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盤園主義 第三章 東門達觀
    十二年後。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泉州城塗門街南側,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官邸門前,一群衣冠楚楚之輩在石階下相互唱諾寒暄,說一些好久不見、吃過早飯沒有、久仰久仰之類的話,他們有的身穿答納都納石矢(一種金色的錦袍),有的身披紫色小雜花羅領大袖官袍,有的頭戴寶頂金鳳鈸笠,有的腳蹬高筒馬皮雲頭靴。從這些高檔服飾上可以看出,他們都是泉州城裡的社會名流,不是老百姓。他們當中有泉州知府衙門裡的長官,有軍隊裡的將軍,有來自泉州市舶司的官員,有來自泉州刺桐港的海泊船東,其中還有幾名來自阿拉伯與威尼斯的外商。

    名流們身後的這座豪華壯麗的平章政事官邸,就是蒲壽庚居住的地方,通常被人叫做蒲家大厝。泉州人管房子不叫房子,也不叫屋子、宅子,而是叫做厝(讀作處),整戶人家居住的大院落叫做大厝,一般的房子叫厝,單個的房間則叫做房。蒲家大厝是泉州城裡最大的大厝,六進庭院,裡面的豪華奢麗不說,光是正對塗門街那兩扇高兩丈,淨重一噸半的紅木大門,就足示其非凡氣派。

    大約在陽光剛剛照到塗門街上那一刻,蒲家大厝兩扇紅木高門吱呀著向外打開,門後走出一位肚皮碩大的中年男子,此人書生打扮,操一口江浙鄉音,乃是蒲壽庚的紹興師爺,也就是福建行省最高行政長官秘書。一見此人出現,門前名流們即刻爭先恐後上前寒暄問好,問師爺吃過早飯沒有,身體好乎等等,間中也有人說好久不見,久仰久仰之類。說久仰的人是因為還沒見過師爺——最高行政長官的秘書一般都不容易見到。由此可見,這位紹興師爺比名流們還名流,是名流中的名流,所以態度比較傲慢,對名流們的熱情問候不理不睬,自顧抬眼往塗門街東側望去,像在尋找什麼人。一位名流上前兩步拉著師爺的袖子說,大師還沒到哪,我們都等很久了。師爺瞥了那人一眼,慢吞吞地說,那就先進園子吧。

    師爺發話後,名流們齊齊邁腿登上台階,隨師爺魚貫跨進蒲家大厝,繞過彩石屏風,穿過雕木迴廊,從前廳左簷下進東廂門,再過兩進庭院,改向南行,出一個花磚雕拱大門,走進蒲家大厝的後花園,泉州最大最有名的花園——棋盤園。

    蒲壽庚做官以前,蒲家大厝已是泉州城有名的大豪宅,那時候蒲壽庚是世界第一大遠洋運輸公司的老闆,在泉州刺桐港經營著一支世界第一大的遠洋運輸船隊。13世紀沒有公司這種叫法,所以蒲壽庚只是船東,不是遠洋運輸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雖然名頭不夠氣派,但僅憑這支船隊的資產,蒲壽庚便已是中國首富,錢多得足夠買下十座泉州城,或者到某個新大陸興建三座一模一樣的新泉州。如果不是大宋法律的制約,蒲家大厝可以比皇宮還氣派。大宋律例規定,平民不論多麼有錢,居住的大厝也只能按照平民的規格建造,面積和高度都有嚴格的標準,不得超標,否則以謀反罪論處。蒲壽庚不打算謀反,但卻很想蓋一座超豪華大借。這本是個矛盾,但卻被蒲壽庚解決了。他先在泉州城外買了一塊地皮捐獻給官府,做為訓練軍隊的新教場,然後知府就把位於塗門街與鎮南門之間的南教場,劃了一半出來,批租給蒲壽庚。批租的用途當然不是興建豪宅,這是殺頭的罪,蒲壽庚絕不肯讓合作愉快的知府掉腦袋,因此他註冊了一家名叫「枰聲局影社」的商業機構(文體活動中心的意思),以機構的名義來租賃南教場,再花些銀子,讓城建官員批出紅線圖,把地皮規劃成文化體育活動用途,使用年限以五十年為一期,最多續租期限為不超過十期,這樣就順理成章地把蒲家大厝面積擴大了十倍。手續雖多了幾道,但超標問題便沒有了問題,知府的腦袋也沒有了問題,城建官員的吃喝玩樂也沒有了問題,只剩下一個小問題,就是如何讓枰聲局影社成為名副其實的文體活動中心。該問題也很好解決,蒲壽庚在南教場東北留出一塊地,建造了一個符合文體娛樂用途的大花園:棋盤園,當真搞起文體活動來。

