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罡刀 第1卷 第九十四章 戰事不斷
    金童明白,自己投身官府,被武林看不起,如今聽到這番話,心裡說不出的受用。如今的風光比昔日強多了,到了哪裡都有地方官遠接近迎,百般巴結,平民百姓見到自己都要大禮參拜,當初做聚風堂主的時候可比不上。其實八目天君心裡看不起金童,只是礙於情面,講幾句場面話。金童卻很是開心,對八目天君印象極好。取出令箭開言:「教主,我是果毅將軍差來,將軍讓我問一聲,貴教是不是一定要與朝廷為敵,如果教主堅持,明日辰時決戰。」八目天君笑道:「半月教不想造反,也沒有這個力量,只想為教下各族教徒出口氣,只要朝廷頒布明旨,把各族百姓與漢族一樣對待,半月教就會退回西蜀。」金童問道:「既然如此,貴教把附近官倉米糧金銀劫掠一空如何解釋?」八目天君笑道:「閣下不知,這些年地方官在蜀中各族搜刮了無數金銀,實在沒有就要拿女子頂罪,供貪官淫樂。此番興兵,各族百姓群起響應,如果不是老夫約束,地方官連同家小不知會死多少。朝廷有錯在先,教徒們只是拿回自己的財產。」金童對蜀中的情況不十分瞭解,但對官場的黑暗瞭解不少,八目天君的話八成屬實。思想一下,是非之地,不可久留,於是抱拳道:「教主的意思我明白了,這就回去與果毅將軍商量一下,上報朝廷,十日後就有准信。」八目天君點頭:「就這麼說,十日之內半月教不會出兵。」金童起身道:「一言為定,告辭,」帶領手下離開。

    回到帥船上,把經過一講,陳劍和沉思片刻道:「如果我派人上京稟報,宰相必定阻撓,耽誤時日,然後就找借口參我貽誤戰機,雖然可以用飛鴿傳書送達我的府中,還是需要有人面聖說明一下,就請金兄勞動一趟。」金童大喜,自從投身官府,總想著見皇帝,可是皇帝根本看不起草莽出身的官員,一直沒有機會。如今有這個最好的借口,自然不能錯過,於是爽快答應。陳劍和從懷中取出一面金牌叮囑道:「朝堂上多有不便,你直接到皇宮,由管事太監稟報比在朝上快多了。」金童接過金牌,留下萬松保護陳劍和,自己領四名手下趕奔京城。一路上換馬不換人,宰相果然覺察到陳劍和做的手腳,派人截殺上京的信使,卻未曾料到,金童的武功高深,根本無人能敵。金童斬殺三撥蒙面殺手,心裡暗歎官場黑暗,還不如江湖生涯自在。可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走上了這條路就難以回頭。四日後進京,草草收拾一下,換上官服到皇宮進見。果然如陳劍和所說,由宮裡太監回稟比在朝堂上等候快得多,當日未時皇帝就在御苑召見。金童第一次面君,三跪九叩是免不了的,皇帝三十幾歲,年富力強,頗想做一代明君,可惜難以完全控制朝中的兩股勢力。以宰相為首的一批官員大半佔據緊要衙門,大權在握。一班皇親卻沒一個提得起來,整日在聲色犬馬上下工夫,就一個陳劍和有些膽識,又孤掌難鳴,鬥不過宰相,上次金印被竊就是例子。此番召見金童就是要扶植陳劍和的親信,養成羽翼好為自己出力。看到金童堂堂一表,心裡歡喜,點頭道:「卿家威武雄壯,定為當世豪傑,起來講話。」金童起身,呈上陳劍和的書信,皇帝看過之後歎口氣:「朕早有明示,對蜀中苗,羌等族百姓一視同仁,不得歧視。可恨這些地方官陽奉陰違,激起民變,如果聽宰相的話,兩軍交鋒,不知會有多少人喪命,空耗國帑,數年難以平復。劍和的話有理,不過行儉德,盜賊本王臣。這些百姓本來就是朝廷的子民,豈能妄加殺戮?」金童聽到這樣的話,心裡對皇帝生出一種敬意,原來皇帝也會為百姓著想。

