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日 第七卷 第十一章
    西元1940年12月6日下午3點,在龍騰基地的原子彈靶場上空,準時出現了一架經過改裝的HB-7重型遠程轟炸機。靶場裡面堆滿了用來實驗的汽車、坦克、裝甲車、碉堡、鐵塔、廠房等等物體。轟炸機到達投擲區域後,投下了一顆原子彈,爆炸當量為3萬噸。

    這天的天氣狀況比較惡劣,寒冷有風,選在這種條件下進行實驗,是要冒一定風險的。

    這顆原子彈是屬於內爆型。所謂內爆型是將大量zha藥起爆的能量壓向內心,產生高溫、高壓,使內心裡的核材料產生裂變,釋放出大量核能。

    但是這種內爆型的原子彈的技術難題在於,如果zha藥起爆後,能量並不是完全向內心壓縮,而是向四周擴散,就無法實現核裂變。要解決這一重大技術關,應當是如何使zha藥同步起爆,能量聚焦,林爽他們把這一技術問題稱為同步聚焦。

    林爽教授帶領著科技人員經過無數次的理論計算和實驗,從小型到中型再到大型,從局部到整體,一步一步地試下去,最後實現了zha藥起爆的能量完全壓向內心,同步聚焦技術關取得了突破。內爆型原子彈如果研製成功,就表明下一步有可能研製出氫彈。

    歷史性的時刻到了,轟炸機上面的投彈員果斷地按下決定歷史的電鈕。二十秒鐘後,裝在原子彈身上的自動控制系統進入自動控制狀態,這時倒計時從十點到零點順序跳動。這十秒是扣人心弦的十秒,就在這十秒內,原子彈從雷管點火,zha藥起爆開始,能量向內心聚焦,高溫高壓壓縮鈾235材料,核材料達到超臨界值,中子轟擊原子核,原子核產生裂變,釋放出大量能量。只見零點一到,強光閃亮,天地轟鳴,巨大的蘑菇雲翻滾而起,直上藍天……

    實驗非常成功!

    在主控室觀看實驗的方雲忍不住站了起來,帶頭鼓掌。很快主控室裡面掌聲和歡呼聲響成一片。而在實驗場安全警戒線外圍,無數的士兵、工程兵和科研人員都在歡呼雀躍。

    ※

    雪下得很厚,整個世界都籠罩在白色的世界中。今年,北海道的冬天特別冷,這就是青田麻美的感受。波及面極廣的關東叛亂終於是過去,雖然環境沒有什麼改變,但是至少不用再死那麼多人,最主要的是交通也開始暢通了。

    自從天皇宣佈戰敗向大漢帝國稱臣後,麻美的日子就不再好過了。她是九州島熊本縣人,早年為了生活離開家鄉到了東京做了一個藝妓,後來躲避戰火到了北海道的札幌。前段時間,熊本老家來信了,要她回去。雖然那裡已經是屬於大漢帝國的領土了,麻美還是決定回去看看,打算暫時忘掉札幌青柳一帶煩人的藝妓生活,忘掉那些恨不得把她吞掉的官兵,收拾行裝,回到她的故鄉呆上一段時間。

    鑒於九州省的特殊情況,大漢帝國對九州省的管理還是比較人性化的,只要能夠出示原來在九州省任何一個地方的出生證明文件,就允許日本籍人員以探親的名義居留在九州省,居留時間滿五年後,可以申請加入大漢帝國國籍,頒發藍卡。

    麻美草草收拾了一下自己居住的紙板房。把一個江戶泥金畫的硯台盒和一帖高野的字帖用綢子包起來,準備送給老闆娘寄存。她有時也練幾筆字,多少平靜一下藝妓生涯特有的煩躁。臨合上房門前,她看了一下被客人揉皺弄髒的床單,皺了皺眉頭。她應該換洗好床單,因為老闆只租房子,其他諸事一概不管。她猶豫著,終於把床單放到溫水裡。由於長期戰亂,配給越來越糟,肥皂已經很久見不著了,清水洗不乾淨污物,可是她必須處處節約。

