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日 第七卷 第五章
    在方雲宣佈結束休假,恢復工作的第二天,也就在方雲準備打英法兩國在南印度支那和東印度支那殖民地的主意的時候,總理王文賓和教育部長陳文豪來總統辦公室見他。

    看見他們進來,方雲讓秘書趙祥去倒水,招呼兩人坐下來。陳文豪不像王文賓,對方雲還是敬畏的。

    「總理和部長一起來,一定是有什麼大的事情,說吧,我洗耳恭聽。」方雲合上面前卷宗,用一種開玩笑的語氣說道。

    王文賓喝了一口剛泡的熱茶,說:「總統,這次我和陳部長來,就是想向您匯報一下關於教育方面的情況。」方雲點了點頭,目光落在了陳文豪的身上。

    「總統,是這樣的,教育部組織了國內一批有名望和有才能的專家,對我國的教育制度進行了一次考察、調研,得出了一個結論:我國目前的教育制度已經不適合我國現階段和將來的發展。這是報告,請您看一看。」陳文豪把一份報告遞上來。

    方雲接過報告,很厚,有十幾頁,他放到了一邊說:「報告我會盡快看的。你把要點給我講講。」

    陳文豪說:「好的,報告的要點主要有兩個,一是推廣漢語拼音和簡化字,二是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公開的招生考試制度。」他的話說得簡單明瞭。

    對於第一點推廣漢語拼音和簡化字,方雲沒有什麼意見。弘揚自己的母語文化一直是方雲所支持的,對於第二點,他倒是要仔細看看了。因為一個制度的改變,特別是教育制度,要謹慎。這是一件影響千秋的事情。他說:「第一點沒有什麼問題,我個人表示同意,這一點可以盡快落實,你另外起草一份報告,交給國會審批。第二點,我仔細看過報告後,再給你一個答覆。」

    陳文豪點頭稱是,然後起身告辭了。方雲把王文賓留下,問:「文賓,日本政府今年的賠款交付了嗎?」

    「今年的賠款已經劃撥過來了,一共是5億美金。不過,西村內閣提出餘下的30億賠款要求延長還款期限,改為分10年還清。目前日本的經濟在短期內已經是難以負擔這筆賠款的償還。」王文賓說道。

    「嗯,是不是日本的關東叛亂鬧的太厲害了?」

    「是的,日本關東地區全亂了。西村內閣在那裡是收不到稅收的。」

    「我明白了,這個我們安排一個時間,開一個內閣會議討論一下。從今年開始,日本帝國的戰爭賠款全部給我投入到教育上,所以,這個教育體制的改革報告來得及時。當年小日本從滿清政府手裡拿到了戰爭賠款投入本國的教育,那我們也把小日本的戰爭賠款投入到我們的教育改革中,也算是一種有始有終吧。」

    「可是總統,這些戰爭賠款已經是做了安排,貿然改變,恐怕不好。是不是從別的方面想想辦法,比如我們這次展開全國官商勾結的公司企業的清理整頓,收穫也不少。這個教育改革的資金是不是可以從這上面出。」王文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也可以,就這麼辦吧。在處理全國官商勾結的公司企業的問題上,慢慢來,一步一步地治理,官商勾結是一個歷史問題,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解決地了的。要注意工作的方法,還有什麼事情嗎?」方雲問。王文賓接著就把這段時間的政府工作向方雲做了一個簡單匯報。

    ※

    等王文賓離開的時候,方雲看看牆上的擺鐘,都已經是十一點多了。他想了想,拿起宋文豪的報告仔細看了起來。報告寫得很詳細,首先指出了推廣漢語拼音和簡化字的重要性,這點方雲是同意的。其次,是關於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全國範圍內公開招生的考試制度。這一點方雲很感興趣。

    大漢帝國現行的教育制度基本上可以說是晚清科舉制度的改進版本,已經是制約了帝國教育的發展。所以這些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在經過調研考察後,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還是有許多積極意義的。這讓方雲不由想起了歐洲的教育制度,不可否認,歐洲的教育制度在推動歐洲經濟發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方雲最早主政的西南各省推行的教育制度,就有歐洲教育制度的影子。事實也證明了西南的教育制度是要好過現行的國家教育制度的。

