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 17
    第三節商鞅生平及著作商鞅,姬姓,是衛國的公族,故又稱衛鞅或公孫鞅。鞅後在秦,受封商邑,因稱商鞅。他是戰國時期法家中的著名人物,生年不可確考,死於公元前338年。

    商鞅是李悝的學生,年輩略後於吳起。《史記·商君列傳》載,商鞅先至魏,魏王不用。《秦本紀》稱商鞅在秦孝公元年入秦,三年變法,五年為左庶長,十年為大良造,二十二年被封為商君,二十四年孝公死後被殺。《商君書》原有二十九篇,現存二十四篇,舊題「商鞅撰」,但其中有商鞅以後其他法家的作品,《韓非子·五蠹》說「今境內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韓非所見商、管兩家書當然與今本有所歧異,但亦可見《商君書》在戰國末期已流傳很廣。

    在秦變法的爭議商鞅年輕時愛好刑名之學,先到魏國,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在臨死前,推薦他給魏惠王,要惠王用他為相。並說,如果不用,就把他殺掉,不能讓他離開魏國。魏惠王以為公叔痤病重,在說胡話,因而沒有任用商鞅。這時,秦孝公下令求賢,商鞅就到了秦國。

    商鞅到秦國後,先住在孝公的寵臣景監家裡。他頭兩次見孝公,勸孝公學堯舜禹湯的仁義,行所謂帝王之道。孝公聽得直打瞌睡。事後,孝公對景監說你的客人太迂腐了。商鞅從景監那裡知道了,孝公對他不滿意,便要求孝公作第三次的接見。這一次,商鞅大談富國圖霸之術。秦孝公立刻被打動了,越聽越愛聽。孝公高興地對景監說你的客人果然是好樣的,孝公一連和商鞅談了好幾天,決定了重用商鞅,準備實行變法。

    變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群臣間引起很大的爭議。《商君書·更法》載,秦孝公跟商鞅以及舊臣、甘龍、杜摯在一塊商議變法的問題。秦孝公說我想變更法度來治理國家,改革禮制來教導百姓,但是恐怕天下人議論我。商鞅說「疑行無名,疑事無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非於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敖於民。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是以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孝公說好!甘龍則不贊成。甘龍說聖人不用改變民眾習俗來推行教化,明智的人不改變舊法來治理國家。因襲民眾的舊習來施教,不用費多大力氣就會得到成功。依據舊法度治理國家,官吏很熟習,民眾也能相安。如果現在要變法,不按秦國舊制,要改革禮制來教化民眾,恐怕天下人要議論秦國國君。

    商鞅批駁甘龍說「你所說的都是俗人之見。平常人總是安於拘守舊的習慣,學士們總是局限於自己的見聞。這兩種人可以當官守法,不能跟他們討論法以外的事情。夏、商、周的禮制不同,都成了王業春秋時期五霸的以下關於商鞅的材料,主要見於《戰國策·秦策》,《史記·商君列傳》。法度也不同,都成了霸業。所以,智慧的人創造制度,而愚昧人的人受法度的管束;賢人改革禮制,而庸人受禮制的約束。我們不能跟拘守禮的人商討大事,不能跟受法度約束的人計議變法。

    杜摯也反對商鞅的看法,說沒有百倍的利益,不變更法度。沒有十倍的功效,不更換器具。我聽說過,傚法古人就沒有錯誤,遵守舊禮就沒有奸邪。

    商鞅毫不妥協地說古代的政教不同,我們傚法哪個古人?帝王不相因襲,我們拘守誰的禮制?伏羲、神農教導民眾而不殺人,黃帝、堯、舜殺人而不叫妻子連坐。至於文王、武王,則各自針對當時的形勢,建立法度;根據事實的情況,制定禮制。禮制、法度,要隨著時代而制定。命令,要符合實際的需要。兵器、盔甲、器具,都要應用便利。所以說治世不必一以貫道,便國不必拘泥古法。商湯、周武的興起,正由於他們不拘守古法;殷紂、夏桀的滅亡,正由於他們不改革舊禮。這樣看來,違反古法的人不一定受到非議,拘守舊禮的人,也不值得讚揚。君主不要疑惑了。

    孝公說好!我聽說過,窮僻的巷子裡,遇事多覺奇怪;認識片面的學士,對事常多辯論。愚人高興的,正是明智人感到可憐的;狂妄人稱快的,正是賢能人所擔心的。我要對於那些拘泥現狀的人說,我不再疑惑了。

    通過這場論爭,以杜摯、甘龍為代表的因循守舊勢力失敗了,商鞅說服了孝公,使孝公堅定了變法的決心。

    第一次變法公元前35年,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實行第一次變法,主要內容是.編製民戶,加強刑賞。以五家為一伍,十家為一什。什伍內各家,互相糾察。一家做奸犯法,別家必須告發。隱瞞不告發,就要同罪連坐。新法規定,不告發奸人的,腰斬。告發奸人的,跟斬得敵人首級同賞。藏匿奸人的,要跟投降敵人同罪。新法還規定,旅客必須有憑證才能留宿客舍。收留沒有憑證的旅客,客舍主人要問罪。

    商鞅主張對輕罪用重刑。認為,這樣可以迫使民眾連輕罪也不敢犯,重罪更不敢犯。商鞅為了保護私有的耕牛和馬,對盜竊牛馬的人判處死刑;為了統一度量衡,現定「步過六尺者有罰。」商鞅對輕罪用重刑,目的在於貫徹他制定的法令,把民眾的反抗鬥爭鎮壓下去。《戰國策·秦策一》稱讚商鞅變法的成效說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史記·商君列傳》稱讚其成效是「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鄉邑大治。」

    2.鼓勵小農生產,崇本抑末。新法規定,凡一家有兩個以上的成年男子就必須分家,各立戶頭,否則要加倍出賦稅。努力搞好生產,糧食和布帛生產多的,可以免除勞役。從事末利,游手好閒而貧窮了的,把全家罰作官奴隸。商鞅如此獎勵一家一戶男耕女織的生產方式,有利於封建生產力、封建生產關係的發展。這種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小農經濟,是封建政治的經濟基礎。

    《商君書·墾令》一連列舉二十條鼓勵墾荒的措施,其中有不少抑商的政策。例如規定商人必須向官府登記各種奴隸(廝、輿、徒、童)的名字和數目,以便官府攤派徭役;還規定提高市上酒肉稅額,要讓稅額比成本高十倍;更規定加重關卡和市場上的商品稅,不准私自販賣糧食,牟取暴利。還主張「一山澤」,由國家統一管理山澤之利。所有這些抑商政策,目的在於防止商人損害、破壞小農經濟,扶助小農經濟的成長。

    為了新法在民眾中貫徹執行,商鞅還採取了相應的措施。據說,他在國都的南門外立了根三丈長的木頭,宣佈如有人搬到北門去,就賞給十金。一般老百姓都很奇怪,沒有人去動。後又宣佈增加到五十金。有一個人不怕事,將木頭搬到了北門。商鞅收發了五十金的賞錢給這個搬木頭的人。通過這件事,表明了新法的權威性。此後,商鞅就把新法公佈了出來。

    3.獎勵軍功,按軍功重新規定給予名位的標準。

    立軍功的人,按功勞大小得君上爵賞;私鬥的人,按犯罪輕重受刑罰。

    獎勵軍功的具體辦法是凡在戰爭中斬得敵一個首級的,賞給爵位一級;要做官的,委任五十石俸祿的官。斬得敵人兩個首級的,賞給爵位兩級;要做官的委任一百石俸祿的官。官爵的提升是跟斬首敵首級的軍功相稱的。對沒有軍功的宗室子弟,一律廢除他們的名位,按軍功重新規定尊卑爵秩等級。有軍功的人可以享受軍功爵的待遇,可以享受榮譽。

    由於秦國變法的初步成功和在對外戰爭中不斷取得勝利,公元前352年,商鞅以功升為大良造,這是相當於中原各國的相國兼將軍的官職。

    第二次變法公元前350年,商鞅進行了第二次變法。這次變法是進一步從經濟和政治上進行改革,目的在於進一步謀求富國強兵。主要有下列五點.廢除井田制,「開阡陌封疆」。《史記·商君列傳》說商鞅「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開」就是開拓的意思。《戰國策·秦策三》載蔡澤的話說商君「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決裂」的目的是為廢除井田制,董仲舒曾指出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商鞅這次對土地制度的改革,一方面用法令形式廢除了井田制,就是所謂「壞井田,開阡陌」;另一方面是重新設置了新的阡陌封疆,用法令形式保護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所以後世人說商鞅「滅廬井而置阡陌」2。《秦律》嚴禁對土地權的侵犯。雲夢秦簡《法律問答》有一條律文「盜徙封,贖耐。」就是把私自移動田界看作「盜」的行為,要判處耐刑(剃去鬢髮),但允許出錢贖罪。接著又對律文解釋說「何知為封?封即田阡陌、頃畔封也,是非而盜徙之,贖耐。何重也?是不重。」說明田界不准「盜徙之」,這是對土地權的侵犯,應該判處耐刑,並認為這種刑罰「不重」。

    2.推行縣制。把許多鄉、邑、聚(村落)合併為縣,建置了四十一個縣,設縣令、縣丞等官,還設有縣尉2。縣令是縣之長,縣丞掌管民政,縣尉掌管軍事。公元前349年,「初為縣,有秩史」3,就是在縣官之下,開始設置有《漢書·食貨志上》。

    2《漢書·王莽傳》載區博說「井田雖聖王法,其廢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從。秦知順民之心,可以獲大利也,故滅廬井而置阡陌,遂王諸夏。」杜佑《通典·食貨典序》也說商鞅「隳經界,立阡陌」。《史記·商君列傳》,又《秦本紀》均作四十一縣。《六國年表》作三十一縣。2《商君書·境內》。

    3《史記·六國年表》。

    定額俸祿的小吏。縣制的普遍推行,是為了把全國政權、兵權集中到朝廷,建立君主專制的統一的封建政治體制,以便於鞏固封建統治,發展地主經濟。3.遷都咸陽,修建宮殿。這時秦國為了爭取中原,圖謀向東發展勢力,把國都從雍遷到咸陽。咸陽位於秦國的中心地點,靠近渭河,附近物產豐富,交通便利。而舊都雍,舊貴族的習慣勢力較大,不利於變法的開展。同時倣傚中原各國國都的規模,修建冀闕(古時宮廷門外的一種高建築,用以懸示教令)與宮殿。

    4.統一度量衡,「平斗桶(斛)、權衡、丈尺」。這對秦國統一賦稅制度、俸祿制度,都有一定作用。傳世有已頒布的商鞅方升(現藏上海博物館)。這件珍貴的文物,應是商鞅為統一度量衡而作的標準量器。

    5.革除殘留的戎狄風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秦國的西南和西北都是少數族,秦國統一了許多少數族地區,因而在秦國戎狄風俗較多。商鞅依照中原的風尚、習俗,革除殘留的戎狄風俗,這對秦國的富強是有好處的。公元前340年,商鞅計擒魏將公子卬,大破魏軍,迫使魏國交還一部分過去奪去的西河地。商鞅由於這個大功,受封于于商(今陝西省商縣東南)十五個邑,號為商君。

