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罡刀 第1卷 第八十七章 夜探相府
    見識過極樂圖,靈虎感觸極多,回家的路上念念不忘,江玉山對這次經歷也感觸頗多,兩人互相交流心得。銀鈴公主道:「你們也算有緣,極樂圖已經有百餘年不曾面世,連我父王也沒見過。」江玉山問道:「中原佛教講究戒殺戒色,飲食極為嚴格,這裡的僧人非但喝酒吃肉,還不戒女色,這樣的僧人怎能修成正果?」銀鈴公主不太懂中原佛寺的規矩,靈虎卻頗有悟性,解釋道:「照我看來,佛門首重心性,中原人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沉迷於名利場難以自拔,要解脫自然不容易,如果沒有清規戒律約束,根本沒有機會。至於西域,這裡的人沒那麼多詭詐,就算吃肉喝酒也不會走入歧途。」江玉山點頭:「這麼說也有理,中原人確實把很多心思放在名利上,不如這裡的人虔誠。還有不少人明裡吃齋念佛,背地裡男盜女娼,更有甚者,藉著出家人的身份為非作歹。」靈虎笑道:「還是這裡省心,不用費那麼多心思,中原遵守信諾的人不多,這裡背信棄義的人極少,還是留在這裡自在。」江玉山點頭:「看來這裡才是英雄用武之地。」回到龍首山,靈虎馬上給父親寫信,本來也要給風龍寫信,得知風龍捨棄海王莊潛身江湖,居無定所,只好作罷。雖然路途遙遠,但靈虎幾日後就收到回信,秦正陽答應江玉山及其四名隨從留在西域,家屬等宮殿建成後跟隨玉柳同行。靈虎大喜,江玉山文武雙全,足以擔當大任。黑水禪師處理完寺裡的事回到龍首山,得知江玉山留在西域也覺歡喜,有空就詢問一下中原的風土人情,武林動向。有了江玉山,靈虎就自在多了,不時帶著銀鈴公主四處遊玩,盡情享受。不過對中原的動向極為關心,最主要是擔心風龍,父親的地位誰也無法撼動,風龍統領綠林,比較危險。

    回過頭說一下金童,自從入京以後四處送禮,玲瓏夫人為了買官倒是捨得大把花錢。不過當時朝廷上下只重門第,不重才學,要個虛銜還好說,想要實缺就不好辦了。金童並不著急,耐心等待機會。因為頂著東山侯的職銜,官職不能太小,一時沒有合適的位置,不過幾百萬兩銀子花出去,滿朝上下都知道金童的事。可巧刑部總捕在捕盜的時候中了毒藥暗器,廢了一臂,有官員問金童想不想接這個差使,金童與妻子商議。玲瓏夫人聽後連連搖頭:「那怎麼行?刑部總捕不過五品銜,你可是三品侯爺。」金童拿不定主意,把許清江叫來詢問,許清江道:「這可是個好機會,別看刑部總捕只有五品,可權力不小,在京裡顯不出來,到了外省,二品大員也不敢得罪,事在人為,只要我們辦幾件大案子,皇帝就會注意到侯爺的本事,那時再提拔就容易多了。就算放個知府也要熬上兩三年才有機會陞遷,還不如總捕快當,另外還可以借助各地的捕快監視江湖的風吹草動。」金童點頭表示贊同:「不錯,我們辦幾件大案子,皇帝就會知道我的手段,只要金口一開,就可以達成心願。」玲瓏夫人道:「你要願意就先幹著,刑部總捕到了外面確實滿威風的。」金童打定主意,托人送禮,這個苦差本來就沒什麼人願意幹,金童順利拿到刑部的文書火牌,走馬上任。此時金童身邊還帶著親手提拔的萬松和雷組兩百人,與綠林爭鋒當然不夠,捕盜拿賊可綽綽有餘。上任之後,許清江查閱卷宗,尋找積壓的大案子,新官上任自然要露兩手給各方面的人看看。一般的小案子派出三五個人就辦了,許清江首先找到一樁舊案,乃是太后的侄子果毅將軍丟失御賜金印一案。三年前果毅將軍陳劍和準備帶兵出征,皇帝賜下金印,誰想還未離京就發覺金印失竊,如果不是太后出面,難免丟掉性命。陳劍和被奪去官職閉門思過,如今還不敢隨便出門。

