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盤園主義 第六章 往事與歷史
    半年多前,東門達觀見到紅帥(由於新紅帥在東門達觀行刺蒲壽庚的故事裡無足輕重,因此文中說到的紅帥,便是舊紅帥)時,擁有著紅帥之容貌、體香以及三圍數字的紅帥,正在照鏡子,用一把檀香梳子,梳理一頭長河瀑布般的頭毛。

    如前所說,紅帥是泉州美女中的美女,最美的美女,所以很值得描繪一下,問題是,野史上只記載紅帥是個美女,至於怎麼美,卻沒有說清楚。這是古代做史的人的通病,寫美人總不肯細描其美麗程度,講清楚三圍數字,只肯來幾句貌若天仙、明艷不可方物之類的套話,或者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類的含糊措辭,愣是不讓人明白美人到底長什麼樣子。應該批評的是,古人這樣做史實在懶惰,遠不如20世紀中國的許多新派作家勤奮,要是這些新派作家在場,不但能把紅帥的三圍測量得清清楚楚,精確到小數點後面三位數,還能把那些重要器官的尺寸、色澤、硬度、濕度等各項技術指標交待得清清楚楚,甚至能把那些器官在不同情緒下的不同狀態,都一一詳細刻畫,不厭其煩,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即使他們從沒見過。遺憾的是,當時是13世紀,史官們還沒有養成這種好習慣,所以我們就只能知道紅帥是個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貌若天仙,明艷不可方物的女孩。不過,紅帥長得怎樣對我們並不重要,對東門達觀也不重要——東門達觀是禪宗大師,並非毛頭小伙。據資料記載,那次見紅帥的時候,東門達觀確買是個坐懷而不亂的禪宗大師,雖然紅帥並沒有當真坐到他懷裡,試探他亂還是不亂。

    紅帥梳好頭毛之後,開始塗口紅,邊塗邊瞧著鏡子裡一個紅光滑亮的圓球——自然是東門達觀的腦袋。徐完口紅之後,紅帥轉過頭問東門達觀說,會不會太褲?——褲是一種殖民語言,原來的寫法是Cool,由一個崩了口的鐵鍋加兩個雞蛋和一根燒火棍組成,意思是冷、冷傲、冷峻、很有型、很有個性等等。該詞是蒲壽庚的西洋三奶帶進來的,流行於大元帝國時代的泉州城。

    紅帥的問題難倒了東門達觀,因為他不懂什麼叫做褲。東門達觀雖博學多才,擁有相當於教授一級的職稱(禪宗大師),卻沒有學過外語(因為做的是中國教授,所以不需要外語六級證書一一古代的中國教授比現代中國教授有骨氣),所以不懂褲;加上紅帥的問話沒有主語,不知問的是口紅褲還是人褲,如果是人,則問的是紅帥褲還是東門達觀褲。因此東門達觀就沒有直接回答紅帥,而是冷冷地瞥了紅帥一眼,冷峻兼傲慢。這副褲斃了的表情,等於間接回答了紅帥的問題,所以她張大了嘴巴,直勾勾地看著東門達觀說,哇塞!大師你好褲哇!

    紅帥那天穿的是一件淡紅色小背心,沒有吊帶的那種,本是件內衣,外面還應該穿一件暗紅色寬肩晚裝,才是正式出場的禮服,但因為兩人見面的地方不是棋盤,而是紅帥自己的房間,所以她就沒把晚裝穿上,只穿著小背心,一條寬大的裙褲,配合著她一頭瀑布般的長毛,完全就是一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樣子。

    野史上說,紅帥本是泉州城一個小戶人家女兒,在家中院子石埕上跳皮筋踢毽子的那種普通女孩。因為蒲壽庚在泉州城裡大興土木,搞道路擴建,紅帥家的院子被征了地,沒有了石埕跳皮筋踢毽子,紅帥只好回屋子裡玩女紅,就是繡花剪紙做衣服之類的事情。將近十四歲那年,城裡舉辦第七屆泉州小姐選美大賽,紅帥她爹媽替她報了名,第一輪資格賽就把評委們驚呆了,一致在評語裡寫道: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天生麗質,未經雕琢。最後這句評語是每個人圍佳麗都有的,意思是她們需要組委會給予雕琢修飾。雕琢過程為時二十天,進行了形體、儀態、舞蹈、美容、歌唱、詩詞、才藝等十多個方面的速成強化訓練,使這批候選佳麗在德智體全面上升了許多檔次,然後讓她們參加了曲線暴露大賽、衣架功能大賽、臉皮抗污染大賽、腦筋急轉彎大賽等多項比賽。紅帥在一系列比賽中都很出色,過五十關斬六百將,在決賽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七屆泉州小姐冠軍,被九奶領進了棋盤園。

