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裝著一口泉 正文 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打不鬧不熱鬧
    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打不鬧不熱鬧

    「瞎貓碰死耗子?」有遊客看明白幾分,難以置信的反問。在他看來這種所謂的滑竿鉤和姜太公釣魚沒什麼兩樣,除非那魚犯暈,否則根本不可能朝上撞。

    「下邊是見證奇跡的時刻……」劉啟華買個關子叫道。

    只見劉五爺微閉的雙眼突然睜開,雙手使勁朝下一壓一攪,跟著竹竿嘩啦啦提甩上來,一條三斤多重的鰱魚被扔到冰面上。

    「我就不相信……還真行」那遊客話說到一半,只能改口。

    「小浩,老爺子怎麼知道竹竿上有魚?」王醫生湊過來問道,他也很好奇。

    「要不怎麼叫絕活,這滑竿鉤一般人玩不起,憑的就是感覺。沒在水中捉三四十年魚,基本就是白瞎。」劉軍浩笑著回答。滑竿鉤的原理他聽爺爺講過,只知道個大概。劉五爺在大青山被稱為奇人,手底下沒幾個絕活,怎麼敢擔當這稱呼。

    據說有年冬天鎮裡組織人手劉家溝修河堤,十里八村的勞力都過來幫忙,中午飯派在劉家溝。那個時候冬天根本沒啥青菜吃,無奈村裡只得請劉五爺鑿冰捉魚當菜。這老爺子也不含糊,一上午用滑竿鉤釣了幾百斤魚,中午隊裡邊熬幾大鍋魚湯,吃的那些勞力讚不絕口。

    說話之間,劉五爺又扔上來一條鯉魚。不到兩個小時捉了將近五十斤魚,足夠趙光明家用。

    等老爺子歇手,感興趣的遊客紛紛上前刷滑竿鉤,可惜忙乎半天連個魚毛也沒捉到。

    捉完魚,劉軍浩又招呼眾人把冰塊重新放回去。然後在上邊蓋了些稻草,旁邊豎立起一個醒目的標誌。

    這主要是防止有人在堰塘上滑冰的時候,一不小心掉進冰窟窿。

    由於山溪的支流經過堰塘,因此這水也算是活水,加上這些年氣候變暖,冬天堰塘的冰一直都很薄,根本不敢站人。今年卻不同,冰層很厚實,完全能夠承受人們的重量。堰塘現在變成了天然滑冰場,每天都有很多遊客在上邊滑冰。村裡那些熊孩子更不得閒,吃過飯全部過來打陀螺。

    劉軍浩剛準備回家捉幾隻公雞隔天給趙光明送過去,結果被劉廣聚拉住追問:「小浩,你家的大犁頭還在嗎?」

    「大犁頭,你找這東西幹啥,早八百年就被我扔到鍋灶下當柴火燒掉了。」他不解的反問。

    「我就知道你這熊孩子是『仔賣爺田心不疼』。我不是打算把公路上的雪清理一下嗎……昨天接到鎮裡的電話,說縣裡的鏟雪車還要幾天才能到達鎮上,估計也不會幫咱們劉家溝鏟雪。

    我打算讓每家出一個勞力掃雪,把通往鎮上的公路打通,方便人們上街趕集。不然這日子再過下去,人們連鹽吃都沒有。」

    劉廣聚最後的話倒不是誇張,這半個多月大雪封山,劉家溝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要不是有電視電腦可供娛樂,真不知道會無聊到什麼地步。

    村裡要清除積雪,這是好事兒,劉軍浩第一個舉手贊成。等路修通,自己就可以騎著電動車上街了。

    事實上,很多遊客想來劉家溝遊玩的人也在關注著公路通車情況,有人還特意在QQ上給劉軍浩留言,讓他們往雪裡邊撒工業用鹽融雪。這建議很好,可惜沒考慮實際情況。鎮上又沒有大工廠,往哪裡找工業用鹽。如果用自家的食鹽,這十里多路怕是要撒上幾十噸,根本用不起。

    「現在你找大犁頭,估計全村都找不到」一旁歇息的劉五爺跟著插嘴,「多少年都沒有下過大雪了,誰還收拾這東西。」

    大犁頭是農村的一種鏟雪工具,模樣和犁地用的那種鐵三角犁很像,不過是用木頭製成的,一般有**十厘米長。使用的時候由兩頭牲口拉著,犁頭扎進雪中正好可以把雪推到道路兩旁,清除積雪倒是很方便。

