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惡陰謀 七
    快到中午休息的時候,菲爾突然喊道:「快來看,傑瑞!我看我在屏幕上已經找到其中的一個了。」

    我站起來朝他走去。

    在屏幕上我看見通常的三種圖像:一張從正面、從左側、從右側拍攝的照片。在標誌數字前的C.P.L.A四個字母說明這份案卷是在洛杉磯市警察局的檔案中。

    這張照片毫無疑問展示的是馬爾科姆骨骼突出的面孔。他雖然沒戴眼鏡,但是他的兩片薄嘴唇,寬大的嘴巴,隆起的鼻樑卻都是不會讓人認錯的,還有那對黑眼睛,讓人分不出瞳孔和眼球。他看起來比在夜總會時明顯年輕得多。

    這幾張照片肯定至少是在十年前拍攝的。

    「他叫什麼名字?」

    菲爾敲入編號。在電腦查尋的短暫停頓之後,屏幕上出現以下數據:

    「馬爾科姆-赫曼,白人,1952年8月10日生於洛杉肌。身高1.86米,體重83公斤,由於參加流氓集團及參與街道搶劫而受到少年刑事犯罪懲處,1975年由於襲擊銀行被判刑三年。1978年10月31日獲釋。」

    「你是怎麼找到他的?」

    「通過基爾克-摩蘭。」菲爾興奮地回答,「我命令電腦提供在基爾克-摩蘭案卷中出現的全部人員名單。共計一百四十七人。其中三十八名婦女,對這些人我無需多作審查。馬爾科姆-赫曼位列第九十一名的位置。——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詳細內容。」

    警方在與大辛迪加及其大佬們長年打交道的過程中不斷積累著的資料已超出存儲容量。因此必須轉刻到光盤上。凡在檔案庫中有單列資料光盤的歹徒即算作黑社會的頂尖大佬。

    趁菲爾為獲取檔案管理部門批准使用光盤而填寫必要表格的時候,我也就稍事休息,到相距不幾步遠的瑪利奧咖啡餐廳,訂了一份比薩餅。

    從世界盃足球開賽起,瑪利奧——一個意大利裔美國人——便對賽事如癡如狂。他特地在吧檯背後的牆上懸掛了一台巨無霸電視機。此時屏幕上正在轉播由謀殺調查處在驗屍室前舉行的一個記者招待會。

    處長布賴恩-佩斯對記者們說,羅德尼-柯拉夫甚至在與慘遭毒手的三個姑娘的遺骸對證之後也仍然拒不承認犯有三起謀殺罪。

    「儘管如此,我處仍確信此人為兇手無疑。」佩斯以堅定的語氣說,「對於所有作案時間,此人均提供不出不在作案現場的有力證明,他所謂被某一神秘陌生人遣往39街的說法也難以令人置信。」

    有一位記者喊道:「如果他不招認,你們是否必須把他釋放,或者警方掌握有間接證據?」

    「我們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佩斯避免正面回答。「大家都知道,死者們的衣服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被找到。」