    方雲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在報告的第二點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要求,著重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素質教育,不要把學生培養成只會官樣文章的低能兒。大漢帝國的事情就是這樣,有了總統的親筆批示,下面的事情做起來就非常快了。

    國會很快就通過了推廣漢語拼音和簡化字的提案,但在教育制度的改革上,卻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是最後還是通過了教育制度改革提案。在這項提案重,首次明文規定了允許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並存,鼓勵民間資金建立高水平的私立學校。其次,在教育考試中實行學分制和義務教育。

    學分制和義務教育才是這次教育制度改革的重點。提案規定,凡是具有大漢帝國國籍的公民有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國家將對小學實施5年制的義務教育,凡是年滿7週歲的男女公民都必須進小學接受教育。初中3年,國家將承擔在公立學校受教育公民的70%的教育費用(不包括學雜費),高中3年,國家將承擔在公立學校受教育公民30%的教育費用(不包括學雜費)。這些措施主要是針對基礎教育的。

    那麼,大漢帝國的高中生上大學的必備條件是什麼?

    回答是就是學分制:高中各學期各門課的總平均成績必須在乙以上(甲為90分以上,乙為80分以上,丙為70分以上,丁為60分以上,不及格為59分以下)。國家高中的學制是3年。這3年各學期(實際上,大漢帝國學生不光是在高中3年,就連初中3年和小學5年也是同樣如此)的期評成績都是由如下三個部分組成:(1)平時的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分佔50%;(2)項目考試點25%(培養學生的基礎工作技能);(3)段考和期考分佔25%。因此,學生不僅要爭取段考、期考的好分數,還要努力拿到平時作業和項目考試的高分數,這樣才能在期末總評中得高分。同時,三個組成部分還可以互補,只要平時能認真完成作業,加上項目考試做得好,就可以彌補在段期考低分的不足。

    實際上,大漢帝國的高中生還要要考DSJ(大漢帝國素質教育),但這只是一種高中畢業考試制度,一次付費可以考三次,考試時間一年中有四次到六次。學生可以選擇其中最高分作為成績向大學寄發。這樣對於考生來說,考試的負擔就不是那樣的重,可以比較放鬆地進行。即使考了三次,成績都不理想,但是自己認為還有潛力,你還可以選擇再次付費,重新考試。只要在大學規定的申請截止時間之前寄出你的DSJ成績,都是有效的。況且,大學錄取新生不僅僅是依靠DSJ分數,它只是大學錄取標準中的一個,甚至不是主要的一個。

    大致上說來,大漢帝國大學錄取新生的標準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高中畢業前一年的學年平均成績。帝國的高中和初中都是3年制,所以就是高中三年級的平均成績。私立大學在錄取學生方面對於這一條的掌握比較寬鬆和靈活,他們看重的一般還是考試成績。但是公立學校往往將這一條排在第一位。也就是說一個學生的學校表現和出勤率、平均成績都很重要。

    第二個就是DSJ的成績。不過這是公開的,每個學校都在招生簡章中公佈錄取新生的DSJ標準。

    第三個標準是學生的社交參與能力,要在你的履歷上寫明參加過什麼社團,擔任過什麼職務,有什麼體育特長。做過多少義務工作,例如到老人福利院去幫助老弱病殘者,或者到醫院、慈善基金會幫助過多少人士。你有什麼組織能力,擔任過學生會主席或者編輯過學生刊物等等,都是學生能力的表現。這樣,帝國的大學就突出重視動手能力和實際交際能力,只有好成績的學生充其量也不過是書獃子而已,這樣的學生不要說一流學校沒有興趣,即便是地方性高校也不會刮入囊中。

    如果說上述三條是比較硬性的規定,那麼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雖然有點主觀性,但是在大學錄取中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本人寫的一份自薦信,你為什麼要選擇這所大學。這是一篇不超過兩頁紙的信,實際上就是一篇文章,你要一下子打動看信人的心,使他願意看下去。這一點是方雲根據自己的經歷強硬要加進去的。

    這樣,學校錄取新生的程序就是一拿到申請學生的檔案袋,首先就取出這份信件。如果這封信寫得夠得上他們認為的標準,就開始打開其他材料,一份一份地仔細閱讀。如果這封信無法打動他,他就把這個檔案袋封起來了。他們認為如果一個學生連一封推薦自己的信件都寫不好,其他方面再好也是沒有用的。當然,這也有弊端,就是容易讓人作假,編造一些動人的故事來打動錄取官,這就要建立一個核查機制。因為假的東西終是缺少感情,寫得再好,只要細節出錯,整篇文章就如沙上建屋一樣經不起推敲。