    交代完公事,皇帝問道:「卿家自江湖入仕途,又任刑部總捕,對江湖動向自然瞭解,有沒有青雲侯的消息?」金童心裡一驚,皇帝也知道秦正陽,於是答道:「青雲侯已經退出江湖,在青雲山莊歸隱。」皇帝一笑:「朕知道卿家跟青雲侯有弟兄之義,青雲侯雖然把聚風堂交給你,手裡卻握著一股足以左右天下的力量。」金童更是吃驚,皇帝竟然對秦正陽如此瞭解。皇帝解釋道:「本來朕不曾注意此人,直到金象王稱霸西域,朕自然極為關心,後來得知,金象王竟然是青雲侯的兒子,到西域發展的原因就是青雲侯在中原的勢力太過龐大。從那一刻起,朕就開始調查青雲侯,也有些收穫。此人手上的人並不很多,但對整個江湖極有影響,只要他發話,聚風堂,綠林,海島高手,武林名門,都會為其所用。還有綵鳳船驚人的財產支持,此人才是當今最有權勢的人,可以這麼說,天下沒有他做不到的事,如果讓朕與他交換身份,朕決不會猶豫。」金童苦笑無言,心道:秦正陽的成就別人只能望洋興歎。皇帝感慨一回,緩緩道:「朕心裡明白,青雲侯不會被任何人左右,像他這樣的人根本不會對皇位感興趣,朕幾番派人與八寶琉璃寺結好,都不成功,青雲侯卻輕鬆得到紅衣法師的尊重,竟然派黑水禪師輔佐金象王,如果得到此人相助,天下就在掌中。」金童道:「陛下明鑒,青雲侯武功絕頂,精於心計,確實不會被人左右,恐怕也沒有什麼能打動他的心。」皇帝問道:「卿家也是武林高手,朕想知道青雲侯的武功到底有多厲害,能不能刺殺百萬軍中的主帥?」金童答道:「陛下,武功一門博大精深,就各門高手來講,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不是難事。可是要練成上乘武功,首先要清心寡慾,摒除七情六慾,所以佛道兩門高手不少。可是這些人連生死都不放在心上,根本不會參與人世紛爭。青雲侯卻是例外,此人練功的時候與臣在一起,臣親眼目睹,此人用功之刻苦遠遠超越普通人,最難得者,青雲侯練功的時候可以把人世所有事都拋在腦後,渾然忘我,確實是武學奇才。如今他的修為臣也無法測度,可以肯定的說,他要想殺人,誰也躲不掉,他想要什麼東西都是手到擒來,萬佛琉璃燈就是例子,多少人費盡心力求之不得,他卻輕鬆得到。」

    皇帝點頭表示認同:「朕明白,只要此人不與朕為難就可以了,有這樣一個人,江湖人就不會作亂。戰場瞬息萬變,卿家馬上趕回洞庭湖,把朕的意思告訴劍和,儘管放手與半月教講和,對方的條件並不苛刻,安撫為上。」金童當即退出,有太監送來一道秘旨,乃是交給陳劍和的,金童無權拆看,草草準備一番,星夜趕奔洞庭湖。宰相接連受挫,派人詳細調查,才知曉金童本身乃是罕見的高手。於是宰相派出人重金禮請高手,準備應變。金童回到洞庭湖,陳劍和看過秘旨馬上派人請八目天君在君山頂上會商。八目天君本來就不打算把事態擴大,雖然喬玉清再三擔保,秦正陽這座大山還是有可能砸下來。於是欣然應允,定好日期,陳劍和在金童陪伴下與八目天君會談。把皇帝的意思一講,所有被半月教搶奪的金銀米糧權當給各族百姓的補償,整頓蜀中官場。八目天君也表示,半月教安居深山,約束教眾,決不造反,和議達成,兩方罷兵。八目天君帶領教徒回蜀中,陳劍和兵不血刃了結此事,班師回京。金童也甚歡喜,此番肯定能得到皇帝封賞。皇帝召集六部九卿為陳劍和慶功,正在商議封賞之事,忽然接到急報,飛虎將軍崔元讓擁兵自重,蓄謀已久,近日得到一支精兵,公然對抗朝廷。宰相馬上啟奏:「陛下,據老臣所知,加入飛虎將軍麾下的就是半月教的猛獸兵,果毅將軍不聽禮部侍郎之言,議和班師才導致這一場變故,難辭其咎。」陳劍和反唇相譏:「崔元讓乃是宰相門生,此番作亂宰相難脫干係。」眼看兩人就要吵起來,皇帝開言:「同殿為臣,不可爭執,如今崔元讓謀反,既然果毅將軍未能處理善後,就帶兵平叛。」陳劍和謝恩退出,宰相忿忿不平。其實宰相早就知曉崔元讓有反心,一直隱而不發,半月教退回蜀中,卻漏了一個人,那就是歸元子,此人本想借猛獸兵揚名天下,可八目天君與官府議和,沒了用武之地。歸元子不甘心,帶領猛獸兵北上,在石門與官軍遭遇,略一交手,官軍潰不成軍,報與大帥崔元讓,崔元讓親自領兵來看,發覺大象威力巨大,勢不可擋,心裡大喜,與歸元子談妥,互利互惠。得到猛獸兵,崔元讓野心大增,公然對抗朝廷。