    「搜查他的住所取得了什麼結果?」另一位記者接著喊道。

    「大量證明柯拉夫變態人格的材料。」

    「對於他在殺死姑娘們之前為什麼沒有強姦她們這一點,您有什麼解釋嗎?」

    「這一點只有在心理學家們對羅德尼-柯拉夫作出判斷以後才能加以說明。」

    「『每日紐約』的女記者赫維什曾多次與他通過電話,她聽出柯拉夫正是給她打電話的那個人嗎?」

    「她沒有排除這種可能性。」

    「為什麼沒有這些電話的錄音磁帶?」

    「所有的電話都是出其不意地打到赫維什小姐的手機上和打到一家咖啡餐廳的。當時當地都沒有錄音機。」

    其餘的問題都被處長一股腦兒謝絕了。

    「這就是我們眼下能夠向媒體提供的全部情況。謝謝諸位。」

    瑪利奧又往我的杯裡倒了些咖啡。

    「您相信這些可憐的姑娘是這個雜種殺的嗎?」他問道。

    我只聳了聳肩膀,沒有回答。

    電話鈴響起來。瑪利奧走到電話機前,取下聽筒,聽一陣後又走回來。

    「您的同事,調查員!讓您給他帶一塊比薩餅回去。他來不了。沒時問。」

    我看見菲爾仍舊坐在信息中心他的終端前。他已脫去上衣,頭髮掛在額頭上,衫衣的腋下顯出一些斑斑點點的汗漬,眼光緊緊地盯著屏幕,彷彿螢光屏有一股吸引人的魔力似的。

    「你的比薩餅!」我說道。

    「等會兒!」只是一聲嘟噥。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菲爾在跟存儲於電腦的警用檔案這只九頭巨怪進行智力較量的時候,他必定會陷入一種不聽不聞的狀態。他知道在某一個電子腦袋裡的千千萬萬個線圈和網絡中深深地隱藏著他所求索的信息:一個名字,一個日期,一幅數字存儲的圖像。他像被釘住似地坐在椅子上,兩隻眼睛緊盯著螢光屏,兩隻手的手指不住地按著鍵盤上的按鍵。他奮力穿行在看似不可通行的原始密林中,時而與湍流拚搏,時而陷入荒涼的沙漠,似乎難以逃生。

    他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也絕不能退縮。

    我在自己的電腦前坐下。

    說句實話,我沒有想到特別的搜索方法。我只得按部就班地在檔案中查閱所有曾經有過性暴力犯罪行為人員的案卷。當然,像這類為非作歹的傢伙的案卷無不多得數不勝數。

    「讀讀這份打印出來的材料!」菲爾說,連頭也不抬一抬。

    我拿起打印桌上的材料。

    材料文字簡短:「1975年,洛杉磯市警察局對基爾克-摩蘭進行了調查。他涉嫌參與馬爾科姆-赫曼對加利福尼亞銀行一個分支機構的搶劫活動。由於摩蘭能夠提供不在現場的證明,調查工作因而停止。」

    「就這些嗎?」

    他一聲不吭地點一下頭,繼續啃他的比薩餅,目不轉睛地盯著螢光屏。

    四小時以後我狠勁一摁電腦的關機鍵,大聲說道:「今天到此為止。」

    「我還有幾分鐘。」菲爾輕聲含糊地說。

    我離開信息中心,在餐廳弄了一杯咖啡,跟史蒂夫-迪拉吉奧商談一番之後終於坐在我與菲爾共用的辦公室裡,仔細研讀檢察院提出來的一長串問題。他們關心的是,逮捕卡洛斯-門多扎是否符合對待外交人員的有關規定。

    我被搜索那些牛鬼蛇神弄得頭昏腦脹而不得不撒手暫停。兩小時以後,菲爾興沖沖地跑進我們共同的辦公室,手裡揮舞著電腦打印件。

    「我找到他們了!」他洋洋得意地大聲喊道,「我找到他們所有四個人了!」

    生活中總有一些短暫的時刻,一個人甚至對自己最好的朋友也難以忍受。

    范希-赫維什在「每日紐約」的晚間新聞中,為記者招待會的幾個畫面準備了一段解說詞,結尾的一句話是:「對羅德尼-柯拉夫是否真是殘殺三位姑娘的兇手的懷疑是不可能被排除的。」

    製片人拉德-佩拉把最後這句話從草稿中一筆勾去。

    「這樣的話你可不該說,寶貝!」他解釋道,「整整一天我們電視台都不斷接到觀眾的電話,他們一致認為,這雜種只配享用電椅。我們百分之九十的觀眾也持同樣意見。在這種情況下我不能讓他們聽到你對他們說不要忙於下結論的話。這只會使得他們更加憤怒,更加衝動。」