    「那咋辦,總不能讓大家拿木掀鏟吧。」劉廣聚一時沒了招。

    「沒有咱們可以重新做,又不是什麼難事兒,關鍵是這麼深的雪,牲口估計也使不上勁兒。」

    「可以用手扶在前面拉,」劉五爺剛把難題拋出來,立刻有人接口。

    眾人站在堰塘邊七嘴八舌,算是把明天掃雪的事情確定下來。

    看看差不多到做中午飯時間,劉軍浩把魚拎起,回到了家。一進屋就看到媳婦和王芳正抱著幾個小豹崽照相呢,其中一個小傢伙聞到劉軍浩的氣味,立刻衝過來,張著小嘴對著他的褲腿一陣撕咬。

    「你們怎麼把豹崽弄下來的,那只草豹子竟然沒反應?」劉軍浩伸手抱起這個小傢伙,奇怪的問道。產仔期的草豹子相當凶悍,陌生人稍靠近巢穴,它立刻嗚叫著警告。

    他們兩口子算是熟人,但是主動接近豹崽時也小心翼翼。

    「哪是我們抱的,是這幾個小傢伙自動從樓梯上趴下來的,母雲豹出去找食兒了。」張倩說著把相機塞到老公手中,讓他幫忙給王芳和自己合影。

    幾個小傢伙在屋內完全沒有認生的樣子,不住到處吮嗅。

    「真羨慕你們,院中養這麼多可愛的動物,連雲豹都快變成家養,你們是怎麼做到的?」王芳看著滿臉萌態的小傢伙,很想自己也餵養一隻,不過知道不大可能,畢竟這東西不是小貓小狗。

    「沒有了,就是以平常心對待。其實動物的本能很敏銳,知道人類是否有敵意,很聽話……」張倩正謙虛著,話還沒說完,突然驚叫一聲,抓起掃帚恐嚇那隻小雲豹,「出去,快出去」

    「嗚嗚」小傢伙好像並不怕她,依然撅著屁股往棉靴上拉屎。等拉完後才大搖大擺的溜出門。

    「我的靴子,昨天才晾乾,還沒穿呢。」捧著臭烘烘的棉靴,張倩哭笑不得。

    早上吃過飯,劉軍浩沒在家耽擱,和趙教授一起扛著木掀早早的趕到村裡。本來他不想讓趙教授過去,誰知道人家直說在家快憋壞了,出門鍛煉鍛煉也好,說啥要跟上。屈指算來,這老爺子來劉家溝將近三年時間。剛來的是身上毛病不少,可是這三年沒得過大病,而且越活越年輕,現在幹起活抵得上半個勞力。

    當然變化的不是他一個人,那些在村裡居住的老年人也是如此。

    本來這場大雪,劉廣聚還害怕這些老人有個頭疼發燒,到街上看醫生不大方便。因此特意私下通知劉軍浩等人,讓他們做好準備,真有人出現意外,立刻往醫院抬。誰知道擔心完全多餘,人家啥事兒都沒有。

    進到劉廣聚家院中,就看到他和二麻子正彎著腰在那裡慢吞吞搖手扶車。現在油箱水箱溫度過低,手扶車很難搖動。劉軍浩來之前他們已經折騰了十幾分鐘,有次搖的太快,搖把差點把二麻子的門牙打掉。

