桌子放在院中,清晨被露水打濕了。有人閒得無聊,隨手在上面寫了「我要做皇 帝」五個字,碰巧被他的仇家看見了。仇家就扛起桌子,來到官府,揭發仇人謀反一事。
  這時正好官府還未開門,他就在衙門口等候。
  太陽一出來,露水一干,上面的字也就看不見了。他一見,慌了神,一時不知如何是 好。正好這時人們都好奇地圍上來問:「你扛桌子來這裡幹什麼?」這人忽然靈機一動, 說:「我有很多桌子,特意把這張扛來看樣,不知大老爺買不買?」

          ——明·浮白齋主人《笑林》

  兄弟種田

  有兄弟兩人合種著幾畝谷子。谷子熟了,快要收割的時候,哥哥對弟弟說:「咱們先說 好怎麼分吧。我乾脆就收取谷子的上半截,你來收取下半截吧。」弟弟不假思索地答應了。
  當看到哥哥美滋滋地將大捆大捆的谷穗扛回家的時候,弟弟面對著一堆堆的谷子根桿, 心裡覺得憤憤不平。
  哥哥上前開導弟弟說:「不要緊,等明年,你取上截,我收下截,不就一樣了嗎?」
  第二年一開春,弟弟一再催促哥哥盡早播下谷種,哥哥又給弟弟商量說:「咱們今年就 種芋頭吧。」

          ——明·浮白齋主人《笑林》

  說話真難

  有個鄉下人,當了衙門裡的巡捕,被派做守門人。
  一天,太守到了,守門人跪報道:「太老官人請進。」太守聽了很生氣,責令拉下去打 十大板。
  第二天,太守來時,守門人跪報道:「太公祖請進。」太守又責打了他。
  到了第三天,太守又來了,守門人心中思量:前日說鄉下話不行,昨日說官場話也不 行,叫我如何是好?他靈機一動,報告說:「前日來的,昨日來的,今日又來了。」太守一 聽,禁不住笑了起來。

          ——明·浮白齋主人《笑林》

  老童生

  某縣官考童生,到了傍晚時分,忽然聽到考場一角有喧鬧之聲,就問發生了什麼事。手 下人前去察看,回來報告說:
  「有個童生拿錯了枴杖,正在那裡吵嚷著辨認呢。」

          ——明·浮白齋主人《笑林》

  善說謊

  武陵有位市井少年,極善說謊。一天在大街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知道他善說謊,卻故 意要試探他一下,就說:「別人都說你善於說謊,今天你就給我當面說一個吧。」
  那少年隨口說:「剛才聽說眾人把東湖的水放干了,大家都去拾干魚,我也要急著去拾 幾條,現在哪有閒空說?」
  老人相信了,直接跑到東湖,誰想一到才見東湖還是照常大水渺然,這才省悟那少年又 說謊了。

          ——明·江盈科《雪濤諧史》

  心肝都在這裡

  陝右人好把「竹」字念成「箸」。有一陝右籍的巡撫大人坐在公堂上,對巡捕官說: 「給我取一『箸』(竹)桿來。」巡捕誤以為巡撫要吃豬肝,就趕緊出去買了豬肝,又想 道:「既然大人要豬肝,還能不要豬心?」於是,又買了豬心。巡捕用盤子盛著豬肝,用紙 裹了豬心藏在袖中,進見說:「報告大人,豬肝已買到。」說著,獻上盤子。巡撫一見,知 道他誤會了,就笑著責備說:「你心放哪裡去了?」巡捕心中暗喜,以為這下可以表現一下 了,就趕緊從袖子裡掏出用紙裹著的豬心說:
  「報告大人,心也在這裡!」

          ——明·江盈科《雪濤諧史》

  留一邊眉毛再過節

  從前有一個惡少,窮困潦倒,到大年三十晚上還沒弄到一文錢過年。他妻子憋不住了, 就催促他趕緊想想辦法。惡少不慌不忙地說:「我自有辦法。」這時,正好有一個理髮匠從 大門外走過,惡少就把他喊過來說是要理髮。惡少先讓理髮匠給剃去眉毛,理髮匠照著做 了。可是剛剃去了一邊的眉毛,惡少就大嚷起來:「從來理髮,哪有損人眉宇的道理?」轉 過身扭住人家就要去見官。理髮匠明知這是訛詐,也只得求饒,願以三百錢了結。惡少收了 錢,美滋滋地過了年。他妻子見他的眉毛去一留一,就說:「還不如都剃去了好看呢。」惡 少詭秘地一笑,說:「這你就不懂了,這一邊的眉毛,是留著過元宵節的。」

          ——明·江盈科《雪濤諧史》

  名虱奇遇

  宋神宗時,王安石任宰相,個人生活上卻不拘小節。傳說有一次,他在神宗殿上啟奏 時,竟有一隻虱子在他鬍鬚上爬來爬去,引得神宗瞪大了眼看了好幾次,左右文武大臣也都 看見了,只是沒有當面說出來罷了。
  等退朝下來,王安石有些不解地問同列的官員:「在朝廷上皇上看了我好幾次,這是為 何?」大家都哈哈大笑一陣,說出了其中原委。王安石這才用手一摸,一把捉住了虱子,想 要立刻捏死它。同僚們趕忙攔住,說:「千萬不要把它弄死,它不僅無過,而且有功當獎 啊!」王安石忙問其故。一位大學士搖頭晃腦地解釋說:「這是一隻名虱啊,它屢次三番遨 游於宰相鬍鬚間,又再三再四經受皇上親覽,單憑它的經歷之奇,又怎能殺它?若問處置之 法,我以為不如放了它吧。」直說得王安石等人哈哈大笑。

          ——明·江盈科《雪濤諧史》

  御史判鼠

  嘉靖年間,有一位四川籍的御史,口才很好,又很機智。
  有個太監偏不知趣,要設法嘲弄一下這位御史。
  太監綁了一隻老鼠,來見御史,他對御史說:
  「這只可惡的老鼠咬毀了我的衣服,請御史大人給它判罪。」御史知道太監是無事生 非,但又不動聲色地作出了判決:「這隻老鼠,若判它笞杖則太輕,若判它絞刑則太重,不 如就判它腐刑,把它閹割了吧。」
  那太監自討沒趣,可又不便發作,但也不得不佩服御史判斷之妙。