    范希沒有反駁。在播放時,她使用了經過修改的文字。

    新聞錄製室的燈光剛一熄滅,她立即找到編輯亞當。「你弄清這個手機電話是用的准的名字?」

    「格雷戈-塞洛夫。」亞當回答。

    范希先是一驚,接著便不禁捧腹大笑。「這我本該早就想到才是。多謝,弗雷德!」

    在回家的路上,她深深地陷入沉思。

    給她送來手機的男人對什麼都瞭若指掌。

    他瞭解她與塞洛夫的關係,知道她喜歡哪家咖啡餐廳,她開什麼車,她住什麼地方。

    這些根本不是羅德尼-柯拉夫這種頭腦簡單的衝動型案犯幹得出來的。

    女記者隱約感到某種威脅正在向她襲來。

    難道她只是一場撲朔迷離的危險遊戲中的普通角色嗎?

    回到住所,她久久地查看著手機,把這只輕巧的傢伙在手指間撥弄來撥弄去,似乎可以從它身上發現一個隱秘的線索。最後,她撥了塞洛夫形體教練館的電話號碼,可惜沒能跟他說上話,因為她正在教一位女學員。

    她手裡拿著一杯威士忌,坐進沙發裡,小口啜著,極力理清自己紛亂的思緒。

    手機就在她面前的桌子上。

    她想:如果他無論什麼時候都知道我正在做什麼,我在什麼地方,甚至也許還在觀察我,那麼他現在就可以給我掛電話,因為我正好是一個人。

    她幾乎是懷著懇求的目光凝視著桌上的手機,可它卻依舊默默無聲。

    傑克-朗迪,26歲,有盜竊汽車、入室盜竊、街道搶劫等前科,最後於費雷斯諾的監獄獲釋。

    巴爾尼-克拉達姆,人稱克拉德(意為髒傢伙),41歲,犯有大量前科,兩次因涉嫌謀殺被捕,但由於證據不足而未判刑,最後成為一個名叫保羅-迪爾所組織的歹徒團伙的成員,直到迪爾被對手擊斃為止。

    路易士-加爾斯科,38歲,因謀殺罪被判刑十五年,與克拉達姆相同,亦為迪爾歹徒團伙的成員。

    第四份打印件是關於馬爾科姆-赫曼的,有關他的主要資料我已經讀過。

    「你怎麼找到他們的?」我問菲爾。

    「我稍微在加利福尼亞尋找了一遍。」我咧嘴一笑。他從來不向我透露他的計謀和招數。

    應菲爾的要求,洛杉磯警察局把這四名男子的完整檔案給我們傳真到紐約。

    巴爾尼-克拉達姆和路易士-加爾斯科的檔案篇幅浩瀚,厚厚一大摞。從他們的簡歷來看,他們的歹徒生涯早在青少年時期即已開始,雖然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之徒,卻從未成為歹徒團伙中真正的頭面人物。

    關於傑克-朗迪只有短短幾頁。然而他的殘忍兇惡卻極突出。他曾在兩次攔路搶劫案中將受害人打得重傷致殘,人事不醒。

    馬爾科姆-赫曼的案卷也是薄薄數頁。自從七十年代那次襲擊銀行和刑滿釋放以來,他似乎已從洛杉肌警方的視線裡消失得無影無蹤。唯有一個附註透露出他很可能長期滯留於墨西哥。

    「你確實有把握,我們這不是在白白浪費時間嗎?」我把手放在這厚厚一摞從打印機和傳真機裡吐出來的資料上,向菲爾問道。

    「怎麼這樣說?」他反問我。

    「頭兒交給我們的任務是偵破三起殘害年輕婦女的兇殺案。帶有非正常衝動型作案特徵的罪行。而我們現在卻把注意力放在與我們在一家夜總會偶然相遇的四個傢伙身上。」

    「這可是些惡貫滿盈的傢伙。」菲爾反駁道。

    「對,對,就算是這樣,可強姦或者其他更壞的性犯罪行為在他們的犯罪記錄裡並不存在。他們的作案動機無非是貪財而已。他們之中沒有一個曾涉嫌性犯罪。巴爾尼-克拉達姆甚至還有幾年婚姻生活,而傑克-朗迪曾經用偷來的汽車先後帶了好幾個女友到處兜風,連她們的一根毫毛也沒有觸動。我不明白這四個加利福尼亞人到紐約來到底有什麼意圖。弄清楚這一點可能是很有好處的,不過我們的任務是確定是否有另一個人,而不是羅德尼-柯拉夫殺害了這些姑娘。」

