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罡刀 第1卷 第四十章 倒行逆施
    黃昏時分一行人離開晉陽城,任馬緩行,明月初上,前面有一片荒郊,海雲下馬,朝五台山方向下拜,取出師父留下的唐詩,目中含淚道:「師父,徒兒給您報仇了。」想到師父慈祥的笑容,無微不至的關懷,潸然淚下。親手挖了一個坑,把唐詩焚化埋好,了卻這一樁心事。重新上馬,海雲抬頭望著明月,想到自己的遭遇,輕吟道:「安穩錦衾今夜夢,月明好渡江湖。走。」七兄弟只覺豪情萬丈,海雲一催馬,一行人馳入夜色,只留下幾許煙塵。一月之後,有一條驚人消息傳遍江湖,玉劍門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自門主以下,無一倖免。下手之人帶著鬼王面具,乃是最近崛起的鐵面閻王。消息傳到荊門,金童與眾人商議,眾人議論紛紛,彭元濟道:「從情報看來,這個鐵面閻王應該就是海雲,當今之世,只有他一人能施展血刀門刀法。」呂鳳道:「不若由我出面,把海雲召回,重新納入聚風堂旗下。」金童搖頭道:「海雲帶領七個隨從,斬殺貪官污吏,惡霸土豪,數以百計,已經得罪官府,京城方面已經派出刑部要員,調遣精兵捉拿海雲。另外少林已經發出武林貼,召集各派高手,準備興師問罪,追究玉劍門的事。我們收留海雲,就是跟官府和武林作對,不能貿然行事。」呂鳳心道:當初秦堂主收留欽命要犯偷天鼠,你卻不敢收留海雲,差遠了。段金剛本來也想收留海雲,憑聚風堂的實力根本不用顧忌任何人。但呂鳳碰了釘子,自己也不好開口了。金童道:「如今我們也接到武林貼,要我們與各派聯手除去鐵面閻王,你們怎麼看?」段金剛道:「豈有此理,聚風堂豈能受人擺佈?」彭元濟卻看出,金童有意借此事提高聚風堂在武林中的地位,不管別人怎麼說都會派人協助各派剿殺海雲一行人。呂鳳一心提拔海雲,當然不會贊成,不過金童主意早定,只能旁敲側擊,於是開言道:「海雲得到血刀門刀法,又在關外得到斷龍寶刀,那七名隨從身手一般,如果施展七星陣法,威力極為驚人。照我看來,如果各派真的動手,難免大傷元氣,我們如果派人協助必定損失慘重,還是謹慎為好。」

    這時玲瓏夫人走進大廳,因為當初秦玉娥經常闖到大廳,秦正陽從未責怪,玲瓏夫人也想學一學。其實秦正陽威儀極重,大廳上太過嚴肅,秦玉娥到廳上可以緩和氣氛,所以秦正陽不曾阻止。姐弟情深不假,處理公務可不能馬虎。金童本來就沒有秦正陽的威風,再加上玲瓏夫人一攪,威信難免降低不少。金童可不明白其中道理,玲瓏夫人坐到金童身邊發話道:「聚風堂不能與官府作對,更不能得罪武林,就派雷組去幫忙。」金童問道:「大家怎麼看?」眾人都看出金童的意思,呂鳳道:「屬下可不願與海雲交手。」玲瓏夫人斥道:「不願去就不要做雷組首領,滾出聚風堂。」呂鳳劍眉一挑,喝道:「聚風堂什麼時候改由女子發號施令?呂某苦練武功,豈能被女子訓斥?」隨手一拍,面前的几案登時碎裂。玲瓏夫人也懂武功,看到這一手心裡吃驚。金童深知,如今荊門除了自己就數呂鳳身手最好,一旦離開聚風堂,自己就不能放心離開荊門。另外呂鳳的兄長呂青在成都,也是極為重要的位置。想到這裡連忙打圓場:「呂兄弟不要動氣,夫人只是一時失言,不要在意。」呂鳳怒氣不息。段金剛心裡歎息:當初秦正陽在大廳上,眾人被那沖天的殺氣壓得抬不起頭,誰也不敢多說一句話,只有秦玉娥上廳的時候才能緩口氣,今日的情形哪裡是江湖第一幫會的大廳,明明是平民百姓在處理家事。彭元濟也有同感,如果派雷組參與剿滅海雲,那麼武功山的海青一定要來荊門問責,處理不當,又將失去一員虎將。玲瓏夫人不知輕重倒也罷了,作為一堂之主的金童如此糊塗,連家事都處理不好,看來今後的日子麻煩少不了。