    陳劍和重新徵召人馬啟程,金童自然跟隨,路上就得知歸元子極為猖狂,猛獸兵極難對付。陳劍和打算用孔明假獸敗真獸之法取勝,吩咐人秘密準備。金童知道宰相一定會從中作梗,小心在意。石門大營駐紮著五萬精兵,另外崔元讓用各種手段拉攏了不少各地駐軍將領,手中精兵十餘萬。金童知道,當初秦正陽協助安平郡王平叛,就是潛入敵巢,將首領擒住,如今有這個機會,頗想效仿,陳劍和勸道:「金兄不要急於立功,擒住崔元讓固然好,但聽說那歸元子極為難纏,不但精於馴獸,還研習過奇門五行,對用兵頗有心得。如果被他掌握大權,我們可難以招架。」金童不以為然:「把那歸元子一併擒來就是了。」陳劍和搖頭:「談何容易,半月教主對歸元子禮敬十分,此人絕非等閒之輩,不可魯莽行事。」金童明白,行兵第一要謹慎,手中握著數萬軍兵的性命,不能有一絲馬虎。於是派出人手,打聽歸元子底細。消息傳回,金童大吃一驚,原來歸元子生得極為魁梧,能生擒虎豹,在深山中獨居數十年,與野獸為伍,神力驚人。金童立刻想到綠林盟主風龍,那一對紫金錘實在不好對付,這歸元子與風龍有些相似。正籌劃進兵時,又有消息傳來,崔元讓身邊多了幾名貼身侍衛,身手了得。陳劍和明白,一定是宰相做的手腳,保護崔元讓,防備金童。大軍會齊南下,石門已經集中了十五萬精兵,一旦交手,定是一場硬仗。陳劍和做好準備,集中強兵猛將,準備與叛軍決戰,這一番與上次情形不同,沒有和談的機會。金童摩拳擦掌,準備一顯身手。數日後,兩軍對壘,刀槍如林,戰馬嘶鳴,別有一種魅力。崔元讓領兵出陣,點指陳劍和道:「你不過仗著是太后的侄子,枉居高位,今日見到本帥,就是你的死期。」

    金童催馬衝到陣上,斷喝一聲道:「叛賊死到臨頭還要猖狂,速速下馬歸降,留一條生路,再若頑抗,必死無疑。」崔元讓回顧左右道:「哪位兄弟把這個無知小輩砍了。」話音未落,一匹黑馬衝出,馬上將官手使一對金鞭。金童存心立威,二馬一錯蹬,金刀閃電揮出,人頭飛起,兩軍將士都吃一驚,金童一刀得手,當是少見的勇將。崔元讓久經沙場,看出金童不是一般的武官,喝一聲:「來將通名。」金童朗聲道:「東山侯金童。」崔元讓猛然記起,宰相曾經派人詳細講述金童來歷,送來的幾名高手就是對付此人的。於是冷笑道:「鼠目寸光,放著自在日子不過偏要向人彎腰屈膝,天生的奴才命。」金童大怒,催馬衝陣,三員武官飛馬迎上,金童的金刀威力驚人,本身武功修為極高,不到盞茶時分就將三員武將斬落馬下。崔元讓大怒,看出手下將官抵擋不住,對身邊護衛吩咐道:「給你們那麼多錢就是要你們對付他,還不動手?」兩名老者步行出陣,金童一眼看出,這兩個人不是官府中人,而是武林高手。兩名老者長相酷似,應該是孿生,雙手藏在袖中,肯定用短兵器或者暗器。一名老者道:「金堂主臉皮實在是厚,好好一個聚風堂被你搞得滿目瘡痍,還有臉在這麼多人跟前露面。」金童臉一紅,昂然道:「為朝廷效力,為百姓謀福,金某問心無愧。你們兩個藏頭露尾的鼠輩報上名來。」一名老者笑道:「老夫兄弟名姓早忘,自號梅花三老,大哥在後面。」金童聽說過,梅花三老乃是名門正派,所練內功名喚梅花五段太陽功,梅花步極為精妙,當是一等勁敵。想到這裡,不由打起精神,小心應對。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