    棋盤園是時尚發源地,泉州一切流行事物都是從棋盤園裡衍生出來的,泉州小姐選美大賽也是如此。它最初並不叫選美大賽,而是叫做棋子選拔會,選拔的形式很簡單,父母把小姐們帶進蒲家大厝前院裡,由蒲家八奶(後來才改為九奶)挑選就行了。之所以搞成現在這麼復雜,是因為報名的人實在太多,每年一到八奶選棋子的時日,全城適齡少女全部湧到蒲家大厝排隊報名,從大門一直排到街上,從街上一直排到塗門,整條塗門街都被少女及其父母擠滿,交通完全癱瘓。這種狀態一般要持續十幾二十天。可以理解,這種原始的選美辦法比較折騰人,也比較容易出問題,選到最後那幾天,八奶就會頭昏腦漲胃口顛倒,要是沒有與眾不同的突出特征,就一定選不上,因此就會選進一些嘴巴大過河馬,身材渾圓如球的美女;有一次還選中了一位臉上繡花。笑不露齒的美女,結果把這位皺紋密布、牙齒掉光的老奶奶樂得當場中風,把老奶奶帶來的美艷孫女氣得轉身投了井。此類事件發生過多,搞得蒲壽庚很生氣,於是提拔九奶代八奶管理棋盤園。九奶走馬上任後,果斷改革棋子選拔制度,創辦泉州小姐選美大賽,邀請一些有品味的社會名流組成選美大賽組委會,自己出任組委會主任,這樣既可以有多些人幫著自己選美,不至於挑花了眼,義可以多參加社會活動,多出風頭。

    少女們之所以如此熱切盼望做美女棋子,她們的父母之如此熱衷於把女兒送進棋盤園,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如前所說,從南宋末年到大元帝國初年,泉州最美麗最漂亮的少女都在棋盤園裡下棋,這句話換過來說就是,要想成為泉州最美麗最漂亮的少女,要先成為棋盤園美女棋子。棋盤園美女棋子是泉州女百姓的最高品牌,擁有這個品牌的女子,其價值將得到幾何級數的增長。在大元帝國時代,一個普通女孩即便有沉魚落雁之貌,身價也只在五十到一百兩銀子之間,但另一個相貌與她差不多的女孩,假如被選進了棋盤園,做過三到四年的美女棋子,那麼即便她沉過的魚比前者少幾條,落下的雁也比前者少很多只,身價卻會比前者高幾千幾萬倍,達到一個天文數字。她從棋盤園退休的那大,將會有無數有錢人湧到蒲家大靨門前,瘋狂競價搶購這個名牌少女。

    棋盤園有制度,美女棋子一過十八歲便要退休,除特殊情況(如升做若干奶)一個也不留,在當年元宵之夜公開拍賣。該制度是蒲壽庚的阿拉伯大奶制定的,公開的意思是不該獨占泉州的美麗,以免百姓娶不到美麗老婆,所以拿出來與民分享,私底下的意思是蒲家大厝裡不能有太多成熟美女,否則會影響安定團結。另一個半公開的原因是,拍賣名牌美女可賺取高額利潤。這個分享美麗的制度是這樣具體完成的,每年元宵節酉時,即晚上五點到七點之間,泉州所有的大款都扛著整箱整袋的銀子和金子,或者揣著大疊大疊斡脫所印發的紙幣“中統鈔”,聚集蒲家大厝門前的塗門街上,翹首以待,望眼欲穿。踏人戌時,也就是七點正,當年退休的美女棋子便會穿著華麗的晚禮服,在大門周圍數十盞大燈籠的映照下,款款步出蒲家大厝,站到石階上面。主持拍賣儀式的紹興師爺,此時就會舉著一個硬紙板做成的喇叭,握著一個木槌,站在門前石獅子旁邊,把美女棋子一只一只介紹給大家,高聲宣讀其個人簡歷,性格特點,業務專長,然後報出底價。台階下的大款們就會高聲叫價,把價錢一路地往上抬,一路推向最高峰。一般來說,每年拍賣的美女棋子中,身價最高的是做過紅帥和黑將的棋子,其次是車馬炮士相,最低的是紅兵黑卒。但不論再怎麼低,其數字也是天文數字,不是尋常百姓使用的數字。

    在一浪接一浪的叫價聲中,美女棋子的身價一浪接一浪地飆升,當最後的價錢報出之後,紹興師爺會高聲地連續問上三遍,要是沒有人再出聲競價,手中木槌便會敲落,宣布成交,然後熱烈的掌聲就會響徹整條塗門街,並傳遍全城。滿城百姓聽到掌聲,知道又有一個美女回到人民的懷抱,便會點燃懸掛在門上的鞭炮,於是整個泉州城就會炮聲轟鳴,彩燈閃爍,陶醉在一片歡欣喧鬧的氣氛中。那個競買成功的大款便會走上石階,到蒲家大奶授權委托的職業賬房先生面前,當場點算銀子或者中統鈔(偶爾也收支票和匯票,但先要委托情報部門查驗其真實性,這種東西一向信譽不好),把成交價的八成交給賬房先生帶回大奶的斡脫所,一成交給美女棋子,最後一成交給美女棋子的父母(足夠他們再養出一百個美麗少女)。賬房先生算清銀兩之後,出具收款憑證,成交者再與紹興師爺在美女棋子的過戶契約上面簽字,蓋上棋盤園的大印,正式交割清楚。

