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逐鹿記 第四集 第一百二十二章 靈昌城北阻擊戰
    四月二十三日。

    酉時初。

    夕陽懸掛在西邊的天際,尚未落下去,只是,如今已然失去了午間的光芒萬丈,像一個橘紅色的圓球孤零零地貼在青色的天幕上。

    金黃色的夕照斜斜射來,落在靈昌城北二十餘里的一個乾涸了的河谷上,狹長的河谷內,半人高的野草在晚風中徐徐飄搖,白色的穗子連成一片,從河谷延伸到兩旁聳立的山丘上,它們反射著夕照,如同波浪一般起伏不定。

    段達神色木然地站在河谷前方的一個山丘上,山丘下的景色一目瞭然,對他來說,那並不是什麼讓人心情愉快的風景。

    夕照下的河谷,原本景致極佳,然而,現在它已經成為了一幅地獄圖。

    河谷內,到處都是屍體,它們沒有規律,橫七豎八地躺在污泥之上,有的被野草所遮擋,有的則壓在野草上,直面藍天,在這些屍體中,有一部分穿著敵軍的服飾和盔甲,然後,大部分都來自於他統率的這只軍隊。

    幾匹失去主人的戰馬在河谷內緩緩踱著步子,時而傳來一聲悲嘶。

    戰鬥是從午間開始了,歷經了兩三個時辰,最終,段達還是未能率領本部人馬衝破對面那只夏軍的封鎖,仍然被困在河谷的外面。

    對面那只夏軍兵力不多,不過一兩千人。然而,對方擺下了堅實地陣型,背靠一座高大的山丘,扼守著咽喉要道,雖然,段達的本部人馬兵強馬壯。足有一萬人,人數幾乎在對方的十倍以上,縱使如此,廝殺了兩個時辰之後,卻依舊無法衝破敵軍的陣型。不得不受阻於此。

    誠然,對方佔據了要地,易守難攻,由於地形的限制,他不可能將一萬人全部派上前去,只能輪流派遣部隊上去進攻。每次進攻地人數限制在千人以下。但是,他有一萬人,就算是採取車輪戰,比拚消耗,兩三個時辰,也應該將對面那只夏軍的兵力消耗乾淨啊!

    畢竟,對面的那只夏軍雖然佔據了要道,不過。他們和段達部相比,早到的時間也沒有多久。故而,尚未來得及修築防禦攻勢,深溝高壘,就連拒馬和鹿砦也沒有多少,面對段達部的瘋狂進攻。也只能依靠人力組建成軍陣。面對面地廝殺。

    一方想要衝破封鎖,通過河谷靈昌方向逃逸;一方則拚命阻止對方。讓敵人不能通過河谷,將其困在河谷之外,雙方誓不兩立,因此,戰況進行得極其慘烈。

    在這種情況下,有著優勢兵力的段達部仍然不能衝破夏軍的封鎖,經過兩三個小時的鏖戰,仍然受阻於此,縱然段達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對面這只夏軍的戰鬥力極其強悍,遠在他地部眾之上。

    段達,算得上是王世充的心腹將領,當初,王世充篡奪楊侗的皇位,代隋而立,段達在其中使了不少的勁,也算是有著擁立之功,因此,段達率領的那只軍隊在鄭軍中也算是少有的強軍,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後勤供應的速度,在全軍中都是首屈一指,故而,王世充才把他派到了白馬前線,以便防止黃河對岸的夏軍渡河攻擊。

    白馬地對岸是黎陽,黎陽倉也算是天下四大糧草之一,那時,河內還掌握在李唐之上,河北的夏軍要想進攻河南,最好地路線就是經黎陽,從白馬渡口過河,因此,當初雖然和高暢簽訂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承諾互不侵犯,王世充仍然把精銳的段達部派到了白馬,防止夏軍渡河南下。

    然而,王世充沒有想到的是高暢居然這麼快就撕毀了盟約,不顧現在正是春耕之期,就率領大軍南下進犯河南,他更沒有想到的是,夏軍的主力並沒有從白馬渡河,反倒是擊敗唐軍,進入了河內,從延津關渡過黃河,一舉攻佔了酸棗。

    戰局進行到現在這個地步,駐守白馬地段達部也就成為了一隻孤軍,被截斷了後路,同時,既然夏軍已經從延津關渡過黃河,那麼,段達率領地這一萬精銳再駐守白馬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因此,在得知夏軍佔據酸棗,正在圍攻陽武後,王世充從滎陽派出了大量偵騎,突破酸棗方向夏軍的封鎖,前往白馬,讓段達率領本部人馬撤出白馬,急速西進,爭取將酸棗重新奪回。