    「我說廣聚叔,你們這個樣子,估計到晌午車也發動不起來,還是讓我來吧」劉軍浩在旁邊看的直急人,乾脆讓他們兩個讓開。

    「讓小浩來」二麻子擦了擦腦門上的汗珠,起身讓開。他知道劉軍浩的力氣,去年冬天自家的車發動不起來,還是找他幫的忙。

    兩個人閃開位置,劉軍浩一手搬著減壓,一手抓著搖把,連搖了十幾圈,手扶突突拉起黑煙。

    車子發動起來,還沒等劉軍浩歇口氣,那邊毛孩子也過來了,說是喊他過去幫自家搖車。

    還沒有開始鏟雪,劉軍浩已經連搖了四家手扶車,身上直冒汗。

    幾輛手扶發動起來,那邊已經有人扛著大犁頭過來安裝。

    車子開出村外,眾人傻眼:村裡的積雪清除過,手扶勉強能走,哪知道等到了公路上輪胎在雪窩中直打滑,根本開不成。

    「還是弄回去換攪輪吧」劉廣聚一開口,又讓眾人把手扶車開回去。

    攪輪是用手扶耕地時候使用的, 是由幾個鋼板焊接而成,主要是防止輪胎把地塊壓瓷實。

    換上攪輪,新的情況再次出現:積雪太深,手扶在路上剛前進十幾米就鑽進雪堆中,突突拉著黑煙。

    無奈眾人只好現在車頭前端按兩個擋板,這樣前進的時候可以把積雪推到一邊。

    本以為這次應該行了,不料積雪太厚,手扶的速度根本提不起來,經常性熄火。

    而且這路最多能容三台手扶車開動,很多人乾著急幫不上忙,最後只能換班在後邊鏟雪。

    清掃的積雪全部扔到路邊的溝裡邊,堪堪把那條深溝填平。

    眾人幹活在一起有說有笑,倒也不覺得累。

    鬧出這麼大的場面,折騰一上午,清掃的路段還不到三里。看情況,最少需要兩天才能把路修通。

    和預想的差不多,一直到第二天下午,眾人才把路上的積雪打掃乾淨。

    見時間還早,劉廣聚又臨時指揮大家揮師東進,把村口通往學校的路順便也清掃一遍,以方便學生上學。反正這段路不到一里,清掃起來容易。

    公路上的積雪清除乾淨,馬導就迫不及待的帶著劇組離開劉家溝。

    原本半個多月前就結束拍攝,誰知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雪把他們阻隔在劉家溝。這讓馬導乾著急沒有辦法,秋天的場景拍攝不成,最後只能和編劇一起修改劇情,把部分情節改為冬天發生,順帶拍了些雪景。

    《XX陽光2》最初打賀歲的主意,預備趕在新年的時候播出。現在不得不改變計劃,將播放日期推後,做朝廷台兒童頻道的開年大戲。

    劉家溝通車,劉軍浩第一時間就把趙光明需要的東西送過去,本來想順便把請帖帶回家。哪知這小子多事,非要隔天騎著摩托自己過來送,說是禮節問題。

    最初打算和媳婦一起去參加婚禮,不過現在路上滑,本著小心為上的原則,劉軍浩決定一個人過去。誰知道悟空見到主人推電動車出門,死活賴在上邊不下來。連趕幾次沒效果,劉軍浩只好決定把這傢伙也帶上。

    趙光明家的親戚多,七大姑八大姨,街坊鄰居,外帶趙振南生意上的朋友,總共有四十多桌客人。

    劉軍浩這邊剛帶著猴子出現,看熱鬧的小孩子嘩啦全部圍上來。他們中有很多看過《XX陽光》,十一劉家溝起大戲的時候還特意到劉家溝看過,因此對悟空比較熟悉。

    這麼多人圍上來,悟空也不怯場,這傢伙本來就是個人來瘋,觀眾越多它越喜歡鬧騰。

    劉軍浩瞧它過得自在,索性不再管,自己找相熟的人坐一起喝茶。

    結果沒料到在司儀主持婚禮儀式的時候,這傢伙卻鬧出ど蛾子。

    這種帶司儀的婚禮模式是今年剛在大青山流行的,無非就是讓新郎新娘搞個宣誓儀式。算是中西合璧,劉軍浩結婚時還沒有這麼多道道。

    司儀剛拿著話筒背台詞,悟空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溜出來,直接蹦躂到桌子上,抓起另一隻話筒背對著司儀吱吱叫起來。

    「……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裡,」

    「吱吱」

    那司儀聽到聲音一愣,還以為誰在開玩笑,接著又朝下念到,「在這溫馨浪漫的時光裡,我們共同慶祝……」

    「吱吱」

    看熱鬧的人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司儀一回頭,看有隻猴子在後邊學自己學的有模有樣,頓時也噗嗤笑出聲來。

