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罡刀 第1卷 第六章 知己知彼
    得知詳情後,秦正陽與眾人商議,段金剛問:「侯爺,我們要從何處下手?」秦正陽笑道:「這個稱呼聽起來挺彆扭,早晚換一換。如今的江湖黑鷹堡佔六成,百毒門占三成,七殺門占一成。我們要從最弱的一方下手,照理說憑黑鷹堡的實力早能掃平江南,鷹王安於現狀,看來此人能力有限。百毒門聚斂金銀不少,卻不肯大力擴張,只不過是守財奴罷了,只要不斷他的財路就沒事。七殺門中的殺手身手不錯,我們先要把七殺門抓在手裡,借官府之勢站穩腳跟,在黑鷹堡與百毒門中間紮下一顆釘子,招兵買馬,積蓄力量,尋機而動。」卞金龍道:「侯爺,我們兄弟武功,謀略遠遠比不上你,有事就吩咐,跟我們商議半天,最後還是你拿主意。」秦正陽點頭:「你們盡量搜集七殺門資料,只要摸清虛實,馬上動手。若我所料不錯,黑鷹堡已經開始注意我們了。」

    清晨,黑鷹堡在紅日照耀下好似披上了一身新衣,就像一位威武的將軍披上了戰袍準備上陣殺敵。鐵臂鷹王練完鷹爪功,心情極為舒暢,享受一頓大餐後更是精神飽滿,信心十足。來到大廳上落座,看著寬敞的大廳心裡湧起一股滿足感,經過二十幾年風風雨雨,終於打下這一片基業。如今黑鷹堡如日中天,威震江湖,光堡內就有八百多名好手,加上潛藏在各行各業的人手,總數超過三千。擁有如此強大的力量,當然有資格驕傲。鷹王自我陶醉了片刻開言:「陸同。」一個中年漢子應聲而入,施禮問道:「鷹王有何吩咐?」鷹王掃了一眼陸同,問道:「給絕塵子的賀禮準備好了麼?」陸同答道:「備好了,風氏兄弟已準備動身。」鷹王點頭:「絕塵子得到虹雲劍,就是下一任崑崙派掌門,叫風氏兄弟多長幾個心眼。」陸同躬身答應。鷹王又問:「百毒門有什麼動靜?」陸同答道:「百毒門看上一船海貨,正在調集人手,請了七殺門馬鏡明。」鷹王笑道:「看來是勢在必得,讓雷豹帶齊家寨人馬去渾水摸魚,撈些油水,叫他們手腳麻利點。」

    這時腳步聲響,有一人走進大廳,鷹王不用看就知道來人身份,黑鷹堡除了自己,只有一個人能直入大廳。一名長衫文士走到近前,白面微鬚,四十歲上下,頗為幹練。正是鷹王得力助手,結拜二弟金眼雕,黑鷹堡出入賬目,各路生意,散佈在各大城鎮的眼線都由此人負責。陸同施禮:「二爺回來了。」金眼雕略一點頭坐在側面交椅上,對鷹王道:「大哥,這一趟可把我累苦了。」鷹王笑道:「十年來沒聽你叫過苦,我還以為二弟是鐵打的。」陸同端上茶退到廳外。鷹王問道:「二弟,你信上說的那個人真有那麼厲害?值得調動三百眼線查一個月?」金眼雕喝下一大口茶方道:「三百眼線太少,我又調了三百才查出些眉目。」鷹王深知二弟不會危言聳聽,意識到事態嚴重,定了定神道:「你先說說查出些什麼。」金眼雕長出一口氣:「大哥,當今江湖,能威脅到黑鷹堡的只有此人。」鷹王臉色一變:「憑黑鷹堡如今實力,誰能撼動?」金眼雕歎口氣:「不是小弟誇大其詞,此人底細大致摸清,實在是勁敵。」鷹王半信半疑,點頭道:「二弟說來聽聽。」