    麻美從走廊的玻璃窗上眺望遠方的大地和天空。天空憂鬱陰沉,彤雲低壓,抖落著茫茫的雪塵,地面上的木屋、高樓、寺塔、廟宇都蒙著雪被,樹木和電線桿在寒風中瑟縮。寒風吹得單薄的木屋嘩嘩響,使她的心情更加壓抑和淒冷。她換了一身藏青底碎白花的窄袖和服,腰繫圍裙,下身穿裙褲,雙肩上斜繫著攬袖帶,模樣看起來非常樸素可愛。

    樹坑和屋角還積著骯髒的舊雪。天空中,像用舊了的破棉絮似的,積雲中又抖下新雪來。麻美走上街道,行人寥寥,大都市冷峻得使人窒息。除了一點兒發霉的配給碎米外,什麼都消失了。沒有脂粉,沒有手紙,沒有火柴,沒有煤油和煤,也沒有其他日用品和副食品。女人天性上是反對戰爭的,她這次之所以決定回去,是因為她唯一的弟弟要報名參軍,成為一名大漢帝國的士兵,這讓她感到有點不可思意。戰爭並不會使她們得到利益,卻會奪去她們的丈夫、兄弟和兒子。麻美對戰爭的形勢不甚了了。她更多地關心物價、日用品和食品。她離不開這些東西,也許是職業使然吧。

    她的職業使她麻木。歌舞伎不過是體面點兒的賣笑生涯。在日本,這也並非什麼不光彩的職業,說來還是源遠流長。日本的婦女處於絕對從屬的地位,男女間的性關係一向被社會容忍。她是妓女中高雅的一類,她自視優越於酒吧間的女招待。她能歌善舞,習文熟墨,收入不低。她是真正的藝妓。由於明治後現代潮流的衝擊,今天的日本,傳統的藝妓越來越少了。

    老家的來信讓麻美麻木的心有了一點憧憬,信裡把九州島,不,應該是九州省描繪的有點像人間天堂。她今年已經25歲了,作為藝妓的話,正是美好的黃金年齡,有嬌好的容貌和豐腴的身體,一切都對男人充滿誘惑力。而且,麻美從其它渠道瞭解到,大漢帝國的法律也是不禁止青樓這一行業的,只是比較規範和嚴格而已。

    走過寒風中發抖的街區,大部分店舖關了門,開門的貨架上也是空空如也。只剩當鋪還有生意。樹林脫guang了葉子,枝頭掛著雪,一群寒鴉從林梢驚起,向海洋方向飛去,不久又旋回來,聒噪聲令人心煩。

    麻美有點懶散地走著,在雪地散亂的腳印中留下了她的木屐印。日本帝國戰敗了,不但國內的財富損耗一空,還要支付巨額戰爭賠款,這讓人們的生活充滿了絕望。北海道和關東一帶比較靠近,前段時間鬧得比較凶的叛亂並沒有給北海道帶來多大的影響,只是幾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拿著竹槍在街上胡亂走了一下,根本沒有人去關心這些事情。後來是天皇的軍隊打贏了,日子雖然還是困難,但至少不用再擔心戰火什麼時候蔓延到這裡。

    麻美走進了札幌的火車站,她在這裡上車,坐到函館,在函館坐船到秋田,再在秋田坐火車到東京,然後在東京就有直達火車到廣島,最後是從廣島坐船就可以到達大分進入大漢帝國境內了。這是一個漫長的旅程。

    一路下來,麻美的心情開始逐漸好了起來,至少她可以買到了很多生活用品和喜歡的食物,雖然價格還是比較昂貴,但是起碼有得買賣。物品上的包裝袋印有一些漢字,她看不懂。當她知道這些漢字是大漢帝國製造之類的時候,心裡有了一些失落。

