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罡刀 第1卷 第三十三章 江山易主
    呂青呂鳳在百獸谷苦練,武功今非昔比,秦正陽留在成都安排設立分堂,諸事順利,一月後分堂正式成立,秦正陽帶著孫一鳴離開成都回到中原。先不急著回荊門,秦正陽有心探查一下聚風堂的風氣口碑,與孫一鳴換了裝束,去了頭上金冠,只穿粗布長衫,打扮成頭陀模樣,孫一鳴扮成侍者。兩人先往南去,一路行來,各地百姓對聚風堂不太關心。秦正陽明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難得了,江湖幫會,不被百姓排斥就行了。卞金龍已經牢牢站穩腳跟,秦正陽甚為滿意,又取道北上,進入黑鷹堡的勢力範圍。這裡百姓對聚風堂頗有好感,官府也給聚風堂面子,秦正陽深知袁金鼎才幹,放下心來。準備回荊門,道經武當山,迎面一名道者緩緩行來,背後斜背寶劍,手持拂塵,白鬚飄飄,仙風道骨。秦正陽施禮:「仙長哪裡去?」道者含笑還禮:「專為迎接堂主大駕。」秦正陽一愣,自己換裝查訪,卻被這道人一眼看破,心裡納悶,問道:「仙長怎知我身份?」道者笑道:「貧道武當掌教玉風,久聞堂主大名,今日一見,名不虛傳。」秦正陽點頭:「原來是武當掌教,這就難怪了,既然來到武當,就討擾一番。」玉風真人道:「這樣的客人請都請不來。」引領兩人上山。

    秦正陽參拜神像後,玉風真人在靜室招待。問道:「堂主不在荊門坐鎮,怎麼從北面來?」秦正陽道:「還不是探查一下各分堂情況。」玉風真人道:「聽說堂主刀斬鷹王后一統江湖,不曾留在荊門享福反而覓地苦修,貧道佩服之至。」秦正陽歎道:「自習武之日,就將稱雄天下作為終點,痛下苦功。武功日進,卻發覺離目標越來越遠,好不容易翻過一座高山,卻有更高之山在前面,費盡心血登上頂峰,未及自滿就看到還有高山在前面。」玉風真人笑道:「自古至今,哪有什麼人敢稱無敵?武學博大精深,各門各派都有獨到之處,真正的高手心中就沒有名利二字。不過堂主能有這樣的成就實在了不起,二十幾歲就能成為頂尖高手實在罕見。」秦正陽笑道:「仙長過獎了,幼年受盡折磨,才能下苦功習武。先得義父關照,又得天罡寶刀,總算有一些成就。」玉風真人道:「看堂主氣色,頗有出塵之像,照常理來看,堂主一統江湖,富可敵國,年紀輕輕,正是呼風喚雨的時候,怎能跳出塵網,一步登天?」秦正陽道:「從入江湖第一日,我就沒想過久留,花費不少心思組建聚風堂,不是想做江湖霸主,而是要讓天下人看一看,只要肯吃苦,沒有辦不成的事。一旦登上頂峰,我就會離開,逍遙四海,遍游名山,這才是我的最終夢想。」玉風真人讚道:「堂主果然不凡,我這些弟子久仰堂主大名,都想見識一下天罡刀,堂主何不指點一二?」秦正陽自謙道:「仙長太客氣了,指點可不敢當,武當乃是武林泰山北斗,是我請仙長指點才對。」

    玉風真人召集門下演武,秦正陽留心觀察,連連讚歎。最後在玉風真人要求下練了一趟天罡刀,眾弟子看過,覺得沒什麼稀奇。玉風真人卻看出來,秦正陽真氣內斂,收放自如,刀法渾然天成,已經超越各名門。驚歎之餘詢問經過,秦正陽自然不能洩露百獸谷,只說少林法本禪師幫了大忙。玉風真人歎道:「就刀法而言,堂主幾可登峰造極。」秦正陽搖頭:「還是在前人窠臼之中,將來會過海外高人還要再想辦法。」玉風真人讚歎:「貧道是比不上了。」在武當盤桓三日,秦正陽告辭回荊門,仍是頭陀打扮。在各分堂轉了一圈,甚為滿意。來到荊門,卻發覺情形不大對頭,進城之時,根本無人盤問,更不見有人監視。路過聚風樓,裡面有不少聚風堂之人飲酒歡歌。秦正陽大為不然,直奔總堂。門上人並未認出,問道:「哪裡來的?」秦正陽道:「黑鷹堡袁堂主差來回事。」門上人就不再問。進入大門,四下一望,只見往來之人一個個洋洋得意,對情報信件甚不在意。大廳門口竟然無人把守,向裡一望,空無一人。秦正陽昂首走進大廳,正中落座,好久無人過問,秦正陽臉色沉下來。孫一鳴看出秦正陽要發火,趕緊躲開。有人看到主座上有人,喝問:「什麼人大膽,敢坐堂主之位?」秦正陽鼻中冷哼一聲,整個大廳迴響不絕。廳外眾人大驚,都到廳外跪倒。