    段達接到王世充地命令之後,立刻集結部隊,離開了白馬的軍營,率軍西歸。

    只是,段達的反應雖然很快,軍隊集結的速度也不算慢,他仍然沒有逃脫高暢的算計,在靈昌城北的這個往西的必經要道上,被夏軍截住了去路。

    與段達部對峙的夏軍來自濟陰方向,隸屬夏軍徐世績部。

    就在延津關的夏軍高雅賢部渡河之時,濟陰方向的高暢也率領兩萬人馬西進,他並沒有走中路去攻擊鄭軍陳智略駐守的浚儀,也沒有揮師南下,進犯鄭軍張童兒部鎮守的陳留,而是向著西北,進攻封丘,徐世績率領八千士卒作為前鋒。

    抵達封丘之後,徐世績軍並沒有立刻攻打封丘,而是繞過封丘城繼續西進,裴元慶本想率領守軍出城截殺徐世績,但是,兩人都是瓦崗舊將,當初,裴家軍在沒有投效瓦崗之前,和瓦崗軍有過交戰,裴元慶在徐世績手底下吃過一些虧,知道對方足智多謀,行軍作戰極其穩重,要想襲擊徐世績,很有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再加上很快高暢就率領大軍進抵封丘城,因此,裴元慶只能眼睜睜地瞧著徐世績部往西揚長而去。

    徐世績部的目標就是駐守白馬的段達部,徐世績的任務就是在靈昌擋住段達的西進之路,如有可能,將其圍殲。

    以八千對一萬,要想圍殲對方,對方的統軍大將又是沙場的驍將,因此,對徐世績來說,這任務有一定的難度,但是,要想完成第一個任務,用八千人擋住段達的一萬人,在徐世績看來,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僅僅擋住段達就行了嗎?

    已經決定暫且為高暢效力的徐世績對他自己的要求自然不會這麼低,他決定就以這八千人在靈昌全殲鄭軍段達部。

    這並不是什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首先,徐世績的這八千人都是軍中的悍卒,大部分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戰鬥力極其強悍,在夏軍的戰鬥集團中也算是一隻強兵。

    然後,段達由於後路被斷,再加上又是匆忙向西撤退,軍心不穩,徐世績相信,就算是在正常情況下,他也能憑借麾下的這八千人堂堂正正擊敗段達的一萬人,更何況,整個戰役的態勢都對對方不利。

    因此,徐世績決定派一千五百軍中精銳為前鋒趕往靈昌城北駐防,在段達部西進的必經之路結陣,抵禦鄭軍的進攻,務必拖住鄭軍的步伐,他自己則率領主力迂迴到段達部的北面,從側翼向其發起進攻。

    他這個計劃要想成功的必要條件就是,那一千五百人組成的前鋒必須擋住段達的去路,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整個計劃也就沒有成功的可能了。

    幸好,這一千五百人不辱使命,他們經過一番血戰,擋住了段達部的去路。

    段達沒有想到徐世績會率領夏軍主力迂迴,進而攻擊大軍的側翼,他見經過一番強攻,仍然無法突破對面那只夏軍的陣地,再加上在午時發起攻擊的時候,士兵們都沒有用膳,又趕了一段長路,個個精疲力竭,攻擊乏力,不得已之下,他只好命令前線的部隊撤退,一時間,戰鬥停了下來。

    這就是剛才描述的那個場景。

    當然,段達並不會給對面那個夏軍更多的休息機會,他將前線的部隊撤下來,讓他們準備用膳,稍作休息,他自己則準備率領事先已經吃了乾糧的親衛隊上陣衝擊夏軍的陣地,在他看來,經過兩個多時辰的血戰,對面的夏軍再是神勇,現在也多半沒有什麼戰鬥力了,這個時候,他率領精銳的親兵再一衝,敵軍必定會就此崩潰。

    他並沒有在這裡紮營過夜的打算,他非常清楚,本方若是受阻於此,情況就危險了!

    就在段達將親衛隊集結起來,準備進入河谷攻擊把守河谷的那只夏軍時,他突然覺得腳下的大地緩緩抖動了起來,那抖動越來越激烈,與之而來的是悶雷一般的聲音,段達忍不住尋聲望去,在本方營地的北面,激起了大量的煙塵。

    奔雷聲越來越大,越來越近,很快,一隻打著夏軍旗號的騎兵從北面的山坡下轉了過來,出現在段達的視野內,往這邊疾馳而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