    購到一只棋盤園美女棋子,是一件無比榮耀和風光的事情,絕對值得風光炫耀一下,因此那些成交的美女棋子都會被扶上若干豬驅動敞篷車,繞城巡游一周,再到各條大街小巷巡展一遍。這輛轎車後面還有一支啦啦隊,由收購者的家屬和雇員組成,有的開轎車,有的駕牛車,連牛車都沒有的就推板車,但都是裝飾過的彩車,掛看各式各樣的燈籠,貼了五彩繽紛的彩紙,還有鮮花和彩旗,組成車隊,吹吹打打招搖過市。沿街當然少不了湊熱鬧的百姓給美女棋子和她的新主人報以熱烈的掌聲,放鞭炮,扔彩球,吹口哨,吐唾沫——這是一些心懷妒忌的小地痞在起哄。這種熱烈喧鬧的場面從第一只棋子拍賣開始,一直延續到最後一只棋子游完街。這個晚上,泉州舉城歡慶,喧囂鼓噪,張燈結彩,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在泉州生活過的人都知道,泉州元宵節比春節重要,百姓過元宵的熱鬧程度遠甚於其他任何城市,此風俗一直到21世紀都還這樣,估計便是緣於大元帝國時代蒲家大厝元宵拍賣美女棋子的盛舉,至於是否還有別的淵源,就缺乏考證了。

    在泉州城裡長大的紅帥,從小就喜歡過元宵節,因為過元宵的時候可以看花車游行,可以玩燈籠,放鞭炮,可以看許多美女棋子接受大家的歡呼,忍受那些等著長大的小女孩歡欣激動的尖叫。紅帥也是那些尖叫小女孩中的一員,在家門口扯著嗓子叫得聲嘶力竭。每次尖叫完畢,紅帥的爹媽都會指著那只被載走的美女棋子,把做棋子的種種好處講給紅帥聽(與21世紀的爹媽們指著電視屏幕上的明星,給正在學鋼琴或練芭蕾的女兒講的話有異曲同工之妙)。聽到父母教誨後,紅帥就乖乖地走回自己大厝,貼到院牆上站立半個時辰,練習標准的站姿,或者走進自己房間,拿一張砂紙細細磨自己的臉,把臉皮磨得光滑如鏡。不可否認,假如沒有從小嚴格的督促培養,紅帥興許就長不成現在這樣子,沉不了魚也落不下雁,參加不了選美,進不了棋盤園,見不到東門達觀。

    見到東門達觀,對紅帥來說是件很重要的事,因為她與其他大部分美女棋子一樣,也是東門達觀的崇拜者。假如說美女棋子是泉州百姓的雌性偶像,那麼東門達觀便是泉州百姓的雄性偶像。東門達觀雖出道不久,卻是泉州今年風頭最勁的人物,據很完全統計,東門達觀當選泉州十大傑出青年的選票中,百分之八十三來自少男少女,就是說,東門達觀屬於青春偶像。城裡有個“東門達觀才迷會”,會員都是少男少女,會員證是一面紙扇,印著東門達觀圓滾滾的腦袋,腦袋上寫滿“愛你在心口也開”、“愛你愛到骨頭裡”之類的崇拜愛戀字句。會員們籌募了許多資金,組織許多活動,如租用文體娛樂棧舉辦模仿達觀大師大賽;花銀子請一些沒飯吃的詩人,寫了許多歌頌和贊美達觀大師的詩歌傳唱;邀請東門達觀出席“才述見面會”,准備向達觀大師歡呼、尖叫、放電、送秋波、遞飛吻——該場面一直未能出現,原因是東門達觀一直沒有應允出席,才述見面會僅停留在籌備階段。

    很顯然,13世紀偶像崇拜比20世紀的明星崇拜,檔次要高一些。從形式來說,這些東門達觀迷都很文雅,並不騷擾他們的偶像,不會跑到少林寺門前守上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只為一睹偶像風采(這樣會破壞東門達觀行刺蒲壽庚的行動,口交會第一個不答應),也不會有女會員沖到東門達觀面前扯開衣裳露出酥胸,誓言要把心挖出來送給東門達觀——假如她們有這種現代氣魄,東門達觀一定能在才述見面會上接到許多顆橫空飛來的心髒。從性質方面看,泉州百姓的偶像崇拜比較高雅,比較有內涵,比如少男少女們也很崇拜紅帥,但他們就沒有成立一個“九宮紅帥色迷會”——原因興許與蒲壽庚有關,但絕不是因為他們不好色。他們崇拜東門達觀也不是崇拜那顆與眾不同的腦袋,而是崇拜東門達觀的才學和武功,崇拜他大師級的佛學禪機——當然也不排除女會員們喜歡從側面崇拜東門達觀。畢竟還是13世紀,偶像崇拜的方式要健康得多。大家只是模仿東門達觀的動作和表情,學著東門達觀說話的腔調,玩大師級的禪機,但因為學得不到家,禪機就常常被玩成腦筋急轉彎。你在街上問人去開元寺怎麼走,要是碰著個達觀迷,他就絕不會老實告訴你向西走,而會對你說,用腳走。跟達觀迷談戀愛常有這種溝通上的麻煩,女的含情脈脈問男的,要是我掉到水裡,該怎麼辦?——言下希望男的好好表現,哪怕只在口頭上。但男的卻回答說,游泳唄。女的見男的不開竅,就接著說,可我不會游泳呀。男的想都不想就回答說,那就假裝會。