          ——明·江盈科《雪濤諧史》

  橄欖與棗

  一個南方人和一個北方人在一起爭論橄欖與棗哪種更好。北方人說:「棗味甜。」南方 人說:「橄欖雖有點辣,但吃後回味起來卻很甜。」北方人緊接著說:「單等你回味起甜 來,我已經先甜了一會兒了。」

          ——明·江盈科《雪濤諧史》

  賊是小人,智過君子

  俗話說:「賊是小人,智過君子。」巴陵縣附近有一座水府廟,廟裡有一口大鐘,巴陵 人把船停在河上,想把大鐘盜走鑄造農具,就合力把它移到地上,在裡面放滿土,再把鐘砸 碎,分開抬了去。當地居民一點兒也沒聽見動靜。
  另有一個盜賊,大白天就從一戶人家盜走一口磬,剛要出門,正好遇見這家的主人從外 面回來。盜賊就問主人:「老爹,買磬嗎?」主人說:「我家裡有磬,不買。」盜賊就拿著 磬逕自走了。到了晚上,主人家磬不見了,才想起白天那個賣磬的原來是個盜賊,大呼上當 也晚了。
  還有一件事,有個人背著剛買來的一口新鍋回家,途中把鍋放在地上,站著小便。正好 有一個盜賊從旁邊走,隨手把地上的鍋拿起頂在自己頭上,也站在附近小便。那買鍋人小便 完,左找右找就是不見自己的鍋,急得團團轉。那賊卻在一旁譏笑道:「你怎麼這樣不小 心!要像我這樣把鍋頂在頭上,哪會有事?你把它放在地上,怎能不丟?」說著揚長而去。

          ——明·江盈科《雪濤諧史》

  算卦不用學

  有個算命先生,他對兒子竟不願學習父業大為惱火。他怒斥兒子時,兒子說:「這有何 難,還用得著專門學嗎?」算命先生見勸說無效,便想用事實教訓兒子一下。
  第二天,正巧有個人冒著大風大雨前來問卜。算命先生有意讓兒子一試,兒子也就非常 爽快地答應下來。兒子劈頭問那卜卦者:「你是從東北方向來的吧?」哪人說是。他接著 問:「你姓張,對吧?」那人驚奇地說:「對。」他繼續問:「你是替你妻子問卜吧?」那 人更覺驚奇,連連點頭。就這樣,兒子裝模作樣地說了一遍,問卜者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算命先生沒料到兒子竟有如此本領,就細問究竟。兒子回答說:「今天是東北風,那人 是面朝西而來,肩背之處全被雨水打濕了,所以我知道他是從東北方向來的;那人的傘柄上 刻有『清河郡』三個字,而清河郡人全都姓張,他又怎能例外?你想,今天風雨這樣大,他 如果不是為妻子問卜,難道肯為他父母出來嗎?」兒子說得頭頭是道,算命先生不得不佩服。

          ——明·趙南星《笑贊》

  兄弟說謊

  有兄弟兩人相互約定,今後一方說了謊話,對方不得驚訝,如果感到驚訝就罰做東出錢 一兩。
  這天,哥哥裝作無意地說起了一件「奇」事:「前面村子裡的井水很好喝,昨天夜裡有 個人把這口井盜走了,驚動了村裡人,村裡人吵吵鬧鬧都起來追小偷,這小偷不得已把井扔 在地上,誰想竟摔成了三截。」弟弟一聽,很是驚訝,責問哥哥:「亂說一氣,哪有這 事?」哥哥向前攤開兩手,對弟弟說:「掏錢吧!你違約了。」弟子這才省悟過來,很後悔 自己竟這樣稀裡糊塗地上了哥哥的圈套,但也只得答應明天一早拿錢來。
  到了第二天晌午,哥哥見弟弟還沒露面,就前往追問。一進門,見弟弟竟還沒有梳洗, 且一點兒也不慌忙,就問弟弟是否忘了昨日受罰一事。弟弟微微一笑說:「哪能忘了呢?只 是昨天夜裡竟發生了一件怪事:你弟媳婦肚子疼痛,到了半夜接連生下十七、八個兒子。」 哥哥不知是計,連聲說:「胡說,胡說!哪有這種事?」弟子就勢說:「怎麼樣?該罰你了 吧。」

          ——明·馮夢龍《笑府》

  放屁行家

  有個人是個放屁行家。有一次他到一家鐵匠鋪去打制鐵搭,正講價的時候,他接著放了 幾個響屁。鐵匠感到好笑,就開玩笑說:「你撒屁怎麼這麼多?咱們打個賭,你如果能接連 撒一百個,我一定白送給你一把鐵搭。」
  那人信以為真,二話不說,果然連撒百屁。鐵匠既有言在先,也就不好再反悔,只好把 鐵搭打好白送給那人。
  臨出門時,那人又連撒幾個屁,就對鐵匠說:「剛才又撒了幾個小屁,再饒我幾隻鈀頭 釘總可以吧?」

          ——明·馮夢龍《笑府》

  啞能唱,聾能聽

  聾、啞二人各有忌諱,唯恐對方知道自己的缺陷。
  一次,聾者遇見啞者,故意懇求他唱上一曲。啞者知道對方耳聾,就張唇開口做出演唱 的樣子,還不時地用雙手打著節拍,裝得惟妙惟肖。聾子做出側耳傾聽的樣子,直到看到對 方嘴唇合上了,才裝作欣賞得很高興似地說:
  「很久沒有聽到這麼好的歌曲了,如今您的長進更大了。」

          ——明·馮夢龍《笑府》

  自家作朝廷

  有一家,父子僮僕都愛說大話,每人都以朝廷人物的身份名號自稱。
  一天,有位客人來這家探望,不巧這家的父親出門去了。客人遇見了這家的長子詢問。 長子說:「父王駕出了。」又問到這家的女主人,次子說:「娘娘在後花園宴飲。」客人見 他們說話如此不懂規矩,就含怒離去。途中正好遇見這家的父親,就把這家長子剛才說的話 說了一遍。
  這家的父親問:「是誰說的?」僕人在後邊說:「是太子、庶子說的。」客人一聽,更 惱了,扭住僕人便打。這家的父親連忙勸解道:「看在寡人的面上,願卿莫要發怒!」