    顧名思義,棋盤園裡有棋盤。該棋盤位於棋盤園的正中心,一塊兩百平方丈的平地上。平地四周是草坪,修剪得整整齊齊,跟絨布一般平滑。草坪外是一圈花圃,種著洛陽牡丹、雲南山茶、廣東秋菊、荷蘭鬱金香等十多種名貴花卉,一年四季輪番鬥艷。花圃和草坪圍著一個大石埕,由一層三寸厚的純白大理石平鋪而成,面積有八十多平方丈,用21世紀的度量衡來計算,將近一千平方米。在純白大理石埕上面,鑲嵌了許多暗紅色細長石條。石條產自泉州本土,叫做安溪紅,它們把石埕整齊地劃成許多四方的格子,每個格子裡站四個成年人都不顯得擁擠。石程中央有一條水渠,把方格分成兩組。渠裡游著許多觀賞魚,分黑色與紅色兩種,當中兩條特別肥壯,體積有其他魚的三十倍之大,且長相怪異,表情凶殘,脖子上還插著數面小旗,有如舞台上唱戲的將軍元帥。每面旗子都用金線繡了一個字,組成詞組,肥大黑魚是「漢中王劉邦」五面旗子,肥大紅魚是「西楚霸王項羽」六面旗子。這兩條魚非常名貴,且有怪癖,肥黑劉邦只吃紅色小魚,別的一概沒有胃口;肥紅項羽只吃黑色小魚,別的一概沒有胃口;小魚則只吃水草,別的一概沒有胃口;水草則享用陽光和泥巴。因此水渠裡的生態相當平衡,顯得設計者像個生態學家。

    從劉邦和項羽的生態活動便可猜得出,這條水渠叫做「楚河漢界」,由此也可得知,這個宏偉壯觀的石埕是一個中國象棋棋盤。可以相信的是,假如當時有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這個大棋盤便可以申請為世界最大的中國象棋棋盤,蒲壽庚便可成為世界紀錄的創造者。遺憾的是,當時非但沒有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連炮製這玩藝兒的國家都要再過五百年後才出生,這就不能怪別人了,只能怪蒲壽庚沒有把船隊開向東邊那塊大陸,因為他是全世界最有條件做這件事的人。