    變法跟貴族的矛盾商鞅的新法雖得秦國民眾的歡迎,卻嚴重地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遭到舊貴族的頑強反抗。新法推行不久,就有數以千計的舊貴族到國都來,硬說新法不好。以太子的師傅公子虔、公孫賈為首的一批舊貴族,也出來搗亂並唆使太子犯法。商鞅對秦孝公說「國家的法令,人人都得遵守。新法推行受到了阻礙,主要是上面的人不遵守。現在太子犯了法,也得依法懲辦。由於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不便用刑罰,太子的師傅可得擔當他的罪名。於是就把太子的師傅公子虔、公孫賈判了罪,在公孫賈的臉上刺了花(黥刑)。但是舊貴族不僅沒有死心,而且隨著變法的深入,鬥爭也日益複雜尖銳。當新法推行已有了明顯效果時,那些起初說法令不便的人,又說法令便於執行了。商鞅說這些人都是「亂化之民」,把他們都流徙到邊城去,從此就沒有人再敢公開議論法令。在第二次新法公佈後,舊貴族再次出來搗亂,商鞅把為首的祝懽殺掉,把屢教不改的公子虔的鼻子割掉(劓刑)。舊貴族企圖暗害商鞅。商鞅在出門的時候多帶衛士嚴加戒備。當時有一個游士,名叫趙良的人來對商鞅說「秦國人對你恨透了,你的壽命象早晨的露水一樣,長不了。你不如把封邑還給國君,隱居到偏僻的地方去種莊稼」。又說「你不要仰仗著國君為你撐腰。國君一旦死去,秦國會重重地收拾你,你的滅亡,翹著腳就可以等到。」商鞅沒有被嚇倒,仍然堅持變法。

    在趙良勸告商鞅以後五個月,秦孝公死去。曾經犯過法的太子駟繼位,這就是秦惠文王。舊貴族見報復的時機已到,便對秦惠文王說「秦國的婦女孩子都只知道商鞅的法,商鞅的威望比秦國國君高,這是很危險的事;而且商鞅本來是君的仇讎,還不趕快收拾他?」秦惠文王在舊貴族的煽動下,就派官吏去逮捕商鞅。商鞅聽到消息,就逃走了,找旅店住宿。旅店主人不知道他是商鞅,拒絕說商君定下的法律,留住沒有憑證的旅客要受連坐的罪。商鞅不得已,企圖逃往魏國,魏拒絕了他。商鞅只得回到封邑,打算用武裝反抗,但變法後的秦國軍隊是強大的,戰鬥的結果商鞅被逮捕,遭到了最殘酷的刑罰——車裂,並且全家被屠殺。商鞅雖然被殺害了,但是他的新法在秦國還在施行對秦國的富強繼續起積極的作用。

    第五章孫臏、樂毅、田單戰國中期,戰爭日亟。這時,能料敵制勝,改變東方國家間形勢,顯名當時,垂名後世的軍事家,有孫臏、樂毅和田單。

    第一節孫臏孫臏破魏孫臏,齊國人,是孫武的後裔。《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說「臏生阿甄之間」,大約在今山東省東阿縣、鄄城縣之間的一帶地方。生卒年月不可考,約與商鞅、孟子同時。

    孫臏曾與龐涓一起學習兵法。後來龐涓到魏國,做了魏惠王的將軍,自以為能不及孫臏,暗中派人邀孫臏至魏,藉故施以臏刑(去膝蓋骨),並加以軟禁。以後,孫臏在齊國使臣的幫助下,秘密回到齊國。齊將田忌對孫臏很尊重。田忌與齊諸公子下注賽馬,孫臏看到他們的馬都相差不多,而馬又分上中下三等,便對田忌說我能設法使你在比賽中取得勝利,田忌於是就跟齊王及諸公子下了千金賭注。孫臏告訴田忌用你的下等馬和他們的上等馬比賽,用你的上等馬和他們的中等馬比賽,用你的中等馬和他們的下等馬比賽。比賽的結果,田忌贏二輸一,果然得到齊王的千金。於是田忌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問孫臏以兵法,任為軍師。孫臏在任軍師期間,輔助田忌打了些勝仗。

    公元前354年,魏攻趙,包圍趙的都城邯鄲。次年,趙請救於齊,齊威王欲以孫臏為將軍。孫臏辭謝說「刑餘之人不可」。威王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孫臏用「批亢搗虛」、「疾走大梁」(魏都,今河南開封市),「攻其所必救」的戰法,迫使魏軍回救,而在中途攔腰截擊,大敗魏於桂陵(今河南長垣縣西)。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之戰。

    公元前342年,魏攻韓,韓也告急於齊。齊仍派田忌為將軍,孫臏為軍師,直奔大梁。龐涓聞訊即回師迎擊齊軍。孫臏對田忌說「魏的軍隊素稱慓悍勇猛,向來看不起齊軍,而且齊軍也早有膽怯的名聲流傳在外。可以利用這一情況,智取龐涓。《兵法》說,急行百里之遠去爭奪勝利,可能折損上將;急行五十里去爭奪勝利,也不過有半數軍隊能按時到達。齊軍進入魏國後,第一天可造十萬灶生火做飯,第二天造五萬灶,第三天只造三萬灶。」龐涓追蹤齊軍三天,看到齊行軍灶銳減,大喜說我本來就知道齊軍膽怯,進入我境才三天,士卒逃亡就大半了。便決定丟下步兵,率領輕裝精銳部隊,日夜兼程,追逐齊軍。孫臏推算龐涓的行軍速度,天傍晚之後,魏軍當至馬陵(今河北省大名縣東南)。此地道路狹窄,兩旁又多天然險阻,可設伏兵。孫臏令人將道旁大樹的皮削掉,在白樹幹上寫上字「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又令齊軍萬名優秀射手,挾持弩弓,埋伏於道路兩旁。約定天黑以後,看到火光舉起,就一齊放箭。龐涓果然於當夜趕到此樹之下,見白木上有字,就點燃火把借光閱讀。幾個字還未看完,齊軍已萬箭齊發。魏軍遭此突然襲擊,立即大亂,各自奔逃。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臨死之前滿懷疾恨見《孫子兵法·虛實篇》。

    地說「遂成豎子之名!」齊軍乘勝盡破龐涓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魏在戰國初期原是極為活躍的國家。經過兩次軍事上的失敗,在東方國家中的地位出現了變化。

    孫臏著書孫臏受臏刑後,以為「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漢書·藝文志》在兵權謀十三家中著錄《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吳孫子是孫武,齊孫子就是孫臏。《孫臏兵法》和《孫子兵法》,在我國歷史上都是很受推崇的軍事著作。但《孫臏兵法》失傳,《隋書·經籍志》中即不見著錄。因此,宋以後,特別是明清以來,人們對孫武和孫臏是否各有兵書傳世的問題,存在著爭論。972年4月,從山東省臨沂縣銀雀山一座西漢前期的墓葬中同時發現兩部兵法及其它先秦兵書,從而順利地解決了上述懸案。

    從《孫臏兵法·陳忌問壘》可見,孫臏研究過春秋時期晉國的名將荀息、孫軫(疑即先軫)。

    《孫臏兵法·威王問》記「孫子出而弟子問」,孫臏似在齊威王時已有弟子。

    孫臏說「戰勝,則所以在(存)亡國而繼絕世也;戰不勝,則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戰爭的勝敗關係到國家的存亡。這正是《孫子兵法·計篇》「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進一步說明。《孫臏兵法》「威王問『以一擊十,有道乎?』孫子曰『有。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也曾見之於《孫子兵法·計篇》。

    「圍魏救趙」是運用《孫子兵法·虛實篇》「攻其所必救」的策略;「智取龐涓」體現了《孫子兵法·軍爭篇》的「兵以詐立」。

    春秋時期都城的人口是不多的。一般諸侯的國都周圍不過九百丈,卿大夫的邑只有國都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甚至九分之一。一般的邑住戶不過千室,最少的只有十室,普通的是百室。《戰國策·趙三》記趙奢的話說,古時「城雖大,無過三百丈者,人雖眾,無過三千家者」,「今(戰國)千丈之城,萬家之邑相望也。」「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已普遍出現。城市的興起,是戰國時期的一個重要特徵。城市,是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並為據以抗禦外來侵略的重要堡壘。交戰雙方,攻者以攻破城池作為勝利的標誌,守者以守住城池作為不敗的象徵。孫臏對城市問題有專門的論述。《孫臏兵法》裡有《雄牝城》一篇,闡述雄城和牝城在攻守中的特點。

    「城在卑澤(小澤)之中,無亢(高)山名(大)谷,而有付丘(丘陵)於其四方者,雄城也,不可攻也城前名谷,背亢山,雄城也,不可攻也。城中高外下者,雄城也,不可攻也。城中有付丘者,雄城也,不可攻也城在發澤(大澤)中,無名谷付丘者,牝城也,可擊也。城在亢山間,無名谷付丘者,牝城也,可擊也。城前亢山,背名谷,前高後下者,牝城也,可擊也。」

    《漢書·司馬遷傳》報任安書。

    《左傳》,隱公元年。

    2《吳子·非攻》,《孟子·公孫丑下》。

    這一篇是從地形條件分析城池的攻守。雄城,有險可據,難攻易守;牝城,沒有可據守的地形,難守易攻。孫臏這樣細緻分析城池的地形,顯然是基於當時戰爭的需要。當時武器不能輕易克服障礙,而攻守城池又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孫臏的歷史影響孫臏在我國軍事史上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指出「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漢書·刑法志》「春秋之後,滅弱吞小,並為戰國,雄桀之士,因勢輔時,作為權詐,以相傾覆。吳有孫武,齊有孫臏,皆擒敵立勝,垂著篇籍。」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諸葛亮,把孫臏幫助田忌賽馬取勝的辦法,看做是兵法。他說「士之不能皆銳,馬之不能皆良,器械之不能皆堅固也,處之而已矣。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權也。孫臏有言曰『以君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此兵說也,非馬說也。」諸葛亮認為這個辦法用於作戰,則會「得之多於棄也。」南宋抗金名將吳璘跟宋高宗論「勝敵之術」,吳璘提出必須「弱者出敵,強者繼之」時,宋高宗說「此孫臏三駟之法,一敗而二勝也。」2毛澤東同志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說「如果敵在根據地內久居不出一部留在根據地內圍困該敵,而用主力進攻敵所從來之一帶地方,在那裡大肆活動,引致久踞之敵撤退去打我主力,這就是『圍魏救趙』的辦法。」《諸葛集·兵法》。

    2《宋史·吳璘傳》。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橫排本,第298頁。

    第二節樂毅2樂毅破齊樂毅,生卒年不詳,活動年代約在燕昭王(公元前32年至前279年)

    燕惠王(公元前278年至前272年)年間。他是中山人,魂將樂羊的後裔。由於樂毅賢而好兵,趙人推舉他在趙國做官。到趙武靈王死後,他離開趙國,到了魏國,後又去燕國。齊國曾(於公元前34年)覆滅燕國,燕昭王為報仇雪恥,以十分恭敬的態度、隆重的禮物招納賢士,凡是欲破齊的人,知道齊國的險阻要塞、君臣間關係,善於用兵的人,都一律歡迎。樂毅作為魏國的使者來到燕國,被燕昭王任命為亞卿。

    樂毅幫助燕昭王進行政治改革,主張「察能而授官」,「不以祿私其親,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隨其愛,能當之者處之。」3還主張「循法令,順庶薛者,施及萌隸。」燕昭王也「吊死問主,與百姓同其甘苦」4。經過二十八年的努力,「燕國殷富,士卒樂佚輕戰」5。弱燕已逐步富強,伺機向齊復仇。