    終於是踏上了九州的土地了,麻美不由得激動起來,雖然剛才在口岸的銀行兌換貨幣有些許不快。麻美15歲就離開了家鄉,一股故鄉得情結讓她感動不已,她滿懷著一股酸楚的鄉土之情。整個熊本市都橫展在她面前。

    熊本是一個歷史古郡,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天草之亂、明治維新以後出現的復古運動都是在這裡起源的。熊本阿蘇神社的御田植神祭是最大的民間祭祀活動,而山鹿燈籠祭和京都的邸園祭、德島德阿波舞並稱日本三大夏祭。這裡有各種各樣的神社和寺院:加茂神社、愛宕神社、四王神社,金照寺、藩主菩提寺和臨濟宗大悲寺。曲徑通幽,香煙不絕,使人想起古代肥後國的繁榮。

    看看已經接近傍晚的天色,麻美挽好包袱,整整衣服,向附近的郵電局走去。這裡的繁榮和安定不是本島可以比擬的,日語在這裡還是通用語言之一,但是更多的人被要求學習漢語。商店裡的貨源還是比較充足的,價錢也是比較合理的(按中華幣計算)。

    按照弟弟彥一在信裡留的地址,麻美去郵電局打了電報,然後是找了一個旅館住了下來。準備明天一早就乘車回到故鄉。熊本還真實繁華啊,已經在這裡看不到一絲戰爭的痕跡了。

    彥一在車站接到了麻美,他已經滿十八歲了,身材魁梧,一身黑色的學生制服讓他看起來非常精神。面對著近十年不見的親姐姐,他臉上帶著羞怯的笑容。

    「彥一,你怎麼想著去當兵呢?幹點什麼別的不好嗎?」麻美開口問出了自己在心底憋了很久的話。

    彥一默默地幫姐姐拿著少得可憐的行李,說:「去當兵的話,家裡也就成了軍屬,國家會非常照顧的。而且軍隊的薪水也不錯,可以讓家裡人過上好的生活。姐姐,很多人都去了,但大多還選不上,能去當兵,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麻美簡直有點暈了頭,說:「那為什麼要去當大漢帝國的軍隊呢?你是一個日本人。」

    彥一有點奇怪地看了姐姐一眼說:「我現在是大漢人,在兩年前我就加入了大漢帝國國籍了,九州省留下來的人都已經是大漢人了。不想加入大漢帝國國籍的,已經全部離開了。不過姐姐,我聽說本島那邊情況非常糟糕,很多人都後悔了,是這樣嗎?」

    麻美點點頭,沒有說話。

    「姐姐,新政府的政策非常好,能讓我們吃飽穿暖。現在,帝國的版圖又擴大了,要徵召後備役部隊,所以我去報名了。」

    「很多人都去嗎?」

    「是的,村裡的青年人基本上都去了。不過挑選很嚴格,我們村裡只選上了三個。」

    麻美還是第一次聽到當兵還要挑選的,她只記得在北海道的時候只是發一個徵兵通知書就完事了。還真是不同啊。

    回到了故鄉賀須佐村,和其它村落一樣,蒙著白雪,結著薄冰,枯樹寒鴉,但卻蘊育著勃勃生機。這和麻美一路回來的感覺不一樣,在這裡她感到寧和平靜。如果沒有戰爭,那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啊。

    「進來吧,父親和母親在裡面等你。」彥一帶著姐姐走進新修繕好不久的房屋,替她把行李放到別的屋子裡。麻美嬌好的臉上有一股熱淚流了下來,也許呆在家裡也是不錯的事情,是哪一個國籍的人也輪不到她一個婦道人家來指手畫腳,更何況當年那些政客大老爺們發動戰爭的時候,好像也沒有考慮過她們的感受。