    秦正陽鐵青著臉,一語不發。彭元濟進見,秦正陽問道:「金童呢?」彭元濟答道:「副堂主苦練刀法,足不出戶,我和金剛沒有令牌,無法做主。」秦正陽吩咐道:「叫他來。」原來金童受傷之後,深知自己荒廢武功,犯了江湖大忌,借靈果之力閉門苦練刀法。卻又不肯交出令牌,以至總堂懈怠。聽說秦正陽回來才到大廳來見。先問了問手下,以為秦正陽是為眾人沒認出身份生氣,心裡不太在意。進廳施禮道:「堂主息怒,換裝之後,我都認不出,難怪兄弟們走眼。」秦正陽斥道:「你執掌總堂,手下如此鬆散,還敢為別人求情?」金童連忙跪倒請罪。秦正陽問:「金剛呢?」彭元濟道:「金剛新得一子,在家中打理。」秦正陽道:「叫他來。」早有人去請。秦正陽對廳外吩咐道:「你們先退下。」眾人才起身回房。金童也想起身,秦正陽一瞪眼,趕緊跪好。秦正陽教訓道:「認不出我無足輕重,但總堂來了高手,你這副堂主一無所知,直等我坐到大廳,你還不見蹤影,如此懈怠,怎能統領聚風堂?」金童一句話也不敢說,冷汗直流。彭元濟見如此僵著難以收場,示意手下到後堂請秦玉娥。片刻秦玉娥自後堂出來,看見秦正陽笑道:「兄弟,你怎麼穿成這樣,是不是要出家?姐姐可不依。」秦正陽馬上換過笑臉:「姐姐不要多心,兄弟殺人無數,佛祖也不要我。」秦玉娥看到金童跪著吩咐道:「快讓副堂主起來,讓手下人看了多沒面子。」秦正陽連聲答應,金童才算起來。秦玉娥對秦正陽從來說一不二,根本不分場合,點指道:「我到後面準備酒飯,你把他們都叫來,還有金剛,一個不許少。」秦正陽答應:「全聽姐姐吩咐。」秦玉娥這才回去。

    段金剛匆匆趕來,秦正陽顏色稍為緩和:「金剛,生子是大喜事,怎不擺酒慶賀?」段金剛施禮道:「這等小事無足輕重,不必驚動旁人。」秦正陽吩咐:「把風組昨日的情報拿來我看。」段金剛從懷中取出來道:「每份情報都有副本待查,堂主過目。」秦正陽看過兩條,發現一份情報寫著:西北方向有一名頭陀一名侍者前來,與武當玉風真人有舊,當為一流高手,提請總堂戒備。秦正陽點頭:「看來風組沒偷懶。」轉頭對彭元濟道:「當初聚風堂草創,人心不穩,實力不足,幾番與鷹王交手卻未落下風,憑的是什麼?」彭元濟回答:「情報準確,應變得宜,最關鍵就是在荊門布下大網,無懈可擊。」秦正陽點頭:「創業之初,兢兢業業,一點不敢馬虎才能站穩腳跟。如今雖然一統江湖,但江湖中風雲難測,不知有多少人覬覦聚風堂,稍有鬆懈就會釀成大禍。」金童施禮道:「堂主教訓得極是。」秦正陽安慰道:「你刻苦練武是好事,但令牌在手,就要擔起責任,你想一想,我在堂中之時可曾耽誤過公事?」金童回想片刻搖頭:「從未耽誤。」秦正陽點頭:「堂主不是好做的,整個聚風堂都在看著,稍有不慎就會影響到全局,再堅固的大廈只要結構鬆散也會垮掉。」金童連聲答應,秦正陽又責備彭元濟兩句,也是說給金童聽的。盤算過後秦正陽宣佈:「今後每年九月初九定為大比武之日,所有聚風堂的人都要參加,堂主武功不及屬下馬上撤換,以武功定高低。」彭元濟問:「各分堂要不要到總堂演武?」秦正陽搖頭:「不必,有出色年輕好手可以推薦到總堂。」段金剛記下,傳出號令。秦正陽與彭元濟段金剛商議,設立總堂分堂令牌印章,嚴格執行當初定下的規矩。金童最擔心秦正陽收回堂主令牌,見秦正陽一直不提此事才算放心。