    齊湣王晚年,國內外的矛盾已經顯露出來,燕國的力量也已增強,齊對燕又疏於防範。燕昭王跟樂毅商量伐齊的事。樂毅說「齊國地大人眾,又練於兵甲,習於戰攻。燕單獨進攻不容易取勝,不如與趙及楚、魏等國聯合,才能大破齊國」。燕昭王遂派遣樂毅去約會趙惠文王,並通過趙去勸說秦國伐齊;又另遣使者與楚、魏等國聯合。公元前284年,燕征發全國軍隊出征,以樂毅為上將軍,秦派尉(官名)斯離率兵和三晉之師會合。趙王以相印授樂毅。樂毅統率燕、趙、秦、魏、韓五國之兵伐齊。齊也征發全國兵眾拒戰。戰於濟西,齊將沒有鬥志,一戰就下令退兵,隻身乘車逃走,齊軍大敗。齊軍餘部繼續作戰,又大敗。這時,樂毅遣還秦、韓之師,分魏師攻取宋國舊地,分趙師攻佔河間,自己率領燕軍長驅深入齊國。劇辛反對說「齊大而燕小,依賴各國的協助打敗齊軍,從燕國的長久利益考慮,應趕快攻取齊國的邊城擴展燕國的領地。只求深入不佔土地的作法,無損於齊,無益於燕,空與齊結下深怨,會後悔的」。樂毅說「齊王誇耀自己的功能,遇事不與群臣商議,廢黜賢良之士,信任諂諛小人,政令暴虐,百姓怨恨。今乘齊君敗亡的時機進攻,民必叛而其內部會發生禍亂,可一舉佔領齊國。如果失掉戰機,待齊王發覺自己的錯誤,改成恤下而撫民的政令,那就不好對付了。」遂進軍深入。齊果然混亂而失掉抵抗能力。樂毅攻入齊的國都臨淄,取齊寶財物祭器送回燕國。燕昭王非常喜悅,親自到濟上慰勞軍隊,封樂毅於昌國(今山東淄川縣東),號昌國君。燕王收集擄獲返國,留樂毅於齊,繼續用兵,攻佔余城。

    齊湣王逃亡到衛國,衛君稱臣,讓出宮室請他居住。但由於湣王的驕傲2本文依據《史記·樂毅列傳》的材料,不再注出。

    3《戰國策·燕二》。

    4《戰國策·燕一》。

    5《戰國策·燕一》。

    《呂氏春秋·權勳》。《戰國策·齊六》略同。

    而受到衛人的侵害,又出奔到魯國。湣王的隨從夷維子詢問魯人預備怎樣接待齊王。魯人說將以十太牢2接待你的國君。夷維子認為應以天子的規格來接待。魯人「閉關」不接待。湣王進不了魯國,將要到薛國去,借路於鄒國。鄒國的國君才死,夷維子對鄒國的嗣君說,天子來弔喪,必須移動棺材的位置,以便天子朝著南面弔喪,鄒國的群臣都很氣忿,齊王因而不敢進入鄒國,折回到齊的莒(今山東莒縣)。楚國派淖齒率兵救齊,被任命為齊相。淖齒想要與燕人瓜分齊國,將齊湣王殺死。

    樂毅統率燕師乘勝長驅,齊城皆望風奔潰。他「修整燕軍,禁止侵掠,求齊之逸民,顯而禮之。寬其賦斂,除其暴令,修其舊政。」這些政令,得到齊民的歡迎。接著就分兵五路一、「左軍渡膠東、東來(今山東平度、萊西、乳山等縣東北一帶地區)」;二、「前軍循泰山以東至海,略琅邪」;三、「右軍循河、濟,屯阿、鄄以連魏師」;四、「後軍旁(傍)北海,以撫千乘(今山東高青縣東北)」;五、「中軍據臨淄而鎮齊都」。在燕軍進入臨淄,局面較為穩定後,就在郊外祭祀齊桓公、管仲,並表彰賢人的閭巷,在賢人王蠋墳墓上添加封土,封了二十多個擁有燕國食邑的齊人,在燕都城有爵位的齊人一百多個。樂毅的這些政治、軍事措施,效果是顯著的。他僅用了六個月的時間,就攻下了齊國七十多個城,並都改成燕國的郡縣。這時候,齊國只剩下莒、即墨(今山東省平度縣東南)兩城沒有被燕軍攻佔。樂毅以右軍、前軍圍莒,左軍、後軍圍即墨。樂毅圍困兩城,一年不能破,就令解圍,各去城九里而為壘。命令說城裡的人出來不要擒捉,賑濟有困難的人,使就舊業。他用這些辦法來鎮撫燕國的「新民」。又過了三年,仍然沒有攻破莒和即墨。

    有人在燕昭王面前讒害樂毅說「樂毅的智謀過人,他征伐齊國,很快就攻克七十餘城。現今不破的僅有兩城,不是他不能破,三年不攻的原因,是想長久依仗兵威以服齊人而稱王。今齊人已服,還沒有稱齊王,是由於他的妻子在燕國。不過也可能在齊國娶美女而拋棄他的妻子。望王圖謀這件事。」昭王為此置酒大會,當面責備進讒言的人說「齊國殺害了先生(燕王噲),我恨之入骨,『廣延群臣,外招賓客』,為的是報仇雪恨。有能破齊的人,我還想與他同有燕國。今樂君為我破齊,報了大仇,齊國本來是樂君所有,不是燕國所得。樂君若能有齊,與燕結歡為好,抗拒從諸國來的災難,是燕國的福氣,我的願望。你怎麼敢這樣陷害樂君呢!」於是,把進讒言的人給殺掉了。接著,昭王把賜給樂毅妻子的王后、公子的服裝、車馬,派遣相國送與樂毅,並立他為齊王。樂毅惶恐不受,用書信表示他誓死盡忠於昭王。由於昭王對樂毅的信任、,他在齊國和諸侯間享有很高的信譽,沒有人敢再陷害他。

    樂毅居趙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子惠王繼位。惠王自做太子的時候就對樂毅不滿。齊將田單聽說了,就派人去作反間、散佈謠言,說樂毅不拔齊的兩城,《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2《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資治通鑒》,周赧王三十一年,三十六年。

    又不回燕國,是以伐齊為名,其實是想聯合諸侯在齊稱王。還說,齊人並不害怕樂毅稱王,害怕的是燕派別的將領來。惠王原來就已懷疑樂毅,又聽信了齊人反間的話,就派騎劫去代替樂毅,把樂毅調回燕國。樂毅知道燕惠王心懷不善,害怕被殺,就逃到趙國。趙封樂毅於觀津(今河北武邑縣東南),號望諸君。趙國尊寵樂毅,為的是「警動」燕齊。

    田單設詐誑騎劫,大破燕軍,乘勝盡收齊城而復齊國。燕惠王后悔使騎劫代樂毅,因而破軍亡將失齊;並怨恨樂毅居趙,又恐趙用樂毅趁燕疲憊而伐燕。燕惠王使人責備樂毅,並謝罪說「先王把全國委託給將軍,將軍為燕破齊,報了先生的冤仇,天下的人都受到震動,我怎敢有一天忘掉將軍的功勞呢?恰巧先王拋棄了群臣,我新即王位,左右臣子誤我。我派騎劫代將軍,是因為將軍長久在外辛勞,所以召回將軍暫時休息,商議國事。將軍誤會了我的意思,以為同我有嫌隙,就棄燕歸趙。將軍這樣做,為自己打算,是可以的,可是怎麼報答先王待將軍的盛意呢?」樂毅在《報遺燕惠王書》中,說明了他所以奔趙國以及他的政治主張,他接受燕昭王的任命和伐齊的功績以及燕昭王對他的封賞。接著說臣聞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昔伍子胥說聽於闔閭,而吳王遠跡至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革囊)而浮之江。吳王不寤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沈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早)見主之不同量,是以至於入江而不化(改)。

    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跡,臣之上計也。離(罹)毀辱之誹謗,墮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義之所不敢出也。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絜(潔)其名。臣雖不侒,數奉教於君子矣。恐侍御者之親左右之說,不察疏遠之行,故敢獻書以聞,唯君王之留意焉。從《樂毅報遺燕惠王書》,我們可以大體瞭解到樂毅的主要事績,及他的政治思想、品德。他在信的後半段,引伍子胥不早見闔閭與夫差氣量的不同,因而遭遇到不幸的下場。這是用歷史的教訓來說明為什麼他必須離燕去趙。但他表示,雖然遭遇到不可測度的罪責,把幸災樂禍以為利,是道義所不許的;忠臣離國,不肯謗毀君王,為自己辯護。樂毅的這種明朗態度,解除了燕惠王以為樂毅在趙將不利於燕的顧慮。燕國以樂毅的兒子樂間為昌國君,而樂毅也往來於燕、趙,燕、趙都以他為客卿。後來,樂毅死在趙國。燕王喜四年(公元前25年),燕王令丞相栗腹與趙修好,以五百金為趙王秦。栗腹返國向燕王報告說「年壯的趙民都死在長平,孤兒還未成壯年,可以攻伐。燕王徵求昌國君樂間的意見。樂間說「趙是四戰之國,民皆習兵,不可與戰」。燕王說「我以眾戰少,以二而伐一,乃至以五而伐一,可以了吧?」樂間回答說「都不可以。」燕王大怒。群臣都以為趙可伐。燕王喜終於令栗腹、慶秦率大軍攻趙。趙使廉頗率軍拒戰,大破燕軍。樂間入趙。燕王后悔沒有聽樂間的話,又怕樂間在趙對燕不利,便寫了一封既責備又謝過的長信給樂間,希望樂間仍能回到燕國,「願君捐怨,追惟先王,復以教寡人。」2樂間怨燕不聽用他的計謀,終於留在趙國。

    漢初,劉邦過趙,查訪到樂毅的孫子樂叔,封之樂卿(未詳),號華成《史記·樂毅列傳》,《戰國策·燕二》,《史記》與所記略同,而《史記》對文字有所加工。2《戰國策·燕三》。《史記·樂毅列傳》所載信,系刪節,而與《戰國策》略異。君。樂氏之族有樂瑕公、樂臣公。樂臣公善黃帝、老子之言,在齊是著名的賢師。樂臣公教蓋公。蓋公教於齊高密、膠西(約當今山東膠河以西,高密縣以北地區),為曹參師。

    第三節田單田單破燕復齊田單,出身於齊王疏遠的宗族,是齊湣王年間臨淄的市掾。活動年代約在公元前30年至前250年。燕軍長驅攻齊時,田單東走安平(今山東益都縣西北),令族人都將車軸頭截短,並包上鐵皮。燕軍破安平,齊人逃走爭路,因軸折車壞而為燕軍俘虜。只有田單的族人逃脫,東保即墨。即墨大夫戰死,城中人推舉田單為將軍,說「安平之戰,田單宗人以鐵籠(指改造車子)得全,習兵。」

    公元前297年,燕昭王死,子惠王繼位。惠王和樂毅過去不和,田單聽說了,派人去燕國作反間、散佈謠言說樂毅遲了不拔兩城是以伐齊作幌子,其實是想聯合諸侯,在齊稱王。燕王聽信了這樣的中傷,使騎劫去代替樂毅。樂毅因此而逃往趙國,燕人士卒都為樂毅憤憤不平。