    參軍就參軍吧,這也許是弟弟最好的選擇。

    像麻美家的這種情況,不光是在九州省,在新佔領的南亞、東南亞也是很普遍的。大漢帝國版圖擴大了,現有的國防軍兵力已經不能滿足的國土安全的需要,所以大漢帝國國防部決定開始擴軍。重點還是放在了海軍和陸軍上面,海軍由原來的50萬增加到了100萬,陸軍由原來的320萬人增加到430萬。

    大漢帝國的兵源系統結構分為三級,即正規部隊、預備役部隊和後備役部隊。徵兵來的新兵一般先到各地的後備役部隊報到並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新兵訓練,掌握基本的軍事常識和技術,然後是經過一定比例的淘汰篩選,選上的新兵就進入到預備役部隊,被安排到各地的訓練基地進行進一步訓練,為期六個月。經過最後一輪淘汰後,新兵才算是進入了正規部隊,真正成為一名大漢帝國的士兵。這樣的淘汰比例基本上就是3:1,那麼正規部隊是600萬的話,下面預備役部隊就是1800萬,後備役部隊就是5400萬。

    西元1941年1月28日,在大漢帝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方雲的倡議下,新成立的東南亞和南亞諸國,包括朝鮮、日本和泰國的政府首腦,在雲南省省會昆明,召開了一次特別會議。在這次會議上,與會各國簽署了一個軍事集團聯盟,即《昆明條約》。條約期限為50年。

    西元1941年1月31日,昆明條約組織正式成立,其最高政治機構是政治協商委員會。軍事指揮機構為聯合司令部,聯合武裝部隊總司令的指揮機關就是聯合武裝部隊參謀部。昆明條約的武裝部隊,由大漢帝國在朝鮮、日本、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和印度尼西亞駐軍以及各協約國依照協議劃撥歸聯合司令部指揮的武裝部隊組成。

    聯合武裝部隊總司令和參謀長,將一直由大漢帝國國防部常務副部長和常務副參謀總長兼任。根據協議,國防部林紅軍常務副部長和劉柏常務副參謀總長將是第一任聯合武裝部隊總司令和參謀長。聯合武裝部隊司令部和參謀部等常設機構均設在北京。

    《昆明條約》簽訂後,一個橫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大陸的軍事集團出現了。在協約簽訂後該聯盟將來的主要活動有:逐步完善各種常設機構;經常協調對外政策;不斷更新各締約國的武器裝備(主要是裝備大漢帝國研製的武器系統);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推行軍事「一體化」等等。

    方雲計劃在未來三年裡,完善這個軍事聯盟的細節。

    ※

    希特勒在他的總理辦公室裡煩躁地走來走去,在西元1940年春和初夏取得了那些顯赫一時的勝利以後,第三帝國的元首遭到了連續六個月的挫折,他不僅在敦刻爾克放跑了英國34萬的遠征部隊,而且對英國本土實施的「海獅」計劃徹底失敗,喪失了在地中海給予英國致命打擊的機會。

    在他的眼中,墨索里尼的重要性遠遠大過遠在東方的方雲,可是就是這個該死的墨索里尼在希臘搞得一團糟,意大利的軍隊對他來說簡直是一場災難。而大漢帝國總統方雲,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世人刮目相看的輝煌戰績。早在此之前,歐洲媒體報告了大漢帝國空軍曾經出動過近5000架戰機對東京進行大規模轟炸,他並不是很相信這個消息,認為是媒體在誇大其詞,現在,大漢帝國在東南亞隨隨便便就可以組織起可以空投兩個傘兵師運輸機的時候,希特勒發現自己對這個古老的東方帝國根本不瞭解。

    在他眼中,英國人的軍隊素質是比較高的,但是在英國人的亞洲殖民地全部淪陷後,他才意識到這個東方帝國的軍力強大。眼下,大漢帝國的勢力已經到達了中東,已經是成為了威脅中東和非洲的一支重要力量,為此,他決定讓自己外長裡賓特洛甫再一次去北京。