    關於崇拜,東門達觀的理解是這樣的,他自己也崇拜,崇拜佛祖,但卻不會學著釋迦牟尼的樣子,放棄王位繼承權跑到深山老林裡修煉,因為要這樣做的話,他自己須先當上王子,然後才拋棄王位,這就要改變自己的出身,難度頗大,因此正確的崇拜應該就像他對佛祖的崇拜,屬於心靈崇拜,而非形式崇拜。但達觀迷卻不這樣,他們只從形式上崇拜東門達觀,關於東門達觀的心靈,卻沒有人關心。這也就使得東門達觀不怎麼關心大家對他的崇拜,因此也就不知道,美女棋子一大半早迷上了他。當然,美女棋子的崇拜不容易表現出來,她們不敢在棋盤上向畫樓高喊我愛你,那會被蒲壽庚殺頭的。她們只是經常往畫樓上偷看兩眼,看東門達觀那顆紅光滑亮的渾圓腦袋,欣賞他人衣渾然一色的獨特造型,往自己腦袋裡面塞進一些達觀大師的形象,好在睡覺時有個想頭。

    紅帥也是東門達觀迷,所以當她接到通知,說達觀大師明天要來三十二間巷給她教授下棋手語時,高興得不得了,立即沖到巷子對面鶯鶯屋裡,與最要好的鶯鶯互擊了一掌,雙雙大喊:噎!——這也是一種殖民語言,本乃“是”、“行”的意思,准確的發音應該是“噎死”,但經誇張地喊出,省略了後面一個音,便成了一種快樂的表達。大元帝國時代的泉州是開放城市,流行著許多殖民語言,包括噎、褲等等。美女棋子都是泉州最時髦的女孩,這些時髦語言就掌握得很好。

    噎完之後,紅帥就問鶯鶯,見到達觀大師時她該請教什麼問題。鶯鶯想了半天後說,禪宗大師都有大智慧,懂得人生的大問題,應該請教人生大問題。紅帥回屋後想了很多天,一直沒想出自己的人生有什麼大問題。所以在兩人見面的時候,紅帥就沒問人生大問題,而是問說,會不會太褲?

    那天蒲壽庚要到刺桐港視察工作,沒有陪同東門達觀進棋盤園,讓九奶接待。九奶那天也很忙,要給棋子們籌備時裝和新毛型,還要給一批候補棋子上課,也沒時間陪東門達觀,只在前廳陪著吃了一顯茶。吃茶的時候,九奶試圖與東門達觀聊點什麼,東拉西扯了一陣子。但東門達觀卻沒什麼反應,那顆大腦袋一直挺得直直,紋絲不動,與寺裡的佛像一樣。東門達觀的姿態讓九奶很是佩服,把他帶去交給紅帥後,回來在巷口遇見七奶,就對七奶說,達觀大師真是個得道高僧,看都不看我一眼。七奶聽後拍拍九奶的屁股說,你今天穿那麼多,沒地方給人看。

    七奶的話說得很沒道理,九奶不論穿什麼衣服,或者穿不穿衣服,都有很多人愛看。須知九奶是紅帥棋子出身,也是美女中的美女,現在年齡雖大了點,二十七了,卻是該年齡段女性中最有魅力和風韻的,少婦中最漂亮最有味的少婦。每次進棋盤園觀棋,名流們沒有一個不偷偷看她幾眼,想方設法跟她說上兩句話,像東門達觀這樣眼珠子不懂轉彎的,九奶自十四歲以後就沒見過,這才讓她由衷地佩服。

    那天,坐在三十二間巷紅帥的屋子裡,東門達觀看著紅帥塗口紅,給她講解著下棋的手語。但紅帥對手語一點都不感興趣,因為她完全看得懂,舊紅帥卸任之前早就教過她了。紅帥感興趣的是東門達觀的智慧,希望東門達觀給她也來點禪機,送點秋波,通點電什麼的。所以紅帥就再次打斷了東門達觀,問東門達觀說,大師,你為什麼叫做東門達觀?

    這是兩人首次會面的過程中,紅帥最有水平的發問,此問導致東門達觀愣了半天,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後才反問說,我為什麼不叫做東門達觀?

