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牛記 正文 第二十四章 道可偷、銅需還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江流波端坐於老松之下,侃侃而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詘,大辯若訥。大巧若拙,其用不屈,躁勝寒,靜勝熱,清靜可以為天下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轂,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

    自紫霄宮聽道回來,除了路上路過南天門時,托看守天門的妖將畢方,向東皇太一表達了一下不能現時前往天宮的遺憾,而後江流波和大鵬二人馬不停蹄,直接來到了武夷山。

    蕭升曹寶二人更是驚喜不已,二人修道數萬年,奈何因為自身資質不足,修為境界都是不足,每日裡修煉之餘何嘗不是心中憤懣。

    洪荒之中修行,後天努力的作用幾乎微乎其微,特別是境界提升更是全靠感悟。

    時下洪荒之中巫妖橫行,巫族不修元神,自十二巫祖之下,全部是靠本身**強橫,天生神通行走於洪荒之中。

    此時行走洪荒的大多是盤古化身十二巫祖之下的第一批巫人,他們縮地成寸,一步就是三山五嶽;他們移山填海,只恨天無環、地無把;

    他們法天象地,只覺天不夠高、海不夠深。

    而妖族此時在天庭之上,自帝竣東皇太一之下,又有妖師鯤鵬,下有十大妖聖,三十六路妖王,哪一個不是呼風喚雨之輩。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說的就是妖師鯤鵬,可惜卻因為手裡少了先天靈寶,而天帝帝竣有先天靈寶河圖洛書,東皇太一持混沌鐘,所以鯤鵬只得屈居之下,做了妖師。

    而其下十大妖聖三十六路妖王,像白澤、欽原、獬豸、呲鐵、鬼車等,隨便一個放到後世也算得上神獸了,都是天生神通之輩。

    所以現在洪荒中混的比較差的倒是如蕭升曹寶這類煉氣士了,因為自身根腳太差,只得找了個山頭,窩在裡面埋頭苦修,想要拜師也是無師可拜,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求道無門。

    所以他們更珍惜得之不易的一絲機緣,若不然怎麼會為了交好江流波和大鵬二人而輕易把落寶金錢這樣的寶貝送出去。

    只怕他們也是知道這落寶金錢的神奇,只是他們修為不夠,揮不出威力,再加上被兩隻大妖找上門來,也知道這兩隻妖怪大概已經知道了落寶金錢才尋來,若是不交出來,說不好就有殺身之禍。倒不如乾脆利索的交出寶貝,賭上這一線機緣。

    還好他們賭對了,若是不交寶貝,江流波畢竟穿越百萬年,絕對不會因為一點婦人之仁放棄了落寶金錢這樣兒寶貝落到外人手裡。那麼就只好動用武力了,洪荒之中動了武力就是落了因果,要動就乾脆動個徹底,估計最後也就是洪荒再無蕭升曹寶二人的名號了。

    但是他們既然交了寶貝,江流波也絕不會欠他們因果,所以江流波又來傳他剛剛所得的一點修煉心得了。

    此時江流波講的一般是自己聽來的大道,另一半是自己對照前世看過的一些修道資料,加上自己的體悟。

    隨著他修為精進,前世記憶愈加清晰,許多曾經無意中眼神掃過的東西,現在幾乎都能想起來。

    特別是像《道德經》之類這樣耳熟能詳的書籍,以及一些佛家常用的偈子,經常是在一些小說中被引用過的句子等,此時江流波真正踏上追求天道之路,這些東西去蕪存精,倒是幾乎又整理出了一本《道德經》來。

    大道難求,但是天道之下總有一絲生機,江流波就是這樣活生生的例子,若是三清中的老子得知了江流波這樣肆無忌憚的把他日後傳下的道是會氣得吐血三升還是該感謝江流波提前替他傳道了!

    又不知後世常說的偷盜一詞,是不是因為江流波這樣的「偷道」之人而流傳下來的。

    又一想,聖人又何嘗不是在盜天道之中的一線生機呢?要不然怎麼有「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說法呢?