    金眼雕理了一下思路,開言:「此人祖籍京城西南聖水峪,家道貧窮,父母早亡,與姐姐相依為命。十四歲含冤入獄,其姐賣身籌銀,勉強保住性命。一年後遇赦出獄,乞討為生,巧遇崑崙派高手秦鴻雁,拜師學藝,極為刻苦。五年後不知何故離開秦宅,結識花皮嶺八位寨主,留在山上,專攻刀法,五年藝成,領八寨主進入中原。」鷹王道:「此人不過練了十年武功,頂多二流角色。」金眼雕搖頭:「不然,此人練武與旁人不同,我問過秦宅家人,此人每日只睡兩個時辰,只練了三年掌法就能拍斷石碑,被秦鴻雁認為義子後也不肯偷懶。」鷹王大為吃驚:「真有此事?」金眼雕又道:「此人到京城打聽姐姐下落,尋姜德隱打造兵器,鬼使神差,姜德隱竟然將一柄寶刀給了他。我多方打聽才知曉那姜德隱竟然是血刀門關門弟子。」鷹王拍案道:「好個老滑頭,竟然躲在京城。如此說來,那人所得定是血刀門至寶天罡刀。這老兒為何將天罡刀給了他?」金眼雕搖頭:「姜老兒贈刀以後買船出海,不知所蹤。至於為何將天罡刀贈給此人無人知曉。此人得刀後在京城斂財,下手極狠,將刑部上下七十五人,牢中待審囚犯四十五人一併斬殺,一刀奪命,刀過無痕,刀法出神入化。」鷹王吃驚道:「京城的血案竟是此人所為,離開京城後此人有何動作?」

    金眼雕深吸一口氣:「此人到濟南軍門府見姐姐,隨即接出,馬上下手,軍門府上下一百多口無一活命,連親外甥也不能倖免。」鷹王一拍桌案:「好辣手,我年青時也無這等魄力。」金眼雕歎道:「心狠手辣好對付,可怕之處卻是此人後來所作所為。」鷹王問:「此人不曾遠走高飛麼?」金眼雕搖頭:「此人非但不曾遠走高飛,反而盛裝入京,將到手的幾百萬兩銀票結交官府,買得一個青雲侯之銜。」鷹王臉色一變:「如此武功,如此手段,堪稱勁敵,二弟處置不差,他手下八人刀法如何?」金眼雕答道:「無一庸手,至少與雷豹不相上下。不論以後,如今這一行九人就不可小視。」鷹王沉吟片刻道:「二弟,此人必定在南下的路上,尋機招兵買馬,擴展實力,依你看該如何應對?」金眼雕道:「此人查閱官府卷宗,收地方官孝敬,定在暗中打探各方虛實。既然有青雲侯之銜,明攻已不可能,暗殺又無這等好手,就算向官府舉報,官府也不會認。為今之計,先讓此人成名,引起各方注意,縛住此人手腳。同時派出人手,四處散播天罡刀重入中原的消息,引起各方注意。另外派人將血刀門主當年的幾場血戰同此人的心狠手辣聯繫起來,傳出消息,一方面爭取各門派支持,一方面讓各路人馬心有顧忌,不敢投效此人。」鷹王讚道:「二弟不愧小諸葛,籌劃甚為妥當,就照此辦理。」

    幾日後,鷹王召集手下得力干將議事,手下人遞過一份情報,鷹王看罷臉色一變,將情報交給身邊的金眼雕。金眼雕看過吃驚道:「此人好快的動作。」眾人傳看情報,見是聚風堂堂主秦正陽定於下月初一在荊門開設香堂,請黑鷹堡派人觀禮。在座諸人多半不知秦正陽底細,雷豹是黑鷹堡刀手中佼佼者,率先開言:「七殺門不是在荊門麼?這秦正陽在荊門開香堂豈非自尋死路?」金眼雕也覺意外,對鷹王道:「兩日前秦正陽還在襄樊,這麼快就到荊門開香堂,掃平七殺門,打通官府這麼多事竟然在兩日中完成,真是奇才。」雷豹不解問道:「二爺怎知七殺門被掃平,三位門主乃是當今一流高手,各路殺手精於合擊之術,誰能在一兩日掃平?」金眼雕苦笑道:「七殺門再強也敵不住此人,馬上就會有消息,我怎麼沒算到他會偷襲七殺門。」鷹王搖頭:「我也失算了,只派人盯住秦正陽一行人,不曾料到他會孤身挑了七殺門。」金眼雕問:「大哥怎知秦正陽是一人動手?」鷹王道:「錯不了,此舉一為避開各路耳目,二為傳名江湖,換了是我也會這麼做。」