    就在希特勒為自己的戰車掉鏈感到稍微煩惱的時候,大漢帝國以仰光、孟買為據點的印度洋艦隊正在橫掃印度洋,這支艦隊以三艘艘航母、兩艘戰列艦和八艘巡洋艦為核心,佔領了安達曼群島、斯里蘭卡島、查戈斯群島、馬爾代夫群島、拉克沙群島和塞舌爾群島,一舉將印度洋變成了大漢帝國的內海。

    大漢帝國和美國在私下有過默契,對非洲英法的殖民地大漢帝國不插手,換來的結果是美國同意大漢帝國在亞洲的擴張。現在,大漢帝國的艦隊已經可以直接開到阿拉伯海,可以開到了紅海和波斯灣,因此,美國感到了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脅。而在這同時,英國首相邱吉爾寫了一封言詞懇切的信件,請求美國參戰,站到盟國這邊。

    ※

    其實,在英國倫敦空戰的時候,已經由不少美國志願人員趕赴英國參戰了。美國和英國的關係還真是難以說明的,相對於希特勒的殘暴,美國的猶太人集團還是比較傾向於英國這邊的,因此,國內要求美國參戰幫助英國的呼聲也很高。

    這就讓羅斯福有點感到為難,如果英國戰敗,那麼德國在歐洲已經是沒有了西方對手,靠共產主義蘇聯是不可能的,美國在心底裡從來不把蘇聯當成過盟友。如果對德宣戰,大漢帝國的態度又是不明確,況且有跡象表明大漢帝國和德國之間有秘密盟約。如果美國對德國宣戰,就必須要考慮到大漢帝國的立場和態度。

    如果美國對大漢帝國宣戰,就目前情況來看,美國並沒有把握戰勝大漢帝國,更何況大漢帝國對美國一直都是很尊重,在推行世界民主方面是不遺餘力的。所以,這對美國可是一個兩難命題。

    對於大漢帝國牽頭,在雲南搞的《昆明條約》,羅斯福認為是一個政治技巧,收攏當地土著的民心,給他們以信心和保障,關鍵核心還是大漢帝國的部隊。

    羅斯福決定聽聽大漢帝國總統方雲的意見,決定出訪大漢帝國。

    這在世界上可是一件轟動的事件。因為在這之前,德國的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剛剛離開北京。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德國和美國當前世界上最強的兩個國家都訪問了同一個國家,大大地提升了大漢帝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至少蘇聯人的口氣是酸溜溜的「大漢帝國更多地參與到世界事務中來,是大漢人本身實力的體現。」

    羅斯福一行是下午三點準時到達北京南苑機場的。大漢帝國予以了美國總統最高級別的接待,在機場鳴禮炮24響,並由王文賓帶著政府要員在機場迎接來訪的美國貴賓。在簡單的致詞後,羅斯福總統在王文賓的陪同下,檢閱了大漢帝國三軍儀仗隊。

    晚上六點,方雲在釣魚台國賓館設宴招待羅斯福,一同出席宴會的還有國會總議長王力軍、副總統徐天揚、總理王文賓等人。在晚宴開始前,方雲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詞,羅斯福也發表了熱情的答謝詞。

    ※

    中南海總統府的會議廳裡,壁爐的火燒得辟啪作響,不斷底把溫暖送向大廳裡。會議廳裡面坐滿了人,除開方雲、王力軍、王文賓和杜英豪外,還有徐天揚、鄧平、周衛國、陸傑飛、孫仲倫、劉崎、劉愛國、黃勝利、華澤民、張蘭等各重要部門的負責人,濟濟一堂。

    這是一次重要的碰頭會議。世界格局的變化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計劃已經是跟不上了現實。在德國、美國兩國重要人物到訪後,大漢帝國又一次到了風尖浪口上。誰都清楚,在美國總統離開後,大漢帝國的走向將決定著世界的格局。

