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封丹寓言 第九卷 國王、鷂鷹和獵人
    一隻鷂鷹在它的巢穴裡被獵人擒獲了。常言道,物以稀為貴,這人想把鷹作為禮物獻給

    國王。他非常虔誠地獻上這隻鳥,可鷹卻一把揪住了國王的鼻子,站在了上邊。「這還了

    得,站在了國王鼻子上!」

    「國王難道沒戴王冠,手沒執權杖?」

    「即使他有王冠、權杖,情況也無二致,抓住國王的鼻子與像抓住普通人的鼻子一樣

    嘛。」朝臣們的叫嚷亂成了一團。

    國王此時沒顯露出一點憤怒或痛苦的樣子,保持自己的尊嚴是首要的。經過種種周折,

    鷹終於離開了國王的鼻子。

    國王於是發旨了:「命鷂鷹及進貢獵人退下,朕免除爾等苦刑。爾等均盡到應盡之責,

    盡到了鷹和獵人的責任。朕深知該如何行事,不必多言!」

    整個朝廷對國王的旨意佩服得五體投地,逢迎拍馬的佞臣更是把此舉捧上了天,不過他

    們可不敢效仿國王臨危不懼的氣概,就是諸侯也難以做到。倒是獵人僥倖逃過了鬼門關,他

    和鷹的過錯就在於不知道過於接近君王是危險的,他們過去只熟悉林中野物,因此差點釀成

    殺身大禍。

    《比爾貝寓言》一書中曾談到發生在恆河流域的一件事。在那裡,無人肯殺生。君王們

    說:「我們怎麼會知道這只猛禽在希臘特洛伊圍城戰時不在那裡?它也許就是一位高貴富有

    的王子或者英勇武將轉世呢?它過去是什麼,將來也許又托生成某種生靈。照古希臘哲學家

    畢達哥拉斯的學說,靈魂轉世,動物和人都在輪迴轉生,它們僅只改變外形,忽而是鴿子,

    忽而是鷂鷹,這會兒是人類,下輩子又變成了飛禽,彷彿他們的家族成員都遍佈在空中。」

    以下是這個寓言故事的另一種講法。

    相傳有一個逮飛禽的人,他捉到了一隻鷂鷹,因這種情況百年難遇,對獵鷹者來說這是

    一次再好不過的機會,於是他就把這只珍禽獻給國王。他激動興奮地穿過宮廷中一大群佞

    臣,這是他一生中最為得意的時刻,他認為獻上禮物就會交好運。

    當這只未經馴養還很粗野的帶環志的鷂鷹一經脫手,它就用其尖銳的利爪一下抓住了獵

    人的鼻子,而後又突然逮住了可憐的國王。國王遭此襲擊,馬上放聲尖叫,大臣們見狀不禁

    哄堂大笑起來。誰能不發笑呢?你就是給我一個王國,我也會大笑不止,相信主教大人也能

    會心地一笑。但我不敢擔保,假使國王不苛言笑,將會發生什麼事。

    笑是神賦予的樂趣之一,有著濃黑眉毛的朱庇特和眾神也是愛笑的。當火鐵之神烏爾岡

    瘸著腿走過來給神王敬酒時,眾神見狀都樂不可支,哈哈大笑起來,史書就曾經這樣記載過。

    現在暫且不說眾神是否表現得聰明,我改變上述故事的結構也是有很多道理的。顯然這

    與道德修養有關,我們從獵人的意外事件中得到啟示,那就是無論何時何地,遲鈍的獵鷹人

    總比有寬容心的國王要多得多。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