    田單有意製造「神示」。他令即墨城裡的人,吃飯必須在院子裡祭祀祖先。這樣,「飛鳥悉翔舞城中下食」燕國的士卒看見這一情景,都很奇怪。田單因而散佈流言說「神來下教我。」又對城裡的人說「當有神人為我師。」有一個機靈的士卒領會到田單的意思,說「我可以為師嗎?」田單便師事這個士卒。士卒說「我欺騙你,實在無能。」田單說你不用說話。以後,每出約束,必稱神師。這是利用「神」來降低燕國士卒攻即墨的信心,而鼓舞齊人的士氣。

    田單派人宣傳說,我們最怕燕軍俘虜了我們的土卒,割去他們的鼻子,再派他們來和我們作戰。騎劫果然這樣作了。城內的人看見投降的齊軍盡被割了鼻子,都很憤怒,決心守城,惟恐被燕軍所得。田單又派人揚言我們最怕燕軍刨我們的祖墳,戮先人的屍骨,這最令人寒心了。騎劫又上了當,果然令燕軍挖齊人的祖墳,燒死人屍骨。即墨人從城上望見,人人痛哭流涕,十分悲憤,個個都想出戰。就這樣,田單引導騎劫來擴大燕齊之間的矛盾,增加齊人對燕軍的憤恨。

    田單看到士氣高漲,知道可以出戰了。他同士卒一樣,親自負持版、鍤等築營壘的器具,把自己的妻妾都編入隊伍之中,盡散飲食犒勞士卒。為了迷惑燕軍,他令甲卒都藏匿起來,使老弱女子登城守望,並派使者出城假意投降。騎劫信以為真,燕軍皆呼萬歲。田單又搜集民金千鎰,令即墨的富豪送給燕將說即墨就要投降了,大軍進城,希望將軍保全我們的家小。燕將個個喜歡,滿口答應。燕軍從此更加鬆懈、麻痺。

    田單積極準備「火牛陣」,打敗了騎劫。他徵集了一千多頭牛,牛身上穿上紅色絲綢衣,畫上五彩龍紋,牛犄角上捆著兵刃,牛尾巴綁上浸透了油的蘆葦。把城牆鑿了許多個洞,夜間點燃牛尾上的蘆葦。牛一受驚,就從城洞狂奔到燕軍中去。牛尾火炬光明炫耀,並有壯士五千人隨同火牛向前衝擊。燕軍看到五彩龍紋的火牛,十分害怕。城中還擂鼓吶喊,老弱都敲各種響器,聲震天地,齊軍聲威大振。燕軍陷入驚恐混亂中,騎劫被齊軍殺死,燕軍潰逃。田單率軍乘勝追擊,勢如破竹。所過城邑,皆叛燕而歸附田單。田單的兵日益增多,燕日益敗亡。齊國被燕軍攻佔的七十餘城,全都收復。田單從本文依據《史記·田單列傳》的材料,不再注出。

    莒把齊襄王迎接到臨淄,主持朝政,襄王封田單為安平君。

    破燕復齊之後襄王在齊國的威信大不如田單,襄王總是疑心田單要自立為王,從而跟田單發生矛盾。一次,襄王跟田單過淄水,見一老人涉水,出水後凍得不能行走,坐在沙中。田單脫下自己的皮襖給老人穿上。襄王厭惡地說「田單的施捨,是將欲奪取我的國家,不早圖謀,恐後生變。」有人給襄王出主意,用嘉獎田單的辦法,把田單對百姓的關懷說成是自己的善行,勸王下令「我憂民饑,單給民食;我憂民寒,單解裘農民;我憂百姓勞苦,而單亦憂;適合我的心意。」襄王認為這是個好辦法,便賞給田單牛、酒,又當眾揖田單,口頭慰勞,感謝他替自己關心百姓。接著明令查訪、收養饑寒的百姓,同時暗中派人到閭裡間收集輿論,結果大家都說「田單的愛民,原來是王的教導呀!」

    田單保薦貂勃給襄王。襄王有九個寵臣,欲中傷田單,都對襄王說「燕伐齊的時候,楚王使將軍領兵來幫助齊國,今國家已經安定,應派使者去感謝楚王。」他們又都推薦貂勃出使。齊王隨即派貂勃前往。貂勃受到楚王的款待,數月不返。九人議論說,一個使者受到萬乘國君的款留,還不是憑借安平君的權勢?再說安平君與王,君臣無異而上下無別,他在國內賑窮濟貧,向民布德;對外懷柔戎翟,禮遇天下的賢士,這是想圖謀不軌,希望大王注意觀察。一天,齊王說「叫田單來!」田單免冠、赤足步行、袒胸露臂的過來請死罪。過了五天,王才說「你沒有罪,你守為臣的禮數,我守為君的禮數就行了。」貂勃從楚國回來了,王賞他喝酒,酒喝得很暢快。王吩咐「叫田單來!」貂勃離座起立、叩頭,恭敬地問襄王王跟周文王、齊桓公比較,誰更賢明?襄王說他自己不如他們。貂勃說「周文王得呂尚以為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以為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獨叫『單』,怎麼說出這種亡國的話呢?從歷史上來看,誰能比得上安平君的功勞呢?燕人興師襲齊,王不能抵禦,只好躲避起來。安平君以危急的即墨小城,殘敗的士卒七千,擒殺燕國的將帥而收復千里的齊國。當敗燕復齊的時刻,安平君如果自立為王,天下人誰能禁止?他出於道義,而迎王與後返臨淄,今已國定民安,而王卻叫『單』,嬰兒也不做這樣的事呀!王趕快殺九人而向安平君謝罪。不這樣做,國家將要危險了!」襄王認為他說得很有道理,便殺了九人並驅逐了他們的家屬,以夜邑(約在今山東掖縣)萬戶益封安平君。

    田單跟襄王的矛盾有所緩和後,優裕的生活又影響了田單的戰鬥意志。

    田單將攻狄(今山東高青縣東南),去與魯仲連商議。魯仲連說「將軍攻不下狄來。」田單大不以為然,說我以即墨小城的破亡余卒,能敗萬乘之燕而復齊,為什麼攻滅不了狄?果然,他攻狄,三月不能克。齊國的童謠說「大冠若箕,脩(長)劍拄頤(下巴),攻狄不能,下壘枯丘。」田單聽到兒謠害怕了,向魯仲連請教不能克狄的原因。魯仲連說「將軍在即墨的時候,坐著織草器,站著拿鍤(鍬),向士卒倡言『宗廟已亡,無處可去,只有戰鬥到勝利!』那個時候,將軍有戰死的心,士卒死戰無求生之意,聽到你的號召,沒有不揮淚奮臂而欲戰的,這就是破燕的原因。今天將軍,你《戰國策·齊六》。

    有優厚的俸祿,有生活的樂趣,沒有戰死的決心,所以不能取得勝利。」田單認為魯仲連的話,說中了他的要害。第二天,他便精神振奮地巡城,站在矢石能打到的地方,親自擊鼓,狄才被攻下。

    當初,燕將攻下聊城(約在今山東聊城縣西北)時2,有人在燕王面前陷害燕將,燕將害怕被殺,不敢返燕而保守聊城。田單攻聊城一年多,士卒多死而聊城不能破。魯仲連給燕將寫了一封長信3,說「為你打算,不歸燕就要降齊,獨守孤城,齊兵日增而燕無力救授,是沒有出路的。」燕將見信後,哭泣了三天,猶豫不能自決。欲歸燕,恐被殺;而殺虜齊兵眾多,降齊恐怕也會遇害,便自殺而死。城內陷入混亂。田單遂破聊城。

    《戰國策·趙三》載,趙惠文王三十年(公元前29年),田單曾與趙奢論兵。田單在閱讀了趙奢的兵法後,問趙奢「我只對將軍用兵「用眾」的主張,有不同意見。兵眾多,影響農耕,糧食供應困難,是「自破之道」。我聽說,古代帝王的兵不過三萬,而天下服。今將軍必須具有十萬、二十萬兵才用,這一點使我不佩服。」趙奢說,「你不只不懂得用兵,又不明白『時勢』。古代天下分為萬國,最大的城不過三百丈,最多的人口不過三千家,用三萬兵攻或守,有什麼困難呢?今天是把古代的萬國分為戰國七個,千丈之城,萬家之邑,能夠相互望到。以三萬兵圍城不足,野戰更不足,你將怎麼辦?」田單聽了,感歎自己沒有想得這麼深透。田單的這種軍事思想,有可能就是他在執政期間齊國的力量不能在諸國間發揮作用的重要因素。

    田單破燕復齊後十四年(公元前25年),齊襄王死去,齊王建繼位,實權掌握在君王后手中。田單離開齊國去趙國,並統率趙軍攻克燕及韓的城邑。《戰國策·趙四》記,事先,趙平原君以趙國濟東的部分「城市邑」給齊為條件,令齊田單率趙軍攻燕,趙奢提出反對的意見,認為一是割地與齊,是「覆軍殺將之所取割地於敵國」;二是表示趙國的「無人甚也」,而他熟習燕的地理,可以擔當攻燕的任務;三是「使安平君愚」,不能戰勝燕軍,「使安平君知,又不肯與燕人戰」,這是因為「趙強則齊不復霸矣」。平原君沒有聽趙奢的話。第二年,田單還成為趙的相國。

    秦、趙長平之戰,安平君田單說魏王與趙合縱。他指出,秦割韓地垣雍給魏的諾言,是誘餌、「空割」,是根本不能兌現的。魏王認為他說得很有道理。

    田單的業績主要是破燕復齊。他首先用反間加深了燕惠王與樂毅的矛盾,使燕以沒有政治頭腦的騎劫代替了樂毅。又巧妙地調動騎劫去做種種增加齊人對燕軍矛盾、憤恨的行為,然後利用騎劫的驕傲、鬆懈,出奇兵向燕軍突然襲擊,燕軍主師被殺,潰不成軍,而齊人紛紛歸附田單,幾個月間就2《史記·燕召公世家》燕昭王二十八年記「齊城之不下者,獨唯聊、莒、即墨,其餘皆屬燕。」據此,有可能燕將攻克聊城在樂毅去齊以後。

    3《戰國策·齊六》,又見《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因魯仲連給聊城燕將的信中有燕相栗腹敗於趙事,在燕王喜四年(公元前25年),所以《資治通鑒》將田單攻聊城事載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有的學者認為,田單已於趙孝成王元年(前25年)降楚,因而魯仲連給聊城燕將書中燕相粟腹敗於趙,疑有錯簡。但《戰國策·趙四》有趙平原君以割趙地給齊為條件,換取田單率趙兵伐燕的記載,又記趙奢的話說「使安平君知,又不肯與燕人戰,趙強則齊不復霸矣。」看來,田單也有並未降趙和重返齊國的可能。

    《戰國策·魏四》。

    收復了齊的七十多城。在對外方面,樂毅主張合縱攻齊,而主要是聯合趙國。樂毅以後,隨著燕趙關係的惡化,使燕陷入困境。田單復齊後,也是力爭齊趙的友好,後來他竟做了趙相。

    田單從迎接齊襄王回臨淄,到他離齊去趙的十四年間,先是與襄王發生矛盾,接著是優裕的生活享受使他的政治意志有所消沉,因而看不到他振興齊國的政治措施,他在各國間也未發揮重要作用。《戰國策·趙二》說「田單將齊之良,以兵橫行於中十四年,終身不敢設兵以攻秦折韓也,而馳於封內」。齊雖復國,但耗損的國力,始終沒有完全恢復。燕在齊的勝負,也大大損傷了國力。這二者都削弱了東方國家對抗秦國的力量。