    吸引了大師的注意力後,紅帥不再照鏡子徐口紅,轉而給東門達觀講開了笑話。

    紅帥講的笑話是說,從泉州刺桐港出海往東北方向上有一個島國,叫做日本國,這個國家本來沒有文字,於是就到東土大厝來借了文字去用,但一借就沒再還回來。日本人借去的文字裡面有很多禪宗大師的文字,知道了禪宗大師取名字都取四個字,比如德山宣鑒,比如臨濟義玄。日本人於是就學著禪宗大師的樣子給子孫取名,但因為他們的文字是借來的,用不習慣,取出來的名字便有些不倫不類,有的叫床下小男,有的叫御手洗屁。講完後,紅帥還評論說,那些日本人真是拿別人的屁股做面皮——這是泉州俚語,說的是拿著別人的東西裝闊,還有拉大旗做虎皮的意思。然後紅帥就嘻嘻哈哈地笑了起來,笑得很開心。

    紅帥笑得花枝亂顫,秋波亂送的時候,東門達觀一臉肅穆地,沒什麼表情地看著她,腦子在琢磨一個問題,為什麼日本人叫做床下小男和御手洗屁,她就會這麼高興?

    出發下山掃蕩街頭棋手之前,西山鐵擔專門給東門達觀上了一堂生理衛生課,傳授有關男女方面的知識。課程的內容很簡單,西山鐵擔對東門達觀說,世上的人分男人和女人兩種,要是把這兩種人分別安頓在和尚廟與尼姑庵裡,世界就會平安無事;要是讓這兩種人湊在一起,世界就不得安寧。身為佛門中人,必須對另外一種性別視而不見,即看見了等於沒看見,知道了等於不知道。假如能做到心中無男女之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當然是得道高僧,但東門達觀顯然還沒有這等修為,所以西山鐵擔告訴徒弟,先要把女人看做有別於人的一種動物。

    上完課後,東門達觀就開始努力把女人想象成動物,一會兒想象成一只雞,一會兒想象成一只豬,但想來想去,不是把雞想象成母雞,就是把豬想象成母豬,始終不得其法,只好再去請教師父,該把女人想成什麼動物。西山鐵擔想了半天之後,把東門達觀帶到了少林寺後院的樹林子裡,看看四周無人,先清清嗓子,扭扭脖子,伸伸胳膊,踢踢腿——這些都是准備動作。之後,西山鐵擔扯開了嗓子,給東門達觀演唱了一首歌,邊歌邊伴以舞蹈,配合著解釋歌詞。

    西山鐵擔唱的歌名曰《女人是老虎》,旋律優美,活潑輕快,唱起來朗朗上口,但這都不重要,重要是歌詞,比如“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見了千萬要躲開”,比如“這樣的老虎最呀最利害”。西山鐵擔唱歌跳舞時,東門達觀一直凝神觀賞,認真揣摩,把歌詞全部裝進了兩扇鍋狀大耳朵,然後唱著此歌下山完成誅賊偉業。

    由於上過這堂課,東門達觀對女人也就不是一無所知,並且當真做到了師父要求的,心無邪念,坐懷不亂,即便面對的是泉州最美的美女,如九奶和紅帥。但紅帥則不同,她沒有師父給她邊跳邊唱《男人是老虎》,媽咪九奶有時還講一些黃色笑話逗她們玩,瞧著她們似懂非懂又很想懂的樣子呵呵大樂,所以紅帥就沒那麼正經,經常在下棋的時候往畫樓上看東門達觀的腦袋和耳朵,與姐妹們小聲討論他的鼻子好看不好看,是單眼皮還雙眼皮,耳朵為什麼長得像碗糕(一種泉州小吃,用小碗蒸出的半球狀糕餅,故稱碗糕,紅帥文化不高,不知道鍋狀半球面,只知道碗糕)。偶爾在鶯鶯逃進九宮(也就是東門達觀架起士角炮)的時候,紅帥還會跟鶯鶯討論達觀大師不穿袈裟是什麼樣子,並一起加以想象。東門達觀就正經多了,面對紅帥時,他就不會想象紅帥不穿時裝是什麼樣子,也想象不來,畢竟是13世紀,泉州街頭買不到《花花公子》一類的雜志,也看不到盜版色情VCD,更讀不到七百年後中國新派作家的小說。假如東門達觀有過直觀的感受,了解有關器官的形狀、尺寸、色澤與用途,興許會比紅帥更能想象。一樣地,紅帥與鶯鶯想了很久也沒想出個究竟,搞不清達觀大師裸體時的光輝形象。但沒關系,這到底不是紅帥對東門達觀的主要興趣所在,她崇拜的是東門達觀的才學和智慧,不是東門達觀的眼睛和鼻子,健碩的胸大肌,平坦結實的腹肌,石頭一般堅硬的肱二頭肌,或者鼓脹鼓脹的屁股。東門達觀的崇拜者協會不叫做“東門達觀色迷會”也是這個道理。所以紅帥才找鶯鶯討論該向東門達觀請教什麼人生大問題,討論不出結果,就只好沒話找話,問大師褲不褲,問完褲不褲之後,給大師講床下小男御手洗屁。