          ——明·馮夢龍《笑府》

  琵琶卜卦

  傳說唐朝時,鄉下有位何老太善用琵琶卜算,一時名噪四方,前去問卜的人絡繹不絕, 就連一些社會名流也爭相前往。
  一天,有個姓郭的官員慕名前來求占,他在何老太跟前拜了兩拜,又獻上銀錢,想卜問 一下他的官運。何老太收了錢,調正弦,應和著琵琶聲唱道:「是個大富貴好命,今年得一 品,明年得二品,後年得三品,再後年便得四品。」
  姓郭的官員糾正說:「您弄錯了!品數越少,官位越高;品數越多,官職越校」何老太 緊接著就改唱道:「今年減一品,明年減二品,後年減三品,要是過個五六年後,您就是沒 品數了。」氣得一直跪在地上的郭姓官員一下子跳罵起來。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

  遵命戒酒

  有個南京人陳鎬,極善飲酒。他在山東任督學時,家父怕他因酒誤事,就千里寄信要他 戒酒。為此,陳鎬專門拿出俸祿請了工匠為他專門打製了一隻可裝二斤多酒的大碗,並讓工 匠在碗內壁上鐫刻了八個字:「父命戒酒,止飲三杯。」這個故事一時間在士林中傳為笑談。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

  萬物一體

  有個儒者正在談論萬物一體時,忽然有一位迂腐儒者發問:「假若一人遇上猛虎,這時 又怎能保全一體?」旁邊一位儒者解說道:「有道之人,總能騎龍伏虎,一旦遇上猛虎,必 能騎上虎背,絕不會被虎吃掉。」周海門則笑著解釋說:「騎在老虎背上,也還是兩體,一 定是人被虎吃下肚去,才可為一體。」眾人聽了,都大笑起來。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

  風水寶地

  袁了凡特別喜愛談論風水,為此他曾遍訪四處尋覓寶地。當他來到光福之地時,問一位 村農:「你曾聽說這裡佳穴很多嗎?」村農說:「我在這裡已經生活了三十多年了,只見過 一些戴烏紗帽的人來尋覓風水寶地,卻從未見過那些戴烏紗帽的來上墳。」袁了凡聽了,默 默地走開了。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

  鬍鬚多了是小人

  北宋大詞人秦少游常常以自己的鬍鬚多而美引以自豪。
  有一次,他特意借用《論語·子罕》中的一句話,向蘇東坡炫耀說:「君子多乎(胡) 哉?」
  蘇東坡立即應聲回答說:「小人樊(繁)須也!」正好借用了《論語·子路》中的原話。
  這一問一答,令當時在座的人個個笑得不亦樂乎。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

  肚裡撐船

  長興人楊公復在南京做大理少卿時,家裡仍然過得很貧寒。由於養了一頭豬,他就讓家 裡的小孩到玄武湖邊去採水中浮萍作豬食。而此時掌管京都檢察院大權的吳思庵就居住在玄 武湖附近,他竟以離他家客廳太近為借口,不讓采浮萍。
  楊公復得知後,就戲作了一首小詩送給吳思庵,詩中說:
  太平堤下後湖邊,不是君家祖上田;
  數點浮萍容不得,如何肚裡好撐船?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

  姓八、姓九

  山南某縣的縣丞陽伯博的妻子陸氏,是名門之女。本縣縣令的夫人姓伍。有一天,縣令 夫人會見諸位官吏的夫人時,一一詢問夫人們的姓氏。首先問到陸氏時,陸氏回答說:「姓 陸。」又問到縣主簿夫人時,回答說:「姓戚。」縣令夫人一聽到勃然大怒,拂袖而去,退 入內室。諸位夫人莫名其妙,不知如何是好,都想趁機走開。
  縣令聽說後,馬上走進內室問夫人是怎麼回事。縣令夫人很委屈地說:「我剛才問她們 姓什麼,縣丞夫人說姓『六』(陸),主簿夫人說姓『七』(戚)。因為我姓『伍』 (五),所以她們才故意這樣戲弄我。其他幾位夫人姓什麼我沒問,如果問,自然是姓八姓 九了!」
  縣令聽了,哈哈大笑說:「人家哪裡是故意戲弄你!人各有姓,只是湊巧罷了。」於是 叫夫人重新出來了。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

  用「錫」煎藥

  金華的戴元禮是明朝開國之初的名醫。有一次戴元禮應召到南京,偶然見到一醫家,整 日人來人往,應酬不閒。戴元禮暗自認為這人一定是位醫術高超的名醫,仔細地盯著看了很 長時間,見那人按方發藥,與一般醫家並無多大不同。他回來後越想越覺得奇怪。
  另一天,戴元禮又到那個醫生家去看究竟,只見有一個求藥的人剛剛離開,醫生就追出 門去囑咐道:「臨煎時下錫一塊。」說完就讓買藥人走了。起初,戴元禮感到很驚奇,想來 想去哪家醫書上也沒有這種用錫煎劑的方法,就特意向那個醫生請教。那個醫生回答說: 「是古方。」戴元禮又請求拿醫書一看,只見醫書上明明寫著的是「餳」(同「飴」)字, 這才知道是那個醫生念錯了字。於是,戴元禮趕忙讓那個醫生更正過來。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

  不誤反誤

  有個狠心的兒子,一貫違背父令,故意與其父唱反調。俗話說「知子莫如父」,其父臨 死時故意留下遺囑說:「一定把我葬於水中。」實指望他的不肖兒子違背遺囑,才得以葬於 土中。其父死後,這位逆子暗自反悔道:「我平時一貫違背父命,現在父親已死,這次絕不 敢再違背父親的意願了。」於是專門挖了水坑,把其父葬在裡面。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

