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心擎玉畫黛眉 正文 第四十回 疑染病再臨太子府
    卻說探春一心欲見得賈母,好讓自己不至被送到城外莊子上自生自滅去,奈何賈母與王夫人一樣兒,都避她猶如洪水猛獸,不獨讓她連面兒未照上,還打發了有力量的婆子們,要立時扭了她出府去。探春原非那愚鈍之人,如何不知道自己此番一多半兒是有去無回了?自是再四不肯去的,因在賈母后院門前與婆子們爭吵拉扯起來。

    不想就在她萬念俱灰之際,竟是一向為她所厭惡鄙棄的生母趙姨娘站了出來,還堅定的告訴她,『饒是這世上所有人都放棄了姑娘,姨娘亦不會放棄姑娘的」以致她終於忍不住哭倒在了趙姨娘懷裡。

    丹楓軒院門前巢玉瞧得此狀,亦是忍不住紅了眼睏兒,半晌方低低歎道:「此番三妹妹雖遭此大災,卻猶能得到姨娘如此不計前嫌的袒護和關心,且還願意與之生死與共,老話兒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果真一點兒不假!」若是換了她,只怕便沒有這麼好的福氣兒了罷?

    湘雲亦唏噓道:「希望三姐姐此番能大徹大悟,以後都善待姨娘……」話未說完,她又似想到了什麼,嘎然止住了。片刻,她方幾不可聞的低歎道,「但願三姐姐還能有以後罷。」

    二人感歎傷感了一回,再抬眼望去時,就見趙姨娘早已一手拎了包袱,一手攙了探春,以從未出現在人前的挺撥身姿,筆直走過一條甬道,消失在了賈母院子的院牆後。她的這一種不吵不鬧、不卓不亢的行徑,贏得了黛玉湘雲及王嬤嬤等人的一致讚歎,眾人再想不到,平日裡淺薄不尊重慣了的趙姨娘,竟能在頃刻之間判若兩人,果然作母親的心,是塵世間最偉大的心!

    直至徹底看不見趙姨娘探春母女的身影兒了,眾人方心情複雜的回了屋裡。彼時天已大亮,黛玉亦不欲再睡一會子,因命紫鵑雪雁服侍著更衣梳洗了,便與湘雲自架子上各撿了一本書,細細品讀起來。

    不多一會兒,又有婆子送了早飯過來,二人心情不佳,因只略動了幾筷子,便命撤了,又各自看起書來,以期能在書中,找到心靈的平靜。

    午後,黛玉正欲小憩一回,就有婆子進來道:「老太太請姑娘過去呢。」黛玉聽說,心下納罕,彼時賈母不是該避她猶恐不及的嗎,緣何還特地打發人來請她過去?

    納罕歸納罕,黛玉仍是稍事整理了一番衣妝,隨了婆子到前面兒賈母房中去。

    一時到得賈母屋裡,就見先前曾來接過黛玉去太子府上的八個毋毋竟赫然在座,打橫作陪的卻並非賈母,而是邢夫人。

    「見過大舅母。」欠身向邢夫人問了安,袋玉明知故問道,「外祖母和二舅母怎麼不見?」

    邢夫人見問,尷尬的笑了笑,方道:「老太太與二太太身體抱恙,這會子俱在房中靜養,因請了我過來招呼眾位管家娘子。」她不笑則已,一笑起來,額頭及鼻翼兩側那些個原本並不太顯眼的小麻坑便一覽無遺了,顯見得她是曾出過天花兒,並倖存了下來的少數幸運兒之一。

    黛玉乃何等聰明之人,如何猜不透賈母的想法兒?因忍不住在心底冷笑,果然這世上錦上添花大有人在,雪中送炭卻是絕無僅有。

    正怔忡之際,又聽得邢夫人道:「方纔管家娘子們說太子妃娘娘聞得外甥女兒身體抱恙,恐咱們府照料得不妥當,因此特意來接外甥女兒過府去將養,未知外甥女兒意下如何?」

    聞言黛玉下意識便推辭道:「太子妃娘娘鳳休高貴,如今我雖不確定染上病未染上,卻是不能不防,竟不必過去叨擾了。」雖則才只見過太子妃一面兒,她卻對其十分有好感,因此不欲連累了她去。