    看到這個案子許清江大喜,連忙與金童商量,金童問道:「這個案子已經過去三年了,我們從何查起?如果賊人把金印化了,就是一樁死案,誰也沒辦法。」許清江笑道:「侯爺不要灰心,這個案子查得出自然風光,查不出也沒什麼損失。照我看來,這件案子必定是陳劍和的對頭所為,能跟皇親國戚作對的人肯定不是小角色,刑部的人不是查不出來,而是惹不起才把案子壓下來。既然是達官顯貴,肯定不會把金印毀掉。據我所知,金印的意義非常重大,可以調動各地駐軍,所以連太后的侄子也不能免罪,如果是一般的賊人根本不會打這個主意。」金童點頭:「有理,只是事隔三年,從哪裡找線索?」許清江笑道:「先找當初最大的受益人,也就是代替陳劍和帶兵的人,再有就是與陳劍和不睦的朝中要員。」金童馬上安排人手,秘密調查。萬松頗為精幹,手下人身手都不錯,辦起事來乾淨利落。明察暗訪,果然有了線索,代替陳劍和出兵的人立下戰功,被當朝宰相招為女婿。當初宰相就曾反對陳劍和帶兵,明裡說陳劍和才略不足,其實是培植自己的心腹,把持朝政。陳劍和出事以後,太后的一些親屬都受到牽連,偃旗息鼓,朝中大半是宰相的門生。調查的焦點自然就集中在宰相府,金童深知朝中的明爭暗鬥比江湖還要複雜,宰相府戒備森嚴,一旦走漏消息,被宰相覺察就麻煩了。盤算之後,挑選五名輕功好手,自己與萬松夜探宰相府。準備停當之後,許清江帶人在外面接應,隨時傳遞消息,金童與萬松潛入宰相府。經過多日探查,府中格局早已瞭然於胸,宰相府最緊要的所在就是後園的三層四角樓,金童調查的重點自然就放在這裡。細心觀察之後,發覺此樓乃是宰相處理大事的所在,除了宰相與至近的親屬要員,連宰相夫人也不能上樓。卻有一個總管模樣的人經常進出,金童如今做事加了小心,看出角樓設有機關,不能輕舉妄動,一旦失手就很難有下一次機會了,於是帶人離開宰相府。

    回來與許清江商議,許清江思索片刻,有了主意:「侯爺,角樓的機關好說,我曾經研究過這一門學問,應該難不住我,我們可以做一身總管的衣服,喬裝進去。」萬松問道:「沒有鑰匙怎麼進門?」許清江笑道:「鑰匙更好辦了,從那總管身上偷出來仿造一把,那個總管又不懂武功。」金童點頭贊成。許清江馬上派出精細好手盯住相府總管,這樣的事自然輕而易舉,只過了一日,就得到了總管的鑰匙,許清江深知,這件事最關鍵在不能驚動宰相,因此處處加了小心。準備停當之後,二探宰相府,許清江跟著金童來到角樓,此時宰相在前廳接待賓客,角樓內外無人。總管在前面喝酒,許清江打扮成總管的模樣徑直走進角樓。因為四處佈滿機關,沒有一個人把守,許清江確實研究過機關之學,對於破解機關頗有些手段,看到這些佈置心裡暗笑:這樣的把戲顯然不是出自高手設計。輕鬆登上二樓,這裡是議事的所在,沒什麼機關,第三層被一道鐵門鎖住。許清江用鑰匙開門,門開之後,繪著八卦的地板映入眼簾,許清江不以為然:這樣老套的機關只能嚇唬外行。輕鬆穿過八卦圖,來到一間密室,門上沒有鑰匙孔,只繪著一幅猛虎下山圖,許清江對機關之學頗有研究,見到如此簡單的設計反覺失望,隨手在猛虎右爪一按,鐵門滑開。裡面就沒機關了,許清江進門後,發覺書架上擺著不少書籍信件,多寶格放著不少珍寶,果然有一顆金印。許清江雖然比不上彭元濟的謀略,也是文武全才,早做了準備,用仿造的金印換下真品,馬上離開。金童在外面等候,見到許清江出來也不多問,悄然離開宰相府,當真是人不知,鬼不覺。