  卻要

  湖南觀察使李庾家裡有個叫卻要的婢女,她聰明伶俐,才思敏捷,長相嬌好,很能見機 行事。李庾的四個兒子都很年輕,卻是游手好閒之徒,不學無術之輩,他們見卻要長得嬌 好,暗地裡都想與她私通。
  一個月白風清的夜晚,月光如水,花影綽約,繡幕低垂,銀燈高照,景色宜人。此情此 景之中,大郎正好在櫻桃花影中遇見卻要,二話不說,抱起她就要求歡。卻要從大郎懷裡掙 脫出來,拿了一領墊席交給他,並湊上來耳語道:「你可在廳堂的東南角站著等待,等到堂 前都睡熟了,就可過來。」大郎聽了,馬上美滋滋地離開了。
  大郎剛走不久,二郎又過來調戲卻要,卻要又拿了一領墊席交給二郎說:「你可在廳堂 的東北角等著。」二郎又歡天喜地地回去了。
  三郎、四郎也相繼過來調戲卻要,卻要又分別打發他們到廳堂的西南角、西北角等候。 這樣,四個人全都各有心思地帶著墊席,夜裡悄悄地在廳堂角落等候。
  夜靜之時,卻要故意在廳堂裡燃起蠟燭,照見了蜷縮在角落裡的四個浪蕩子,大聲喝斥 道:「真可憐啊!你們怎麼竟睡在這裡?」四個浪蕩子個個羞得無地自容,把攜來的墊席一 扔,倉皇逃走。從此以後,李家四個兒子對婢女卻要再也不敢失敬了。

          ——明·起北赤心子《新話摭粹》

  少挨了五大板

  有位官員一貫反對奢侈。一次,他出來巡察,正好遇見一個年輕人舉止輕薄,搖搖擺擺 地在大街上走,一陣風過,把衣服外罩吹起,露出了裡面穿著的紅綢褲子。官員一見,心中 氣憤,馬上派人將那個年輕人捉來,責令按奢侈罪打他十板子。衙役們劈裡叭啦地打了五大 板之後,年輕人一下子爬起來告饒說:「小人褲子的上半截是麻布接的。」官員和衙役們全 被說笑了,終於免了五大板。

          ——明·醉月子《精選雅笑》

  討價還價

  有一家積了一窖大糞,向買糞者索要四百錢,買者只肯出二百錢。主人很惱火,說: 「狗糞才這樣賤呢!」買者也被激怒了,他說:「你發什麼火?我又沒吃你的!」

          ——明·醉月子《精選雅笑》

  小聲說話

  一位農夫從田裡鋤地回來,妻子問他把鋤頭放哪兒了,農夫大聲說:「在田裡。」妻子 趕緊給他使眼色,輕聲說:「小聲點,若被人聽見,不被人偷去了。」邊說邊促催農夫趕快 到地裡看看。農夫到地裡一看,鋤頭果然不見了,急忙回到家裡,附在妻子耳邊悄聲說: 「不見了。」

          ——明·醉月子《精選雅笑》

  師徒答對

  塾師教學生對對子,上聯出的是「馬嘶」,學生就以「牛屎」來對,塾師一聽,生氣地 說:「狗屁。」學生從座位上站起來就要出去。塾師上前攔住他說:「我出的對子,你還沒 對,我還未改,你怎麼就走?」學生說:「您出的是『馬嘶』,我對的是『牛屎』,您改的 是『狗屁』,這不就完了嗎?」

          ——明·醉月子《精選雅笑》

  做眼

  有個和尚跟別人在一塊下圍棋,他想與對手爭奪一個角的地盤,但苦於做不成眼,非常 急躁。這時正好他的光頭發癢,他一邊用手摸著光滑的腦殼,一邊不停地念叨著:「這裡若 能有一個眼就好了。」

          ——明·醉月子《精選雅笑》

  袖子裡頭沒有牛

  有個人慌慌忙忙地去官府報案,說是家裡的牛丟了。差役問他:「什麼時候丟的?」那 人說:「明天。」差役一聽,不覺失笑。官員以為他偷了牛,立刻指著差役的鼻子喝問道: 「你把牛偷到哪裡去了!」差役嚇壞了,慌忙把兩隻袖子擺了擺,說:「不在這裡,請老爺 隨便搜。」

          ——明·醉月子《精選雅笑》

  翁婿宴飲

  從前有個富翁生了三個女兒,長女、次女都嫁了個秀才,只有小女嫁了個村夫。
  富翁生日這天,三個女婿都來給岳父祝壽。富翁見長婿、次婿言談斯文,心裡很是喜 歡;又見小婿說話粗俗,心中頗為不快。在宴席上,富翁特意說:「今天我來陪你們三人飲 酒,席間不許胡言亂語。」說這話時,他還故意瞅了小婿一眼。
  酒過數巡,富翁舉起筷子請大女婿吃菜,大女婿斯斯文文地欠身說:「君子謀道不謀 食。」富翁一聽大女婿出口就是孔子聖言,心裡高興極了。
  酒至半酣,富翁又舉起酒杯勸二女婿飲酒,二女婿也斯斯文文地欠身答道:「惟酒無 量,不及亂。」富翁一聽,又是《論語》之言,心裡更高興了。
  丈母娘在一旁見老頭子只勸大女婿、二女婿吃菜飲酒,卻冷落了小女婿,就坐不住了。 她連忙舉起杯子斟滿了酒請小女婿飲酒。小女婿也大大方方地欠起身來對丈母娘說:「我和 你『酒逢知己千杯少』。」富翁聽到刺耳,就罵道:「這畜牲竟如此無禮,哪有點斯文?」
  小女婿把酒杯往地上一扔,拍案而起,還口道:「我與你『話不投機半句多』。」

          ——明·無名氏《笑海千斤》

  女人手如姜

  有個呆子在街上遇見一個看相的,看相的正談論著如何相看人的手足:「男人手如綿, 身邊有閒錢;婦人手如姜,財谷滿倉箱。」呆子一聽,馬上拍手大笑說:「我的妻子手如姜 啊!這下好了。」看相的問他:「你怎麼知道你妻子手如姜呢?」呆子說:「昨天我被她打 了一下嘴巴,這不,現在還火辣辣的呢!」

