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裝著一口泉 正文 第五百一十五章 還要集資?
    一共用了七天時間,幾人總算把標注的地方全部按上遠紅外相機。( 更新本書最新章節)自從青山鎮開始實施封山育林後,劉軍浩很少到大山深處來,最多也就是在外邊弄些知了殼。

    這次進山他算是大開眼界,許多以為絕跡的動物都在深山中顯出蹤跡。不過很遺憾,除了幾隻雲豹外,並沒有發現其他大型貓科動物。

    這些日子劉軍浩的收穫也不小,單是木耳就採了五六斤。大山深處人際罕至,各種山貨很多,劉軍浩一路走來,發現了十幾株山核桃樹。如果把上邊的核桃打光,最少能賣幾百元。另外還有板栗樹、野柿子、野棗等等,可惜這些他們只能飽飽口福。山道崎嶇,加上路途太遠,他們根本無法攜帶太多的東西。

    安置好遠紅外相機,他們沒有在大山中過多逗留。歇息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開始下山。

    下山輕鬆多了,不到兩天時間就從山中走出。

    走出大山,幾人都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劉軍浩此刻歸心似箭,將近十天沒有見兩個兒子,心裡想的不能行。

    離自家院子還有十幾丈遠,悟空、鼠標、小黃斑皮等動物已經跑過來迎接,讓劉軍浩小感動了一把。

    人家兩口子分開這麼長時間,肯定有話說。因此王俊峰等人也沒有進院子歇息,打了聲招呼後直接回村子。

    張媽去村裡找人閒聊去了,院裡只有張倩在哄孩子。

    劉軍浩進院就抱起兩個小傢伙,老大小二也不認生,不住在他的懷裡踢騰。肉呼呼的小手還朝鼻子上抓。

    「你才回來歇會兒吧,抱小程就行。我來抱小航!」

    「小程,小航?」劉軍浩疑惑的問道。兩個小傢伙什麼時候起名字了。聽起來這名字不像老婆的風格呀。

    「我媽起的名字!」張倩嘟囔道。

    前幾天張媽來劉家溝時就關心起兩個外孫的名字,一聽他們還沒有起好,立刻將張倩訓斥了一頓,直說兩口子不當回事兒。

    張倩心中腹誹不已,就是因為太當回事兒。所以才沒有亂起。

    她這邊還沒有開口回應,張媽已經想好名字:老大叫劉啟程、小二叫劉啟航。這名字在張倩看來很一般,她口中應承著,說等劉軍浩回來再商量一下。

    只是隨後幾天不斷有遊客詢問小孩的名字,張媽一律用「啟程、啟航」介紹。兩個小傢伙長的討人喜愛,很多人抱他們的時候也啟航、啟程叫。

    看這兩個名字已經叫開。張倩只能表示默認了。

    「啟程、啟航,這兩個名字很好,咱媽起的很有水平呀,」劉軍浩倒是覺得不錯。簡單上口,很容易記。

    其實名字不過是個代號而已,根本沒必要想那麼多。他初中有個同學叫郭清華,結果現在在鎮裡當建築工人。

    在家連歇了三天,劉軍浩總算休息過來。

    這段時間不少人家都忙著秋收,他家後院那片地不過巴掌大,自然沒啥可忙的。不過劉軍浩也沒閒著,幾乎隔三差五往郵局郵遞野菊花茶。

    看著訂單每天不斷增劉軍浩心中納悶不已,似乎短短的幾天時間。所有人都改喝野菊花茶了。

    不但他這裡訂單猛增,週日週末也有很多遊客親自跑到劉家溝後山上採摘。

    劉軍浩上網時好奇問一個網友。網上賣野菊花的那麼多,為啥要買他的。那人回答,朋友介紹過來的,對你放心,知道你這野菊花沒用硫磺熏蒸過。

    野菊花用硫磺熏蒸?劉軍浩上網翻出往日的新聞後,才知道自己進山那段時間裡,網上硫磺菊花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雖然那個指的是白菊花,但是不少人買野菊花時也謹慎起來。

    硫磺生薑、硫磺土豆……網上的新聞讓人看得心驚肉跳,連飯都不敢吃了。幸虧自家糧食都是從村裡買的,知根知底。

    劉軍浩看完新聞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食品安全問題國家都沒有辦法,自己還能發表什麼感想。

    他這邊正在感慨,毛孩子卻叫嚷著衝進院子。

    「你這熊孩子不去地裡幫忙,到我這裡幹啥?」劉軍浩開口問道,這個時候才發現對方手中拎著一個黑塑料袋。

    「小浩叔,我家花生收了,我爸讓我送點花生給你嘗嘗。」

    人家既然已經送來,劉軍浩就沒有讓他再拿走。晚上煮了不少和媳婦分著吃。

    剛摘的花生帶有水汽,吃起來味道很不錯。

    吃著花生,劉軍浩又想起前段時間在山中發現野生花生的事情。

    他特意上網查了下,發現杜波說的並不正確。中國土生土長的花生也不少,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文獻中已有花生的明確記載,新石器時代的原始文化遺址中也多次出土花生的炭化果仁。此外中國很多地方也曾報告過與花生形態極為相似的野生植物,只不過是沒有普及開罷了。