    第六章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戰國時期,王侯貴族間興起一股養士的風氣。當時國君如魏惠王,「卑禮厚幣以招賢者,鄒衍、淳於髡、孟柯皆至梁。」齊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自如鄒衍、淳於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千人」。2各國的國王、貴族爭相養士,企求得到助力而達到某種政治目的。在當時貴公子中以養士著名的,有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和楚國的春申君,在歷史上有「四君」之稱。

    春申君,姓黃名歇,楚頃襄王之弟。生年不詳。死於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38年)。春申君在頃襄王時任左徒。考烈王即位,任令尹,封給淮北地十二縣。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年),改封於吳(治所在今江蘇蘇州市),門下有食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著珠履。曾派兵救趙攻秦,後又滅魯。曾任荀子為蘭陵令。考烈王死後,在內訌中被殺。在四君中,春申君的聲譽和影響,都較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為差。

    第一節孟嘗君早慧與養士孟嘗君,姓田,名文,齊相田嬰之子,襲其父封爵,封於薛(今山東滕縣東南),稱薛公。活動年代約在公元前330年至前270年間。

    《史記·孟嘗君列傳》2載田嬰有四十多個兒子。他的賤妾五月五日生文。嬰告訴文的母親說,不要養育他。其母私自撫育了他。及文長大,見到嬰,嬰惱怒地對文的母親說「我令你拋棄這孩子,你為什麼敢養活他?」文叩頭,問道「您不養育五月生的孩子的原因是什麼?」嬰說「五月生的孩子,長與戶齊,將對他的父母不利。」文說「人生受命於天,還是受命於戶?」嬰無言以對。文又說「必定受命於天,您何必憂慮?如受命於戶,可以加高門戶,誰能長那麼高?」嬰默許,說「你不要說了。」

    過了一段時間,文又趁機問他的父親說「子之子叫什麼?」回答說「叫孫。」「孫之孫叫什麼?」又回答說「叫玄孫。」「玄孫之孫叫什麼?」嬰說「不知道。」文隨即又說「您用事相齊已經多年,齊的國土不加廣而您的私家富累萬金,門下不見一個賢者。我聽說,將相的手下必須有人輔佐。您的僕妾的吃穿都很講究、奢華,而士卻缺衣少食。」他勸說田嬰散財養士。田嬰使文主家待賓客,賓客日益增多,名聲聞於諸侯。諸侯皆使人請田嬰以文為嗣。嬰卒,文嗣為薛公,號孟嘗君。

    《史記·魏世家》。

    2《史記·田敬仲世家》。

    關於孟嘗君初相魏的年代有兩說,皆在田嬰未卒前。錢穆《先秦諸子系年·考辨一二五》依吳師道說,定在魏襄王初年,公元前三一八年或稍後;於鬯《戰國策年表》認為在魏惠王后元十二年(公元前323年)。孟嘗君卒年不可考,《說苑·善說》篇,有張祿求孟嘗君為書寄秦昭王事。張祿即范睢,為秦客卿在秦昭王三十六年(前27年)。

    2以下凡未註明出處者,皆據《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在薛,招致諸侯游士及有罪亡人,不吝惜產業而厚待賓客。孟嘗君跟賓客談話時,屏風後常有人作記錄。賓客去,孟嘗君即使人問候並贈送賓客的親戚所需要的物品。一次,孟嘗君待賓客吃晚飯,有一人遮蔽了燈流氓之我就是神燃文光。賓客以為飯不一樣,怒而告辭。孟嘗君拿著自己吃的飯跟賓客的飯相比,完全相同。賓客很慚愧,自剄而死。士因此多來投奔,孟嘗君的食客達到三千多人。

    受困於秦秦昭王聽說孟嘗君賢明,就打發他的同母弟涇陽君到齊國去做質,請孟嘗君到咸陽來。孟嘗君即將去秦國,上千的人勸阻他,他都不聽從。這時,蘇代對他說「今天早上我看見木偶人跟土偶人對話。木偶人說天下雨,你將被毀壞。土偶人說『我生於土,毀壞了復歸於土。天下雨,你卻不知道會被漂流到什麼地方。』」蘇代接著說「秦國是不講信義的虎狼之國,如果您往而不得還,不是會被土偶人所譏笑嗎?」2孟嘗君才暫時打消了去秦國的念頭。

    公元前299年(齊湣王二年,秦昭王八年),孟嘗君入秦,秦昭王任為丞相。有人對秦王說「孟嘗君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國就危險了。」秦王便以樓緩為相,軟禁並欲殺害孟嘗君。孟嘗君使人向秦王的幸姬(寵妾)請求解救。幸姬的條件是要狐白裘。孟嘗君僅有一件狐白裘,已經獻給秦王。他很犯愁,遍問門客。在最下座有位門客說,我能取回獻給秦王的狐白裘。夜裡他裝成狗,果然從秦宮衣庫裡把狐白裘取來,獻給了秦王的幸姬。幸姬就勸說秦王釋放了孟嘗君。孟嘗君即刻改公文,變姓名,奔逃出關。秦昭王也隨即反悔,使人急追孟嘗君。孟嘗君趕到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東北)時,正當半夜,依法須雞鳴時才放人。孟嘗君害怕追到,十分焦急。忽然在下座門客中有雞鳴聲起,眾雞隨之齊鳴,遂得開關門逃出秦國。

    齊湣王三年(公元前298年),孟嘗君回到齊國,齊湣王以為相,執掌國政,他因怨秦,聯合韓魏組成三國聯軍攻秦,至函谷關。

    門客馮諼《戰國策·齊四》載,齊國有個叫馮諼的人,窮困得不能生活,請求到孟嘗君的門下作食客。孟嘗君問他的愛好和擅長,說是都沒有。孟嘗君笑笑,接受了請求。孟嘗君左右使用的人因為孟嘗君看不起他,就給他吃粗劣的飲食。過了不久,馮諼靠著柱子彈著他的劍,唱著說「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的人把這件事告訴了孟嘗君。孟嘗君說「給他魚吃,比門下之客。」過了不久,馮諼又彈著他的劍,唱著說「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的人都笑話他,又把這件事告訴了孟嘗君。孟嘗君說「給他準備車,比門下之車客。」馮諼坐著車,舉著劍,對他的朋友說「孟嘗君客我」。可是不關於孟嘗君養士的記載、傳說很多,《史記》、《戰國策》外,還有《呂氏春秋》、《韓非子》、《新序》、《說苑》、《韓詩外傳》等。

    2見《史記·孟嘗君列傳》。《戰國策·齊三》,「蘇代」作「蘇秦」,《說苑·正諫》作「謁者」。《史記·孟嘗君列傳》作「馮驩」。

    久,又彈著劍說「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的人都厭惡他,以為他貪心不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左右的人回答說「有老母。」孟嘗君就叫人供給她食用,不要讓她缺乏。馮諼就不再歌唱了。

    後來,孟嘗君詢問門客中誰熟習會計,能到薛地去收債。馮諼自我推薦。孟嘗君不認識他,左右的人說,就是那個唱「長鋏歸來」的人。孟嘗君對未接見過馮諼,表示了歉意。於是馮諼便預備車子,收拾行李,裝載著借契動身。馮諼在告辭的時候問「債都收回以後,用債款買什麼東西回來?」孟嘗君說「看我家少有的,就買了來。」

    馮諼到了薛地,召集那些欠債的老百姓都來核對借契。核對過後,他假托孟嘗君的命令,把債款都免了,隨即燒掉他們的借契。

    馮諼回到齊國,一清早就求見孟嘗君,報告說「我收完債,私下想,您家珍寶、狗、馬、美女都很富足,只有『義』是缺少的,因而就用債款替您買了嘗君問「怎麼買義?」馮諼說「您有小小的薛地,卻不像對子女一樣撫愛百姓,還要對他們放債取利。我假托您的命令,把債款都免了,並燒掉了借契。老百姓都歡呼萬歲。這就是我替您買的義。」孟嘗君很不高興地說「好啦,先生,算了吧!」

    過了一週年,齊湣王對孟嘗君說「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失掉相位,到他的封邑薛地去。離薛地還有一百里,老百姓就扶老攜幼,在路上迎接孟嘗君。孟嘗君對馮諼說「先生替我買的義,今天才看到。」馮諼說「狡兔有三窟。請為君復鑿二窟。」

    馮諼遂為孟嘗君西到魏國,遊說魏王說「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

    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於是魏王任命原來的相做上將軍,把相位空出來,遣使者以「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魏國的使者往返了三次,孟嘗君堅辭不去。齊王聽到這個消息,「君臣恐懼」,寫信向孟嘗君道歉,以隆重的禮節,迎孟嘗君復相位。馮諼又勸告孟嘗君說「願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宗廟建成後,馮諼告訴孟嘗君說「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

    《戰國策·齊三》載,楚人攻薛,正值淳於髡為齊出使楚國回來,經過薛。孟嘗君親自到郊外迎接,慇勤招待,意欲淳於髡關心楚攻薛的事。淳於髡回到齊國,向齊王報告完出使楚國的情況後,齊王還想聽聽他的見聞。淳於髡說「荊(楚)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王問這說的是什麼?淳於髡說,這意思是說「薛不量力,而為先王立清廟;荊固攻之,清廟必危。」齊王2馬上說「嘻!有先君的廟在那裡,趕快發兵去救。」薛遂轉危為安。孟嘗君在齊失掉相位期間,三千食客皆散去,只有馮諼跟著他。孟嘗君既感慨又怨恨。馮諼對他說「富貴多士,貧賤寡友,這是必然的。怨士則徒絕賓客之路。願君遇客如故。」

    魏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83年),秦攻魏,兵到大梁。《戰國策·魏三》載,孟嘗君遊說趙、燕發兵救魏,秦割地與魏講和,魏王「因歸燕趙之兵而封田文。」孟嘗君在相魏期間,趙惠文王還曾封以武城2。

    《戰國策·齊四》。「黃金千斤,車百乘」,當屬誇張之詞。

    2高誘注說,齊王指齊宣王。

    《史記·魏世家》。

    2《戰國策·趙一》。

    關於孟嘗君的評價孟嘗君在四個貴族公子中是養士最早的一個,關於他的記載和傳說最多,他在當時對社會新風氣有開導作用,對後來「尊賢重士」3也是很有影響的人物。司馬遷曾經到過薛,看到「其俗閭裡率多暴桀子弟,與鄒、魯殊」。據他的調查、瞭解,這是由於「孟嘗君招致天下任俠,奸人入薛中蓋六萬餘家矣」。他又說,這也說明「世之傳孟嘗君好客自喜,名不虛矣」。在他死後,齊魏共滅薛。孟嘗君絕嗣無後。

    3《史記·秦始皇本紀》,又《陳涉世家》。

    第二節平原君平原君趙勝,是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的同母弟4。趙惠文王元年(公元前298年)封平原君5,封邑在東武城(今山東武城縣西北)。他曾相趙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復位。生年不詳,死於趙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年)。