    「為什麼傑克-朗迪要把一沓沓百元美鈔扔給搖擺舞女郎們?」菲爾問道。

    說實話,這個問題讓我感到意外。我還從來沒考慮過。

    「他喝醉了。」我回答,「你怎麼看?」

    「我還沒有什麼想法,不過我認為我們應該探究一下原因。」

    「那我們首先得找到他。」

    「我們明天就去找他!在夜總會附近我們就會碰見他。」

    白色的羽毛球嗖地一聲從網上擦過,宛如一粒子彈。安妮-王猛地反手一扣,卻沒有擊中要害。那球高高地劃了一個弧形,落到對方的場地,恰恰有利於反扣。澤塔-哈達納修長的身體一縮,猶如彈簧一般。那球趁著她肌肉與筋骨的迅猛力量急若流星一般飛向最右角,在安妮-王還沒來得及用球拍接住它的時候就觸碰到地面。

    「啊,太好啦!」拉蒙森教練不禁拍了幾下巴掌。「像這樣拚殺,你們可就大有取勝的希望。」

    兩個姑娘走到賽場邊,匆匆地相互擁抱了一下。她們既是朋友,又是競爭對手,她們兩人都希望在下個月的選拔賽中出線,取得參加下屆奧運會的資格。

    如果取得勝利,她們就將在她們的體育運動項目——羽毛球比賽中,為美國而拚搏戰鬥。與很多取得成就的羽毛球運動員一樣,她們也都是亞裔美國人,因為輕巧的身材、力量與體重的有利比例關係,尤其是亞洲人種與生俱來的反應能力使她們天生就是從事這種要求速度與靈巧的體育項目的料。安妮-王出生於一個美國人和中國人相結合的家庭,而澤塔-哈達納的母親是一個印尼人。

    凡事都有例外。她們倆的教練拉蒙森卻來自丹麥。無論安妮還是澤塔都說不准這個國家在什麼地方,不過它卻推出了本屆男子羽毛球單打世界冠軍,這倒是令人感到意外而又驚訝的。

    在去淋浴室的路上,拉蒙森還在諄諄告誡她們應該怎樣控制球拍和分割場地空問。直到男、女更衣室前他們才分手。

    姑娘們淋浴完畢穿好衣服。她們倆都穿得很暖,在套頭毛線衫的外面還加上一件羽絨茄克。她們害怕得上感冒會使她們參加奧運會選拔賽的希望成為泡影。

    訓練的時間比平時更長了些。挺大的體育運動廳裡只有兩個場地還有人在打球。其餘的場地上,燈光已經熄滅。當安妮和澤塔離開大樓的時候,離午夜只不過還有幾分鐘,停車場上也只有少數幾輛汽車。

    跟紐約的許多公用建築設施一樣,這個體育館及其周邊的設施都很糟糕。停車場上沒有像樣的照明設備。場地上惟一的光源是駛過附近南部大道的汽車的車燈。

    安妮-王的汽車是一輛已有十年車齡的日本貨,並且還不是她自己的,而是她哥哥的。

    她們坐進汽車。安妮觸摸到點火開關,並轉動鑰匙。馬達卻沒有起動。連續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