    劉軍浩這才反應過來,趕忙呵斥一聲,把這傢伙的話筒奪下來。

    司儀反應夠快,笑著自我打趣一句,「看來這猴子迫不及待的想看新人,所以我還是長話短說,有請兩位新人閃亮登場……」

    經過猴子這麼一鬧,婚禮現場的氣氛頓時熱鬧起來。其實結婚就是這樣,熱熱鬧鬧才有喜慶氣氛。

    待司儀開口詢問新郎是否愛新娘時,趙光明這小子不好意思,只是對著話筒小聲嘟囔一句。

    那司儀腦瓜也好使,很會臨場發揮,抓著話筒走到悟空跟前叫道,「剛才新郎的聲音太小,咱們問問這猴子聽見沒有?」

    「吱吱」悟空看見話筒伸過來,立刻衝著亂叫一通。

    「看來人家沒聽清楚,你還要重新說一次」

    趙光明只好重新喊一次,這時司儀又出了新花樣,「大家說要不要他們當眾親吻一下?」

    在農村當眾親吻這事兒還是很少見,一時看熱鬧的人都沒有回答。

    「我不問你們,還問猴子」司儀話筒一轉,又送到悟空嘴邊。

    「吱吱」悟空除了這句沒別的。

    「我聽懂猴語了,它說要」司儀突然大聲宣佈。

    「親一個」「親一個」立刻有半大的熊孩子配合著起哄。

    趙光明兩人只得表示一下。

    一套折騰下來,剩下的就是散發喜煙喜糖。趙光明剛把糖端出來,這傢伙就衝上去哄搶,劉軍浩攔都攔不住。

    中午坐桌的時候劉軍浩看看旁邊的人,一個人都不認識,誰知道人家先開口打招呼道,「你是劉家溝的劉軍浩吧」

    他才發現這桌上的人基本上全認識他,劉軍浩對此也不感到意外,畢竟自己大大小小也算是大青山的一個名人了。如果大青山有人要買黃鱔,肯定第一個想到自己。

    菜端上來的時候悟空不停要這要那,還是劉軍浩用一次性杯子給它弄了滿滿一杯才堵住這傢伙的嘴。

    等新人敬酒劉軍浩本來還想和趙光明碰幾個,看他臉紅得和猴屁股沒兩樣,索性饒這傢伙一回,只碰一個了事。

    哪知悟空見主人如此,也拿著杯子要和趙光明碰,劉軍浩敲了下它的腦袋,這傢伙才消停下來。

    一頓飯吃到下午…多,看看客人走得差不多,劉軍浩也準備推上電動車離開,卻被趙光明給叫住,「劉軍浩,別慌走,等我大後天回門你也跟過去吧。」

    「我去算啥事兒」他不解的問道,人家回門一般是長輩跟上,平輩人去的很少。

    「那天不是要鬧酒嘛,我二叔根本不會喝酒。你到時候可以幫我扛點。」

    「靠,感情是想讓我幫你扛後腰呀」劉軍浩笑著捶了這小子一拳說道,「行,沒問題。」他以前喝酒不行,現在經常有村裡人和遊客喊過去陪客人,經過的場子多了,也有個七八兩的酒量。

    「對了,你們回門那天是怎麼弄的,被張倩她嫂子們糊了沒有?」趙光明有些犯楚的問道。

    大青山這一片有個習俗叫「回門」,即新娘子出家三天後要帶著新郎回娘家。

    酒席吃完,還要進行糊女婿。

    新娘的嫂子或者小輩人弄鍋底灰、青泥巴往新女婿的臉上糊,而且這個是不能洗的,你洗的越乾淨,人家越糊的高興。

    有時一連七八個人上來糊,直到把新女婿糊的看不出人樣為止。

    因此新女婿上門的時候精神必須高度集中,瞅準機會撒腿就跑,防止被人糊到。

    劉軍浩還記得他們小時候本村的一個姑父回門,這人怕糊,沒吃完飯就從酒席上逃走。劉軍浩和劉啟勇幾個半大的小子惱了,順著河堤直把他追出二里地,追到高河村,當時正好地裡有幾個人在種地,劉啟勇在後邊大叫著「截住,截住」

    種地的人還以為是攆賊,提著鋤頭就攔住,結果把那人嚇得大叫,「我不是賊,不是賊,是劉家溝的女婿,他們要糊我,」

    人家種地的這才放開路,讓他跑掉。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