          ——明·無名氏《時尚笑談》

  醃芋好吃

  從前,臨川有位教書先生在外地給一家作塾師。主人家天天用鹹魚招待他,他覺得特別 乏味,就生氣地對學生說:「不要整天只用這鹹魚招待我,可以換個口味了。」學生沒有聽 清楚,回去對母親說:「先生說,下次再醃芋給他吃。」母親忙問:「醃芋吃了會麻嘴,怎 麼能吃?」學生說:「先生既然想吃,就醃一些給他吃吧。」母親也就只得按兒子的說法將 醃芋給先生送去。
  先生一見不再是鹹魚了,還以為是什麼別的美味呢,拿起醃芋就吃了起來,結果嘴被麻 得受不了,慌忙來到茅坪拔了茅草往舌頭上擦,想藉以擦去麻氣。學生見先生走出去很久不 回來,就悄悄地跟蹤到茅坪偷看,只見先生正一手扯住舌頭,一手用茅草狠擦。
  學生急忙轉身回家,對母親說:「怪不得先生說醃芋好吃,果然如此。今天我見先生在 茅坪上,如果不用手把舌頭扯住,恐怕連舌根也都吞下去了!」

          ——明·無名氏《時尚笑談》

  為官不用好文章

  應履平曾為德化縣令,吏部對他任職期滿考核時,他的政論寫得非常出色,卻終因其貌 不揚,而未能被列入陞遷的名單之上。應履平氣憤不過,就在都城門前題寫了一首詩嘲笑說:
  為官不用好文章,只要須胡及胖長;
  更有一般堪笑處,衣裳糨得硬繃繃。
  詩下也不寫自己名姓。吏部官員將此事報告給塚宰,並說:「這一定是應履平干的。」 他們經過反覆斟酌,最終還是陞遷了應履平的官職。

          ——清·趙吉士《寄園寄所寄》

  把「吉」字看倒了

  一個人在大年初一出門賀節時,心想:「今天是新年的頭一天,一定出門吉利才好。」 就在桌子上寫了一個「吉」字,這才放心地出門去。沒想到接連走了好幾家,竟連一碗茶也 沒吃上。他非常失望地回到家裡,把「吉」字倒著看了又看,若有所悟地說:
  「怪不得如此,寫了『口乾』二字,自然吃不上茶了;早知如此,何不順著看,竟會有 十一家替我潤口,該有多好!」

          ——清·陳皋謨《笑倒》

  燒腳

  有個老頭兒在一個冬夜喝醉了酒,躺在床上。為了取暖,就把腳爐放在了被窩裡,沒想 到竟把腿給燒傷了。一大早醒來,他就對家人大罵起來:
  「我老人家昨晚多吃了幾杯酒,讓火把腳燒傷了,我喝醉了不知道倒還情有可原。你們 年紀輕輕的,難道連燒人的氣味也聞不到嗎?」

          ——清·陳皋謨《笑倒》

  粗月

  有個人每當與人談論都以粗自謙。一天,他請了朋友來家飲酒,不知不覺中月亮都升上 來了。客人非常歡喜地說:「今晚竟有如此好月!」那人連身起身拱手道謝說:「實不相 瞞,這不過是我家的一個粗月兒。」

          ——清·石成金《笑得好》

  呆兒出母丑

  有位婦人偷了鄰居家的一隻羊,把羊藏在床底下,並囑咐她的傻兒子千萬別說出來。
  不久,鄰人見丟了羊,沿街叫罵。偷羊的婦人的傻兒子就上前表白說:「我娘並未偷你 的羊。」婦人唯恐兒子說漏了嘴,就一個勁地朝兒子瞪眼制止他。傻兒子看不慣,就指著他 娘的眼對鄰人說:
  「你看我娘的這隻眼睛,活像我們家床底下的那隻羊眼。」

          ——清·石成金《笑得好》

  壽字令

  在一次壽筵上,大家約定都說壽字酒令以圖個吉利。甲說:「壽高彭祖。」大家鼓掌。 乙說:「壽比南山。」大家又稱讚說得好。另一人說:「受福如受罪。」大家覺得不對勁, 就對他說:「這話不僅不吉利,而且『受』字也不是『壽』字。不算,不算,該罰酒三杯, 另說好的。」
  這人飲完酒,又說了一個:「壽夭莫非命。」大家全都責怪他竟在主人生日壽誕上說出 這樣不吉利的話來。這人非常慚愧地自責道:「該死了,該死了。」大家無不驚得目瞪口呆。

          ——清·石成金《笑得好》

  外太公的「太」字

  有位父親教兒子認「大」字,後來,又指著「太」字問他,兒子見了「太」字不認識, 父親便教給他說:「這個字就是太公的『太』字。」
  過了沒幾天,父親又指著「大」字問兒子。兒子還是說不準,辨認了好大一會兒,才點 著頭說:「對了,對了,這是外太公的『太』字。」

          ——清·石成金《笑得好》

  限定歲數

  有個老頭兒已達百歲高齡。有人在為他祝壽時說:「願您老人家能達到一百二十歲高 壽。」老頭兒聽了不但不喜,反而大發雷霆地罵道:「我又不會吃你家的飯,為什麼你竟敢 限定我的歲數,不讓我多活幾百年?」

          ——清·石成金《笑得好》

  慮二百歲壽誕

  有個老頭兒,富貴雙全,子孫滿堂。百歲大壽這天,賀客來得很多,滿屋滿院子是人。 老頭兒看了,緊皺起眉頭,好像有些不高興。
  賀客們見狀,忙問他:「您老人家如此福分,還有什麼可憂愁的?」
  老頭兒回答說:「我別的都不愁,只愁我將來再過二百歲壽誕時,來祝賀的人還不知要 再增加幾千幾百呢,讓我怎麼能記得請呢?」

          ——清·石成金《笑得好》

  靠孫子出氣

  有個不肖之子,經常毆打他父親。他的父親卻常常懷抱著孫子不撒手,對孫子百般愛護。
  鄰居有人問這老漢:「你兒子如此不孝,你卻對孫子如此疼愛,這是為了什麼?」
  老漢回答說:「不為別的,我要把他抱長大了,將來好替我出口氣埃」

          ——清·石成金《笑得好》

  響屁

  有一次,客人們都聚在一起談笑著。忽然有個人放了一個響屁,他自己臉立刻羞得通 紅,覺得非常尷尬,為了掩飾屁響,他故意把坐的竹椅子搖來搖去弄出聲響。這時,座中有 位客人開玩笑說:「這個屁響,不如剛才那個響得真。」一語既出,眾人都大笑了起來。