    卻見其中一位嬤嬤起身笑道:「姑娘很不必客氣,奴才們臨來時,娘娘已打發人請了太醫院院判華大人過府候著。華大人專擅此等疑難雜症,只輕易不出診,故姑娘外祖家才會將此症看得這般嚴重罷了,姑娘務須擔心娘娘會被染上,只管放心前去,管保平安無事的。請姑娘這就打發人回屋收拾行囊去,過會子好隨奴才們動身的。」言下之意,便是憑榮府的門第兒,自然請不動太醫院院判,才會這般談天花色變;而太子府卻能隨時傳召太醫院院判,自然沒什麼好怕的。

    話音剛落,不待黛玉答話兒,一個聲音卻自緊閉著的碧紗櫥裡傳了出來,「玉兒丫頭,既是娘娘盛情相邀,又有院判大人親自診治,你也不必因捨不得外祖母,而不願前往的,外祖母只要看到你平平安安,也就喜歡了。」不是別個,正是賈母的聲音。例不想她竟一直待在碧紗櫥內,許是怕邢夫人應付不過來,她好適時出聲兒相幫的,橫豎只要不直接與黛玉照面兒,便不會染疾的。

    黛玉聽說,不由暗自冷笑起來,憑賈母話兒說得有多好聽,亦掩蓋不了她想要將她這塊兒「燙手山芋」盡快擺脫的最終企圖,畢竟留了她尤其是百靈在賈府,終究對上下人等皆是有潛伏的危險的!

    又聽賈母道:「難得太子妃娘娘看重你,特特請了院判大人與你診斷,索性連雲丫頭一塊兒帶了去罷,也好與她好生將養一番的。我所最疼者,歷來便只你們兩個,自是希望你們兩個皆能平平安安的。只不知管家娘子們介意不介意?」

    一席話兒說得黛玉越發心寒起來,因思及這會子湘雲之所以還能安穩的待在丹楓軒內,一多半兒是因為自己如今為太子妃所看重之故,倘今兒個不帶了她去,只怕她前腳兒離了賈府,後腳兒賈母便打發人送她回史家了;而以史二太太一貫待湘雲的態度來看,只怕真會如她所說的那般,連二門不及她進,便直接被送到了莊子上去,到時湘雲豈非比探春猶自可憐幾分?自已又豈能眼睜睜看著她踏上那條不歸路的?

    因轉頭欠身向太子府的姆毋們道:「黛玉想帶了一位妹妹一塊兒前往,敢同瑭嫉可行不可行?」

    瑭姆笑道:「但憑姑娘喜歡。」

    黛玉方暗自舒了一口氣,只到底不願就此如了賈母的意兒,欲使個促狹兒,遂裝出一臉的沉痛與依依不捨,緩緩行至碧紗櫥門前,哽聲兒道:「玉,兒這一去,明兒還能不能見著外祖母之面兒,尚屬未知,就讓玉兒到外祖母膝下,磕上三個頭,以報答外祖母疼了玉兒這幾年罷。」說著便作勢要推門。

    唬得門後的賈母與鴛鴦等人都變了顏色,忙示意丫頭上前將門用力抵住,賈母方強自穩住心神,顫聲兒道:「玉兒你的心意,外祖母都明白,只娘子們才不也說了,此番你這一去,管保平安無事的嗎?明兒待你好了,咱們祖孫倆見面兒的機會還多著呢,又何須急在這一刻?倒是緊著回房收拾好行囊,司了娘子們動身罷,也免得讓太子妃娘娘久等了。」

    外面兒黛玉聽得又是好笑又是心寒,自已如今尚不能確定染病未染病,賈母已是這般避如洪水猛獸了,一旦自己真染了病,豈非會落得與探春一樣兒的下場?骨肉親情在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時,果真就脆弱得這般不堪一擊?