    所以江流波「偷」的理直氣壯,氣壯武夷。

    開始的時候江流波是自己講給別人聽,講到後來又像是在講給自己聽,隨著自己漸漸沉浸在道的領悟講解之中,他講道的聲音也漸漸覆蓋了整座武夷山。

    於是有那些開了靈識的飛禽走獸、山妖精怪,便漸漸的向著江流波所在之地聚來,靜靜的停在一旁參悟。

    此時鴻鈞道祖未曾合道,天道不全,是故也沒有「道不輕傳」的說法,所以傳道便有功德。

    只是這一絲功德極其微弱,不易覺察罷了。哪怕只是一絲功德,江流波在講道中也覺得越講越順,彷彿一個嶄新的世界正在向他緩緩打開大門,讓他窺得了那一絲大道的瑰麗。

    山中無甲子,修道無歲月。

    轉眼百年已過,江流波停聲起身,才現周圍山頭大大小小的精怪妖獸們,這些精怪妖獸們有些修為低下,為了聽道聚在一起,渴了餓了便飲些山泉雨露,數十年下來,有的已經是形銷骨立、站立不穩。便是蕭升曹寶二人也是閉目體悟,竟是無人察覺江流波已經停了講道。

    這也是江流波修為較低,所講剛好能讓這些精怪妖獸聽懂,若是聖人講道,那麼這滿山生靈,只怕沒哪個能這樣沉浸其中。

    到底是大鵬根腳最好,江流波等了片刻,大鵬倒是最先醒來。

    止住了大鵬開口說話,二人悄悄的飛起,離了武夷,向東海前去。

    這是兩人三十三回來的路上商量過的,不周山乃是妖族巫族聚集之地,除了大山深處,周圍妖巫聚集,難免會有些紛爭,而江流波更清楚日後兩族必有紛爭,還是早早離了是非之地為好。

    二人現在修為精進,趕起路來再不像以前那般慢騰騰的好似爬雲一般,所以回東海倒是最好的選擇。

    想起日後巫妖紛爭乃至大戰至兩族沒落,再想想剛才講道之時那些周圍圍坐的精怪妖獸,江流波愈加體會到了大道之路的艱難。

    天生神通的巫族天妖們修為來得容易,卻用來爭鬥,而這些洪荒之中的弱小生靈們,偶然開了靈識,為了尋道,便是刀叢荊棘,火海毒山,他們也敢走上一趟,只是不知道日後他們有了神通,是否會像現在的巫妖二族,放任自流,慢慢走上毀滅之路,還是能一如既往,一步步邁向道之顛峰?

    昔年看《西遊記》,有地仙之祖五莊觀鎮元大仙,在自己觀內立了「天地」二字的牌位,雖然文中鎮元大仙自己說只有這天地才可讓自己一拜,另一方面也未必沒有他寫下天地二字警醒自己的作用。須知天地之中追尋天道,一步走錯便是萬劫不復。

    這也是江流波修為精進,才真正明白了便是鎮元大仙這類佛祖菩薩見了都禮讓三分的高人,為何要立「天地」之牌位。

    暗自警醒了一番,兩人已經來到了當年挖五金之精的陽山處,原本這山五金之氣太過濃厚,所以草木凋零,自從二人挖走了銅精,這山上倒是草木欣欣向榮,有了一派名山大川的氣象。

    江流波喊得大鵬停下,兩人下得雲端,行走山中,看山中日漸茂盛的草木叢林,山間感覺到了大鵬強橫氣息的飛禽走獸狼奔鼠竄,不由得相顧一笑。

    江流波當然不是只來遊玩的,而是他修道數年,感覺自己以前所做不妥,前來補救而已。

    先是讓大鵬自葫蘆中取出當年兩人挖走的三百萬斤的銅精,江流波對著大鵬道一聲:「看好了!」

    然後身後火翅膀一扇,那些銅精中的一半就在一團火光中輕易融化,幾乎轉眼之間,就融成了九個大圓球,而且更見純淨,比起當初二人粗製濫造的簡直是天上地下。

    隨手把那九個圓球打入山體之中,以九宮之陣法隱去九球,然後又把那剩下的一半銅精又取出一半,煉成數個小塊,分散拋入山澗之中,再把剩下的銅精煉成一團,去了雜質,這一團仍有六七十萬斤。

    看著大鵬迷惑不解的眼神,江流波笑道:「天地之物,自有定數,有緣取之已經是得天之幸,我們卻是有些過了,而且日後還要有一大功德之人前來取用,我總得給別人留點念想吧!」

    大鵬何等聰慧之人,開始不過是被寶迷了心竅,此時江流波一點便透,乃誠心向江流波道謝:「多謝哥哥提點。」

    江流波笑道:「自家兄弟,何必客氣,當初還是我先生出貪念,幸虧此時醒悟,否則就要釀出大禍了。」

    又道:「剛才你已經見識了我火翅的神通,當初我們可是不分晝夜煉了數月才煉出這些五金之精,現在有了火翅,煉化它不過是易如反掌。等到了海邊,我再讓你看看地水兩翅的神通。」

    (感謝大家支持,今天我也進了仙俠新人新書榜前三了,激動啊!感謝支持,仍然求推薦求收藏!)

    歡迎本書第二位粉絲來到,sdsdfas!謝謝!!!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