    面對著泉州美女中最美的美女,東門達觀竟然沒有一點生理反應,始終與紅帥保持著一丈開外的距離,完全符合遭遇老虎時應保持的安全距離。這實在是一件很無趣的事情,要知道這世上除蒲壽庚外,普天男人只有東門達觀可以走進紅帥的房間。以往與蒲壽庚下棋的棋手,要麼就棋盒裡隔著簾子與紅帥約定手語,要麼只能在畫樓上把棋步寫在牌子上舉起來給紅帥看。若不是身為佛門弟子,禪宗大師,東門達觀也享受不到與紅帥直接交流的待遇,他卻偏偏心無雜念,坐懷不亂——其實他也不知道自己該有什麼雜念,該怎麼亂,不知道男人和女人在一起該做什麼,或者不該做什麼,他只知道自己是身負偉大的歷史重任,誅殺蒲壽庚,報他那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

    十二年前,在泉州少林寺西院牛棚,也就是口交會剛剛選定的秘密會館裡,南少林掌門西山鐵擔從口交會義士手中接過他的關門弟子時,這個弟子才六歲,長有一顆奇大的腦袋,腦袋的構成是一層薄皮包裹著一個骷髏頭,有點骨格清奇的味道,且四肢細長,臂骨脛骨等骨頭上只有皮沒有肉,所以筋脈非常清晰,形如一具人體骨架,惟一占有空間的是一個山大的肚子,圓滾滾向外狂凸,像快要脹爆的氣球。假如西山鐵擔看到過電視上有關非洲災民的報道,就能聯想到,這位少年跟埃塞俄比亞的小饑民沒什麼兩樣。不過當時是大元帝國時代,大家都看不到電視,不知道埃塞俄比亞的小饑民便是這副樣子,因此西山鐵擔望著這位未來的武林高手甚為驚喜,咂咂稱奇道,此少年骨格清奇,身無贅肉,經脈明現,天賜稟賦,乃天生的練武材料,不知各位從何覓得如此奇才?

    見大師如此喜出望外,義士們便不敢告訴西山鐵擔,該少年是從東門外一個賣子葬夫的農婦手裡買來的,只花了一兩銀子。於是義士們便信口胡編了一個故事,說該少年是口交會一位壯烈犧牲的烈士之遺孤,烈士家住泉州東門,自幼習武,是口交會武功第一高手。半年前一次會議中與官兵遭遇,該武功第一高手挺身而出奮不顧身掩護戰友撤退,左手執槍右手仗劍,雙腿綁了四根狼牙棒,撲入敵陣浴血奮戰,親手殺死了對方一十八名高手,自己身中九十一刀二十三槍又七十二劍,仍拼死力戰,奮勇殺敵。要不是那個武功高強的蒲壽庚親自出手,該烈士本來是不會成為烈士的。但蒲壽庚的武功實在太厲害,第一招就把烈士打得手足俱斷,再出手就把烈士震得心脈俱碎,第三招就把烈士的腦袋打成了一塊碗糕,烈士壯烈犧牲,留下了這位骨格清奇天賜稟賦的遺孤。大家埋葬烈士時發下誓言,要把烈士遺孤培養成人,繼承烈士遺志,把香殺奸賊狡賊惡賊蒲壽庚的偉大事業進行到底雲雲。

    在追憶烈士事跡的過程中,義士們紛紛落下激動的眼淚,齊齊舉拳向天高呼口號,誓死打倒蒲壽庚。一位義士甚至悲傷過度,當場暈了過去。西山鐵擔一手抱著那具活動人體骨架,一手拎起暈倒在地的義士,安慰義士們說,諸位義士把烈士遺孤托付給老訥,足見對老訥的信任,老衲定不負前諾,不辜負諸位義士的期望,把這孩子培養成才。義士們於是都轉悲為喜,化悲痛為力量,並為積蓄更多的力量,立即奔赴海鮮野味美食棧補充營養,把烈士遺孤留給了西山鐵擔。

    因為擔心徒弟長大後被仇恨填滿腦子,導致心理變態,西山鐵擔為之取法號為達觀,意思是看得開些,達觀開朗;並在義士們的強烈要求下,根據烈士遺孤出身東門的來歷,為之取了個大師級的全名:東門達觀。

    對口交會與西山鐵擔來說,把一個非洲小難民培養成武林高手,然後打敗並誅殺蒲壽庚,完成誅賊偉業,簡直就是開玩笑。因為蒲壽庚乃是當今武林頂尖級的高手,以“天風海雲樓主”成名江湖多年,武功之高已達到匪夷所思的程度。

