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秦 卷十一 塑國築鼎 【第211章】 儲君仁政
    大秦嬴無敵四年正月裡的降雪。給秦國並沒有帶來多少的改變。不過國府之內接連不斷傳出的喜訊卻讓整個櫟陽城裡的百姓。乃至整個大秦的老民們感到了一種莫名的興奮。

    這第一個喜訊。是國府之內傳出了國後和周國夫人雙雙有喜的消息。其次便是國君立長子嬴不敗為儲君。而最讓秦國民眾們感到激動的卻是國府出台的巴蜀移民安置計劃。

    國後贏玉和周國夫人姬月在無敵的努力耕耘下有所收穫本就是理所應當的事。而二哥的兒子嬴駟降生。也讓無敵終於決定按照秦國的規制將已經年滿七歲的太子嬴不敗冊立為儲君。所謂的儲君。就是儲備的國君。當無敵冊立不敗為儲君後。如果他在戰場上有個三長兩短。或是吃飯喝水的時候噎著梗著。那麼嬴不敗便是理所當然即位為秦國的新君。當然。如果無敵真的掛了。而不敗能不能順利的即位還得看老天的態度。不過此時下詔冊立。也算是給了不敗一個名正言順的名分。

    冊封太子儲君的那天。縣的老白龍帶著十幾名族中的族老和縣二十三個白氏族村的村正前來覲見不敗。禮成之後。七歲的不敗居於太子府的正堂主位。用稚嫩的童音問道:「老族長。不敗聽說縣的孟西白三族都將封地分給了領內的隸農、貧戶。還借了種子和耕牛。並幫著造屋建房。現下那些隸農戶都能吃得飽、穿得暖、住得上房麼?」

    聽著不過七歲的太子居然張嘴就問隸農戶是否吃得飽、穿得暖、有沒有房住。老白龍地一雙渾濁老眼立時濕潤起來。他這是羞愧難當呀。當下老白龍顫顫巍巍的回道:「好叫太子得知。自打給那些隸農戶分了田地之後。他們的日子過得確是別往日好了。也把莊稼伺候的比往日精細許多。眼下隸農戶們算是勉強可以吃飽穿暖。只是造屋建房並非朝夕可成。只待開春就可給大部分的隸農戶造上一眼窯屋。」

    「哦!」不敗輕輕點頭。略微思索之後竟道:「給隸農戶們分了田地。他們便把莊稼伺候地比往日精細。可見往日這些隸農戶並未用心耕作。公父所言。生民所想。只為一己之私。果然言之有理。老族長。回去之前可找掌事領五百金。回去盡快給這些隸農戶將窯屋造起。並且傳回話去。就說只要他們好好耕作。日後太子封地的地賦將減至半成。」

    「減至半成?」老白龍一聽。便有些急了:「太子封地的賦稅已是一成。萬萬不可再減了。」

    哪知不敗卻是笑道:「老族長。你怕是不知。公父的遷民令即將下達。這次公父制定地巴蜀移民安置計劃。準備要給願意前往巴蜀四川省的流民每丁分三大畝。每口分一大畝。若太子封地再不減租。只怕這些隸農戶又得逃哩!」

    「啊!遷民巴蜀。還要多分地?」老白龍聽來一愕。卻是馬上回過神來。心想這七歲的太子果然厲害。小小年紀便已經將問題看的如此透徹。當即回道:「對對!太子想得周全。老夫回去就帶著族裡的後生給隸農戶加緊趕造窯屋。一定要把他們給留住。」

    不敗咯咯一笑。用小孩兒地語氣教訓老白龍道:「老族長能想明白便是最好了。公父常跟不敗說。老民眼裡最值價之物莫過於土地。而君王眼裡最廉價之物也是土地。若是大秦能夠民富國強。蒸蒸日上。那麼大秦的鐵騎便能夠所向披靡、開疆拓土。公父還說。隴西地田土比之山東六國。也不過是巴掌大的一塊破地。可老世族們卻為了巴掌大的貧瘠土地和隸農戶們爭來奪去。豈非兩隻笨犬爭一根柴骨。卻不知院牆之外到處都是山雞走兔。」

    不敗這番侃侃而談。或許可以看成是童言無忌。可老白龍和同來的族老們聽著。卻好像被人當面打臉一般難堪。可誰都不敢出來反駁。也沒有理由反駁。對啊。太子說沒錯。國君說得更沒錯。或許縣的太子封地是一片好地。可放眼山東六國甚至是秦國剛打下來的巴蜀之地。年產能夠達到七、八擔的好田海了去。老世族們跟這些隸農戶使性子爭這破敵不是白費勁麼。還不如讓族裡地後生好好打熬身體。學習武藝。日後上了戰場能立下軍功獲得賞賜那是最好。若是立不下軍功傷了殘了。還能落個卸甲老卒的名分。分上幾大畝的好地。也不用回縣來跟這些隸農戶搶耕瘦地、貧地。