    「怎麼辦?」澤塔問道,「你有辦法修好它嗎?」

    「除了開車我什麼也不會。」安妮回答,「聽著!你到體育館去看看拉蒙森還在不在!也許他能讓這破玩意兒又動起來。」

    「我這就去!」

    澤塔下了汽車,輕步如飛地跑過半明半暗的停車場,消失在圍柵雜草叢生的矮樹叢後面。

    安妮-王壯起膽子又轉動了一下點火開關的鑰匙。她不敢再試了,因為她對汽車的技術設備瞭解不多,生怕這樣一來又把電池組壞了。

    幾分鐘過去,她感到似乎已等待了好幾個鐘頭。

    這時,一輛卡車正隆隆駛過大道,在它車燈的光亮中她看見一個男人的身影從灌木叢後出來,斜插過停車場朝她的汽車走近。她鬆了一口氣,她以為來的人就是拉蒙森。

    她打開車門,想下車去迎他。

    可她發現這男人比她們的教練粗壯敦實。

    一瞬間功夫,她以為澤塔找來了另外一位幫手,而這一瞬間的希望頓時成了她的滅頂之災。就憑她的輕巧與速度,她原本是不難逃脫這個男人的。而此刻,當她決意要跑的時候,他已經近在咫尺。

    安妮-王再也不能從汽車裡出來了。

    男人猛地朝她撲來,把她扔回車裡,緊緊壓在她的身上。

    范希-赫維什驚醒後第一道目光便是投向時鐘:早晨六點過幾分。光線透過不經意拉上的窗簾縫隙投射進來。手機發出一陣刺耳的聲音,范希明白她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手機的信號驚醒過來。現在跟二十四小時以前她被手機驚醒時的情況完全一樣,時間也幾乎分秒不差。惟一的不同是,格雷戈沒有躺在她的身邊。

    她抓起手機,摁一下接收鍵,說了一聲:「喂——」

    「嗨,范希寶貝!」一個聲音說道。又是那個嘶啞低沉的男人嗓音。就在這一剎那女記者清晰地聽出來在這個嗓音與那個被捕的羅德尼-柯拉夫的嗓音之間毫無任何相似之處。

    她想說點什麼,開了兩次口,最終卻只從窒息的嗓子眼兒裡吐出一絲歎息。

    「昨天可是我開心的日子。」那聲音顯得洋洋得意。「我在電視機前坐了好幾個鐘頭,瞧著這幫警察在全城的人面前展示羅德尼-柯拉夫這個冒牌貨,還一再保證:我們逮住他啦。真叫我捧腹大笑不止。不錯,先生們,我們逮住他啦,就是他。我也看見你了,心肝。在所有嘮嘮叨叨廢話連篇的電視人當中,你是惟一一個滿腹疑團而又人云亦云的。難道你不明白一錢不值的柯拉夫壓根不是創下最新殺人記錄的那個人?喂,你怎麼不說話?」

    她的嘴唇像僵硬了一樣,吐出每一個字都要費極大的力氣。

    「我在聽你說。」她低語道。

    「嘿嘿,我猜到你已經驚嚇得魂不附體了。」

    女記者對他這種令人厭惡的洋洋自得的口氣真感到毛骨悚然。

    「我對自己說:范希寶貝是一個聰明的小傢伙。這聰明應該得到回報。老傢伙,無論你什麼時候殺死一個姑娘,你得首先讓范希知道。」

    他略微停頓了一下,然後又接著講下去:「現在我在這兒,心肝,又要給你一個機會把所有其他的人通統甩在後面。你得迅速行動,別讓另外的人第一個找到那輛汽車!姑娘們是午夜失蹤的。她們的父母早就報了警。」

    「不!」范希一聲悲歎,接著便大聲呼喊:「不!不!不!」

    他咯咯的笑聲令人恐懼。「好!好!好!這次我一下逮住兩個。嘿!這也許又是另外一項新記錄?十五分鐘幹掉兩個?你查查,過去是不是有殺手這樣幹過!而如果說,我昨天創下的是一種新類型的速度記錄,那我就要求你向人們廣為宣傳。你聽見嗎?所有的燈光都聚集到我身上!!!」