    交代完公事,秦正陽對段金剛道:「把你兒子抱來給我看看,一塊吃飯。」段金剛答應著回家抱孩子,秦正陽對金童道:「把你妻也叫來,我要交代一些事。」又叫孫一鳴把薛九娘請到後堂。秦玉娥見到這麼多人極為高興,玉柳也領著孩子前來。熱熱鬧鬧,有說有笑,只有玲瓏夫人心裡不安。秦正陽道:「大伙都在,我交代一下,九娘來聚風堂時我們有約定,如今話復前言,今後九娘就是我夫人,曉諭各分堂。」其實眾人都已經知曉此事,一點不覺意外,向薛九娘道喜。秦正陽又道:「還有一事,撥一筆巨資,在天台山臨海一面修建一座莊園,打造一隻海船,宅成之日我就搬出荊門。」彭元濟問:「堂主是不是要離開聚風堂?」秦正陽點頭:「忙碌數年,也該歇歇了,今後金童任堂主,金剛任副堂主,一切照舊章辦理。等主持大比武後我就準備離開。」秦玉娥喜道:「兄弟,姐姐就盼著這一天,你不做堂主,我們一家人過太平日子比什麼都強。」眾人都知秦正陽的脾氣,勸也無用,金童道:「堂主一走,我怕擔不起重擔。」秦正陽道:「有你四哥和軍師,你只要多與他們商議就不會有事。」彭元濟和段金剛都有密報,早知道刀王離去的消息,但金童把情報拋在一邊,不知此事,問道:「長老不曾回來,到哪裡去了?」秦正陽歎口氣:「你回去看情報就明白了,不必問我。」金童不敢再提。玲瓏夫人心裡歡喜,臉上不敢帶出來,秦正陽心裡歎氣:將來的事看天意罷了。

    席間吩咐彭元濟設計建造莊園,段金剛準備大比武之事,傳書蔡金鵬打造堅固海船。彭元濟舉薦一位能人設計海船結構,秦正陽就把兩件事都交給他。秦玉娥高高興興準備遷居,玉柳也覺開心,離開荊門,就不用擔驚受怕。至於薛九娘的事也不算什麼,這樣了得的人物三妻四妾極為平常,而且自己本就是被買來的。眾人都開始準備,薛九娘也把賬目理清,準備移交。彭元濟帶人離開荊門到雲台山修建莊園,打造海船。段金剛準備大比武,金童抓緊看情報,才知道刀王已經回家,心裡也後悔耽誤公事。玲瓏夫人生怕事情有變,一點不敢大意,乖乖躲在房裡。時日臨近,秦正陽主持大比武,優勝劣汰,金童得到靈果之助,功力提升一步,奪魁是意料中的事。雷組實力還是最強,秦正陽表示滿意。大比武過後,召集各分堂主到荊門議事,在大廳之上,向大伙宣佈離開聚風堂。眾人喜憂參半,喜者秦正陽一走,就不用謹小慎微,可以盡情享受一番。憂者則是少了這樣的高手,能不能坐穩江山。秦正陽道:「各位,秦某心願已了,再無牽掛,今後逍遙度日。只要你們牢記創業的艱難,在享樂的時候不要忘了吃過的苦楚,聚風堂就能長久。」眾人一起領命。秦正陽怕金童不能服眾,特意吩咐各分堂主演武,金童明白秦正陽好意,全力以赴,各分堂主都比金童差一塊,自然無話可說。秦正陽吩咐段金剛傳出消息,聚風堂易主。孫一鳴在堂中就看出,金童極為勢利,看不起自己,玲瓏夫人又是狐狸精,留在聚風堂已經沒有意義,於是托薛九娘說情,願意跟隨秦正陽。秦正陽答應後就吩咐他到南方採買一些鳥獸送到莊園,孫一鳴高高興興離開荊門。莊園建成之日,秦正陽親筆提寫青雲山莊四字製成金匾,帶領家人離開荊門,金童率眾相送,秦正陽交代道:「成都的呂氏弟兄可當大任,將來是得力干將,有機會就調回荊門。」金童記下。秦正陽帶領家人趕往青雲山莊,秦玉娥最為開心,堅持要請秦鴻雁來住幾日。秦正陽道:「等一鳴回來,安頓以後再請義父不遲。」薛九娘詢問:「我們到青雲山莊,只有我身邊幾名侍女伺候是不是少了些?」秦正陽笑道:「九娘放心,這件事我早就安排好了,江湖上恨我入骨之人成千上萬,離開聚風堂,不知會有多少人尋仇。軍師在青雲山莊設下機關,我已經把秘密培植的一百零八名手下分為兩批,三十六人負責海船,七十二人負責莊園,都充做下人,你們可不能小視這些人。這件事極為機密,聚風堂只有軍師和段金剛略知一二。」薛九娘笑道:「當今之世,誰也猜不透你的心思,跟在你身邊高枕無憂。」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