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姝 番外 第六十八章 嫡庶
    說起平陽候,那要追溯到大楚王朝建國之時。

    當時的第一代平陽候跟隨大楚開國皇帝南征北戰,後因功勳卓著,遂被大封侯爵,並世襲罔替。大約是在第三代平陽候時,因在廢立儲君一事上跟錯風向,便被免去了實職。平陽候府眼下在朝中已無任何手握重權之人,地位也已不能與過往相提並論,但因多年經商,又有自己的封地,怎麼說也是名門大戶。

    在這個嫡庶分明的世界上,凡是大戶人家,與子娶親,尤其是嫡子,一般都會選擇門當戶對的嫡女。顧月池想不通,何以對方會答應讓顧月瑤這個庶女嫁入侯府做他們的嫡二夫人。

    兩人情投意合?難道是對方要求的?

    不可能,若顧月瑤果真認得平陽候嫡次子,三姨娘便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辦法替她求情了。

    「是海公公適才送來的。」

    看著顧月池一臉迷惑的樣子,趙氏開口為她解惑。

    「海公公?」

    迷惑變成了驚異之色,顧月池檀口微張。

    這庚貼若是海公公送來的,那便應該是遵了皇后娘娘的旨意才是。

    皇后娘娘起先是為顧月瑤求情,在求情被她婉拒之後,這會兒居然給顧月瑤又尋了這麼一門親事,三姨娘只是幫皇后娘娘辦了這一回差事,那區區一幅錦繡江山圖難道真的能有這般大的作用?

    正在顧月池思忖之際,老夫人開口道:「海公公替皇后娘娘傳話說,平陽候次子年歲跟瑤丫頭正相當,以她為媒,對方也應下了這門親事。」

    淡淡點頭,顧月池暗道:這皇后娘娘上輩子難道是媒婆出身不成。

    見顧月池沒有說話,趙氏道:「仔細說來瑤丫頭天生麗質,倒也配得上他,這門親事為娘跟奶奶已然商量過,也算替瑤丫頭應下了。」

    自從懷了孩子,趙氏的性情趨於溫和,就算顧月瑤嫁得好也罷,只要不威脅她自己的兒女就好。

    隨手把庚貼放到一邊,顧月池輕笑著道:「如是甚好,女兒也算了了一樁心事。」

    不管太西湖一事顧月瑤到底充當著什麼角色,顧月池不得不承認的是她確實是一個難得的玲瓏女子,無論長相還是修養,皆為上上之選,不去參加進宮選秀是有些可惜,不過若能做平陽候府的嫡次媳倒也是個不錯的歸宿。

    老懷身慰的點點頭,老夫人喚了一聲顧媽媽,顧媽媽進來,得了話到書雅閣去請三姨娘,便又退了出去。

    在顧媽媽走後,顧月池先喝了杯茶,便與老夫人和趙氏把自己的決定說了。

    聽了顧月池的話,老夫人一臉沉思,趙氏則皺起眉頭盯著顧月池看了半晌兒,方有些躊躇的說道:「今兒晌午為娘仔細想過了,皇后娘娘的話並未說死,若你實在不想,為娘便回了她。」

    皇后娘娘說的是軟話,卻聲聲透著硬茬,並不是趙氏說沒說死就可以回的。知她是真的對自己好,嘴角微揚,顧月池搖頭,道:「沒什麼想與不想的,適才我剛剛去見過表兄,跟他深談了下,覺得這樁親事可以應下。」

    老夫人問:「當真可以?沒有什麼不願?」

    顧月池點點頭:「沒有絲毫不願。」

    心知顧月池對這樁親事多少有些抗拒,趙氏微微苦笑,伸手撫上自己微微凸起的小腹,暗歎了口氣。

    人縱然多強,也強不過世道,強不過天啊

    顧月池說沒有不願,老夫人便也不再多說,與趙氏說改日記得進宮給皇后娘娘回話,她便安安靜靜的坐著吃起茶來。過了沒多久,顧媽媽去而復返,見她孤身一人回來,老夫人望了望門外,不禁問道:「不是讓你去叫三房過來?你怎的自兒個回來了?」

    對老夫人福了福身,顧媽媽回道:「丫頭們稟了,三姨娘到祠堂去看望二小姐了。」

    從聚福堂到書雅閣用不了多少功夫,不過將軍府的祠堂在整個院子的最後端,到那裡去則要花費一些時間,顧媽媽不是不去,而是尋思著先回來跟老夫人稟明一聲,省的過會兒時間長了老夫人再惦記著。

    老夫人看了顧月池一眼,又對顧媽媽吩咐道:「你帶大小姐一併過去,換了三房的回來,讓大小姐跟瑤丫頭說說話。」

    「母親」

    知道老夫人用意為何,趙氏不禁眉頭微皺。

    老夫人笑笑,對趙氏道:「讓池兒拿著庚貼去,仔細的與瑤丫頭看看,問問她可否稱心。」

    老夫人怎會不知,顧月池與顧月瑤兩姐妹一定因太西湖一事而心生芥蒂。那件事情之後,顧月瑤不僅沒了丫頭,還要斷了進宮選秀的路子趕緊嫁出去。她的意思是讓顧月池過去告訴顧月瑤這個好消息,平陽候府的嫡次媳,這個身份對於庶女出身的顧月瑤來說算高攀,讓顧月池去說了,好讓她們姊妹倆的關係能稍稍緩和一些。

    大致猜到了老夫人的用意,顧月池輕笑著起身,「反正我閒來也無事,有些日子沒見過瑤妹妹了,過去看看她也是應該的。」

    滿意的點點頭,老夫人道:「這孩子就是懂事。」

    只是笑笑,沒再多說什麼,從椅子上起身,顧月池跟老夫人和趙氏福了福身,便跟著顧媽媽出了聚福堂。

    鎮國將軍府坐北朝南,老夫人的聚福堂居中,顧家的祠堂則在最北端。

    夏日香風陣陣,百花開的正艷。出了聚福堂,顧月池帶上束草亦步亦趨的跟顧媽媽一起往北邊走著。走了沒多久,過了河道,她們向左邊拐了個彎,便又順著鵝卵石小路向北走。大約走了兩柱香的功夫,她們一行人這才轉進一座不小的院子。

    跨進院門,遠遠望著前面廳堂口處掛著的祖祠匾額,顧月池十分吃力的扶著門框坐在台階上。

    先進宮,又出宮,後又去了玉柳山莊,回府後沒歇著又到了聚福堂,打聚福堂出來又走了這麼久到了祠堂……老天爺知道,她今天可是走了不少的路了,小腳都累的生疼。

    停下腳步,顧媽媽弓著身子問道:「大小姐累的慌麼?雖是炎夏,不過坐在地上總是有潮氣的,莫在這裡受罪,到了屋裡就有地兒歇了。」

    「沒礙的,我只歇一會兒。」抬頭看著顧媽媽,對她笑笑,顧月池伸手使勁兒捏著自己的腳。

    「這……」

    「你倒是說句話啊」顧媽媽剛想開口再勸勸顧月池,卻突然從祠堂內傳出了三姨娘的聲音。叫罵著夾雜著哭啼聲,只聽三姨娘說道:「你這孩子心比天高,這會兒怎的變成這副模樣?娘知道你心裡委屈,可也不能一味的消沉下去,昨兒我去求了老夫人,她說最近兩日會想辦法讓你回去,你且再忍忍吧」

    聽了三姨娘的話,正在捏著腳的手一僵,顧月池面露異色。()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