    除了上述標準之外,每個學生都要附上三位教師的推薦信,這也是錄取官第二要看的內容。只有在這些軟性的標準通過之後,錄取官才細心地察看你的其他資料。

    這些標準和要求一經媒體公佈,立即引起了轟動。要知道在大漢帝國這個社會裡,讀書受教育基本上都只是有錢人或者是大戶人家的特權。這樣一個翻天覆地的改革,不僅是有利於社會的團結,也體現了國家實力的增強。這些都是從小開始培養一個人的社會道德心,絕大多數有識之士都看到了這項改革對大漢民族將來的影響,紛紛通過各種渠道表示了對教育改革制度的擁護。

    ※

    西元1939年11月底,蘇芬戰爭再次爆發。大漢帝國和德國以懷疑的眼光注視著這場戰爭。方雲不是很看好還沉浸在肅反運動中的蘇軍,而希特勒卻認為,小小的芬蘭是不可能頂住強大蘇聯的進攻的,他是同情芬蘭人的,但他現在還不能得罪斯大林。對於蘇聯,希特勒背後不知道咒罵了多少次:德國在全線進攻波蘭的時候,眼看就要獲取最大勝利的時候,蘇聯出兵了。蘇軍是9月17日開始行動的,不到幾天就佔領了按德蘇協定分給他們的領土。德蘇軍隊在布列斯特一帶會師,蘇軍開到了匈牙利邊境。這立即引起羅馬尼亞和巴爾幹半島國家的強烈不安。波蘭人的命運是個什麼樣子?這個問題在當時是要立即有個答覆的。於是德國的裡賓特洛甫前往蘇聯與斯大林談判。

    9月27日和28日兩天裡,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的三次會談中,斯大林掌握了主動權,要求對德蘇達成的協定作出修改。斯大林第一個要求是放棄成立一個獨立的波蘭國的任何主張,因為這樣一個國家可能引起德蘇之間的摩擦-----這是彬彬有禮的說法,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波蘭可能被德國用來反對蘇聯。代替的辦法是波蘭將由德蘇兩國徹底瓜分。

    斯大林的第二個要求是把立陶宛劃入蘇聯而不是德國的勢力範圍。作為報酬,他願意在波蘭中部作出讓步,把位於瓜分線以東的盧布林和比沙的一部分讓給德國。在蘇聯進入立陶宛的時候,蘇聯也願意在蘇瓦烏機三角地帶對東普魯士的邊界進行調整,使之對德國有利。最後,斯大林還明確表示,他準備「立即著手解決波羅的海國家的問題」,而且他希望在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達成解決問題的辦法的時候,能得到德國的慷慨支持,這些問題的解決將使蘇聯在波羅的海地區獲得它所希望的海空軍基地。

    為了同蘇聯達成協議,希特勒很乾脆地付出了代價,但確沒佔到什麼便宜,特別是日爾曼文明在東方的傳統前哨波羅的海國家,不得不讓給了蘇聯人。

    為什麼希特勒對於保持同蘇聯的友好關係如此重視呢?一部分原因是他知道倫敦和巴黎還在指望德蘇之間發生爭吵。一部分原因是他希望得到蘇聯的經濟援助,是他能打破英國的封鎖。然而,最終的主要原因還是希特勒看到,至少暫時把東歐問題擱置一下會有好處,這可以使他騰出手來全力對付西方。

    希特勒想盡早同法國開戰,但由於天氣原因遲遲不能如願。所以在蘇芬開戰後,他下令德國駐外使團和德國的報刊電台,都要支持蘇聯的「正當行為」,不得對芬蘭人保持同情。蘇聯的中立對希特勒很重要,他想的是,只要德國在進攻法國的時候,蘇聯不插手,他是不會顧忌蘇聯現在在芬蘭的行動的。

