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老師在此 第二百二十三章 孫策欲崛起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也就是兩年前,孫堅與劉表因為袁紹的密信,因為一塊玉璽廝殺起來,孫堅戰死!孫策當時虛歲十七,他將孫堅的靈柩運回,葬於曲阿縣。

    劉表勢大,孫策不能相抗衡,決定忍辱負重,於是孫策渡江,居留在江都,結納豪俊之士,待養成羽翼,為父報仇。

    孫策不僅繼承了烏桓侯孫堅的俊美容貌,而且繼承了他的勇武,在這兩方面甚至是更勝一籌,且性格開朗、直率、大度,善於聽取部屬的意見,很會用人,說話又愛開些玩笑,有幽默感,因此贏得了士人、百姓的擁戴,士民都願意為他拚命效忠。

    徐州名士張紘因喪母,時居江都。孫策幾次拜見,和他研究天下大勢,有心接近張紘,讓他幫助自己。

    孫策感歎一番,試探道:「目前漢祚衰微,天下紛亂,英雄豪傑,都擁兵自重,各圖發展。沒有人出於公心,扶危濟亂。先父曾與袁氏共破董卓,功業未遂,不幸被黃祖所害。

    我雖年輕識淺,但卻有心要幹一番事業。如今,我想到袁術那裡去,請求他把先父當年的舊部交我統領,然後到丹陽去依靠舅父吳景,收集流散兵士,東據吳郡、會稽,報仇雪恥,做臣服於朝廷的外藩。您以為如何?」

    張紘覺得孫策不以誠待他,推托:「我識見簡陋,況且又服喪在身,對您的事,實在難以幫忙。」

    孫策聽出了推脫之意,當即拿出了自己的誠意:「您的大名,名聞遐邇。四方之人,無不嚮往仰慕。我的這些打算,成與不成,由您一言而決。您一定要對我直言相告。如果我志向得伸,大仇得報,決不會忘記您的教誨之恩。」

    說到動情之處,孫策眼中不覺落下淚來,十分傷感,他再是堅強、豁達終究還是一個不滿二十歲的年輕人,父仇難報,上有老母,下有幼弟、幼妹,全靠他一人支撐著,他父親原來的舊部下全都在袁術的手下,被束縛著,不能給予他幫助

    張紘見孫策言辭慷慨,神色間流露著忠義豪壯之氣,深受感動,覺得他是一個可以成大事的人,沉吟一下之後:「當年周朝王道陵遲,齊桓公、晉文公才能應運而起;王室一旦安寧,諸侯就只能貢奉周朝,盡臣子的本分了。

    你繼承父輩威烈,驍勇善戰,假如真能棲身丹陽,召集吳郡、會稽兵馬,那麼,荊揚二州自可掃平,報仇雪恨也指日可待。那時您憑倚長江,奮發威德,掃除群雄,匡扶漢室,所建的功業,絕不會亞於齊桓、晉文,定會流芳千古,豈止作一個外藩呢?目前世難時艱,如果您想建功立業,就應當南渡去江東,我將與我的好友一起去支持您。」

    孫策聽了張紘的一番話語,心中激盪難平:「那一言為定!我馬上開始行動!只是我有老母幼弟,不便同行,現在全都托付給您。希望您多加照顧,使我無後顧之憂。」

    得到高人指點的孫策馬上趕赴壽春,去見袁術。他流著眼淚對袁術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袁術對孫堅的舊部一直很忌憚,有見識過孫策的厲害,現在聆其語言,察其舉止,知道他能屈能伸,大有過人之處。但是他沒有足夠的信心能夠收服孫策;

    就算是退一步來講,將孫堅舊部還給他讓他自立,他也心有不甘,那黃蓋、韓當、周泰等人都是良將之才,勇戰之輩,思慮一下之後,袁術道:「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吳景為丹陽太守、你的堂兄孫賁為都尉。丹陽是出精兵的地方,看看現在劉備手中的丹陽兵,何其的精銳!你可去投奔他們,召集兵勇。」

    孫策見袁術不為所動,心中惋惜,但是大活人總不能讓尿憋死吧?大事還得接著干啊!便接了自己的母親,帶著汝南人呂范和族弟孫河,到了丹陽曲阿。依靠舅父的力量,不久,孫策便召募到兵勇數百人。但是不幸遭到涇縣大帥祖郎的襲擊,全軍覆沒不說,差一點丟了性命。

    孫策無奈之下只好重新投靠到袁術的麾下,等待機會,而這個機會不久就到了!

    揚州前刺史劉繇接到皇帝密詔,挑起對袁術的戰爭,糾集了數十個有心匡扶漢室的士族起兵反袁,並且在戰爭中打的袁術節節敗退!這讓袁術惶惶不可終日;

    他現在的領地不過是豫州的東部,揚州,還有徐州南部的一些土地,整個揚州才是他的根基,這要是失了,他的實力、勢力就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但是他手下這些人有能力的真不多啊!

    除了大將紀靈之外,也就是孫堅舊部了,自從封丘一戰,袁術像是被夏侯惇嚇壞了,整日離不開紀靈了,他可不想紀靈前去平叛,就在這時,孫策前來請戰;

    久聞孫策善戰之名的袁術就撥給他三萬軍馬平叛,這一戰孫策打的劉繇等人狼狽逃竄,有機會殺了劉繇,卻並未殺他,而是將他們有目的的趕到江東去了!

    這個計策是孫策同年的結拜兄弟周瑜出的!他聽聞孫策領兵平叛就從老家出來幫助孫策!一代軍事奇才即使還很稚嫩,但是出手還是不凡的!

    劉繇逃到江東之後又拉起了彭城相薛禮、下邳相笮融、士族陸康等人,結為聯盟,在長江天險與袁術隔江對持,一有機會就咬上袁術一口,袁術的部將根本攔不住這些人的騷擾;

    孫策回到壽春之後韜光養晦,靜待時機;

    「這東西是我父親用命換回來的!現在要拿出去,真是心有不甘啊!。」孫策拿著手中的玉璽磨蹭著,有些傷感,他的對面坐著一人,一身白衣,相貌非凡,端的是絕世美男;

    正是周瑜!「我說伯符這東西再好終究是個死物,無甚大用!說句不中聽的話伯父當年也是一時糊塗,誰要給誰唄,換點好處豈不實在?堂堂的大漢天子,那麼大的一個活人竟然沒人要?為了這個破東西卻爭的你死我活!

    我看啊!還是曹操、曹孟德是個明白人,當初他孤身追擊董卓,目的就是迎回天子,即使人家沒有做到,不還是博得一個美名嗎?現在呢?他得償所願!將天子放到了許昌!這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啊!」

    「哈哈哈!你說得對!。」孫策拍著周瑜的肩膀:「聽你的!我知道誰會害我,你也不會害我!用他將我父親的幾個部將換來,也是值得的!就是不知道他們怎麼想!」

    話音未落,門外走來一個威武的老將軍,來到之後先是輕施一禮,虎目含淚:「大公子!」

    「黃伯父?。」孫策有些驚喜,上前扶起黃蓋:「您怎麼會來?」

    「今天輪到我來巡城,到了這裡忍不住進來!大公子!我只說一句話就走,免得袁術心生忌憚大公子!諸位兄弟都在等你重振主公當年的雄風!為他報仇啊!」

    言罷,轉身就走,孫策呆住了;

    「剩下的就要看你的了!伯符?。」不知何時周瑜走到孫策身邊,笑著說道;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