    當日草草收場,金童回房責備玲瓏夫人道:「今日你也太冒失了,呂鳳內功劍術俱佳,比任何一個分堂主都強一大塊。是秦堂主給我留下的得力干將,憑我一個連荊門都控制不了。」玲瓏夫人也後悔過於冒失,歎道:「這個呂鳳一向謙和有禮,從不顯山露水,我一直沒把他放在心上,你把雷組交給他我還不滿意。誰想他的修為竟然如此了得,隨手一擊,几案粉碎,一點粉塵都不飛起,連我師父內功也沒有這樣精純,今後應當想辦法拉攏此人才好。」金童道:「鐵面閻王的事我自己去一趟,盡量避免與海雲正面交手,血刀門刀法加上斷龍寶刀,當世沒幾個人能抵擋。」玲瓏夫人提醒:「那個海青不是海雲的結拜弟兄麼,千萬不能讓他知道這件事。」金童笑道:「這一點我早就想到了,鐵面閻王的消息並未發給武功山,如果以後海青問起來,我們就說不知鐵面閻王的真正身份,諒海青沒什麼話說。」玲瓏夫人出主意道:「不如另找借口帶雷組離開荊門,人手不足可以從分堂調撥。」金童點頭:「如此處置甚好。」夫妻自以為得計,卻給聚風堂埋下了一個極大的隱患。

    過了兩日,金童命人傳回假消息,就說襄陽分堂遇襲,敵人武功高強,自己親自帶領雷組前去幫忙。彭元濟早知其中原委,心道:這樣遮遮掩掩實在是鼠目寸光,一旦正面與海雲交鋒,消息就會傳遍江湖,那時再解釋就晚了。還不如放出消息,大舉行動。想歸想,金童已經帶領雷組離開荊門,說什麼都晚了。據眼線密報,金童從襄陽調了兩百好手,準備到嵩山與各派會合,同時風組大半人手都在尋找海雲一行人的行蹤,一場大戰不可避免。彭元濟無力阻止,只能傳命各路眼線密切關注事態發展。正準備傳令時呂鳳前來拜訪,彭元濟連忙迎接,兩人到客廳落座,呂鳳開言:「軍師,習武之人不耐煩拐彎抹角,我就直說了。堂主帶走雷組,說是為襄陽分堂幫忙,如今哪裡還有這樣龐大的勢力能夠威脅到襄陽分堂的安危?如果是聯手各派剿滅海雲,為何不明說?」彭元濟頗覺為難,實說不妥,不說又難以交代。呂鳳極為精明,察言觀色,看出彭元濟為難,於是笑道:「軍師不用為難,不說就不說,反正我也看出些眉目,還有一件事要請教,海雲的事要不要告訴海青?」彭元濟沉思道:「暫時先不要告訴海青,如今是多事之秋,應當盡量減少麻煩。」呂鳳道:「這個道理我也明白,只是海雲的事早晚傳遍江湖,紙裡包不住火,一旦被海青知曉此事原委,那時我可沒臉見他。這個孩子與秦堂主有交情,刀法內功俱臻一流,將來必將大有作為,如果因為這件事與聚風堂反目,後果難料。」彭元濟歎道:「我何嘗不知,海青在武功山調教的一百好手實力已經超過雷組,而且這個孩子沉穩老練,是成大事的材料,使用得法,將來就能接替卞金龍坐鎮江南。一旦反目成仇,將成為聚風堂的心腹大患。」呂鳳道:「既然如此,何不把事情挑明?早說清楚就有幾分緩和的餘地。」彭元濟搖頭道:「事有輕重緩急,如果此時海青得到消息,定會帶領手下北上尋找海雲,兩人攜手對抗各派高手,如果與堂主碰了面,聚風堂豈不成為江湖笑柄?」呂鳳長歎一聲:「秦堂主一走,聚風堂整個變了樣,從前什麼都不用想,只聽堂主吩咐就錯不了,如今連一個女子都能在大廳呵斥我,看來要著手尋一個退身步才是正理。」彭元濟壓低聲音道:「實對老弟說,副堂主在聚風樓斂財就是在找機會抽身,我也安排了後路,老弟也要盡早下手。」呂鳳點頭:「有機會我找大哥商量一下,多謝軍師指點。」