    七殺門縱橫江湖多年,竟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一時廳上眾人議論紛紛。鷹王對金眼雕道:「二弟,你將秦正陽來歷講一講。」金眼雕就將秦正陽出世後所作所為講了一遍,眾人大為吃驚,這時有人送來情報,鷹王看後歎道:「不出我所料,想不到七殺門三位門主如此輕易送了命。」金眼雕接過一看,點頭道:「這秦正陽果真了得,雖說天罡刀是寶物,三個門主也不是好惹的,看來此人刀法非同小可。」雷豹不服道:「他不過仗天罡刀之利罷了。」鷹王問道:「給你一柄寶刀,你能殺了三位門主麼?」雷豹登時語塞。鷹王道:「秦正陽心狠手辣,詭計多端,當盡早剷除,你等有何看法?」堡中輕功最好的青燕開言:「趁此人立足未穩,集中精銳一舉蕩平聚風堂。」金眼雕搖頭:「此計頗為冒險,聚風堂只憑秦正陽一人,此人不除,就算滅了聚風堂也無用。」鷹王道:「此人羽翼未豐,當盡快動手,如今七殺門的殺手都未心服,我們應抓住時機,一舉剿滅聚風堂。」金眼雕勸道:「大哥,此計雖好卻頗為冒險,秦正陽身為青雲侯,可以要求當地駐軍相助,一旦與官兵交鋒,損失必重。」鷹王點頭:「二弟所慮不差,大家作好準備,把人手集中,等七殺門的內線傳出消息再動手。」眾人施禮下去準備。鷹王也取出金刀,摩拳擦掌,準備一舉成功。

    荊門,正值深夜,東寶山下竹皮河邊一座大宅之中燈火輝煌,大廳之上有一百餘人分立左右。主座上端坐一人,頭戴金冠,穿一件黑袍,劍眉虎目,正是秦正陽。兩手交叉在胸前,面目陰沉,沒有一毫表情,好似帶著面具,殺氣騰騰。兩邊七殺門的殺手雖心狠手辣也不免心驚肉跳。卞金龍八兄弟站在秦正陽身後,滿心歡喜。秦正陽緩緩道:「七殺令牌從今日作廢,聚風堂正式成立,你們要退出者盡早,黑鷹堡與百毒門的內線今日講明,本堂主絕不追究。過了今日再被查出休怪手狠,就是逃到天邊也難逃活命。」七殺門眾殺手以馬鏡明與馮遠二人為首,馬鏡明施禮道:「堂主刀法氣勢遠勝三位門主,我們這些人除了殺人再無本領,只要堂主肯收留,我們情願效力。」秦正陽點頭:「只要真心加入聚風堂,本堂主絕不會虧待。你們的身手大致過得去,不過身在江湖,力強者勝,還當再下苦功。兩日後正式開香堂,百毒門不會動手,黑鷹堡定會集中精銳大舉來襲,行禮之時,大家兵刃不離身,小心應對。」馮遠道:「堂主,黑鷹堡實力雄厚,我們這些人怕是抵擋不住。」秦正陽道:「不必擔心,本堂主可是堂堂二品青雲侯,早做了準備,從水師借了五百張硬弩,只要鷹王敢來,定讓他吃個大虧。」段金剛遞過一張弩,秦正陽抬手一射,一隻弩箭深深射進廳柱,秦正陽道:「這種弩威力奇大,五百張足夠保全聚風堂。」眾殺手都放下心,安心準備。

    兩日後聚風堂開香堂,就在七殺門舊址,金匾掛出,鞭炮齊鳴,當地官員都來賀喜。秦正陽下令大擺宴席,招待賓客。有各地江湖人前來賀喜,也有不少人來投效,秦正陽一一接待。忙碌一日,平安無事。卞金龍等人提心吊膽,卻不見有人來襲,都覺納悶。晚間議事之時問秦正陽:「堂主,今日怎麼沒人來襲?」段金剛也問:「堂主一向言者必中,為何會失算?」秦正陽笑道:「還是這個稱呼順耳,前日故意放出風聲乃是空城計,青雲侯也無權調動駐軍,雖有硬弩卻沒人手。鷹王的人馬已經進城,得知我早有準備沒敢動手。」金童問道:「若鷹王探出底細再來如何應對?」秦正陽胸有成竹:「今日加入的二百人有八十個好手,加上七殺門的一百多殺手,足可敵住黑鷹堡人馬,鷹王已經失去最佳戰機。」段金剛讚道:「堂主深謀遠慮,佩服。」秦玉娥歎道:「兄弟,想不到你竟有這麼多心機。」秦正陽回首往事,頗有感慨:「當初在牢中我就下定決心,有朝一日定要揚眉吐氣。牢中獄卒罪犯用心之險惡常人根本想像不到,我在那裡學會了使用心機,又在書中得到印證,這才有今日的謀略。」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