          ——清·石成金《笑得好》

  「屁」字妙解

  明朝時,翰林編修陳全善於說笑話。有一次他誤入宮禁之地,被皇上的親信宦官捉住 了。陳全請求宦官放了他。這位宦官早就聽說過陳全的名聲,想趁此考考他,便說:「聽說 你善於說笑話,今天你如果能把我說笑了,我就放了你,可是只能說一個字。」陳全張口就 說:「屁。」宦官說:「這有什麼笑頭?」陳全就解釋說:「放也由公公,不放也由公 公。」宦官笑得前俯後仰,當即就把陳全放了。

          ——清·褚人獲《堅瓠集》

  貶詩與字

  天水縣有個人,一貫輕薄淺陋,卻最善貶低他人。
  一天,一位朋友拿著自己作的詩來向這人請教。這人對人家的詩句避而不談,卻轉而論 起人家的字筆筆超群絕倫,如何如何的好,幾乎把人家的詩給否定了。
  朋友見他對書法感興趣、有研究,就又把平日所寫的字拿給他看。這人卻又轉舵說: 「不但字寫得工,你單看用的墨,是何等濃艷,何等光潔呀!」言外之意就是說人家的字之 所以寫得好,主要是得力於好墨。這一下,又把人家的字給奚落了一頓。

          ——清·黃圖珌《看山閣閒筆》

  再給一百五

  有個人花了一百五十錢買了一匹布,送到染匠鋪要求染成青色,染好後能值三百錢。人 家給染完都一年多的時間了,這人還不肯來齲染匠一氣之下就揪住了他索要三百錢,不然, 就拉扯著去打官司。買布的這人跪著哀求說:「我的布值一百五十錢,我再另給你一百五十 錢,把我放了還不行嗎?」

          ——清·獨逸窩退士《笑笑錄》

  彭書袋

  彭利用是南唐的一位有名的飽學之士,但他有一個說話喜歡掉書袋的毛病,他也自稱彭 書袋,即便是對家裡的奴僕們說話,也是滿口之乎者也,言之必據書史。
  有一天,奴僕犯了錯,彭利用就責怪他說:「始予以為紀綱之僕,人百其身,賴爾同心 同德,左之右之,今乃中道而廢,侮慢自賢,若而今而後,過而弗改,當撻之市朝,任汝自 西自東,以遨遊而已。」大意是說:我開始還以為你是個守規矩懂本分的人,還寄希望你一 心一意地伺候在左右,誰料想你現在竟然自以為了不起,如果從今以後仍不改悔,就把你鞭 打出門,隨你到處去遊蕩吧。
  又有一次,鄰居一家著了火,彭利用望著大火驚歎道:「煌煌然,赫赫然,不可向邇。 自鑽燧以降,未有若斯之盛,其可撲滅乎!」大意是說:火苗又亮又紅,火勢又那麼大,真 是難以靠近。自從上古燧人氏鑽木取火以來,還沒有如此大的火啊,這火真是難以撲滅啊!

          ——清·獨逸窩退士《笑笑錄》

  廁所旁掛匾

  余懷先生雖身為布衣,卻講了一個當官者的笑話:
  吳中之地有個監司,曾將一塊題寫了「似我」二字的匾額懸在天下第二名泉惠泉的旁 邊,意在自我標榜清高操行如惠泉。
  過了一段時間,他特意到惠泉巡視,卻不見匾額。這還了得!他當即責令附近寺中的和 尚四處尋找,結果竟在一廁所旁找到了,這塊匾額正端端正正地被人掛在那裡呢!臭名昭著 的監司羞惱得竟無地自容。

          ——清·獨逸窩退士《笑笑錄》

  古磚作壽禮

  清代大文豪畢秋帆(畢沅字)做陝西巡撫時,正逢六十大壽,下屬官吏紛紛前來送上賀 禮祝壽,他一概拒收。有個縣令深知他的愛好,特意讓家丁送來了二十塊古磚,磚上有年號 題識,都是秦漢時的古物。
  畢秋帆見了非常高興,他召來送古磚的縣令家丁說:「別人送來的壽禮,我一概不收。 你主人所送的古磚,我很滿意,所以我就留下吧。」
  那家丁一時受寵若驚,連忙跪下報告說:「我家主人因為要為大人您祝壽,專門召集工 匠在縣署裡制做古磚,主人親自監工,挑選了最好的來獻給您。」
  畢秋帆完全沒料到竟會是這樣,儘管心中不悅,但他還是對這事一笑了之。

          ——清·獨逸窩退士《笑笑錄》

  衛國夫妻

  衛國有對夫妻向神祈求布百匹。剛在禱告中報出數目,丈夫又嫌太少,想再增加許多。 妻子在一旁跪著向丈夫蹬著眼說:「不能再多要了!布要是多了,你就會買妾了。」

          ——清·獨逸窩退士《笑笑錄》

  相約同死

  明朝時,周自修與楊士奇、解縉、胡廣、金幼孜、黃淮等人義結金蘭,不求同年同月同 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一次兵亂中,金川失守,周自修獨自死去,而楊士奇等人則委屈求生,免於一死。
  後來,楊士奇還煞有介事地為周自修作傳,並不知羞恥地對周自修的兒子表白說:「如 果我當時也一起死了,誰還能為你父親作傳?」聽到這話的人無不恥笑他苟且偷生。

          ——清·獨逸窩退士《笑笑錄》

  狄仁傑是哪朝人

  有個村館裡每年七夕都照例設筵招待塾師。新來的這位塾師也早就聽說了這個慣例。
  七夕這天,塾師悄悄地往廚房探望了一番,卻不見要擺筵席的光景。他就心生一計,叫 弟子到跟前來對一句對子:「客舍淒涼,恰似今宵七夕。」弟子磨蹭了半天工夫,也沒有對 出下句來,只好把此事告訴了他父親。這位主人聽了塾師給出的上句,會意地一笑說:「我 把這事給忘了。」他就代兒子對了下句:「寒齋寂寞,可移下月中秋。」
  到了中秋節這天,主人家仍然悄無聲息,不見操辦筵席的樣子。塾師又給弟子出了個對 子,上句是:「綠竹本無心,遇節即時挨不過。」再次提醒主人。主人聽到兒子轉述的這個 上句,就微微一笑,說了聲:「又忘了。」並馬上對出下句:
  「黃花如有約,重陽之後待何遲?」
  等挨到了重陽節這天,主人家裡仍不見擺筵動靜。塾師再也耐不住了,再次給弟子出了 上句:「漢三傑:張良、韓信、狄仁傑。」主人聽出了句中的錯誤,就哈哈大笑說:「先生 搞錯了!三傑是漢朝人,狄仁傑卻是唐朝人,先生難道忘了嗎?」
  等兒子帶著他父親的意見向先生請教時,塾師先生馬上不緊不慢地回答說:「我倒沒忘 了。你父親對前唐後漢,記得滾瓜爛熟,難道竟會把一頓飯給忘了嗎?」