    范希-赫維什突然感到一陣噁心。她向前傾著身體,嘔吐出來。

    「嘿,你在幹什麼?」他問道。

    她張開大口喘息著。當她胸口的疼痛輕鬆一些的時候,她有氣無力地憤然喊道:「我噁心!你真讓我作嘔,你……」

    他不再咯咯地笑,而是放聲狂笑。

    「我想的就是這個!不只是你,整個紐約都得因為我而暈頭轉向。——你還在聽嗎,我的天使?」

    范希沒有回答。

    「我聽見你的呼吸聲。」他說,「汽車就停在離體育館不遠的二號停車場。是一輛藍色的日本車。什麼牌子我倒沒有注意。在打開行李廂蓋的時候,攝像機要作好準備。」

    電話突然中斷。

    又一陣噁心湧上心口,幾乎沒有使得范希昏厥過去。她咽喉硬塞,然而她的胃卻只是陣陣痙攣,已經空無一物。

    她扔下手機,從床上爬起來,搖搖晃晃地走進起居室,倒在一張沙發裡。桌上放著一瓶威士忌。

    直到現在她才恍然想起,她由於擔心睡不著覺,晚上喝得有些過量了。

    瓶裡還剩下一些酒。她啜了一口。威士忌像一團火穿過她的咽喉,而不知怎麼地卻使得她的頭腦頓時充滿生氣。她又能清晰地思索了。

    當然,她首先得往警察局掛電話。

    往市警察局嗎?那就等於是給麥克洛恩中士通話。很可能他立即就會把她逮捕。

    她拿起自己的手機,撥出聯邦調查局總部的號碼。

    「這裡是聯邦調查局。」一個男人的聲音說。

    「我是范希-赫維什。」說出的每一個字都增加一份她的自信。「請問我怎麼才能找到聯邦調查局特工傑瑞-科頓?事情很重要。」

    我慢步向百老匯市區中心的巴特瑞公園的方向跑去。

    清晨六點鐘,紐約的街道不失為進行慢跑鍛煉的好地方。海風在夜間已將穢氣惡臭從樓宇的峽谷深壑,從房舍的犄角旮旯滌蕩殆盡。早晨的高峰時間還沒有開始,而兩隻腳的夜貓子無論有無收穫也已經悄然回洞。

    在昨天與辦公電腦糾纏一整天之後,我特別需要空氣和活動。於是,我便早早地起床,開始跑步,跑個不停。

    在跑到久裡阿尼市長官邸市政廳附近的時候,我胸前口袋裡的手機嗶嗶嗶地響起來。

    我立即停下腳步,取出手機,報出自己的姓名。

    一個女人的聲音。

    「我是范希-赫維什!您的單位把您的手機號碼告訴了我。您能到我這裡來一趟嗎,科頓先生?立即來行嗎?」

    「有什麼事嗎?」

    「有人給我打來電話。」

    「是他嗎?」

    「是的,先生!」

    清晨溫暖和煦,然而一個預感卻讓我寒徹肌骨。

    「他又……?」

    「不錯。」

    「那他肯定地告訴您哪兒去找受害人了?」

    「跟其他幾次兇殺案一樣——當然告訴了,先生!」

    「我馬上去您那兒!」

    正巧有一輛出租車駛過。我示意讓它停下把我帶到「美洲豹」的停車庫。然後我就換上自己的破車,向第三十九街疾馳而去。

    女記者正站立在街邊。她身著牛仔,套著紅色絨線衫,挎著一個背包。

    我在她的腳前停下汽車,打開副駕駛座的車門。她迅速落座,關上車門,說話的嗓門似乎太響了些:「體育館!」

    我嗅到酒味,她喝過一杯,或許更多。

    「繫上安全帶!」我吩咐罷,便開動了汽車。

    我通過無線電話通知值班的同事們,並委託他們將情況轉告菲爾。

    范希-赫維什筆挺挺地端坐著,雙目凝視前方,面頰上顯出兩塊紅雲。

    「他是什麼時候打的電話?」在我把「美洲豹」駛上玻洛橋時,我向她提出這個問題。

    「大約在一刻鐘以前。」

    「請您把他說的話再重複一遍。盡量做到一字不差!」

    她聽從了我的意見。在她還沒有講完以前,呼喚信號閃爍起來。我先以為是菲爾,原來卻是海先生。

    「我聽說您正跟『每日紐約』的女記者一起在行駛的路途中。傑瑞,怎麼,又是兇殺?」

    「有這種跡象,先生。他給她掛電話聲稱殺死兩個姑娘。他指稱的現場是體育館附近的第二停車場。我正和赫維什小姐往那裡去。」

    「我也會去。」

    「也可能是一個虛張聲勢的恫嚇,一個趁火打劫者搞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惡作劇。」