    蒲壽庚之所以建造這麼個大棋盤,不只為了讓坪聲局影社名副其實,他確實有這方面的愛好,甚至是嗜好。這是正常的,不論是大款還是大官,或者是乞丐要飯的,只要是個人,總會有一些文體方面的愛好,不管是足球還是鬥雞,或者攀到山崖頂再摔下來。蒲壽庚是人,所以也有愛好,但他的愛好不是高爾夫球,也不是豪華遊艇高級賽車保齡球之類的玩藝兒,這些玩藝兒當時還沒發明出來,或者即便發明了也還沒傳到泉州,或者即便傳進來了卻不被泉州百姓接受,畢竟這些玩藝兒太過做作,不適合泉州民情。蒲壽庚喜歡的文體娛樂項目是下象棋,而且不是一般的喜歡,是很喜歡,極度狂熱的那種喜歡,可稱之為發燒。需要強調的是,蒲壽庚狂熱喜歡的象棋不是國際象棋,而是中國象棋。這個說明絕非畫蛇添足,假如大家知道這位大元帝國福建行省平章政事蒲壽庚他老人家不是中國人,既不是漢人也不是蒙古人、魚目人等等少數民族,而是一個老外,就知道這個說明很必要——中國自家的東西都不招中國人喜歡或狂熱地喜歡,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狂熱地喜歡中國象棋的老外蒲壽庚,在自己家裡建造了一個宏偉棋盤,經常召集一些像棋高手,在這裡下棋娛樂。因X是真正的發燒友,蒲壽庚玩得特別專心,玩了三十多年,不但殺遍泉州無敵手,還殺遍長江以南無敵手,被推為南中國棋界第一人,因此不免有點寂寞,有點孤獨問天、但求一敗的樣子,發出一些「天下無敵,不亦悲乎!」的慨歎。這感慨是絕對真實的,沒有一點做作,蒲壽庚確實很難輸棋,倒不是大家怕贏了會被砍頭才故意輸給他,恰恰相反,假如誰能連續贏他兩盤,蒲壽庚便會送給他一套海濱別墅,附送可晉陞為小老婆的丫鬟四名;但誰要是連輸三盤,腦袋雖也保得住,屁股卻會開花。所以,蒲壽庚的孤獨問天但求一敗並非在做樣子,其不亦悲乎確實達到了接近絕望的境界。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泉州城裡突然冒出了一個英俊瀟灑、才高藝絕的少年,該少年不但武藝高強,學識淵博,而且竟然也是棋壇高手,一出道便橫掃泉州棋壇,從書苑學府到酒家菜市,從庭院深閨到妓院窯子,從五歲小頑童到八十歲老太太,凡是懂得馬走日象走田卒子一去不回頭的,無一不遭其毒手,被殺得將帥丟甲,片子不留。最遭殃的是那些在街頭巷尾擺殘局以十賠一的賠率誘人對局騙錢的街頭棋手,自該少年高手出現之後,就再沒過上安生日子,大老遠地一見該少年出現,立即卷攤子而去,狂奔十條街開外方敢停步喘氣。這些街頭棋手大部分都不懂輕功,為保住口袋裡的少許利潤,常常連攤子都不及捲走,丟盔棄甲落荒而逃,使許多頑童大受其益,常跟在少年高手身後,一路撿拾其遺落的棋子,拿回家與夥伴們玩彈棋。至於丟棄地上的棋盤,頑童們也不放過,紙做的便拿去做風箏,木做的便送給他媽燒水。從理論上說,這些棋子棋盤是街頭棋手們的生產資料,丟了就等於投資失敗,要恢復生產便要重新投資,所以每次頑童大獲豐收的時節,便是泉州城內體育貨品零售貨棧的一次銷售旺季,也就是街頭棋業的又一波投資浪潮。由於該少年高手武功高強,輕功上佳,掃蕩街頭一趟費不了太多時間,常常害得街頭棋手們的投資血本無歸,由此導致了街頭棋業的整體滑坡與全面衰退。少年高手出道一個月後,泉州街頭再難見街頭棋手的蹤影,他們一邊到知府衙門排隊申請失業救助,一邊自發組織成立了一個街頭棋手行業協會,以同業行會的名義到知府衙門遞狀子,控告該少年高手使用不公平竟爭手段,破壞了街頭棋業正常經營秩序,導致大批從業人員失業下崗,連妻兒老小一併被推到了水深火熱的生存危機當中,給社會增添了許多不必要的負擔,危害了社會安定,破壞了經濟秩序。訴狀上還說,假如知府不採取果斷措施,阻止該少年的壟斷經營,受害的將不僅是街頭棋業與其從業人員,更將導致泉州體育文化貨品銷售整體下滑,從而導致體育文化貨品零售業與製造業全面衰退,進而波及貨品零售業與體育文化產業及其他相關的多種行業的嚴重負性連鎖大衰退,誘發全面經濟危機,破壞泉州城民經濟發展云云。

    街頭棋手行業協會的控訴,少年高手是不知道的,他依舊出沒在街頭巷尾、酒家菜市,見棋就下,把人家的兵卒馬炮一直到老將老帥全部吃光光,直到泉州路邊也再不見一張棋盤,全城見得著光的地方再不見一隻棋子(棋盤園除外),該少年就做出了一些類似於蒲壽庚那樣孤獨問天但求一敗的樣子,發出了一些跟蒲壽庚一樣的「天下無敵,不亦悲乎!」慨歎。於是,很自然地,該少年就被蒲壽庚請進了棋盤園,並且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裡,一共與蒲壽庚下了十七盤棋,戰績是十一勝六負。這個戰績,對嗜棋如命的蒲壽庚來說,無疑意味著什麼。