          ——清·無名氏《三山笑史》

  有問必答

  一位新官不學無術,又不懂官話。他到任後,前去拜見上司。
  上司問他:「貴治風土何如?」他回答說:「並無大風,更少塵土。」上司以為他沒聽 清,又提高了聲音問:「春花何如?」他說:「今春棉花每斤二百八。」上司哭笑不得,又 問:「紳糧何如?」他答:「卑職身量,足穿三尺六。」
  上司感到莫名其妙,又問:「百姓何如?」新官說:「白杏只有兩棵,紅杏倒是不 少。」上司終於忍不住了,提高嗓門生氣地說:「問的是黎庶!」他見上司生氣了,就小心 謹慎地說:「梨樹甚多,結果子甚校」上司無可奈何,只得說:「我不是問什麼梨杏,我是 問你的小民!」那人馬上站起來誠惶誠恐地回答:「卑職小名叫狗兒。」

          ——清·小石道人《嘻談錄》

  刻意求對

  有個人作了一首《百韻詩》獻給他的上司,其中有一聯寫道:「舍弟江南沒,家兄塞北 亡。」上司看了,動了惻隱之心,說:「真沒想到你家裡的災禍竟到了這種地步!」這人卻 回答說:「實無其事,我哥哥也沒死,弟弟也沒亡。我只是為了追求詩句對偶貼切才這樣寫 罷了。」
  有人聽說了這件事,就戲謔他說:「你還不如寫上『愛妾眠僧捨,嬌妻宿道房』呢。若 這樣寫,還可以保全你兄弟的性命啊!」

          ——清·小石道人《嘻談錄》

  不識酒為何物

  有位書館先生嗜酒如命,偏巧館童特別愛偷酒喝,直偷得這位先生再也不敢用這館童 了。先生聲稱一定要再換一個不會吃酒的人,特別是連酒也不認得的人,才不至於偷酒吃。
  一天,先生的一位朋友向他推薦了一個僕人過來,先生指著黃酒問僕人,僕人說是陳 紹。先生很驚訝地說:「他連酒的別名都知道,豈止會飲酒!」就把那人打發走了。
  不幾天,朋友又向他推薦了一個僕人過來,先生又指著黃酒試探著發問,僕人回答說是 花彫對。先生一聽,驚訝得很,說:「他竟連酒中佳品都知道,決不是不飲酒的人。不可 用!不可用!」
  不多久,朋友又推薦來一個僕人,先生拿黃酒給他看,僕人說不認得,又拿燒酒給他 看,他仍然說不認得。先生心中大喜,以為這人絕對不會飲酒,就選中了他。
  一天,先生將要出門,要留僕人看館,一再囑咐道:「牆上掛的火腿,院子裡養的肥 雞,你一定要小心看守。屋裡放著兩隻瓶子,一瓶盛著白砒霜,一瓶盛著紅砒霜,萬萬動不 得;如果吃下,必然腸胃崩裂,立時身亡。」
  先生走後,僕人趕緊宰殺肥雞,煮熟火腿,美美地吃起來;又專門把兩瓶紅白燒酒提 來,一口接一口地美美地喝起來,不知不覺已酩酊大醉,癱倒在地上酣睡起來。
  先生從外面回來,推門一看,見僕人正躺臥在地,酒氣熏人,又不見肥雞和火腿,頓時 火冒三丈,對著僕人連踢幾腳把他踢醒,逐一責問起來。僕人假裝很委屈地說:「您走了之 後,小人就在學館中小心地看守,忽然跑來一隻貓,將火腿叼了去;又來了一條狗,把雞追 到鄰家。小人一時害怕,恨自己未能把學館看好,竟不想活著見您了。小人忽然想起您臨走 前囑咐的紅白二砒霜可致死人命的話,就先把白砒霜飲光,還不見死的動靜,就又將紅砒霜 也喝盡,也未能死去。現在,小人頭腦昏昏,不死不活地躺在地上掙命呢。」

          ——清·小石道人《喜談錄》

  不改父業

  一個衙役突然成了暴發戶,就千方百計地供養他的兒子讀書,還專門為他請了教書先 生,為的是將來能改換門庭,光宗耀祖。無奈他的兒子已學會了做衙役的行當本色,終究難 以改變。
  一天,這個衙役的哥哥手持羽扇踱步走來,教書先生就趁機出了上句讓學生對下句: 「大伯手中搖羽扇。」學生對出:「家君頭上戴鵝毛。」先生無奈,只得又出六字對;「讀 書作文臨帖。」學生忙對:「傳呈放告排衙。」先生又出五字對:「讀書宜朗誦。」學生對 道:「喝道要高聲。」
  先生又出四句對:「七篇古文。」學生又對:「四十大板。」
  先生越聽越有氣,就責罵:「打胡說。」學生以為又是讓他應對,就連忙答:「往下 站。」先生更生氣了,罵道:「放屁。」
  學生馬上對出:「退堂。」
  先生見學生實在無法引導,就只得無可奈何地用鼻子「哼」了一聲,學生很機靈,當即 對出下句:「喝。」

          ——清·小石道人《嘻談錄》

  媒人之言能療貧

  有個人為自己貧窮而憂愁不已。朋友教給他一個致富的方法:「你只要求告媒人就 行。」這個人反問道:「媒人哪能幫我致富呢?」友人回答道:「任憑你再窮的人家,只要 一經媒人之口宣傳,也都發跡了。」

          ——清·遊戲主人《笑林廣記》

  怕狗

  有一家來了一位客人,主人因家貧雇不起僕人,又不願讓客人看笑話,便到鄰居家臨時 借來一個家童冒充自家的僕人,並讓家童到後房裡去取茶。家童欲行又止,猶豫不前。
  主人見他在客人面前這樣不聽使喚,遂大聲喝斥道:「你這個狗奴才,為何不去拿 茶?」家童應聲答道:「不是我不願去,是我害怕您家的這只凶狗。」
  客人一聽,便明白了是怎麼回事,直笑得前仰後合,捧腹不已。