    對於德國如此顧忌蘇聯,方雲感到有點不可思議。他命令情報部門把蘇聯和德國的軍備武器情況要了一份過來,還真的被兩國的武器裝備嚇了一跳,什麼對什麼啊,簡直就是一堆鋼鐵垃圾,而且德軍早期的裝甲部隊還比不上蘇軍,用45MM火炮能夠擊穿KV-1的裝甲簡直是癡人說夢。

    媽的,怪不得蘇聯和英國在自己打交道的時候像老鼠見貓一樣,就連德國人都願意出高價錢購買他手中的相對老式的坦克。不知何時,他手裡已經是握有了一支當前世界上最強大的坦克裝甲部隊,就是早期的豹式一型的76。2MM的長身坦克火炮就可以把德國、蘇聯所謂的坦克打個嗚乎哀哉,更不要說剛剛開始列裝部隊的豹式4型坦克了,105MM口徑的長身坦克火炮絕對是對方的噩夢。想到這裡,方雲又想起了在龍騰基地秘密製造的原子彈,心裡的熱血不由沸騰起來。

    ※

    中南海內閣會議室,方雲召見了總議長王力軍、總理王文賓和國安局局長杜英豪。三人都有點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方雲為何突然要召見他們。

    方雲把一些文件讓他們三人看了,這些都是西方列強的一些武器裝備情報。等他們把文件看完後,問:「看出什麼?」王力軍、王文賓有點茫然地搖搖頭,對這些軍事參數兩人可以說是門外漢。

    杜英豪則是有點苦笑地搖搖頭。這些情報都是從他這裡出去的,他當然清楚,所以他心裡明白方雲又開始打周邊土地的主意了。其實這些情報杜英豪是早就明白其中的含義的,只不過不想方雲走得那麼快,畢竟大漢帝國的底子還是薄的,一味的軍事擴張,到頭來只能是窮兵黷武。

    「英豪,你說說看。」方雲故意點了他的名字。

    杜英豪心裡歎了口氣,說:「這些情報說明,我們大漢帝國目前的武器裝備是世界上最好的。」

    方雲說:「哦,你現在也知道了啊?那為什麼這些情報不上報到我這裡來?如果我不問你要,你是不是打算把這些情報永遠隱瞞下去?」說到後面,語氣有點嚴厲起來。王力軍和王文賓的臉色也嚴肅起來,隱瞞情報,這可不是一個小的罪名。

    「總統,這些情報我不會永遠對你隱瞞。只是當時的條件不成熟。」杜英豪分辨道。

    「什麼叫作條件不成熟?那麼現在條件也不成熟嗎?」方雲問,眼光也開始銳利起來。

    「是的,現在條件也不成熟。」杜英豪絲毫不讓地和方雲對視著。方雲心頭有點惱怒,這個杜英豪是越來越大膽了,可是看見他坦坦蕩蕩的目光,又生不起氣來。一時間,氣氛尷尬起來。

    「這個有什麼話好好說,總統,我看杜局長也是憂國憂民心切的,當然,隱瞞情報是不對的,對了,杜局長,你就把原因好好說說,我和總議長也想聽聽。」王文賓開口了,他可不願意看見這兩人起爭執。

    方雲點點頭,說:「嗯,把理由說說。」語氣已經是溫和起來。

    「這些情報顯示,我國的軍事實力是強大的,但是我們不要忽略了一點,自從第二次鴉片戰爭以來,我們的國家無時無刻不處在戰爭和動亂中,家底早就被打得支離破碎。誠然,主席領導我們黨取得了成功,國家和人民是獲得了安定,正是我們休生養息的最好時機。如果在這時候出兵,不說別的,首先民心就會不穩定。」

    「我們黨取得成功,幾乎是把所有的力量都投到了軍事力量上面了。前段時間,有個小日本壓在我們頭上,還能以此為目標,團結和號召全國人民。現在,小日本已經被打敗,而且我們的國家在主席的領導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驕人成績:在蘇聯人那裡要回了海參崴,在英國人那裡要回了遺失的國土等等,可是這些光環的背後,卻是我們國民經濟的嚴重失衡,底子薄,基礎差,如果再一味用兵,不思量著搞經濟建設,我們大漢帝國的災難恐怕就要來臨了。我個人是希望我們眼下最好能集中精力,搞好我們的國內經濟環境,底子厚了,將來做什麼都不怕。」杜英豪一口氣把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人也輕鬆了許多。

