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育兒寶典 卷二 日暮鄉關,何處家園 第一百二十七章 計中計
    由天嚴關山節節敗退,朝內大臣紛紛上折子,建議了無數條方案,唐子儀都是略略翻了翻就擱到一邊去。

    嚴秋水為自己的父親擔憂,這天便借送點心之名來到御書房中,卻見唐子儀正和王侍郎下棋,旁邊新遞上的折子全無看過的跡象,不由有點愕然。

    王侍郎見嚴秋水來了,便忙著告退。嚴秋水看了看擱在一邊未翻過的折子,愁悶的說:「皇上,如今形勢越來越不妙,還盼皇上以國事為重,多點看看各地遞上來的折子。」

    唐子儀呷了一口茶,笑著說:「愛妃不必太憂心,遞這些折子的多是文臣,文臣中又多數是紙上談兵的傢伙,指望他們在折子上給出什麼退敵平天下的妙策來,只怕是奢想。所以他們上的折子再多,其實沒什麼用處,等一會略翻一翻就是了。」

    嚴秋水見唐子儀如此說,便試探著問:「皇上莫非另有妙策可以退敵?」

    唐子儀笑而不答,原來他原本收買了幾個絕色美女進入北順,伺機而動,雖死了一個清姑娘,卻有兩個進入了北順的重臣家裡作為妾侍,想盡辦法為唐子儀牽線,把重金送到重臣手中,因為如此,重臣自是藉機在朝中說些周穆的不臣之舉,使得李復起對周穆心生不滿。如今周穆兵權在握又節節戰勝,更兼監軍吳毅對周穆略有微詞,由不得李復起不疑忌。若是值此緊要關頭,李復起與周穆的關係沒有改善,再加上北順朝內一些風言***,李復起解除周穆的兵權,換上其它將領,那這場仗就有望打勝了。

    因想起李復起一向疑忌大將。相信周穆也不能例外,唐子儀嘴角不由微微上揚。嚴秋水見唐子儀不再說話,自知不該問得太多,忙從食盒裡取出點心,嘴裡說:「皇上,這可是我親手做的,你定要嘗一嘗!」

    唐子儀一笑說:「愛妃親手做的,那可要嘗一嘗方是。」

    嚴秋水見唐子儀吃了一塊點心。這才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的父親卻是暫時無什麼事的。若是唐子儀有怪責之意,只怕自己這一遭就進不了御書房,父親若是榮。她就榮,父親若是敗,她就敗,在這後宮爭鬥中,她靠地不過是一個有兵權的父親,若是不然。一無功德,二無子嗣,那會讓她穩坐貴妃之位,又那會讓她有封後之望。

    卻說北順國內,這段日子有不少朝臣向李復起進言,說是周穆貪功冒進,不顧聖命。拿北順的將士們換取他一人的將功,只怕是別有用心。李復起聽了眾臣的話,思想了幾天,派了另一個心腹親信到軍營中當監軍,卻下了密召令吳毅回程。

    正在李復起疑忌周穆時。=君子堂首發=又傳來了另一個消息,說是南明正擬與大清結盟來對抗北順,不由大驚,待探聽得大清的使者確係在南明時,不由心生一計,馬上召了人來密談。

    這天早上。李月荷正催小榮佳起床。只怕她遲了上太學,卻聽外面良辰急促的聲音說:「娘娘。太后有請!」

    李月荷疾忙出了門口,隨良辰往太后的小偏廳而去。只見太后一臉慘白說:「荷兒,出了大事了!」

    李月荷急問:「出了何事?」

    太后把手按在桌子上,咬著牙說:「大清兩個使者昨晚被殺害了,今天早上才發現地屍體。這下子,大清那會罷休!今早還不知道那裡起的流言,說是皇兒不滿兩位使者要請你去大清,這才起了殺機。」

    李月荷聽了,一個站不穩,旁邊的良辰忙扶住她,把她扶到椅子上坐好。過半晌,李月荷才說:「流言一定是有心人放出的,此計實在太毒,既杜絕了南明與清結盟地可能性,狠狠得罪了大清。又令到我陷入又一個圈套中,眾臣此時還不上折子令皇上處治我,一定說是我起的禍端。」

    太后歎道:「何止於此,如今北順來勢洶洶,我們卻得罪了大清,失去和北順談判的好籌碼,想求和的話,只怕條件苛刻啊!」一邊說一邊令人去打聽朝議的消息。

    朝堂內這些日子自是爭論紛紛,有說使者定是北順派人來暗殺的,目地是阻止兩國結盟;有說使者是大清密令人殺掉的,目的是嫁禍於南明,好借此引起戰端,趁虛而入,以報以前慘敗之仇。

    唐子儀煩燥的揮揮手說:「如今國內兵力空虛,若是大清於此時集結兵力於關外,我等卻無能力再抵擋他的。只怕得趁此機會與北順求和,以求得一線生機。」

    眾臣面面相覷,有一位上前說:「皇上,若如此,卻是要稱臣北順了,只怕葬送了先帝辛辛苦苦打下來的一片基業啊!」

    又有一名大臣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再如此打下去,北順固是討不了好去,但是我方兵力卻勢必消耗得一乾二淨,到時,不單難以再抵抗北順,也難以抵擋大清的入侵啊!不若快快擇了使者與北順談判為是。」

    正談著,卻有內侍跌跌撞撞來報:「大清鐵騎已集結在邊關外,聽聞說本是要過來助戰地,因聽得兩位使者慘死,卻要皇上給個說法,只是叫嚷著說要皇上把害死兩位使者的李娘娘交出去,若不然,他們定不罷休。」

    眾皆失色,王侍郎排眾而出說:「皇上不必驚慌,大清雖集結了兵力在關外,但嚴將軍矩關外路程不遠,若能抽出部分兵馬回援,而守關的將軍也能堅守十日左右。等到嚴將軍的援軍一到,自能擊退清軍。若是在此時又與北順談妥條件,北順又加以援手,到時必定盡滅清軍,使其長期內再無入侵的兵力。

    此時殿內全是文臣,聽得大清集結兵力,已是魂飛魄散,王侍郎一席話卻緩解了眾人地緊張。

    唐子儀自是迅速挑出與北順談判的使者,賜了使節等物,令其疾速出發。又下達了幾條命令,不外是安撫民心、所有人等不得私離職守、謠言者殺無郝等。

    朝議結束後,唐子儀留下王侍郎密談,只說:「嚴將軍正自苦苦抵擋北順,這當口那抽得出兵力支援邊關?和北順談判的事卻也非三兩天能談出結果的,只怕北順知曉我方的危機,會落井下石,提出不能接受的條件來!」

    王侍郎歎道:「皇上,如今只怕北順勾結大清,給我等來個夾攻,到時,我等不要說稱臣,只怕只能做亡國之奴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