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入聊齋 正文 第十五章:畫皮
    (新書最需要關懷,求各類支持!)

    夜,夜涼如水;窗外北風呼嘯,乍聽竟似有妖物在鬼哭狼嚎般,嗚嗚然,甚是刺耳……

    陳劍臣輾轉反側,難以入寐——如果說慶雲道長的出現,代表了這個世界不簡單中的一端;那麼今天那山魈妖物的現形,則代表了另一端。

    既有修士,又有妖魔;這個世界越發變得神秘莫測,迫切需要更進一步的認識瞭解。

    此種感覺刺激而引人入勝,亦讓陳劍臣不得不打醒起十二分精神來,好生面對,以及,更加深入地思考出路。

    必須要提高己身的能力了,光有一副強壯的身軀,仍是不夠……但能力從何處尋,學道?而或其它?

    好幾個念頭掠過——

    不知不覺間,陳劍臣在沉思中進入了夢鄉。

    慶雲道長的到來遠超預期,第二天中午時分,他就出現在景陽村中,陳劍臣見到他,大喜過望,立刻尾隨他往外走,一直走到麻子嶺上。

    慶雲道長刻意要躲開眾人的眼線,陳劍臣亦然。作為一個讀書人,和一個道士出家人走得太近,終究會引人非議。

    慶雲道長的臉色頗不好看,尤其當拿回鈴鐺法器時,更像被人砍了一刀般,嘴角都抽了抽,很是心疼:「妖孽敢爾,竟敢毀我法器,該死!」

    看得出來,這枚鈴鐺對於他而言,並非等閒之物。

    陳劍臣嘴一撇,這不廢話嘛,難道人家山魈會束手待斃?話說回來,還得怪其自信太滿,低估了妖孽的實力,幾乎讓陳劍臣都身陷險地去。不過這些話,只能腹誹,斷然不可說出口的。

    「昨天我已得知法器受損,故而連夜趕來……」

    聞言,陳劍臣心裡又確定了幾分,鈴鐺法器肯定和慶雲有著某種心神聯繫,能息息相通,此當為道法之奧妙。

    他又拿出那張已被撕破的人皮來。

    慶雲道長一見,拿過來看,道:「果然是畫皮。」

    陳劍臣心一跳,假裝不懂地問道:「何為畫皮?」

    慶雲捋一捋鬍須,問:「公子信不信世間存有妖魔鬼怪?」

    「信!」

    這不又是廢話嗎?都活生生在眼前出現了,不信是傻子。

    慶雲呵呵一笑:「公子可有興趣聽貧道詳說一二?」

    「當然,求之不得,願聞其詳。」

    陳劍臣大喜,他正需要這些非比尋常的見識呢,慶雲此言,正中下懷。

    「世間萬物皆有靈,區別唯開竅否……」

    慶雲一開口就先抖了個包袱:「……動物開竅後可謂之『妖』,草木開竅後可謂之『精』,人死而冤魂不散,陰司脫籍不錄,是謂『鬼』;諸如泥土岩石開竅,那就是『怪』了……」

    陳劍臣豎起耳朵聽,越聽越心驚:敢情這世間是妖孽叢生,群魔亂舞呀。

    「當然,一般妖精鬼怪開竅不易,往往需要極長的時間;一來皆因它們無道法傳授,往往只能獨自領會感悟;一來它們本身靈智低下頑劣,難以體會天地法則。然國之將亡,必有妖孽,越逢亂世,越多鬼怪……」

    說到這,慶雲有意無意地掃了陳劍臣一眼。

    陳劍臣一愣,眼下國家統治穩定,四海昇平,何來亂世之說?莫非道長意有所指,指的不是現在,而是將來?

    這個疑問他並沒有突兀地問出來,可能慶雲僅是順口而言。

    「世有妖孽,是以有修士,有道法克之。當今天下,道門正統三分,一為天外蜀山;一為世外崑崙山;另一個,就是貧道的出身之地,海外嶗山——蜀山修劍;崑崙擅奇門法咒;嶗山主符術……當然,三山之外,另有一些修道門派存在,只是聲名不顯罷了。」

    陳劍臣聽得茅塞頓開,只覺得眼界一下子就被擴展開來,飛天入海,逍遙天地,連忙正容施禮道:「原來道長出身嶗山仙門,小子好生敬仰。」

    慶雲呵呵一笑,一擺手:「貧道不過是嶗山一外院記名弟子罷了,方入門檻……我等修道,只為逍遙長生,但此路何其漫也,有開竅——陰神——金丹——元嬰——法相——人仙六大劫關境界,如今貧道僅為陰神修為而已。」

    他娓娓道來,有心把道法之事說與陳劍臣知道,乃是特意要在陳劍臣心坎處植下一粒種子。其實妖精鬼怪同樣為修道,只是倍加艱難,難有大成之期。在慶雲心目中,它們卻屬於「異類」般存在,不得承認。

    陳劍臣果然聽得津津有味,受益良多。

    「道法傳承,不傳六耳,不經筆墨,只憑意念點化。故而所謂口訣,所謂秘籍,儘是皮毛,不得精髓……」

    原來如此,陳劍臣豁然明白,怪不得世間口訣秘籍多矣,而得道者萬中無一,卻是另有奧妙竅門;換句話說,沒有師傅點化入門,就算有口訣有秘籍,也不過盲人摸象,不得其門而入。

    修道,大不易。如此看來,這世上真正的修道者數量絕不會多。

    看說得差不多了,慶雲適時而止,指著手裡的畫皮道:「此物亦屬法器範疇,用人皮煉製而成,妖孽披之,可化為人形,借此顛倒眾生。嘿嘿,世人多愚,明明妖也,而以為美,可歎可悲!而妖孽借此畫皮,就可迷惑男人與之交合,吸取精陽,壯大修為。」

    陳劍臣點頭稱是,略一沉吟,剛想開口,表白一點小心思,那邊慶雲卻似乎早有預料般先說了:「公子具慧根,明大義,有肝膽,人中之龍也;然書生意氣頗重,心神多羈絆,暫時卻不適合修道……」

    被他一下子堵了話頭,陳劍臣便有幾分怏怏。

    慶雲看在眼裡,自不點破——和陳劍臣說這麼多,已算是一種點撥;一來以慶雲的修為,根本無法行點化之事;二來修道者一入道門,即脫紅塵。什麼天下興亡,什麼百姓疾苦,幾乎都是不管的。這要管,那要管,那就不是修道,而是做官了。至於降妖除魔卻得另論,畢竟那脫離了凡間範疇,屬於修道者和「異類」間的鬥爭,只是打著解救百姓的幌子而已。

    而在慶雲看來,陳劍臣的性格明顯不符合第二條修道要求——至少目前不符;頓了頓,他又補充道:「公子,貧道有一師叔寄居江州,道號『廣寒』。其道法高深莫測,乃是真正的世外高人。不過他一向行為神秘,神龍見首不見尾,就連我都不曾見過真容……嗯,公子真有心問道的話可留心一二。若有機緣造化,或可拜入廣寒師叔門下。」

    這算不算柳暗花明?

    陳劍臣暗暗記住了。

    「公子,那山魈妖物負傷逃遁而去,若置之不理,日後必會再度為禍人間,故貧道欲親自去剪滅之,你可有興趣同行一觀?」

    陳劍臣笑答:「願隨左右。」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