    頭兒未置可否,沒有作答。

    也許他根本就沒有聽見我最後的這幾句話。

    五分鐘以後,菲爾打來電話。他問話的語氣不無嘲諷:「你往哪兒去呀?」

    「體育館。」

    「我就到!」

    體育館在本城牙買加區,是一個林木綠地整修極差的地方。早上七點鐘那裡當然不會有比賽。空無一人,安寧幽靜。

    第二停車場上只有一輛轎車,是一輛老式的藍色尼桑花冠。

    我在距離它兩米遠的地方停下「美洲豹」。「您留在車裡!」我命令道。

    尼桑車裡既沒有人坐著,也沒有人躺著。只是在後座上我看見一隻運動包。

    我繞車走了一圈。在行李廂的鎖上插著一把鑰匙。

    我轉動鑰匙,打開廂蓋。

    尼桑花冠車身很小,行李廂也不大。我這裡不想詳盡描述,兩個姑娘的屍體是怎樣擠塞進去的。

    我聽見腳步聲,立即轉過身去。

    女記者站在我的身後。她兩隻手裡拿著一台便攜式攝像機,她的目光從我身上掃過,落在行李廂裡兩個姑娘的屍體上。

    「我不是告訴您留在車裡嗎!?」我嚴厲地叱責她。

    「好,好。」她低聲說,「我這就走。」

    在她的臉上我看到毫不掩飾的驚駭表情,因此我認為她肯定會立即轉身躲開這恐怖的景象。

    可是,她沒有這樣做。

    她舉起攝像機,摁下開關。

    我不禁怒火中燒,一拳把攝像機從她手裡打落在地。

    查爾斯-利維爾,在清理行動計劃徹底動搖他在紐約市各大建築工地的統治以前,一直是控制與掠奪紐約建築行業的辛迪加組織的大佬。這時他又走進布朗克斯保守正教的「扎黑爾」咖啡餐廳。

    和往常一樣,在櫃檯和餐桌邊儘是一些著黑色套裝,蓄著鬍子的男人。與往常一樣,這些男人又突然中止他們伴以手勢的激烈談話,以懷疑的目光看著利維爾走到基爾克-摩蘭所坐的餐桌前。

    「嗨,查爾斯。」摩蘭說著,咬了一口撒滿糖粉的點心。「今天已經看了或是聽了新聞嗎?」

    「既看了,也聽了。」利維爾回答,同時拉過一把椅子。

    女招待拿著咖啡壺走過來。她是一個極年輕極漂亮的姑娘,根據正教傳統群體的嚴格規定,她穿著一件齊腳的寬袍,圍著一塊頭巾。她斟滿利維爾的杯子,站在一旁等待他的吩咐。他一揮手,於是她便緩步走回櫃檯。

    摩蘭瞧著她的背影,說道:「如果一個殺手把這些姑娘當中的任何一個殺死,那紐約可就沒有足夠的警察來平息騷亂了。那個斯科特-斯特拉頓就得立即從他警察局長的位置上滾蛋。不過這樣的機會微乎其微。所有的家庭都把自己的女兒嚴嚴地鎖在家裡。沒有人陪伴絕不許可上街。」

    「老特拉塞洛,那『公爵』,給我打來電話。」科維爾呷了一口咖啡。「他和我們大家現在都懂得了你打算怎麼樣攪亂警察們的清理計劃。」

    「他不喜歡我的辦法嗎?」

    「這一點他倒沒有說。不過我想,只要在這當中他眾多的孫女沒有一個受到傷害,他就不會反對。」利維爾用挖苦的口氣說,然後便是一陣短促的笑聲。「不,倒不是這樣,他只是擔心你不夠小心謹慎。他說,一旦警察查出並且證明我們在幕後操縱,我們非被紐約市民置於死地不可。當這個羅德尼-柯拉夫被抓住的時候,老頭子就已經擔心事情會有麻煩了。」