    蒲壽庚成名武林是在做官以前,經營遠洋運輸船隊的時候。成名之戰是在海上擊敗日本海盜(當時未稱倭寇)第一高手,江湖人稱“東海無遮”的豕尻忍者。豕尻忍者橫行東海十數年,劫掠海上商船,滋擾沿岸百姓,無惡不作,臭名遠揚。不但官兵拿他沒辦法,江湖黑道上的好漢們也沒拿住他。當年東南沿海勢力最大的兩大幫派鹽幫和水手幫曾聯手合作,設下埋伏,把豕尻忍者困在福州馬尾港,一場大戰下來,豕尻忍者連敗幾位鹽幫長老和水手幫港主,終是無人能擋,逃出港外。但不久後,豕尻忍者便栽在了蒲壽庚手裡。江湖上傳聞,那次蒲壽庚押運十船貴重香料從馬八兒國回泉州港,被豕尻忍者率二十艘海盜船攔截,蒲壽庚主動邀豕尻忍者上主艦決斗,輸者連船帶貨全部交給對方,率部眾跳海自謀生路。豕尻忍者從未聽過天風海雲樓主的名號,根本不把蒲壽庚放在眼裡,以為當可兵不血刃奪得十船香料,便一口應允。甫一交手,豕尻忍者便即後悔,與蒲壽庚商量說,他從來沒有打算搶劫蒲壽庚的船隊,只是失誤“進入”了蒲家船隊航線,建議兩方罷手,既往不咎,此後大家共同促進中日友好。但蒲壽庚卻不容日本海盜“退出”,以一雙肉掌破了豕尻忍者的神風刀法,以無上內功倒轉了豕尻忍者的刀路,讓豕尻忍者自己把自己劈成兩段。日本海盜們倒也識相,全部跳進海裡,九成喂了魚。天風海雲樓的旗號從此在海上暢行無阻。日本海盜則聞“蒲”色變,再不敢到泉州海域覓食。

    擊斃豕尻忍者這一戰,為蒲壽庚奠定了武林地位,但他的巔峰之作,卻是打敗了江湖人稱“天下第一劍”的南宋大將軍張世傑。

    那段時期,戰局紛亂,蒙古鐵騎攻進福建,南宋大將軍張世傑護送端宗來到泉州,在刺桐港見到蒲壽庚那支世界第一規模的遠洋船隊,認為國難當頭匹夫有責大款更加有責,即下令強征蒲家四百艘海舶,連船長帶水手一並編人大朱海軍。蒲壽庚當時任福建廣東招撫使兼福建市舶司提舉,理論上是張世傑的下屬,大宋政府的公務員。對家大業大的蒲壽庚來說,四百艘海舶並非給不起,要是大將軍說上幾句好話,碰上幾杯,再送一本《國難當頭見義勇為捐船證書》,這四百艘船便是白送也不要緊,問題是張世傑占了便宜還賣乖,搶便搶了,還義正辭嚴斥罵蒲壽庚私蓄商船擅利市舶以權謀私,要革蒲壽庚的職辦蒲壽庚的罪。蒲壽庚一口惡氣沒地方出,又不便與號稱宋軍第一武功高手的張世傑直接翻臉,於是就去找蒙古鐵騎撒氣。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蒲壽庚匹馬單槍孤身獨闖元軍三百裡軍營,連敗元軍一十八員大將與成千上萬嘍羅,一直殺進元軍統帥唆都大將軍帳裡,與唆都大戰三百回合毫發未傷全身而退。蒲壽庚殺得性起,意猶未盡,揮搶策馬殺回泉州,與張世傑在刺桐港大戰八百回合,打敗了天下第一劍,奪回了被搶的四百艘海舶。這個傳聞是否屬實有待考證,因為流傳得更廣的是另一個版本:蒲壽庚被張世傑搶了船後,一怒之下跑出泉州城去找元軍統帥唆都喝酒,回城後率蒲家海軍與張世傑大戰了一場,趕走了張世傑與南宋皇帝趙罡,投降了大元帝國。

    這兩個版本雖有完全不同的價值取向,卻都說到了蒲壽庚與張世傑在刺桐港進行的一場惡戰。張世傑武功蓋世,號稱宋軍第一高手,是當時武林第一大教白蓮教教主的師兄,教中地位最尊的護法天尊,所練的孤星獨虹劍法更被武林人士尊為天下第一劍。據說白蓮教前任教主歸天之前,本來是把教主之位傳給張世傑的,但張世傑以國家民族大義為重,放棄了教主大位,率義軍投奔朝廷,與文天祥攜手合作,力輔大宋宗室。元軍攻占福州後,張世傑保護大宋宗室南避泉州,假如他與當時集泉州軍。政、財大權於一身的蒲壽庚友好合作的話,興許就不會狼狽地被趕到瓊州天涯,墮海身亡,沒准還能改變中國歷史,興師復國,把蒙古人趕回北方大漠——這絕對不是天方夜譚,要知道蒙古軍隊只擅長馬戰,到海上就根本玩不轉,而當時泉州市舶司統轄的海軍艦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艦隊,這支世界第一艦隊的總司令便是蒲壽庚。可惜張世傑官僚主義作風太嚴重,先罵了蒲壽庚一個狗血淋頭,再給他講了一大通民族大義之類的道理,還即席朗誦了他的同僚文天祥剛寫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卻根本沒有留意到,眼前這位用一口流利的中國話與之理論的大來政府公務員,其實是一個老外。