    黛玉霎時沒了再促狹賈母的心性兒,因只扔下一句:「請嬤嬤們稍坐片刻。」後,便扭身兒回丹楓軒收拾行囊去了。

    湘雲並王嬤嬤紫鵑等人聞得要去太子府上,又聞得那裡早已有太醫院院判候著,都是又驚又喜,皆以為此番自個兒可以徹底平安無事了,忙忙便要各自收拾行囊去。

    卻見黛玉緊蹙著黛眉,幽幽道:「雖說太子府上有院判候著,天花之疾何等凶險?誰又能保證不連累到太子妃娘娘及其他人的?因此我想的是,過會子咱們只明面兒上坐了太子府的車離開,卻不去太子府上,而是另尋別地安置,你們覺著好是不好?」

    話音剛落,百靈便喃喃接道:「果真如此,豈非要辜負娘娘的一番苦心了?況咱們又上那裡尋太醫院院判那樣兒的神醫去?」

    聞言黛玉因微微一笑,道:「太子妃娘娘既有心垂恰咱們,讓嬤嬤們回去說與她咱們安頓的地方,再請她打發人送了院判大人過來,當非難事。」又道,「至於安置之所,你們亦不必擔心,我自有安排,管保大傢伙兒不會覺著委屈的。」

    眾人聽說,知她已籌戎妥帖,遂都笑道:「姑娘尚不覺著委屈了,咱們這些作奴婢的,又豈會豈敢覺得委屈的?」

    惟獨青冉搖頭道:「太子妃娘娘既有心打發人來接,勢必已萬事安排停當,姑娘何苦拂了娘娘的美意?瑭姆們亦未必就願意讓姑娘去別地兒安置的,依我說,倒是先見過了娘娘,再另行打算不遲。」一面說,一面不住向黛玉使眼色。

    黛玉接收到她的眼色兒,情知事情有異,沉吟了片刻,方道:「青冉所言倒亦有理,咱們竟先去見過娘娘後,再作打算罷。」

    當下眾人便忙忙收拾了行襄,去到賈母屋裡,同太子府來的嬤嬤們一塊兒,坐上了去往太子府的馬車。

    半道兒上,黛玉終於忍不住盤同起方才臨上車時被她有意留坐在了同一輛車上的青冉,「方纔作什麼一直向我使眼色,又勸我定要先去過太子府?

    青冉見問,抿嘴一笑,不答反問:「姑娘前兒不是說被人呱噪得連片刻清靜日子沒的過?如今可不就有請靜日子過了。!!

    黛玉聽說,心裡一動,忙道:「如此說來,此番寶姐姐與三妹妹出花兒,是你在背後弄的鬼兒了?」

    青冉點點頭,道:「不過是給她二人一個小小的教馴罷了,過個十天半月,自然無事的。!」

    見她一臉無所謂的模樣兒,竟是絲毫兒未覺著自己所謂的「小小教訓」,與當事人帶去了多大麻煩,黛玉心裡由不得升起幾分怒氣來,然再一思及她之所以會有些行徑,卻是因自己隨口兒那麼一說,追根究底還是為了自己,才升起的那幾分怒氣,霎時又消散於無形了,因只無奈的抬手戳了戳她的額頭,嗔道:「你呀,也忒過有心了,我不過隨口那麼一說,你就這般嚴厲的懲處了她們,明兒要是我正經的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對,你豈非要……」

    「取了那人性命」幾字尚未及說出,她忙抬手把。掩住了,只因她攸地憶起青冉原非普通丫鬟,而是真真正正的江湖中人,取個把人的性命在她看來,實屬稀鬆平常之事。她可不想再因為自已的一言半語,而讓別人遭受無妄之災了,那怕那個「別人」,是她所深深不喜之人,亦不想!