    金童帶著雷組兩百刀手與襄陽分堂的兩百好手趕奔嵩山,馬鏡明許久沒動手,悶得發慌,也跟來看熱鬧。這時嵩山已經聚集了各派高手數百人,金童一到,眾人隆重迎接,金童滿心歡喜,與各派門長商議。崑崙派來的人是絕塵子,當初被秦正陽斬去右臂,丟了虹雲劍,失去掌門之位。回山後絕塵子閉關苦修數年,竟然練成崑崙派最為高深的絕技,九天風雷動,這一門絕技已經有一百多年無人練成。新任掌門尊絕塵子為門中長老,此番得到武林貼,絕塵子要在各派高手面前展示一下武功,恢復名譽,所以作為崑崙派的代表來到嵩山。聚風堂勢力龐大,各派都讓三分,金童與少林住持圓慧大師,武當掌門玉風真人並坐。圓慧大師對眾人道:「各位,鐵面閻王斬殺貪官污吏,土豪惡霸本來與武林無干,只是他把玉劍門上下八十餘人斬殺殆盡,我們不能袖手,所以發出武林貼,各位有何高見?」玉風真人道:「鐵面閻王用的是關外邱老俠的斷龍刀,照玉劍門的屍首來看,用的刀法是已經消失多年的血刀門刀法,大家要有準備,這可是一場惡戰。」此言一出,眾人議論紛紛,血刀門主當年的事跡還留在很多人的記憶中。這時華山派一名老者高叫道:「各位,老夫有三位師祖在秘魔崖喪生在血刀門主刀下,華山一門與鐵面閻王勢不兩立。」眾人齊聲附和。玉風真人道:「這個殺星不除,江湖難安,至於查找鐵面閻王的行蹤一事就要金堂主幫忙了。」金童滿口答應:「為武林出力乃是聚風堂份內之事。」圓慧大師道:「血刀門刀法凌厲威猛,天下無雙,為免不必要的傷亡,各派盡量派高手出戰,同時把門戶中事交代清楚。」眾人明白,此戰必定極為慘烈,能有一半人倖存就不錯了,於是紛紛安排身後事。

    風組傳來消息,鐵面閻王一行八人已經進入鄭州。圓慧大師帶領眾多高手趕往鄭州,金童作為後隊接應,這是金童耍的小聰明,等各派高手火並之後再收拾殘局既可減少損失又能獲得最大的好處。圓慧大師自然明白,請聚風堂加入的本意就是利用聚風堂龐大的情報網捕捉鐵面閻王一行人的蹤跡,根本就沒指望聚風堂的人出手。海雲果然在鄭州,自從在晉陽城報仇之後,海雲帶領灰狼七兄弟奔走各處,假扮陰曹,斬殺無數。後來得知玉劍門發出格殺令,通告各大派圍剿鐵面閻王。海雲一怒之下索性找上門去,把玉劍門掃平。心裡明白,早晚會與各派交手,於是抓緊奔行各處,斬殺貪官污吏。如果不是聚風堂介入,還不會這麼快會面。海雲在鄭州斬殺了數百人,黃昏出城,快馬加鞭之時,海雲忽然勒馬停下。灰狼問道:「公子,什麼事停下?」海雲道:「各位兄弟小心,前方有警。」八人飄身下馬,海雲緩步前行,灰狼七兄弟手扶刀柄跟在身後,全神戒備。轉過一個小山坡,前面忽然亮起無數火把,數百人各持兵刃攔住去路。海雲面不改色,舉手抱拳:「各位攔住在下去路,意欲何為?」圓慧大師道:「小施主為民除害,無可厚非,只是剿滅玉劍門,老衲不能不管。」海雲道:「我曾經在五台山呆了十年,被惡霸把師父打死才下山,所得武功多半天成,與武林無干。玉劍門發出格殺令,我才出手,並未與各位結怨,如果一定要動手就劃下道來。」圓慧大師道:「小施主殺生太多,有干天合,老衲不能不管。」海雲點頭:「既然躲不過去,就定在三月初三,秘魔崖一戰定生死。」圓慧大師答應:「老衲一定到。」這時人群中走出一名胖大僧人,慈眉善目,海雲一眼認出,跪倒施禮:「一別多年,大師風采依舊。」僧人點頭:「難得你還認得我,當初發過的誓言還記得麼?」海雲猛然想起,點頭道:「記得,今生不殺一名僧人。」胖大僧人合什道:「老衲只是提醒一下,該怎麼做由你自擇。」再不多說,轉身離去。海雲對圓慧大師道:「當年我確實發過誓,大師最好約束僧人不要到秘魔崖,刀斧臨身之際在下不會等死,而且施展血刀門刀法之時也分不出誰是僧人。」圓慧大師道:「小施主遵守諾言是好事,只不過老衲召集各派,少林不出手交代不過去,還是秘魔崖再會。」帶領各派高手離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