    可以理解的是,對一個老外來說,中國姓宋還是姓元並不重要,被無端端搶走的四百艘海舶才最要緊,假如姓元的能繼續聘他做泉州市舶使,讓他繼續經營遠洋運輸又有何妨,所謂的民族大義跟他全無關系。於是,事情就照前面那兩個版本或其他版本發生了,與唆都大將軍商量妥當後,天風海雲樓主蒲壽庚與白蓮教護法天尊張世傑大將軍,在泉州刺桐港碼頭進行了一場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決戰。

    關於這場決戰,江湖上傳聞很多,有說是張世傑先派白蓮教六大堂主圍攻蒲壽庚,被擊敗後張世傑才親自出手,以“孤星獨虹劍法”大戰蒲壽庚的“天風海雲掌”,兩人斗得天昏地暗,星月無光,大戰五百多個回合後,蒲壽庚內力不繼,劍勢略緩,張世傑占了上風,使出孤星獨虹劍法第七十二招“星落丹陽”,要一劍穿心取了蒲壽庚的性命。就在此時,蒲壽庚突然使出了他獨門秘傳神功,伸出一只看不見的手,搶在劍前一掌拍中張世傑前胸,打得張世傑鮮血狂噴,落荒而逃。蒲壽庚武功的師承來歷,江湖上無人知曉,但武林中人皆知,蒲壽庚最厲害的武功不是天風海雲掌,而是一門不知其名的,人稱“一只看不見的手”神功。據說若不是蒲壽庚先與六堂主惡斗了一場,耗費了體力追趕不及,張世傑根本就逃不脫蒲壽庚那只看不見的手。

    另一種說法是,張世傑與蒲壽庚相斗五百回合不分勝負,但張世傑叫來白蓮教六大堂主出手相援,違反了江湖規矩,惹惱了蒲壽庚,當即下令蒲家船隊向他開炮。由於自家的炮彈都長著眼睛,不轟自己的主人,只追著敵人的屁股亂炸。蒲壽庚得炮火之助,掌斃六堂主,拳傷張世傑。張世傑雖僥幸逃脫,武功卻失去大半,導致最後瓊州兵敗,墮海身亡。還有一種說法更加離奇,題目叫做“蒲壽庚單舟破萬艦”,說張世傑與蒲壽庚反目之後,親率戰艦萬艘來捉拿蒲壽庚,蒲壽庚單舟獨槳闖入艦陣,使出那只神秘的看不見的手,運起“天風海嘯”神功,在張世傑艦陣中掀起十丈海嘯(類似場面常出現在20世紀的武俠電影裡,可見絕非虛言),把宋軍戰艦全部掀翻,張世傑與白蓮教六大堂主全部落水,與蒲壽庚在水中大斗了一場,其結果與前兩種傳言一樣,六大堂主全部死翹翹,獨剩張世傑一人逃脫。

    這場大戰在江湖上的傳聞有三四十種,且出處繁多,有出自武林中人,有出自酒樓茶肆的講古郎(說書人),有出自蒲壽庚船隊的水手,有出自街頭巷尾的三姑六婆,有出自口交會,但不管出處何方,哪一種才是事實,都沒什麼要緊的,反正這些傳聞的最終結果都一樣,說明的事實也一樣:蒲壽庚武功蓋世,自出道成名以來未逢敵手,無人能敵。經此一役後,蒲壽庚被武林人士劃人當世十大高手之列,成為武林頂尖高手。這十大頂尖高手由於互相之間甚少交手,無法分出高低,只好按姓氏筆劃排序。蒲壽庚姓氏筆劃繁多,所以排名老九。排名第十的那位,其實筆劃並不多,但由於是惟一的一個復姓,所以屈居第十,這個人叫做西山鐵擔。

    可以想象,要把小饑民東門達觀培養成高手去戰勝蒲壽庚簡直就是在開玩笑——涉及到蒲壽庚的老外身份,該玩笑就是國際玩笑。不過,對禪宗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禪宗大師都有一個特別的共同點,就是愛開玩笑,並且開起玩笑來不擇手段,棒子棍子刀槍劍朝雞毛撣子之類的都拿來開。西山鐵擔除了是武學大宗師外,還是禪宗大師,對一個禪宗大師來說,拿一個小孩童來開一開玩笑,井不算很過分的事情,何況不是誰都有機會開這種國際范圍的玩笑,因此確有開它一開的價值。由此也不難理解,當義士們離開少林寺後,西山鐵擔抱起那具叫做東門達觀的活動人體骨架,一步一顛地走回禪堂時,仍抑制不住這種開國際玩笑的心情,放聲高歌:……我被銀子撞了一下腰,笑得春風跟著用力搖,搖呀搖呀我給你的愛有多好,我將擁抱佛祖真心到老……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