    一行人回到住處,金童問道:「得手了麼?」許清江一笑:「太容易了,角樓的機關頂多算二流。」取出金印,金童細看之後問道:「金印到手,下一步該如何辦理?」許清江道:「宰相位高權重,深得皇帝信任,門生故舊不少,如果我們走宰相的門路肯定不被重視,不如結識陳劍和,此時他在難中,如果我們幫他一把,他一定會感激,有太后撐腰,我們才有機會。」金童點頭:「明日就去拜訪陳劍和。」次日準備了一份重禮,金童帶領許清江,萬松,並四名從人到陳劍和府上拜訪。陳劍和雖然失去官職,還是皇親,府第規模不小,只不過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一旦失了勢,難免門庭冷落,連守門的家人也是無精打采。金童一行鮮衣怒馬,來到府門前下馬,許清江上前敲打門環,一名家人開門一看,明白是送禮的,這可是三年來頭一遭,連忙施禮問道:「這位侯爺眼生的很,不知何事到訪?」許清江道:「新任刑部總捕,三品東山侯過府拜望。」隨手把一片金葉塞到家人手裡。家人簡直不敢相信,當初得勢的時候親王郡王也不曾有這麼大的排場,打發下人就給金葉,看來這位侯爺廣有金銀。一時滿面堆笑,到金童面前深施一禮:「侯爺稍候,小人這就去稟報。」金童做了十幾年聚風堂主,頤指氣使,自然有些氣派,略一點頭,許清江把禮單交到家人手裡,家人告了罪,進門奔後園稟報,腳下極快。陳劍和自從丟了官以後,雖然做了不少努力,但找不到金印,無法復職,心裡鬱悶,整日與府中的教頭練武。三年來希望一再破滅,頗有些心灰意冷,此時正在與教頭練武,出了一身的汗。家人前來稟報,把事情一說,陳劍和責備道:「一個小小的捕頭有什麼大驚小怪,從前這樣的小官根本沒資格進門。」家人回稟道:「不是小人眼界低,這位東山侯出手極為大方,見面就賞給小人一片金葉,當初親王也沒這樣的手筆。」陳劍和心裡一動,三年來府中的花銷全靠太后接濟,捉襟見肘,既然有這個機會撈一把也是好的。拿過禮單一看,價值至少在十萬兩,於是吩咐道:「你把他們讓到花廳,我更衣就來。」家人歡歡喜喜出門報信,領金童一行人進府,花廳待茶,態度十分和氣。

    片刻後陳劍和進入花廳,金童起身施禮,陳劍和自嘲道:「官職已失,不敢當侯爺大禮。」金童笑道:「將軍大才,早晚重立朝堂。」兩人落座,萬松與許清江站在金童身後。陳劍和問道:「侯爺出任總捕,事體不少,來見我這賦閒之人何事?」金童道:「將軍太客氣了,金某也是習武之人,這侯爺兩字聽不慣,還是江湖叫法聽著順耳。」陳劍和點頭:「既然如此我就呼你金兄。」金童道:「本官上任伊始,抓捕一名慣盜,在賊贓中發現一顆金印,查閱卷宗,得知將軍曾經丟失過一顆,特地過府請將軍過目。」陳劍和心裡一動,隨即明白,這只不過是借口,自己丟失金印已經三年,一個小小的總捕有何能為,一定是找借口求自己辦事。於是淡淡道:「拿來看一看。」許清江把金印呈上,陳劍和二目登時就直了,這顆金印使自己從頂峰跌到谷底,險些送命,夢裡也忘不了。難道真的出現在自己面前?探手拿起來,仔細端詳,明明就是自己牽腸掛肚的金印,一時愣在那裡。金童見陳劍和出神,也不驚動,一邊品茶一邊等著。陳劍和半晌才回過神,狠掐一下自己大腿,感覺到疼痛才明白這不是夢,百感交集,目中流出眼淚,喃喃道:「三年了,這顆金印終於回來了。」金童道:「既然是將軍丟失的金印就歸還將軍,本官告辭。」陳劍和一把拉住金童的手:「金兄不能走,如此大恩豈能草率。」馬上吩咐人擺下酒宴,同時把好消息告訴夫人。一時全府上下都熱鬧起來,人人喜笑顏開,終於盼到翻身的日子了。陳劍和盛情款待金童,連連勸酒,攀談之下,金童得知陳劍和武藝不凡,請了不少教頭,並且研讀兵書戰策,確實是將才。不過那些武藝在金童眼裡實在算不得什麼,酒至半酣,陳劍和吩咐兩名教頭比武助興,萬松見到這些花拳繡腿,忍不住笑出聲來,陳劍和問道:「金兄手下為何發笑?」金童解釋道:「我這手下頗有些武藝,見到貴府教頭破綻百出,忍不住發笑。」陳劍和詫異道:「聽金兄口氣,我這些教頭的武藝不入流,倒要領教一下真正的武功。」金童搖頭:「初次登門怎好失禮?」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