    紹興師爺把名流們領進棋盤園,登上一座雕欄畫棟、美輪美奐的畫樓,各自找個座位坐下,面向正前方那宏偉的石埕棋盤,開始討論即將開始的棋局,扯一扯家常,順便聊一聊國家大事,分析國際形勢。畫樓上侍立在側的十多個美麗丫鬟,紛紛給名流們送上毛巾、茶水、瓜子、蜜餞。傲慢的紹興師爺沒有與名流們一併留在樓上,他從東梯上樓後就徑直由西梯下了樓,沿著石板路一直往回走,一直走出蒲家大厝的大門。門外剛又來了幾位獲邀到棋盤園觀棋的社會名流,紹興師爺懶得多走一趟,便叫他們一起在石階上站著,一起抬著腦袋望向塗門街東首。

    此時太陽初升,長長的街道上只有稀稀落落的幾個行人,一片安靜祥和的景象。從石階往街道東面望去,可以看到遠處地平線上有一顆閃亮耀眼的圓球緩緩升起,引起了門前眾人的注意和議論。這顆圓球狀物體並非太陽,因為太陽就在它的後上方照耀著大地,也照耀著這顆圓球,所以這顆圓球所放出的耀眼光芒,實是反射的陽光。大約是圓球質地的緣故,反射出來的光芒是紅色的。乍一眼望去,這顆圓球正沿著街面向蒲家大厝這邊滾動。大家便紛紛揣測起這個放紅光的圓球是什麼東西。這些人當中有一位老者,是泉州機巧淫技院的院士一機巧的直解是機關巧妙,即精巧的科技,淫字在古漢語中是過度和氾濫的意思,淫技就是極端、尖端的技術,沒有貶意;機巧淫技院便是研究發明高精尖技術的機構,簡稱淫技院(元代泉州無妓院一說,代之以青樓,或窯子,因此沒有諧音的問題)。淫技院的院士乃其高級科技人才。這位淫技院老院士不但年事極高且學問也很高,他瞇起高度近視的眼睛,觀測了耀眼圓球一會兒後,給大家分析說,根據陽光的折射度測算,該圓球狀物體應是由一種高質量高密度的物質組成,其表面經過嚴格的工藝處理,所以特別耀眼。從距離可以計算出,該圓球狀物體直徑大約八寸有餘,體積約摸比一個人頭大一些。根據該回球狀物體自東向西做的均速直線運動之速度和軌跡計算,大約再過一炷香的時間,圓球便會滾抵蒲家大厝門前。聽了老院士嚴謹細緻的分析,眾人無不欽佩,紛紛點頭稱是,交口稱讚其學識之淵博,回頭再觀察那顆越滾越近的圓球,才發現那並非純粹的圓球,而是一顆支撐在其他物體上面的圓球。老院士於是又再分析說,該圓球下方有一個圓柱體支撐物,圓柱支撐物下面有一個櫃子狀的長方體。長方體左右各有兩個一前一後擺動著的棍狀物體,下方還有兩個一前一後交替輪流觸地的,類似於樹幹狀的物體,這些棍狀物、樹幹狀物、圓柱體及其上方的圓球,通過櫃子狀長方體有機地連接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混合型幾何結構體,因此,該圓球狀物體並非在街面上自行滾動,而是依賴這許多附件,才做出均速直線運動。根據其運動程序分析,它具有複雜的無動力自動機械運動功能。講到這裡,老院士瞪大了眼睛,發出一種震驚兼狂喜的目光,用一種顫抖得厲害的聲音說,無動力自動機械運動?莫非、莫非諸葛孔明的木、木牛流馬再、再、再現江湖?!