    「『公爵』不懂得怎麼煽動公眾輿論。如果表面上的成功最終被證實原來是一場大失敗,那麼警察就才真會被看作是白吃飯的。柯拉夫的被捕是事先策劃好的。」

    「這一點在我聽到早間新聞的時候我就明白了。不過總還是存在他們某個時候抓住真正兇手的危險。特拉塞洛想知道你到底採取了哪些具體的防範措施。」

    「你轉告他,讓他不必擔心!」

    查爾斯-利維爾搖了搖腦袋。

    「就這麼一句話,『公爵』是不會滿意的。我們大家也不會感到滿意,基爾克!我不僅跟老頭子談過,而且也跟久蘇阿-哈德、埃斯卡裡洛和雷姆-傑塞拉談過。我們盲目地資助了你,不過現在我們想知道事情以後會怎麼發展。如果你的人一旦被曝光,我們可不願牽扯進去。」

    摩蘭的臉色愈來愈陰沉。

    「我親自指揮行動。」他不快地說,「而我認為怎麼對,我就怎麼幹。」

    「誰也不想對你說三道四,摩蘭。大家都欽佩你。現在你就已經讓形形色色的探子警察圍著這個醉心於創記錄的殺手忙得團團轉,別的什麼事幾乎都顧不上了。我們只不過想弄得有把握一些,如果那傢伙一旦被抓住,我們可別跟著遭殃。——這個人你是從哪裡搞來的?」

    摩蘭一聲不吭。利維爾正把杯子端到嘴前,突然噹啷一聲又放下,兩隻眼睛緊緊地打量著對方,壓低嗓門問道:「你自己幹的?」

    他感到難以經受摩蘭的那副眼光,於是便轉而用一種公事公辦的口氣來擺脫自己的尷尬窘迫。

    「『公爵』希望我們大家在『馬薩培瓜』飯店聚會一次。他想讓你解除他的憂慮。我們其他人也有這個願望。」

    「什麼時候?」摩蘭簡短地問道。

    「關於日子我們彼此還得協調一下。我給你打電話。」

    他站起身來,走出「扎黑爾」。他一坐進自己的汽車就打開了收音機。

    仍然還是關於兩名羽毛球女運動員被謀殺的報導。

    利維爾走後十分鐘,摩蘭也離開了咖啡餐廳。在到達目的地的一路上,他都不住地左顧右盼。

    這條狹窄的街道叫做烏迪克瑞斯特大道,戰前曾是一個挺不錯的住宅區。如今,三層樓房大部分已經破損不堪,有些甚至成為頹垣斷壁,無法居住。

    他登上右側第三間房屋大門前的台階,打開保險鎖,走進屋去。房間裡由於窗戶緊閉而一片幽暗。

    「是我。」他與往常來訪時一樣提高嗓門說。

    一扇門打開來。過道上投下電視機屏幕反射出的彩色亮光。

    摩蘭擦過門邊站著的男人跨進房問。另一個男人站在電視機前的一張高靠背沙發裡。

    「對我的工作滿意嗎?」他邊問邊朝電視機擺一擺頭。

    摩蘭看見電視裡正在播放來自體育館停車場的報導。在封鎖線旁,一名高級警官正在回答記者們的問題。不過摩蘭聽不清講些什麼,因為電視機的聲音被調得很低。

    「我們得稍微暫時停止一下。」沙發裡的男人說,「他們都干瘋了。」

    「你控制住他的嗎?」

    「他完全聽從我的命令。」

    「他在什麼地方?」

    「樓上他的房間裡。他灌了一肚子酒,現在正睡覺呢。」

    「這傢伙是個問題。」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