    喜賓客平原君喜賓客,有客數千人。平原君家有樓房臨近民家。民家有個瘸腿的人,蹣跚地去汲水。平原君的美人在樓上看見後,大笑。第二天,瘸腿人到平原君家門口,說「我聽說您『喜士』。士不遠千里而來,是因為您『能貴士而賤妾』。我不幸得了手腳不靈活的病,您的愛妾卻在樓上譏笑我,我要得到譏笑我的人頭」。平原君笑著許諾。瘸腿人一走,平原君笑著說「你看這小子,竟然因為一笑就要殺我的美人,不太過分了嗎?」事後一年多,門客離去的超過半數。平原君奇怪地問門客「勝待你們沒有失禮的地方,為什麼離去的人這麼多?」有個門客回答說「因您不殺譏笑瘸腿的人,都認為您愛色而賤士,所以就離去了。」平原君乃斬了那位美人的頭,並親自登門謝罪。門客才又漸漸回來。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趙國的田都吏趙奢,主管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交納。趙奢依法殺了平原君家九個管事人。平原君怒,將殺趙奢。趙奢說「君於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國弱則諸侯加兵。諸侯加兵,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如果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國強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於天下?」平原君以為賢,將趙奢推薦給趙王。趙王任用趙奢治理國賦,「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

    《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載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年),用范睢為相。適逢魏王派須賈出使秦國。范睢叫須賈帶口信給魏王,立即把他的仇人魏齊的腦袋送來,否則將要屠大梁。魏齊聽說害怕了,逃到趙國,藏匿在平原君家。第二年,秦昭王聽說魏齊在平原君家,就給平原君寫了一詳細而表面友好的書信,說「我聽說您的高義,願作布衣之友,希望您到我這裡來,願意與您為十日之飲」。平原君畏懼秦國,便至秦見秦王。在飲酒間,秦王對平原君說「昔日周文王得呂尚以為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以為仲父,今天范君也是我的叔父。范君的仇人在您家,願您使人取其頭來。不然我不放您出關。」平原君說「魏齊是我的朋友,就在我家,也不應當交出來,何況又不在我家。」秦王又給趙王寫信說「范君的仇人魏齊在平原君家,王趕快使人把他的頭送來。不然的話,我將發兵攻趙,且不放平原君出關。」4《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姊為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戰國策·趙四》「諒毅曰趙豹,平原君,寡君之母弟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說平原君是「趙之諸公子。」5《史記·六國年表》「趙惠文王元年,以公子勝為相,封平原君」。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以下凡不註明出處的,均據《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依《史記·六國年表》,又《平原君虞卿列傳》。《史記·趙世家》作趙孝成王,「十四年,平原君趙勝」所記不同。

    趙孝成王發兵圍平原君家。魏齊夜間逃出,見趙相虞卿。虞卿解相印與魏齊逃至大梁,欲通過信陵君而去楚。信陵君畏秦,猶豫不肯見,由於侯嬴從旁勸說,才到郊野迎接。魏齊聽說信陵君開始對見他有難意,怒而自殺。趙王終於將魏齊的頭送到秦國,秦昭王才放平原君回國。

    毛遂自薦與邯鄲解圍公元前22年(秦昭王四十五年,趙孝成王四年)秦攻韓的野王(今河南沁陽縣),野王降秦。韓的上黨郡(治所在壺關今山西長治市)與本國的通路被切斷。上黨太守馮亭遣使者對趙王說「韓不能守上黨,吏民都樂于歸趙,而不願意入秦。」趙王先與平陽君趙豹商議。趙豹認為趙國接受上黨,將「禍大於所得」。趙王又跟趙勝、趙禹商議,他們都認為,用兵百萬,攻戰逾年,也未必能得一城,今坐受有城市邑十七2,這是個大利,不可坐失時機。趙王令平原君去接收土地,並傳達趙王的命令「以三萬戶之都封太守,千戶封縣令,諸吏皆益爵三級,民能相集者,賜家六金。」3趙國又派廉頗進軍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抵禦秦軍。公元前20年,趙王中秦的反間計,以趙括代廉頗為將,秦將白起大破趙軍於長平。奏趙長平之戰的第二年,秦軍圍攻趙的都城邯鄲。趙國傾全力死守邯鄲,又向楚、魏緊急求援。

    秦軍圍邯鄲後,趙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救兵,訂立「合縱」抗秦的盟約。平原君決定在門客中挑選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一同去。選來選去,只選出十九人,再也選不出來了。這時候,門客中有個叫毛遂的,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自己願意湊滿二十人的名額,一齊到楚國去。平原君問他到門下有幾年了。毛遂說有三年了。平原君說「賢士處世,好像錐處囊中,錐尖馬上就會露出來。先生在我這裡已經三年了,卻沒有人稱讚過你,我也沒有聽說你有什麼本領。你不能去,留下吧。」毛遂說「我今日才得請處囊中。如果我早得處囊中,整個錐子都會露出來,不只是露出一點點尖來。」平原君終於讓毛遂一同去楚國。

    到了楚國以後,平原君在楚國宮廷上與楚考烈王商談合縱抗秦的事,從早上談到中午,也沒有結果。十九個門客都對毛遂說「先生上。」毛遂手按著劍把,跨著石階走上去對平原君說「合縱抗秦有利,不合縱有害,兩句話就可以決定了,您們從早談到中午還沒有訂結盟約,這是為什麼?」楚王問平原君說「這位是幹什麼的?」平原君說「是我手下辦事的人。」楚王就大聲呵斥說「還不下去,我是在跟你的主人說話,你上來做什麼!」毛遂手按劍把,逼近楚王說「大王敢這樣呵斥我,是仗著楚國的軍隊多。現在,我跟大王的距離不到十步,大王的性命握在我手裡,楚國的軍隊雖多,也幫不了您的忙。當著我的主人,您為什麼這樣無禮的呵斥!況且我是為趙。」毛遂的義正詞嚴和威逼,使楚王連聲答應說「是啊,是啊!先生的話有道理,我願意把整個國家奉獻給合縱抗秦的盟約。」毛遂問「決定合縱了嗎?」楚王說「決定了。」毛遂對楚王身邊的人說,去拿雞、狗、馬的血來。毛遂捧著盛血的銅盤,跪著獻給楚王,說「請大王首先歃血定盟,其次是我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2《戰國策·趙一》「有城市邑十七」作「有城市之邑七十」。

    3見《戰國策·趙一》。

    的主人歃血,再次就是我。」就這樣,在殿堂上訂立了合縱抗秦的盟約。毛遂又左手拿著盛血的盤,用右手招呼那十九人說「您們就在堂下歃血吧!公等碌碌,所謂因人成事者」。

    平原君回到趙國後,很有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從此待毛遂為上客。

    秦軍圍邯鄲,趙國多次向魏國求救,魏安釐王派將軍晉鄙領兵十萬救趙。秦王派使者威脅魏王說「趙國都很快就會攻下,誰敢救趙,秦攻下趙以後就先打誰。」魏王畏懼秦國,令晉鄙在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南)2,停軍築壁壘,不再前進。名義上是救趙,實際上是在觀望形勢的變化。

    平原君的夫人是魏國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寫信責怪信陵君說「我以為你有救濟別人困難的高義,現在邯鄲這樣危急,魏國的救兵不來,你卻無動於衷。縱然你輕易地拋棄我,難道你也不可憐你姐姐嗎?」信陵君屢次請魏王發兵救趙,魏王都不答應。他只好採用了侯嬴的意見,使人偷出魏王的兵符,奪晉鄙軍救趙。

    在邯鄲被圍,楚魏救兵又都未到的危急時刻,平原君聽從了邯鄲傳捨吏子李談3的建議「令夫人以下編於士卒之間,分功而作。家之所有,盡散以饗士」4。得敢死的士卒三千人,由李談率領與秦軍戰,又適逢魏楚的救兵來到,秦軍敗退,邯鄲解圍,時在公元前257年。

    邯鄲解圍後,虞卿為平原君向趙王請求增加封地。平原君聽從了門客公孫龍的意見,沒有接受。平原君死後,「子孫代,竟與趙懼亡」。

    關於平原君的評論關於趙應否接受韓的上黨郡的問題,從來有兩種不同的意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鄙語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馮亭之邪說,使趙陷長平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史記集解》引譙周的話說「長平之陷,乃趙王信間易將之咎,何怨平原受馮亭哉?」兩說似以譙周說為長。《荀子·臣道》篇說平原君能夠協同有見識的人,「率群臣百吏」,「以解國之大患,除國之大害」,而能「尊君安國」。總的看來,平原君還是以國事為重的趙國賢相。

    見《史記·魏公子列傳》。

    2《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作「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於蕩陰不進。」按,蕩陰今河南省湯陰縣。

    3《說苑·復恩》有同樣記載。「李談」,《史記·平原君列傳》作「李同」,今依《說苑》。4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又《戰國策·中山》載「平原君之屬,皆令妻妾補縫於行伍之間,臣人一心,上下同力。」

    第三節信陵君信陵君,名無忌,是魏昭王的少子,安釐王的異母弟。安釐王元年(公元前27年)封於信陵(今河南寧陵縣),號信陵君。生年不詳,死於安釐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4記·魏公子列傳》2載公子對於士,不論賢不肖,都很謙虛,以禮相待,不敢以富貴而傲人。因此方圓幾千里的士都來投奔他,以致食客有三千人。

    一次,公子正與魏王博,得到趙兵將寇北境而舉烽火的警報。魏王立即停博,欲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公子攔阻說「是趙王出來打獵,不是入寇。」說完,又不失常態地與魏王博。魏王卻驚恐不安,已無心再博。不久,又從北方傳來消息說,趙王在打獵,不是入侵。魏王大為驚訝地問「你怎麼知道趙王是出來打獵的?」公子說「我的門客有能探聽到趙王隱秘的人,趙王的活動總是向我報告,所以我能知道。」

    尊禮侯生魏國有個隱居的人,叫侯嬴,已經七十歲,因家貧,為大梁夷門的守門小吏。公子前往拜訪侯生,想饋贈一份厚禮。他不肯接受,說「我修身潔行幾十年,不能因為貧困而接受您的財物。」公子設筵席大會賓客,都已坐好,他才帶領隨從的車騎,空著左邊的上座,親自去接侯生。侯生整理破舊的衣冠,並不謙讓,逕直上車,坐到公子空出的上手座位。公子親自握著馬韁,越發恭敬。侯生對公子說「我有個朋友在市中為屠戶,希望委曲您的車騎,讓我去拜訪他。」公子引車至市中,侯生下車,見到他的朋友朱亥。侯生一面側目窺察公子的臉色,又故意久立,跟朋友說話。公子的顏色越發溫和。這時候,魏國的將相宗室賓客滿堂,等待著公子回來飲酒。市人都看到公子手執韁繩等待。公子的隨從都暗暗地罵侯生。侯生見公子始終面不改色,就辭別朱亥上車,到公子家。公子引侯生上座,向賓客一一介紹,讚美侯生,又起立為侯生敬酒。賓客無不驚異。侯生從此便成為信陵君的上客。侯生對公子說「我所拜訪的屠者朱亥,是個賢人,世人都不知道,今隱身在屠戶間。」公子多次去看望朱亥,朱亥卻不曾答謝。

    公元前2年,范睢為秦相後,秦昭王欲替他報仇。曾經迫害范睢的魏相魏齊被逼逃亡趙國,匿平原君家。秦王誘騙平原君至秦而把他軟禁,派使者對趙王說「不把魏齊的頭送來,不放平原君。」魏齊過從虞卿。虞卿解趙相印與魏齊逃至大梁,想通過信陵君而去楚。信陵君畏秦,猶豫不肯見,問門客說「虞卿是個什麼樣的人?」侯嬴在旁說「虞卿穿草鞋,戴斗笠,從遠方至趙。一見趙王,賜白璧一雙,黃金百鎰。再見,拜為上卿。三見,卒受相印,封萬戶侯。當此之時,天下爭知之。夫魏齊窮困過虞卿,虞卿不敢重爵祿之尊,解相印,捐萬戶侯而間行。急士之窮而歸公子,公子曰何如人。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信陵君大為慚愧,親到郊野去迎接虞卿、見《史記·六國年表》,又《魏世家》。

