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分身穿異界 卷八 第437章 點石成金
    一個電子,在一個原子面前,就像是一個乒乓球在地球面前一樣,非常的微小。// 訪問雲台書屋下載TXT小說//

    以電子做量子針尖的工具,這比傳統針尖最極端的一個原子,在體積和靈活性方面,要完全的高上幾個數量級,其能夠探查到的微觀世界的圖像,以及實現對單個原子控制的精度,都同樣要高上幾個數量級。

    這一點,肖陽用電芒碼流探查到的微觀世界的景象,與這掃瞄隧道顯微鏡所能顯示的微觀原子景象相比,已經明顯的表現出來。

    而且,直接使用最尖端的電子,可以更好的適應量子之火的特性,讓其在體積上具有更大的壓縮空間。

    掃描隧道顯微技術,給肖陽提供了一個新的技術思路,而最後,一切又再次回到他最熟悉和精通的量子之火的調制和控制上面來。

    在量子之火的研究方面,他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再加上其自己心口的量子之火,還有那具有強大入微和控制能力的電芒碼流,幾乎是一個現成的樣例,讓他可以隨時參考。

    思路一旦突破,研制工作立刻進入了快車道,他一次次的激活碼流手技能,通過量子芯海量處理能力的精准控制,讓自己的十指電芒碼流滲入物質的最圍觀層次,探查、捕獲原子,並嘗試操控原子挪移位置,讓大量的原子一個個的形成全新的組合,變成新的物質形態。

    這些豐富的經驗,在轉移到量子之火的操控上面。讓他終於漸漸開發出一種全新的量子探針,通過電子的量子效應,形成一個量子陷阱,精密的捕獲一個原子,並將其挪動到新的位置,同其他原子一起,形成新的物質形態。

    甚至,還可以將捕獲的原子進行強行拆分,化作多個不同的其他原子,相當於是最基本層面的核裂變。甚至可以將兩個原子,組裝成一個較大的原子,這又相當於是核聚變。

    在宏觀層次上,要想實現核裂變和聚變,需要耗費巨大的能量,而且無法有效控制,但是通過量子之火和量子探針,在最圍觀層面上,可以精准的一個個的進行。不會形成什麼破壞性的影響。

    當終於完成這一步之時,最核心的。完全基於量子之火的新體制的原子精度的制造核心,終於有了一個輪廓。

    接著,肖陽使用火鳳凰四號,制造出了這擁有量子探針的量子處理器,個頭上是一個邊長達到半米的立方體,重量上也達到100公斤之重,不過這只是第一個實際運行的完整系統,就像是一個實驗裝置,個頭和重量都還沒有進行優化。

    制造完成後。肖陽開始了第一次的實驗運行,在實驗裝置中,放入了一個木塊,然後啟動系統,開始將其進行原子層面的移動、改造,最終形成一種全新的物質。

    這種最終的物質,按照設定。將會是一塊鐵片。

    在監控視頻上,肖陽已經可以清晰的看到,那最細微的量子探針,已經准確的探入到了木塊的原子層面的微觀世界之中。並開始將一個個的原子捕獲,轉移到新的位置,並通過原子的合並、分裂,組裝成全新的物質分子,在當前的設定下,便是鐵分子。

    一個個的鐵分子逐漸形成,監控視頻上也顯示著已經完成的數量、改造速度,剩余要完成的數量,耗時等諸多精密信息。

    現在這種改造的速度還是非常緩慢,一個小時下來,從數量上看已經完成了海量原子的移動和變化,但是從木頭的外形上,卻基本沒有看出什麼變化。

    盡管如此,肖陽卻依舊是禁不住的興奮,即便是他親手設計和開發,可是看到這樣神奇的景象,就在眼前真正的發生之時,他自己都感到一陣的難以置信,不可思議。

    當晚上的時間,再次過來一看,整個進度已經到了一半,一半的木塊已經變成了硬邦邦的鐵片之時,這種興奮和不可思議的感覺,更是飆漲到了頂點!

    就這樣將一塊木頭,從原子層面的改動,將其直接變成了一塊鐵片,這簡直就是點石成金!

    難道,神話傳說中的點石成金,竟然要真的在自己手中實現?!

    太不可思議了!

    看著那貨真價實的一塊鐵片,同木塊緊密連接的狀態,肖陽一個勁的瞪眼,吸冷氣。

    他知道自己要創造新的奇跡,可是當奇跡真的從其手中誕生之時,他自己都震撼的夢幻般的難以置信。

    耗費了一天的時間,這塊木頭,終於被完全的轉變成了一塊鐵片,重量沒有變化,個頭卻小了很多,肖陽拿起那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鐵片,一次次的觀摩、欣賞,興奮的心情遲遲不能平復。

    旁邊實驗室的羅宗門等核心工程師,當聽說這塊鐵片,竟然是一塊木頭變出來的之時,竟是齊齊驚駭的瞬間石化,咬牙半響說不出話,羅宗門甚至都驚駭的臉色一片煞白。

    將一塊木頭,變成了一塊鐵片,這讓羅宗門已經感覺不是不可思議和難以置信那麼簡單了,這已經讓他震駭的感到了一種恐懼。

    點石成金,如果這神話傳說中的事情,都真的可以做到,那將來,還有什麼是科技做不到的呢?

    難道那些神話傳說,竟然都有真實的原型不成?!

    這簡直太可怕了!

    羅宗門震駭的兩眼通紅,被人抬了下去,肖陽卻終於按耐下興奮的心緒,開始了新一輪的改進工作。

    現在,這套實驗裝置,只是驗證了技術的可行性,接下來,便是要將其大幅提高效率,減小體積和重量,讓其真正達到小型化的程度!

    將監控系統撤出,減少十公斤重量。

    將材質進行優化,再次減少十公斤。

    將備份冗余系統去掉,再次減少五公斤。

    將系統個頭壓縮,減少十公斤……

    隨著肖陽在量子芯中一次次的模擬驗證,將這套點石成金系統進行一次次的優化、精簡,系統的重量、體積,也在快速的縮小著。

    最終,經過兩輪的全面優化設計之後,這套點石成金系統,也終於縮小到了一個邊長一分米的小盒子,重量也減小到了一公斤之重,可謂是實現了質的提升,距離實際的普及和應用,再次跨進了一大步!。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