    會議上的討論非常激烈,有些問題的爭論非常尖銳。歸根到底,不外乎是三種可能:一是繼續維持與德國之間的同盟,配合德國的軍事行動,謀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但是這條路是最危險的,希特勒的法西斯統治並不得人心,即使是通過了武力征服歐洲,也不可能維持其長久的統治;二是站在美國等民主國家同盟這邊,為反法西斯戰爭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個聯盟的廣泛的,唯一的遺憾就是我們已佔領英國和法國在南亞和東南亞的殖民地。可是這些好像也不是問題,可以通過外交斡旋進行調解,總有大家可以接受的方案;三是大漢帝國擁兵自重,把西亞的巴列維王朝佔領了後,以紅海為邊界,不參與世界爭霸,在亞洲自行發展,做一個世界性大國。

    在說到中亞問題的時候,國防部長黃維元帥指出,大漢帝國與蘇聯之間必定還要有一戰,才能決定兩國之間的土地問題和爭端,不要妄想我們和蘇聯會存在和平相處的可能,不是我們去打蘇聯,就是蘇聯騰出手後向我們進攻。

    黃維的說法遭到了華澤民等人的置疑。

    方雲說道:「蘇聯歷來都是一個侵略性極強的國家,只有他們去佔別人的便宜,是不允許別人佔他們的便宜的,在波蘭是如此,在芬蘭也是如此,在波羅的海三國更是如此。不要對蘇聯抱有幻想,對蘇一戰是勢在必行的,就像我們和英國的戰爭一樣,是一定要打的。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

    「在蘇聯的歷史上,充滿著背叛和毀約。這是它民族的根本性決定了它的國家政策,無論是沙皇時期還是現在的蘇共時期。即使是偉大的蘇共先哲列寧,在對待霸佔我國領土的問題上,也是模稜兩可,前後矛盾的。他先是說我們和蘇聯之間的一切不平等條約統統作廢,然後又說我們和蘇聯之間關於領土的爭端是歷史遺留的問題,需要慎重考慮。」

    「自從我國穩定了外蒙,收回海參崴之後,蘇聯人在蒙古省、新疆省和黑龍江省的小動作一直不斷。如果不是我們的軍事力量強大,我國領土的完整性將會受到嚴重的挑戰。」

    方雲的語氣非常嚴厲,他說道:「在這裡,我再次警告那些對蘇聯抱有幻想的人,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對蘇作戰已經是不可逆轉的!這是我們一慣下來的國策,今後對蘇聯的討論只能是怎麼打的問題。這一點希望在座的同志們注意。」

    看著鴉雀無聲的會議室,方雲在心裡面感歎,為什麼有些人就是看不清蘇聯人呢?我們趁著蘇聯國力脆弱的時候,要回了海參崴、收回了外蒙,這些都是和蘇聯結下了不可開解的仇恨,不和蘇聯一戰,是不可能穩定兩國的邊界線的,那麼在將來和蘇聯的對峙將大大拖緩大漢帝國騰飛的步伐。

    「總統,如果我們和蘇聯開戰,不就是和德國站在一邊了嗎?」周衛國似乎想通了這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這是一個技巧性的問題。我的看法是我們要把握好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盡快地、努力地理順我們控制土地內的經濟、宗教、民族和軍事問題,我們大漢帝國將建立一個永久不倒的帝國時代。」方雲冷靜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個人贊同這樣一種看法,對外我們置身事外,冷靜觀察;對內加強管理,理順各民族、宗教和土地之間的關係,努力致力於國內經濟的發展。」

    不錯,大漢帝國現在控制的領土,是前人想都不敢想的,只要能夠把這些新征服的領地牢牢控制好,那將會是一個什麼局面呢?與會的成員們的頭腦都開始快速旋轉起來。

    真是一個美好的雪夜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