    2以下凡不註明出處的皆引自《史記·魏公子列傳》。

    見《史記·范睢蔡澤列傳》。按秦昭王為范睢報仇,應在范睢初為秦相時,即前2年後的二、三年間,而虞卿於邯鄲解圍的前257年以後仍在趙國,是否虞卿去而復返,《史記》沒有說明。魏齊。魏齊聽說信陵君起初對見他有難意,怒而自剄。趙王終於取魏齊頭予秦,秦昭王才放平原君回趙。

    竊符救趙信陵君的姐姐是趙國平原君的夫人。秦兵圍邯鄲,趙國多次向魏國求救,魏王派將軍晉鄙領兵十萬救趙。秦王派使者威脅魏王說「趙的國都很快就被攻下,誰敢救趙,等到破了趙就先打誰。」魏王恐懼,令晉鄙軍留鄴築壁壘,名為救趙,實際上是觀望兩國的勝敗。平原君向魏求救的使者接連不斷,責怪公子說「我以為你有救別人困危的崇高義氣,今邯鄲危在旦夕而魏國救兵不來。公子縱然輕易地拋棄我,難道也不憐惜你的姐姐嗎?」信陵君為此事很憂慮,屢次去請求魏王,門客們也用各種辦法勸說,魏王始終不聽。公子估計魏王不肯派兵救趙了,便決定帶一百多輛車騎去趙,跟秦軍死拚。路過夷門,遇見侯生,侯生說「公子勉勵,我年老不能跟從。」公子已行數里,總覺得不痛快,心想,我待侯生不薄,現在將去拚死,為什麼他沒有一言半辭送我呢?於是又回來見侯生。侯生笑著說「您的行動好像是以肉投喂餓虎。」侯生支開旁人悄悄對公子說「我聽說調動晉鄙的兵符在魏王的臥室內,魏王最寵愛如姬,她可隨便進出臥室,能夠竊到兵符。我還聽說,如姬因為父親被人所殺,想要報仇,三年沒有找到仇人。如姬曾哭泣著求您。您派人取了仇人的頭獻給如姬,如姬很感激您。如請她偷出兵符,就能救趙了。」信陵君依照侯生的辦法,果然得到了兵符。

    信陵君帶人要去調動晉鄙的軍隊,侯生又對他說「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晉鄙如果不聽從,就危險了。要帶朱亥去,必要時就把晉鄙打死。」公子一行到鄴,要代晉鄙領兵。晉鄙合符後,表示遲疑,不想交出兵權。在這緊急時刻,朱亥從袖子裡抽出四十斤重的鐵椎,把晉鄙打死。公子遂將晉鄙軍,他下令軍中,說「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父母。」得選兵八萬,進兵攻擊秦軍。秦軍在魏軍、楚軍和趙軍的外內夾攻下大敗,邯鄲圍解。趙王及平原君親自到邯鄲郊界迎接公子。平原君背著箭袋為公子在前引路。趙王一再感謝說「自古賢人未有及公子者。」

    留趙十年魏王惱怒公子偷盜兵符、矯殺晉鄙。這一點公子自己也知道。在退了秦兵後,公子便遣軍歸魏,而獨與門客留趙,一直在趙十年。

    趙王與平原君商議,為酬謝存趙的功勳,欲以五城封公子。公子聽說後,露出了矜功驕傲的神態。有客勸公子說「物(事)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夫人有德於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於人,願公子忘之也。且矯魏王令,奪晉鄙兵以救趙,於趙則有功矣,於魏則未為忠臣也。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為公子不取也。」公子聽到這一意見後,立即自責,好像無地自容的樣子。說自己有罪過,對不起魏,無功於趙。趙王與公子飲酒到傍晚,因為公子的謙讓,不好意思說出獻五城的話。公子留趙後,趙王以鄗(今河客,《戰國策·魏四》作「唐且(睢)」。

    北柏鄉縣北)為公子的「湯沐邑」。

    公子聽說趙有處士毛公隱於博徒(賭徒),薛公隱於賣漿家,很想見他們,但這兩個人都躲著不肯見。公子打聽到他們的住所,悄悄徒步前往,同兩人交遊。平原君對他的夫人說「公子跟博徒、賣漿者來往,是個荒唐的人。」平原君的夫人把話告訴了公子,公子說「我聽說平原君賢,才背魏而救趙。平原君不是求士而只是以賓客多而感自豪。無忌自在大梁時,就聽說這兩個人賢,還怕他們不願意與我交往,平原君卻反以為羞恥。」公子整頓行裝要離去。平原君免冠謝罪,固留公子。平原君的門客聽到這件事後,半去平原君而歸公子。

    回魏以後公子留趙十年,未回魏國。秦聞公子在趙,出兵伐魏,魏數敗。魏王憂慮,派使者至趙請公子。公子怕魏王恨自己,不肯回魏,告誡門下說「有敢為魏王使通者客都不敢勸公子歸魏。毛公、薛公見公子說「公子受到趙國尊重和名聞諸侯,都是因有魏國。現在魏國有急難而公子不顧惜,假如秦破大梁而毀掉先王宗廟,公子還有什麼臉面對天下人呢?」話還未說完,公子臉色驟變,催促駕車回魏國。魏王持公子而泣,以為上將軍。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元前427年),公子使人向各國求援。各國聞公子為將,都派兵救魏。公子率燕、趙、韓、楚、魏五國之師破秦軍。秦將蒙驁戰敗逃走。五國之師乘勝追至函谷關,秦兵不敢出。

    《戰國策·魏四》載,安陵(今河南鄢陵縣西北)人縮高的兒子在秦國做官,秦派他守管(今河南鄭州市)。信陵君攻管不下,使人對安陵君說「你派縮高去攻管,我任用他為五大夫,使他為執符節的軍尉,去招撫他的兒子。」安陵君說「安陵是個小國,縮高未必聽從,還是使者自己去請他。」就派官吏引導使者至縮高的住所。使者傳達信陵君的命令後,縮高說「叫我去攻管,是『父攻子守,人大笑也;見臣而下,是倍(背)主也。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推辭不去。信陵君大怒,派使者對安陵君說「安陵如同魏國的土地一樣,管攻不下來,秦兵一到,魏國必危。希望您把縮高捆縛送來。否則,我將領十萬兵到安陵城下。」安陵君說「我的先君成侯在接受魏襄王命令守安陵時,襄王親手把『大府之憲』交給先君。憲法的上篇記載『子弒父,臣弒君,有常不赦』,也不包括在國家大赦的範圍內。現在縮高不接受祿位,『以全父子之義』,而您卻要逮捕他。這是使我違背襄王的詔令,廢大府的憲法,即使把我殺死,也不敢這樣作。」縮高聽到後說「信陵君的為人,悍猛而自用,必將招來安陵的禍患。」他到魏國使者的住所,自刎而死。信陵君聽說縮高自殺,穿起白色衣服(喪服),並避開正房,寢於他處,以示哀悼。派使者向安陵君謝罪說「無忌是個道德低下的小人,考慮不周,對您失言,請釋罪!」

    信陵君尚未克管,秦對魏的威脅還沒有解除的時候,秦王為了離間信陵君跟魏王的關係,派人持金萬斤到魏國行賄,找到晉鄙的門客,叫他們詆毀信陵君說「公子是魏將,諸侯的將也都歸附他,天下徒聞魏公子,不聞魏王;公子想要稱王,諸侯也打算立他為魏王。」秦王又幾次派人假意祝賀公安陵,本魏地,魏襄王以安陵封其弟。

    子,問他是否已經做了魏王。魏王天天聽到誹謗的話,也就相信了,使人代公子將兵。公子知道自己因為讒言的詆毀再次被廢止不用,便推說有病,不去朝見魏王,日夜以酒色自娛。如此四年,終於因飲酒過多,患病而死,安釐王也死於同一年,即公元前243年。

    秦聞公子死,使蒙驁領兵攻魏,拔二十城,開始設置東郡。公子死後十八年,秦兵虜魏王假,滅魏以為郡縣,時在公元前225年。

    信陵君的歷史影響諸侯的賓客所進獻給公子的兵法,公子皆書其名,世稱《魏公子兵法》。《漢書·藝文志》兵形勢家中,有《魏公子》二十一篇。

    信陵君盜竊兵符,奪晉鄙軍而敗秦存趙,是違背、對抗魏安釐王的意旨的,但實際上卻是魏國的大利。趙存,使魏不孤立而有屏障。敗秦軍,消除了魏王尊秦為帝的幻想,減少了對秦畏懼思想,也使魏在東方各國間的威信有提高。

    司馬遷是把信陵君作為一個禮賢下士的人物來寫的。他認為信陵君的「接巖穴隱者,不恥下交」、「名冠諸侯」,都實有不虛。《太史公自序》說「能以富貴下貧賤,賢能詘於不肖,唯信陵君為能之」。信陵君在秦漢之際是一個有影響的人物。張耳,是梁人,「其少時,及魏公子毋忌為客」;「陳豨,梁人,其少時數稱慕魏公子」2。漢劉邦少時,也「數聞公子賢」;當皇帝後,每過大梁,常祭祀公子;漢高祖十二年,更為公子置守塚五家,年年四時舉致祭。

    《史記·張耳陳余列傳》。

    2《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第七章老子、莊子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動,在思想領域裡的反映是不同學派的爭鳴。在諸家學派中,道家較儒墨為晚起,但是作為儒墨的對立方面出現的,是對抗儒墨的有一定實力的學派。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莊子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莊子·天下》篇盛讚老子為「古之博大真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以老莊同傳,稱莊子「其學無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老子其人,跟孔子同時,而年稍長。今存《老子》書,可能包含有老子的某些思想,成書卻在戰國中期以後。莊子對《老子》書的思想加以發展。今傳《莊子》書,記述了莊子及其後學的思想。

    第一節老子老子和《老子》書老子這個人是誰?他是什麼時候的人?司馬遷作《史記》時已不清楚。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裡提出三個人來一個是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裡人。他曾作過周朝「守藏室之史」是管理藏書的史官。相傳孔子向老子問過禮。「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因周朝衰微,他西出函谷關,不知所終。一是跟孔子同時的老萊子,也是楚國人。再一個是戰國初年曾見秦獻公的周太史儋。司馬遷列舉了這些說法以後,用「世莫知其然否」的一句話,把以前的話都不加以肯定。他最後又說老子是個隱君子。「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干」。公元前273年,宗被白起擊敗,魏使宗獻南陽,向秦求和。老子究竟是誰,是哪時候的人,沒有說清楚。又傳說,老子經過函谷關時,關令尹喜知道他將隱去,請老子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今存《老子》書,可能包含有老子的某些思想,而成書卻在戰國中期以後。這理由是,孟子批判當時的各學派,沒有提到過《老子》;荀子開始評論老子,說「老子有見於詘,無見於信」2;《韓非子》有《解老》、《喻老》兩篇,闡發《老子》的思想。

    從《老子》書的思想內容看,是孔墨顯學思想的批判發展。孔墨的思想範圍主要是人類社會,而《老子》則追究到宇宙本源,《老子》提出抽像的「道」,從思維的發展來看是後出,也是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水平提高與人們知識領域擴大的結果。《老子》的思想跟孔墨兩學派的思想相對立。孔子講天命,墨子講天鬼,孔墨都稱道「先王」,他們都認為「天」有意志。《老子》不講先王,從孔墨的先王觀解脫出來。《老子》六十章說「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3」。五章說「天地不仁」,「聖人不仁」。孔墨都是以私人講學著稱,而《老子》二十七章說「不貴其師」;二十章說「絕學無憂」。孔子博學,墨子善辯,而八十一章說「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孔子《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2《荀子·天論》。