    大禮參見畢,黛玉並不就著婆子的手起來,而是請罪道:「未經娘娘允許,黛玉便帶了家妹一塊兒過來,還請娘娘恕罪。」

    太子妃忙上前親自攙了她起來,笑道:「咱們都是自己,你又說這些個外道話兒作什麼?」又用空著那一隻手拉過湘雲,細細看了一回,方讚道:「你們姊妹二人,倒是一般生得好模樣兒,讓本宮都不知該誇什麼好了。」

    湘雲被太子妃拉著,又是緊張又是興奮,忙小聲兒回道:「娘娘謬讚了。

    寒暄了片刻,太子妃便命丫頭:「去傳了畢太醫來。」一面又附耳悄悄兒問,「青冉必已告訴妹妹個中緣由了?」

    見黛玉點頭,她又小聲兒道,「上次妹妹來,半日便去了,連話兒不曾與妹妹好生說得,我這心裡一直頗為遺憾,偏昨兒個又夜裡聞得青冉丫頭使了個促狹。我便想著整好兒可以借這個由頭兒接妹妹過來散淡幾日,彼此親近親近,方打發了人登門。只你那妹妹並丫頭們定是不知情的,這會子指不定在心裡如何惶恐呢,倒是讓華太醫來走個過場,讓她們都安心的好。」

    黛玉聽說,大為感激,一面說著:「但憑娘娘安排。」,一面便要欠身拜下去。

    見狀太子妃忙一把攙住,填道:「才說了讓你不必掏禮,如何又這般生分起來?你可能還不知道,我娘家雖人丁興旺,與我一奶同胞的姊妹,卻是一個亦無,因此打小兒我便盼著能有個妹妹好親近的,如今既見了你,偏你又另帶了一位妹妹來,我這個願望,可算是大大的許著了,明兒必定好生謝神去。」

    少時,就有人來回:「華太醫到了。」忙有幾個婆子上前於軟榻之前,拉起了一襲大紅繡幔,眾丫頭亦迴避了,單留老瑭嫉詞候著。

    「臣華無庸,參見太子妃娘娘!」旋即便聽得一個中年男子的聲音道。

    太子妃隔著聯幔道:「華太醫免禮。」便命人取了一個小靠枕來,令黛玉與湘雲並王姆嫉紫鵑等人依次將手放上去,再以手帕掩了,伸到慢外去。

    一時華太醫診完,在外面道:「回娘娘,並無異常。」

    太子妃聽說,悄悄兒向黛玉交換了一個會心的眼神,方向外道:「有勞華太醫了。」又命人,「請至外書房,讓大管家好生詞候著。」

    跟著便是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隨即婆子摘去眼前的聯慢,眾人眼前方豁然開朗起來。

    就見湘雲一把抓過黛玉的手,忍不住喜極而泣起來,「我就知道,我一定不會有事兒的……雖則她一直表現得不懼怕死,然「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哉?只是她不想讓黛玉自責是她連累了她,方未表露出來,僅將擔憂害怕深埋在了心底罷了,因此如今乍一聞得自已無事,她才會一時控制不住情緒的。

    黛玉見她情緒失控,有心勸慰幾句,又礙於太子妃猶在,說不得轉頭笑向太子妃道:「我這妹妹生性率直,年紀兒又小,讓娘娘看笑話兒了。」

    太子妃忙笑道:「雲姑娘天真可愛,一望便知是性情中人,我又豈會笑話兒的?」又道,「坐了半日的豐,又說了這麼會子話兒,妹妹必定累了,不如我打發人先引妹妹回房梳洗歇息一會子?我還有幾樣兒東西要送去妹妹屋子的,只這會子還未收拾停當,不如妹妹留下這個丫頭,過會子順道兒帶過去。」說著指了指青冉。