    其實,除了老眼昏花的老院士之外,石階上的其他名流們都早已看清楚了,那個正在向著蒲家大厝做均速直線運動的具有複雜的無動力自動機械運動功能的混合型幾何結構體,並非江湖上久負盛名的木牛流馬,而是一件很簡單的東西:人。所謂圓球、圓柱體支撐物、棍狀物體、樹幹狀物體,就是他的腦袋、脖子和手腳,至於有機地連接這些部件的櫃子狀長方體,相信可能是其身子。所謂無動力自動機械運動,便是這個人在行路。老院士的誤會當然與他樂於把簡單的事物搞複雜、越搞越複雜、直至搞到最複雜的思維習慣有關,淫技院院士都是如此,不足為奇。如此誤會也不能全怪老院士,因為人雖然是很簡單的東西,出現在大家眼前的這個人卻不是個簡單的人。首先,這個人有一顆紅亮滾圓的腦袋,並且腦袋上面沒有頭毛(泉州人把頭髮叫做頭毛)。老院上的分析有一點是對的,這顆沒有頭毛的腦袋確實是由高質量高密度的物質組成,其表面確實經過嚴格的工藝處理,陽光照上去絕不停留片刻,全部被折射出去,遠遠看去便成一個閃亮耀眼的圓球。其次,此人的整個身體形狀都與其圓球狀腦袋一樣古怪,容易讓人產生誤會,產生許多豐富的聯想。關於這種誤會和聯想,可以等到走近時再做觀察和分析,現在要說明的是此人身上最不簡單的東西,就是他的身份。

    當那個混合型幾何結構體運動到蒲家大厝門前十丈,紹興師爺一直沒有表情的臉上堆起了笑容,抬腿走下幾級石階,表達了一種熱切盼望的意思。那些站在石階上的名流,有一半雖然一直沒有機會與來者親近過,其中個別連見他一面的機會都等了半年,但通過紹興師爺的姿態,都猜出來者便是那位殺遍泉州棋壇無敵手,導致全城街頭棋業從業人員全體失業,與蒲壽庚在棋盤園大戰十七回合,被蒲壽庚視為忘年莫逆之交的,泉州少林寺年輕和尚,武林新一輩頂尖高手,本年度泉州十大傑出青年之首:東門達觀。

    東門達觀這顆具有先「光」奪人之效的腦袋,是經過嚴格設計和技術處理的,由口交會的專家們發明、設計、指導和監督,歷經十二年的精心製作。從結構來說,它長得特別規則,是個標準球體,像個精心雕琢的石球,給人隨時滾落下來的想像,也就是一種動態的感覺。之所以閃亮刺眼,確是光線折射的緣故,且與觀察距離有關,走近看就不會刺目耀眼,並且能看出它泛著很厚重的暗紅色,質感極強。這種具有動感與質感的腦袋非常難做,具體程序是每天用硬木刮刀細細刮頭,讓頭毛永遠冒不出來,刮頭的刀須是硬木做的,金屬刮刀殺氣太重,會破壞頭皮的生氣;剃刮時,刮刀必須沿腦袋做標準圓周運動,鋒刃與頭皮必須保持十六微米距離。這個過於苛刻的操作標準,雖然連20世紀的精密儀器都做不到,13世紀的武林高手卻做得到,只要在剃刮時運以高明的內功,刮刀就能與頭皮保持十六微米距離做標準國周運動,誤差絕不超過一微米。

    口交會專家們發明的這項剃頭工藝雖先進高明,卻非武功高強者不能為之,所以自13世紀發明後一直到21世紀,這七百多年間,真正使用該技術嚴格處理自己腦袋的,只有大元帝國時代的南少林弟子東門達觀一人,考慮到中國絕大部分絕世武功在二十世紀已徹底失傳,相信能夠掌握和使用這門技術的,雖然前有古人,卻一定後無來者,成為我們沒有繼承下來的那浩瀚文化遺產中的一件——既然已經如此浩瀚,再多放一兩件進去也沒什麼關係。由於腦袋略顯誇張,東門達觀的相貌就算不上俊美。就五官來說,除了兩扇耳朵長得有些特別以外,他的其他器官長得都很正常,眼睛長得像眼睛,鼻子像鼻子,嘴巴也沒長成不像嘴巴的東西,尺寸普通,厚薄適當。所謂特別一點的耳朵,其實也是耳朵,功能與人耳朵或豬耳朵是一樣的,只不過形狀有點古怪,既不像人耳朵也不像豬耳朵,甚至不像任何耳朵,而是像一個鍋,準確地說是個標準的四分之一球面。把兩扇耳朵對接起來,等於一個半球面,也就是一個鍋,類似於21世紀被裝在屋頂上的那種衛星信號接收器。據淫技院院士研究,接收聲波電波等波頻信號,以鍋狀物體效果最佳。東門達觀這對鍋狀耳朵因此具有超人幾等的上佳聽力,能接收常人所收不到的聲波,成為兩扇鍋狀聲波信號接收器。這也是口交會綜合了武林經驗與機巧淫技成果,為東門達觀特別設計和培養的一項特別技能,用兩個尺寸匹配的小木鍋夾住耳朵,陪著耳朵成長十二年而成。