    3以下引《老子》,及所稱章數均引自王弼注本。

    講仁,而十九章主張「絕仁棄義」。墨尚賢,而三章認為「不尚賢,使民不爭」。上述種種,可以看出《老子》顯然是孔墨思想的批判發展,較孔墨為晚。

    從一些名詞和制度考察,也可看出今本《老子》是戰國年間的作品。例「萬乘」一詞不見於戰國以前的著作,而《老子》二十六章說「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上將軍」的名稱,戰國以前也沒有,而《老子》三十一章說「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老子》書采韻文體,全書約五千字,分上下兩篇,共八十一章(依王弼注本)。上篇又名「道經」,下篇又名「德經」,所以《老子》又有《道德經》之稱。973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了帛書《老子》兩個本子,都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與通行本不同,而與《韓非子》所引《老子》相一致,看來,《老子》在戰國時已經有了不同傳本。由於這部書寫得簡奧,後人對其中的哲學思想容易產生種種分歧的理解。

    《漢書·藝文志》記載,傳《老子》之學的有三家「老子鄰氏經傳四篇」,「老子傅氏經說三十七篇」,「老子徐氏經說文篇」。另外,還有「劉向說老四篇」。他們的書雖已亡失,但可想見,《老子》的學說還是很流行的。

    後人對《老子》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漢河上公注,晉王弼注和清魏源的《老子本義》。

    老子不僅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而且後來被奉為道教的教主,稱「太上老君」,在中國民間有著極大影響。

    社會政治思想《老子》的政治思想反映當時農村公社上層人物的沒落情緒。這表現在下列幾個問題上。

    第一,《老子》揭示、詛咒由於階級分化而造成的社會矛盾及相應的鬥爭。如五十三章說「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七十五章說「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譏。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老子》反對戰爭。如三十章說「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老子》指責當時人道之背離天道。七十七章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老子》對當時的嚴刑峻法,逼使人民走向死途的情形,提出沉痛的抗議。七十四章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老子》對高壓政治提出警告。七十三章說「民不畏威,則大威至。」意思是說,民不怕威壓,則大的禍亂就要發生了。

    王弼注「威不能制民,民不堪其威,則上下大潰矣。」

    第二,《老子》對社會發展中所出現的新事物,特別反感、反對,包括孔墨所提出的主張。如三章,對物慾、文明的譏評「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如十八章對仁義、智慧的譏評「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二十八章,對禮的抨擊「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老子》主張「無為」政治。五十七章「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老子》主張愚民政策。六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第三,《老子》對社會歷史發展的前景及其社會地位的改善,喪失了信心,而產生敗北主義。主張不爭,主張安於自我滿足。如六十四章,「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如八章「夫唯不爭,故無尤。」二十二章「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七十三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老子》認為知道滿足的這種滿足,是永遠滿足的。四十六章,「禍莫大於不知足,咎(罪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對社會矛盾不是積極地而是消極地消解,力圖回復到村社的狀態。

    《老子》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五十七章「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從「無為」的政治思想出發,他認為政治影響民風。五十八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第四,《老子》認為,消解矛盾,使民「無知無慾。」三章,「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看不到歷史的前景,而咒詛現實,懷著遠離政治的想望,美化簡樸的生活方式。他的理想社會是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唯心主義思想體系的核心——道《老子》「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是建立在天道無為的理論基礎上的。它否定了商周以來天或上帝的至上權威,而提出了「道」是世界萬物的本源。《老子》所說的「道」,沒有形狀,看不見,摸不著,沒有聲音,是一種混混沌沌、恍恍惚惚的超時間、超空間的永久存在。十四章說,「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十一章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三章說,「天地尚不能久」,十六章說「道乃久」。

    《老子》所說的「道」,不是物質體,而是不可認識的精神性的存在。

    在它看來,「道」是第一性的,而世界萬物是從「道」派生出來的,從而是第二性的。四章把「道」叫做「萬物之宗」又說「吾不知誰之子,像帝之先。」這就是說,「道」是宇宙萬物的老祖宗,出現在上帝之先。四十二章說「道」產生萬物的過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是由精神性的「道」產生的。「道」不依賴於人而獨立存在。《老子》的這種論點,是客觀唯心主義的。

    《老子》的唯心主義還表現在它把「道」說成是「無」。四十章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在它看來,「無」比「有」更根本,「無」是天下萬物的最後根源。因此,這裡的「無」也就是它所說的「道」。因為「道」是「無」,所以它是人根本無法感觸到的,它沒有物質的內容和屬性。

    《老子》提出天道自然無為的思想。二十五章說「道法自然」。三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自然、無為是說「道」生萬物是無意志、無目的、自然而然的。「道」沒有意志,因為它無所求,無所私,無所爭。十章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這就是說「道」生養了萬物,但是不據為己有,也不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也不去宰制它們。它反對社會人事的有為,認為人在自然和社會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樸素辯證法思想《老子》的思想體系是唯心主義的,但其中包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這種思想的產生是基於春秋戰國之際,諸侯國的興亡、以及個人富貴貧賤的極大變化,又從當時自然觀察中認識到自然界萬物也是不停地運動變化著。二十三章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這個認識反映著客觀物質世界的基本情況。

    《老子》較為系統地揭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孤立的。如有無、難易、長短、高下、前後,貴賤、剛柔、強弱、禍福、榮辱等等,都是一方不存在,對方也就不存在。二章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三十九章說「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

    《老子》還認識到事物往往會走向自己的反面。五十八章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正復為奇,善復為妖」。四十章說「反者,道之動」。這些說明對立的東西是互相轉化的,這都是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但「反者,道之動」的觀點,是說這種變化是由最高範疇的「道」這一絕對精神起決定作用,從而表明了唯心主義辯證法的實質。

    《老子》唯心主義體系的消極無為思想,使它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剛強和進取。它認為幼小的東西雖然柔弱,但能從柔弱中壯大;相反,等到壯大了,反而接近死亡。七十六章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它認為對待生活也是這樣。三十章說「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這是說,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有意造成事物的強大,是違反道的原則,會使它早日結束它的生命。四十二章說「強梁者不得其死」。它認為最好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不會轉堅強,不但可避免走向死亡的結局,且能戰勝強者。七十八章說「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因而二十二章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意思是說,委曲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卑下反能充盈,敝舊反能新奇,少取反能多得,多取反而迷惑。七十八章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它教人向柔弱的水學習。八章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是《老子》以柔勝剛的原則在生活方面的運用。二十八章說「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二十二章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雖知雄強,卻安於柔雌;雖知什麼是光榮,卻安於卑辱;雖知什麼是光彩,卻安於暗昧。它以不爭之爭來保全自己。

    《老子》還依據它以柔弱勝剛強的原則,主張製造一些不利於敵人的條件,使之陷於不利。三十六章說「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意思是說,將要削弱它,必先暫時增強它;將要廢毀它,必先暫時興起它;將要奪取它,必須暫時給予它。

    《老子》對事物的轉化有所認識。但對矛盾怎樣會互相轉化是不清楚的。矛盾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沒有條件,鬥爭著的雙方都不會轉化,而《老子》卻把對立雙方的轉化看作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它害怕對立的雙方鬥爭,認為發展到了極限,就會互相轉化。它只想用「貴柔」、「守雌」、無為的辦法來防止事物的轉化。六十四章說「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四十六章說「禍莫大於不知足」,「知足之足常足矣」。因此,《老子》的唯心主義樸素辯證法思想,是消極的保守的而不是進取的,看不到人在事物變化中的積極作用,沒有認識到事物從量到質的發展,從低級向高級的發展,而只看到事物的變化循環。十六章說「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老子》的辯證法和它的形而上學思想是矛盾的,從而它的辯證法為它的形而上學所窒息。因為它認為最高的精神「道」是永遠不變的、靜止的,所謂「道乃久」「歸根曰靜」。三十六章說「靜為躁君」。這就是說,宇宙萬物雖有運動、變化,但從根本上看都是靜止的,因此靜是動的主宰。這樣,承認運動的變的樸素的辯證法被唯心主義體系所扼殺,而最後導向了形而上學。

    第二節莊子莊子和《莊子》書莊子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縣東北)人,活動年代約在公元前39年至28年,跟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做過蒙地方的漆園吏。莊子家境貧困,住在狹窄的小巷裡,靠編草鞋度日,餓得面黃肌瘦,有時不得不向人家借米救急,穿著打補釘的粗布衣服、用麻繩綁著的破鞋子2。

    莊子的學問淵博,對當時的各學派都有些研究、進行過分析批判。楚威王聽說他的才學很高,派使者帶著厚禮,請他去做相國。莊子笑著對楚國的使者說「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3。可你就沒有看見祭祀用的牛嗎?餵養它好幾年,然後給它披上有花紋的錦繡,牽到祭祀祖先的太廟去充當祭品。到了這個時候,它就想當個小豬,免受宰割,也辦不到了。你趕快給我走開,不要污辱我。我寧願象烏龜一樣在泥塘自尋快樂,也不受一國君的約束,我一輩子不做官,讓我永遠自由快樂。」

    莊子的朋友惠施在梁國作相。一天,有人報告說「莊周到梁國來了,要奪你的相位。」惠施聽了非常害怕,派人在國中搜查了三天三夜。莊子卻親自來見他,給他講了一個故事,說「南方有鳥,其名為鵷■,子知之乎?夫鵷■,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過之,仰而視之曰『嚇』。」「現在你也拿你的梁國來『嚇』我嗎?」在莊子看來,梁國的相位不過是只死老鼠,惠施卻像貓頭鷹一樣死死地守住它,生怕被高潔的鵷■搶了去,這是多可笑又可憐哪。

    莊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去弔唁,卻見莊子正蹲坐著,敲著瓦盆在唱歌。

    惠施說「你的妻子跟你生活了一輩子,給你生兒育女。現在老而身死,不哭也夠了,又鼓盆而歌這不太過分了嗎?」莊子說「不是這樣。她剛死的時候,我怎能不哀傷呢。可是觀察她起初本來是沒有生命的;不僅沒有生命而且還沒有形體;不僅沒有形體,而且還沒有氣息。在若有若無之間,變而成氣,氣變而成形,形變而成生命,現在又變而成死。這樣生來死往的變化,就如同春夏秋冬四時的運行一樣。人家靜靜安息在天地之間,而我還在啼啼哭哭,我認為這樣是不通達生命的道理,所以才不哭。」2莊子將要死了,弟子們想要厚葬他。莊子制止他們說「『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殉物』,難道我的葬品還不齊備嗎?還有比這更好的嗎?」弟子們說「我怕烏鴉、老鷹啄食您呀!」莊子說「在地面上被烏鴉、老鷹吃,埋在地下給螻蟻吃,奪了那個的食給這個吃,你們為什麼這樣偏心呢。」以上的這些故事,不見得都是事實,而其中卻體現了莊子的思想、性格和為人。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2見《莊子》《列禦寇》、《外物》、《山木》等篇。

    3《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莊子·秋水》,《列禦寇》各有一個跟此相似的故事。《莊子·秋水》。

    2《至樂》。

    《莊子·列禦寇》。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