    黛玉聽說,正中下懷,情知太子妃必定有什麼話兒要問青冉,忙起身笑道:「如此便有勞娘娘了。」遂留下青冉,辭了太子妃,隨了婆子們一塊兒離開太子妃居所,逶迤著去了。

    這裡太子妃方壓低聲音問青冉,「你們爺兒如今尚不知曉林姑娘來咱們府裡了罷?」

    青冉應道,「爺兒如今尚不知曉。」

    太子妃點點頭,笑道:「很好。只這兩日你也別回他去,容林姑娘在咱們府裡多住幾日住熟了,本宮再下了帖子請他來,與他一個意外的驚喜。」

    「讓娘娘您費心了,到時候爺兒一定喜歡得了不得。」青冉笑道。

    太子妃悄笑道:「就你一人想看到六弟早日抱得美人歸,本宮就不想的?明兒果真事成了,咱們兩個可就是他們小兩。兒最大的媒人了,可要好生受他們一個大紅包才是。」

    當下二人又壓低聲音商議了半日個中細節,青冉方捧了幾樣兒精緻罕見的玩器,離了太子妃屋裡。

    她前一刻剛走,後一刻太子妃便喚了幾個心腹婆子來,壓低聲音吩咐:「明兒你們幾個便放出消息,說榮國府林姓表姑娘如今雖極有可能染上了天花惡疾,太子妃娘娘依舊不改初衷,不獨仍如先時一般看重她,還接了她到府上養病。切忌,此事一定要做得機密,尤其不能讓六爺知道消息的最初來源。去罷!」

    婆子們忙沉聲兒應了,便如來時那般,急匆匆去了,暫不細表。

    如今且說黛玉與湘雲同了一眾婆子,一路穿迴廊過小橋,終於到得了太子妃事先命人灑掃好的屋子「墨竹苑」。就見院內小小巧巧約莫十來間房,房前屋後皆被青青綠綠的翠竹所覆蓋,分外清新雅致,二人幾乎是立刻喜歡上了這裡。

    進得房中,錦繡滿堂,自然又是別一番天地,務須贅述。

    紫眉雪雁幾個正欲問跟來的婆子往那裡可以打熱水,好服侍黛玉湘雲梳洗的,就見青冉捧著幾樣細巧玩器,領著四個小丫頭子回來了,笑道:「這是娘娘打發了來伺候姑娘們的丫頭,專供灑掃房屋、來往使役的。」

    四人忙上前見過了黛玉湘雲,又向紫鵑幾個問了好,便奉命準備熱水手巾去了。

    一時熱水來,黛玉湘雲先梳洗過了,又重新勻了面,整理了衣妝,方得了空兒坐下喫茶。

    淺啜了一口茶,湘雲先嘖噴道:「我原以為像太子妃娘娘這般身份尊貴之人,必定是如天上的星星一般,高高在上x遙不可及的,卻不想,娘娘竟是那般的寬和親切,平易近人,倘不是親身經歷,只怕說了出去,也未必有人信的。」

    黛玉聽說,啐道:「還說呢,方才就像個小孩兒一樣,又哭又笑的,真真好沒羞。」說得滿屋子人都笑了起來。

    笑畢,黛玉又正色向眾人道:「如今咱們主僕蒙太子妃娘娘錯愛,得以留住在這裡,便更該自尊自重,凡事嚴於律己才是,切不能有任何越寺比行徑,更不能與娘娘添麻煩,知道不知道?」此番跟黛玉來的,不過王瑭瑭並紫鵑雪雁百靈青冉四婢,湘雲的瑭姆及兩個丫頭罷了,雖則黛玉知道其素來妥帖,出於未雨綢繆計,少不得也要多叮嚀幾句。眾人忙都應了。

    黛玉還欲再說,卻聽得人報:「娘娘來了。」因忙起得身來。

    就見太子妃滿臉笑容的進來了,道:「還未進來,便聞得妹妹在叮囑跟來的人,真真是個知禮守節的。其實妹妹大可不必特意叮囑她們,有妹妹這樣兒的主子,她們又能越禮到那裡去?」

    「讓娘娘見笑了。」黛玉被她說得不好意思,因臉紅回道。又問,「娘娘有什麼話兒,打發個丫頭來遞說一聲兒便是,何須親自走一遭兒的?」

    太子妃笑道:「我在屋裡也是悶著,還不如趁此機會,活動活動腿腳呢。這會子我來也不為別事兒,因想著二位妹妹今兒個初來乍到,故命廚下做了一桌席面兒,請二位妹妹坐席呢。」

    黛玉與湘雲聽說,忙起身領了,又陪著說了一會子閒話兒,方往前面兒去了,不在話下。

    作者有話要說:

    這兩章有點平淡,是為了後文作輔墊哦,請親們繼續關注後文。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