    看過這些資料,劉軍浩堅信自己石鎖中那些就是野花生。

    *

    *

    *

    十一來臨,劉家溝照例要起大戲。

    劉軍浩也開始忙碌起來,每天早早從後院捉了黃鱔放在木盆中,等待遊客上門購買。

    院子裡的事兒忙完,他給媳婦打聲招呼,又用電動車馱著兩水桶黃鱔朝村中駛去。這幾天村裡農家樂忙的不可開交,劉軍浩只好把黃鱔送上門了。

    送完黃鱔,他原本想掉頭回家,

    卻被劉軍奇喊住,讓他過去歇歇腳。

    「你小子,這幾天賺了不少吧」電動車剛停下,劉廣聚就叫起來。

    「還行,你們這是在幹啥呢?」

    「沒啥,打牌玩。」劉啟華說著跺了幾腳,地上立刻灰塵亂飛。

    「廣聚叔,等大家種完小麥,這路也該修了吧?」劉軍浩扇了扇面前的灰塵問道。碎石路就這點不好,人來人往的車輛將石頭壓碎,現在稍微跺腳就會揚塵。

    「我正想找你們商量一下,這條路要修好還差不少錢。」不提修路還好,一提劉廣聚立刻哭喪著臉回答。

    「差多少?」劉軍浩以為自己聽錯了,上次集資的時候還說綽綽有餘,轉眼怎麼又不夠。不單他心存疑惑,剩餘幾人也豎起耳朵。

    「估計還要十幾萬呢……」劉廣聚隨口報來。

    「我說廣聚叔,你老人家不會搞**了吧,上次咱們集資你還說不差錢,怎麼轉眼又上漲了。」沒等他說完,劉軍奇就從椅子上跳起來,開口大叫道。

    「就是,廣聚爺你不會把自己當成中石油了,說漲就漲!」劉啟華也跟了句。

    「你們這群小子故意氣我不是,咱們村收的錢哪一次賬目不是清清白白,要不你們跟著回去查賬。」劉廣聚一聽兩人污蔑他,頓時脖子上青筋直冒。

    「別,廣聚叔,我們信了還不成。」劉軍奇幾人趕忙求饒,他們剛才不過是開個玩笑罷了,誰知對方這麼大反應。

    其實這幾年劉廣聚的所作所為大家都看在眼中,確實為劉家溝辦了不少實事兒。

    「有你們這麼開玩笑的嗎」劉廣聚憤憤的說道。別的事情開玩笑可以,在這上邊絕對不行。

    「廣聚叔,費用到底怎麼又差十來萬,你給我們講講詳情,是不是材料上漲了。」劉軍浩剛才雖然沒有插話,心中也納悶不已,這價格漲的也太多了點。

    「材料倒沒有大的變動,不過我準備把咱們這條路加厚加寬,原來那點錢肯定不夠用。」

    「還要加寬?上次你不是說不按國家標準修嗎,能過手扶車就行。」又有人接話。

    「原來我也這麼想,不過前段時間上街看了鎮上修的水泥路,我覺得定的標準有點低。咱們村幾乎家家都有手扶車,一次載重兩三千斤,按原來咱們那個修路法的確沒有問題。但是過拉沙、拉磚的五征車肯定不行,那車每次能拉五六千斤。這才多長時間,咱們鎮上不少水泥路都壓壞了。咱們村以後肯定有不少人家要蓋房子,這路修結實點沒壞處,省得年年返工……」劉廣聚把自己的想法全盤托出。

    「這倒是實話」聽他說完,眾人點頭附和。自從大青山通往外邊的公路修好後,青山鎮迅速繁榮起來,翻修房屋的人家不斷增多,不少地段水泥路也壓得坑坑窪窪。

    「廣聚叔,你想把路修好我們不反對,可總不能還讓大家兌錢吧?」劉軍奇撓了撓頭反問道。上次修路大家踴躍集資不假,不過這次怕就沒有那麼好說話了,畢竟誰的錢也來得不容易。

    「我不正發愁嗎,正好你們都在這裡,幫我想想還有什麼地方能找錢。」他這些日子為修路款恨不得把頭髮揪掉,可惜也沒想出什麼生財的主意。

    「我們能有啥招,要不再找找鎮裡看?」劉啟華建議到。

    「別提鎮裡,現在齊鎮長都被我找怕了,鎮裡根本沒有多餘的錢。」提起這個,劉廣聚連連搖頭,「實在不行只好到信用社貸款。明年咱們村租房、租地加養雞場應該能解決一部分資金。」

    「你們慢慢想吧,我要上街一趟。」閒聊幾句,劉軍浩招呼悟空回家。這兩天又有人在網上訂購野菊花,他準備早些給人家郵過去。

    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