    關於東門達觀的腦袋具有動感與質感的評價,出自泉州男百姓之口,女百姓則不是這樣的說法,而是說成性感,以及向感。這兩種不同內涵的評價,是由觀察角度的不同造成的。總體來說,東門達觀身材健碩,腦袋偏大,身上總穿一件茶褐色袈裟,腳穿茶褐色麻鞋,與東門達觀的膚色相近。這種渾然一體的形象從正面觀察並不特別,就是一個和尚而已,但從側面看過去就大不一樣了,有點像一根雪茄(顏色要淺許多),但因頭部是一顆暗紅色的圓球,於是就又不太像雪茄,而像一根近似雪茄的東西。13世紀的人們不認識雪茄,但認識一些近似雪茄狀的物體,特別是顏色比雪茄淺一些,體形比雪茄粗一些,配有泛著紅光的頭部,直不愣登,怒氣沖沖,勃然挺立的某種物體。據調查,泉州的男百姓習慣從正面與東門達觀打交道,女百姓則喜歡側面欣賞東門達觀,由此導致男百姓評價東門達觀為動感與質感,女百姓評價東門達觀為肉感和性感。

    口交會為東門達觀研究發明剃頭技術並非無聊之舉,須知義士們都是有識之士,其任何行為都蘊涵著偉大高明思想和深遠歷史意義。誰都知道,佛門弟子需要六根清淨,才剃去頭毛,斬斷塵緣,腦袋做的好壞說明了求佛之心是否堅定。東門達觀這顆腦袋經歷十二年精心修理後,輪廓清晰,形狀標準,顏色純正,既有質感又有動感,既贏得百姓不同角度的推崇,又顯現出他是泉州數萬佛門弟子中六根最清淨的一個;此外還是一件威力無比的武器——是東門達觀專修秘煉的一門獨門武功。東門達觀這顆插了兩扇鍋狀聲波信號接收器大耳朵的紅光滑亮的大腦袋,既壯觀宏偉又突出了個性,因此被評為泉州最有魅力的腦袋,加上東門達觀的文采武功,超凡棋藝,以及高深的佛學修為,迅速征服了泉州滿城百姓(街頭棋手除外),步入江湖半年便榮登泉州名人排行榜,躋身社會名流行列,並由泉州道佛界(即宗教界)、詩詞界(文學文化界)、巾幗界(婦女界)、博弈會(體育運動界)、不及冠會(二十歲以下青年聯合會)等等許多界別組織聯合提名,以最高票數當選為泉州十大傑出青年之首。

    棋盤園裡,泡茶聊天的名流們看到紹興師爺陪同著東門達觀步上畫樓,紛紛放下手裡的瓜子蜜餞、以及個別丫鬟的小手,堆出笑容,起身恭迎東門達觀。東門達觀雙手合十,一聲不吭,面無表情,神定氣閒地一步一步登上畫樓。所過之處,每個人都向他拱手作揖,或鞠躬欠身,或屈膝行禮(丫鬟),並道,大師早!

    畫樓正中,面對著石埕棋盤的方向,擺著兩張太師椅,尺寸比樓上其他的太師椅都要大,是為對局棋手所設的椅子。這個位置是畫樓視線最佳之處,不但可以看到滿園景色,還可遠眺泉州鎮南門門樓,近觀棋盤上楚河漢界裡的游魚,那兩條脖子上插著旗子的肥魚劉邦和項羽,便在這個位置的眼皮底下游來游去,吞吃著對方的小魚,維持著楚河漢界的生態平衡。東門達觀面無表情地上樓之後,面無表情地向那些問好的名流們合十回禮,面無表情地坐到兩張大號太師椅中的一張,接過丫鬟遞來的一盅香茶,面無表情地看著樓下的棋盤,等待著蒲壽庚的到來,等待著與蒲壽庚下第十八盤棋,等待著實施他第五次行刺蒲壽庚的行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