    方雲聽完了杜英豪的話,陷入了沉思。杜英豪的確說得不錯,目前大漢帝國的領土面積就是漢唐時期也不外如是。他說:「文賓,你是政府總理,你說說看我們國內目前的情況。」

    王文賓從杜英豪的話語引起的沉思中清醒過來,仔細考慮了一下,說:「總統,杜局長說的不錯。我們的軍備開支的確是佔了國民經濟的很大一部分。現在國內經濟情況經過了七年的努力,正處在一個良好的上升期,如果貿然開戰的話,造成的經濟損失是難以估量的。也許會把我們八年來的心血毀於一旦。」

    「說完了還是錢的問題。」王力軍插了一句。

    「不錯,力軍這句話是說到點子上了。」方雲感歎道,已經忘記了剛才的不快。他問:「英豪,你小子把這個問題看得那麼清楚,肯定有辦法,說說看,怎麼幫我們搞到錢。」

    杜英豪在心底鬆了一口氣,和方雲對著干他可是提心吊膽的,見方雲語氣溫和,就知道自己過關了。他微微地笑了一下:「主席,德國和英法兩國是肯定要打一仗的。就目前情報分析來看,德軍勝的機會有60%。到時候我們可以……」

    「賣軍火!」方雲、王文賓兩人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喊了出來,兩人喊完,對望了一下,同時大笑起來。

    「真有你的,這是個好辦法。你繼續。」方雲止住笑聲說道。

    「是的,我們可以把軍火賣給英國人和法國人,同時也可以把軍火賣給德國人,還有就是我們的藥品,盤尼西林可是我們的王牌,我們可以擴大產量等等,總之,這樣我們可以賺回很多錢。到時候我們國內經濟穩定了,上軌道上規模了,再出兵參戰,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這一點,美國人可是給我們做了榜樣的。」王文賓有點興奮地說道。

    「不錯,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我們抓緊時間好好合計一下,千萬不要讓這個機會給溜走了。」王力軍眼睛也開始發光了。

    「曼施泰因將軍在我們手裡要了一批軍火,估計想進行仿製。可是我們的坦克技術可不是那麼容易掌握的,我不信開過我們的坦克的德軍坦克兵,還會對他們自己德坦克有興趣。」方雲說道,「英豪,我看你非常有商人的潛質,要不要兼職一個商務部的頭銜?」

    「算了,我還是安心做我的國安局局長好了。」

    會議室裡面爆發出一陣開懷大笑的聲音。

    ※

    「這簡直是不可思義的!多麼堅硬的鋼材!」希特勒用手杖敲了敲從大漢帝國購買回來的豹式坦克的鋼板。跟在希特勒身後的一些德軍高級將領也發出了嘖嘖的稱讚聲。在剛剛結束的坦克對抗中,參加演示的兩輛豹式坦克以近乎完美的表現,「擊毀」了16輛德國坦克。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重頭戲是後面的抗打擊演示:德軍的所有反坦克火炮對豹式坦克是無效的,包括坦克火炮。炮彈打到豹式坦克的正面裝甲上,只留下一點凹痕。

    「偉大的元首,如果我的裝甲部隊全部都裝備上這種坦克,我將帶領它們橫掃整個歐洲。」說話的正是德國坦克裝甲兵總監古德裡安將軍,他絲毫沒有掩飾對豹式坦克的喜愛。

    「古德裡安將軍,我想你會擁有它們的。」希特勒用一種肯定的語調說道,「費倫茨先生!你過來看看,大漢人已經能夠給坦克裝上了76。2MM的火炮,而我們呢?才45MM!甚至不能擊穿大漢人坦克的側面裝甲!你的軍工部門都幹什麼去了?」

    隨著希特勒的怒吼聲,一個身材肥胖的中年官員一面不停地用手絹抹著額頭和臉上的汗水,一面用恐懼的眼神看著情緒激動的元首。

    滔滔不絕地咒罵了十幾分鐘後,希特勒漸漸平息下來,他說道:「我們需要和大漢人好好談談。你,費倫茨先生,要盡快掌握這些技術,我們需要自己製造這種坦克,而不是通過購買來獲得它。」

    就在這次演示結束後的第三天,一個得到元首授權的德國商貿代表團起程飛赴大漢帝國首都——北京。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