    最後。不敗還交代道:「還有一句話。老族長可帶給封地裡的隸農戶們。只要是願意留下來耕作。日後他們便和老族長的白氏族人一般。都是老秦人哩。」

    「太子的意思是?」老白龍今日裡算是被這個七歲的太子給搞服了氣。都不能自己思考問題了。不敗操著稚嫩的聲音嬉笑道:「老族長好愚笨。仔細想想。要是他們跑到河西或是巴蜀。便都是秦國的流民。流民不就也是老秦人麼?」

    「對也!」老白龍一拍大腿。這才想到其中的關鍵。隸農戶之所以叫隸農戶。這是因為他們地身份還屬於半奴隸半農戶。還不是秦國地自由民。若是他們能夠逃難去河西或者巴蜀。便可以擺脫這個半奴隸半農戶的身份。做一個來去自由地秦國自由民。

    就這樣。老白龍和族老們受了不敗的一番指導。帶著遺憾和欣喜返回了縣。他們的遺憾是既沒能玩得過國君。也沒玩得過儲君。欣喜的卻是七歲地儲君看起來那是一個聰明絕頂。日後若是儲君能夠即位為君。那麼縣白氏的運勢指不定便會更上一層。以至於回去的路上。老白龍就開始合計著回去之後一定要在族中尋幾個機靈伶俐、年紀在七、八歲的小女娃子送進太子府去。要是太子能看上眼收做侍妾、侍婢。那麼太子和白氏的關係不就親上加親。要是能夠延下一子半女。那可就……嘿嘿嘿!

    也就在送走老白龍後。嬴不敗便轉入裡屋。向兩個皆穿白衣的妙齡女子喚道:「娘、三娘。老族長回去了。」然後又向其中一位面帶微笑的白衣女子笑道:「三娘。不敗說得可好?」

    被不敗喚作三娘的。正是嬴無敵的魏國夫人白雪。只見白雪和不敗的親娘白荷對視一笑。便指點道:「說的好是好!可懂得其中道理?」

    白荷也是笑道:「就是。我兒可明白三娘為何要教你跟老族長說這番話?」

    不敗原本洋洋得意的小臉上立馬露出困惑之色。不過這孩子天資也是相當的聰穎。當即笑道:「孩兒想明白了一半!三娘可是要老族長聽了不敗的話後。對不敗高看一眼。日後不敢拿不敗當小孩子那般糊弄?」

    白雪嚶嚶笑道:「呵呵!不敗當真聰穎。果真是想明白了一半!另一半呢?」

    不敗伸手搔搔腦袋。卻是搖頭道:「公父不日就要下發遷民令。安撫隸農戶之事便是孩兒不說。老族長他們也會想到。孩兒提前透露消息。除了表示與白氏親近之外。也就是讓老族長他們不敢輕視孩兒。卻也想不出還有什麼道理哩。」

    不敗說完。臉上都是疑惑。可白雪和白荷兩人都是僵住笑臉。白荷才智雖然不如白雪。但也是一個明事理的女子。當即喜得向不敗招手道:「來。我兒。來讓娘好好親親。」言罷便將不敗扯入懷中。狠狠親下。惹得不敗掙扎道:「娘。不敗已經七歲哩!」

    十日之後。國府的遷民令果然下發。這一次的遷民令並非如昔日在河西頒布戰時田畝新制那般秘而不宣。而是由國府派出精幹的吏員。帶著詔書奔走大秦全國。陝西、陝中、陝東三地的大小縣鄉。甚至是偏遠的村寨也是一一傳達到位。

    甚至這次的遷民令都不要百姓亡命千里奔逃了。不論是隸工還是隸農。只要願意遷徙去巴蜀。只要想辦法進入各縣的縣城。在縣衙登記就可以流民的身份得到縣衙的保護。然後再由秦軍出面護送前往四川。

    遷民令一出。陝西、陝中兩省的老世族和世族地主們全都勃然大嘩。上次無敵鼓動老民逃往河西。雖然有那麼一些開明和懂事的世族們效仿縣孟西白的做法給隸農戶分了少部分的土地用以安撫。但還是有不少地處偏遠的地主、奴隸主和貴戚們選擇用高壓手段來懲治膽敢逃跑的隸工隸農。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隸農隸工與奴隸是有區別的。隸農是半奴半農。隸工是半奴半工。由於需要他們耕種土地和從事手工業生產。因此他們擁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自主權。不需要戴上鐐銬和奴隸項圈之類的東西。而奴隸也就沒有那麼多自由了。所以無敵這道遷民令。針對的只是隸工、隸農。並非搞奴隸解放。對於秦國這樣一個封建奴隸制國家。不能搞陣痛療法一刀切。得一步一步慢慢來。

    也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縣的白氏卻爆出了一個天大的消息。那便是儲君太子不敗將整個太子封地領內的隸工隸農全部赦為庶民。日後他們便和白氏一般是耕作太子封地的自由民、老秦人。

    消息一出。三秦劇震。

    櫟陽的招賢館內。各國士子們紛紛傳說。這就是七歲的儲君嬴不敗所實行的秦國第一道仁政!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