          ——清·遊戲主人《笑林廣記》

  早來可先坐交椅

  從前有個人,債台高築,又還不起債,家裡整天擠滿了討債的人,他也不當作一回事。
  這一天,來討債的人特別多,椅子、板凳上全都坐滿了,更有甚者竟坐在門檻上不走。 這人就找了個機會,私下裡對坐在門檻上的債主說:「您明天早來些。」那債主心領神會地 點點頭,以為明天一定會先還清他的錢,心中暗喜。結果,這位債主不僅自己嚷嚷著走,而 且還勸說別人也散去了。
  第二天天剛亮,這位債主就到了借債的這家,向欠債人問起昨天相約的意圖。欠債人這 才告訴他說:「昨天您坐在門檻上,真是辛苦了。我心裡很過意不去,所以請您今天早些 來,好先占把椅子坐坐。」

          ——清·遊戲主人《笑林廣記》

  洗澡水漱口

  有個人在澡堂洗澡時,竟用手捧著洗澡水漱口。眾人都緊皺眉頭看著他,對他的這個舉 動感到非常噁心。這人卻說:
  「諸位不必發愁,等我漱完以後,吐到外面去就行了。」

          ——清·遊戲主人《笑林廣記》

  到底幾歲

  有個男人娶了一位大齡女人為妻。坐在床上,男人見女人臉上有很多皺紋,就心犯嘀咕 地問:「你有多大年紀?」女人答道:「四十五六。」男人說:「你在婚書上寫著三十八 歲,現在你又說是四十五六,依我看還不止這個歲數,你可要對我說實話。」女人就感到難 為情地說:「實際上是五十四歲了。」
  男人還有些不放心,就再三追問,女人只是說五十四歲。
  到了夜晚,二人上床後,男人更不放心,就心生一計說:「我要起來把鹽甕蓋好,不然 會被老鼠吃去的。」那女人忍不裝撲哧」一笑說:
  「我活了六十八歲了,還沒聽說過老鼠偷鹽吃呢。真是好笑!」

          ——清·遊戲主人《笑林廣記》

  鍾馗與醉鬼

  玉帝端坐在凌霄殿中,對天神們說:「地獄之鬼,全由閻羅統率,只有陽世之鬼,無人 管束,越出越奇。我想派鍾馗到下界,將陽世之鬼全部捉住吃掉,這就可以懲治厲鬼惡行, 也能夠免除生靈之害。」眾天神覺得奇怪,就問:「下界有陰陽之分,陰界有鬼,陽世有 人,陽世又哪裡來的鬼?」玉帝說:「陽世之鬼反而更多,譬如嗇刻鬼、勢利鬼、烏煙鬼、 賭鬼、醉鬼,等等,都是陽世之鬼,怎能不除!」於是命令鍾馗到下界捉鬼。
  鍾馗來到下界,命令地獄鬼卒把陽世之鬼全部捕來,只有醉鬼不見到案。鍾馗責問鬼 卒,鬼卒說:「這醉鬼沒有一天不飲酒的,沒有一次不喝醉的,夜間大耍酒瘋,白天混沌裝 死,實在難以捉到。」鍾馗聽了,只得吩咐道:「暫且把捉來的這些陽世鬼全部烹食,先回 奏玉帝要緊。」
  鍾馗正走在歸途中,忽然前面竄出一個人來,將他扭住不放,口中自稱是醉鬼。鍾馗 說:「我正要捉你還捉不到,你反而竟敢來糾纏我?」醉鬼迷迷糊糊地問:「你是何人?」 鍾馗大聲說:「我就是奉玉帝之命專門來捉鬼的鍾馗。」醉鬼一聽,笑嘻嘻地說:「你真姓 鐘?是大鐘,還是小鐘?」鍾馗感到問得奇怪,就說:「你問這做什麼?」醉鬼告訴他說:
  「如果是大鐘,我與你豁三寸拳;如果是小鐘,我與你豁五十拳;豁完了,再說。你吃 我不吃我,我不管這麼多。」

          ——清·程世爵《笑林廣記》

  不利語

  有個人一貫好說不吉利的話,人家都很討厭他。
  鄰里有個富翁新建了一所廳房,這天正好慶賀完工,這個好說不吉利話的人也去湊熱 鬧,結果敲打門好大一會兒,人家怕他說不吉利的話,也沒給他開門。他氣忿忿地罵道: 「浪牢門,為何關得這樣緊,想必是人都死絕了。」富翁在院裡聽了,氣憤不過,就打開門 出來責怪他說:「我家新建此房花費千金,多不容易!你竟說出這樣不吉利的話來,真是太 不近人情了。」那人分辯說:「這房如果出賣,頂多值五百金罷了,你怎麼要一千這樣的大 價?」富翁更生氣了,說:「我又沒說要賣,你怎麼竟估起價來了?」那人也生氣了,說: 「我勸你賣本是好意,如果遇上一場天火,你這廳房連屁也不值。」
  還有一家,五十歲時才生了個兒子,親戚朋友都去慶賀,那個好說不吉利話的人也要 去。他的朋友勸他說:「你一貫好說不吉利的話,還是不去為好。」那人央求說:「我與你 一塊去,到時候我一言不發還不行嗎?」朋友這才答應讓他同去。到了那家,從入門叩喜到 入席吃酒,那人始終未說一句話,朋友對他很滿意。臨離開時,那人才向主人辭謝說:「今 天我可一句話也沒說,我走後,你的娃娃要是抽四六風死了,可不與我相干。」

          ——清·程世爵《笑林廣記》

  還是不立功為好

  晉元帝新得太子,心中大喜,在朝廷上賜文武群臣湯餅宴以示慶賀。
  有個叫殷羨的大臣進前拜謝說:「祝賀陛下後繼有人!臣輩無功受賜,慚愧,慚愧!」
  晉元帝開玩笑說:「你這是說的什麼話!這樣的事情難道也能讓你們立功嗎?」

          ——清·張貴勝輯《遣愁集》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