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舞大唐之竹影月黃昏 第三卷紅顏主亂世江山幾多嬌 第十一章 春雲漠漠寒偏峭
    垂拱元年六月二十六日,明堂終告落成。當天後率領文武百官前去參觀的時候,所有人仰望著這座木質的建築,都發出了嘖嘖的驚歎聲。

    冬官侍郎蘇良嗣報上一連串的數字,許君竹凝神聽著,原來這明堂竟有二百九十四尺高,三百尺見方。聽到這裡,許君竹心中也是暗自讚歎,這樣的建築,竟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完成,著實不易。

    然而更讓眾臣歎為觀止的卻是這明堂外觀的設計。二百九十四尺高的建築共分為了三層,下層模仿四時,中層模仿十二時辰,上層是圓蓋,有九條龍眾星拱月一般的捧著一隻金色的鳳鳥。這鳳鳥高有一丈,用的是上等的精鐵打造,外層塗上黃金,陽光的照耀下,更顯得富麗堂皇、氣派非常。

    天後聽見眾臣的讚歎聲,心中甚是得意,立刻示意許君竹,擬旨天官尚書加封薛懷義為左威衛大將軍、梁國公,官拜三品。冬官侍郎蘇良嗣因輔助有功,擢升為鳳閣鸞台三品納言。在受封的那一刻,許君竹才恍然明白,當初天後調任蘇良嗣為冬官侍郎的用意,她沒想到,天後竟然這般看著蘇良嗣,氏族的勢力因為蘇良嗣而沒有受到太多的打擊,許君竹的心下也是稍寬。

    明堂的建成,再一次的引發了群臣進獻祥瑞的熱潮。很多官員的奏折上都說,這座富麗堂皇的巍峨宮殿在天後前去參觀的第二天即迎來了成群的赤雀,它們啁啾著盤旋於明堂的金頂之上,久久不去。翌日,幾隻鳳凰臨明堂西側的御花園,最後落在了肅政台院內的一排桐樹上。皇宮內外的許多目擊者自稱看到了這一奇妙的景象,這一系列看似神奇的事件全部上奏給了天後,天後心中自是得意萬分,心情也是極佳,遂下令將明堂改名為萬象神宮。

    因為明堂的成功修建,整個洛陽城內,都充滿了喜氣,每個人都因為天後的鳳顏悅色而心中欣喜萬分。卻很少有人察覺出這喜悅過後,將會再一次的迎來一場血雨腥風。

    紫宸大殿之上的許君竹,同天後一樣,疏懶的聽著各地奏報上的祥瑞,對於這種事情,聽得多了,自然便是引以為常。天後不耐煩的神態躍然於臉上,幾次連番的忠告各地太守、刺史加緊人才的推薦,才漸漸的剎住著浮華的風氣。

    站在高台之上的許君竹,凝望著台下的眾臣們,一眼就瞥見了武承嗣與武三思兄弟,心中暗自冷笑,或許天後不清楚,可是對於這祥瑞之事的始作俑者,許君竹心中卻瞧得明白。自打上次那『瑞石』進獻,得到了甜頭,武三思便開始越發的不可收拾,不斷的唆使地方官員進獻祥瑞,似乎根本就沒有看到天後對於祥瑞的漸漸厭惡。想到這裡,許君竹瞇起了雙眼,嘴角間帶著一絲淺笑,不會審時度勢,這樣的人,就算和天後有著多麼親厚的姑侄關係,怕是有一天也會聖眷衰退,就更沒有資格去爭奪儲君之位了。

    突然之間,許君竹感覺到一絲冷峻的目光朝自己射來,抬眼一看,碰觸到卻是蘇良嗣的雙眼。依舊的眸色清寒,嘴角間的笑容也顯得很是僵硬。在看看站在後面的蘇昭明,溫良如玉的面容下,也掩不住幾分憂慮。許君竹心中一驚,果然,他們也嗅到了那血腥的氣息,他們也察覺出了當初在蘭心苑中,自己和狄仁傑不肯言明的擔憂。

    許君竹悄悄的用餘光偷偷的看了看坐在鳳椅上的天後,面帶微笑,端坐在那裡表現的從容不迫,許君竹的心微微的有些放心,似乎天後並沒有誅殺李氏的計劃,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了。

    天後緩緩開口:「哀家有個打算,下個月的今日,哀家要求全部李武兩家的子弟參加明堂的立盟。」

    天後面帶著笑意,凝視堂下眾臣,繼續道:「這件事,哀家想了許久,這李武兩家,很多親戚多年來也不曾走動,難免有些生疏,不如就趁著這次的喜事,把大家都叫過來,也算是一起熱鬧熱鬧。」

    眾臣聽見天後既然下了懿旨,各個點頭稱是,每個人的心中也是各自謀劃,各有各的心思。

    許君竹揣測著天後的這句話,心下暗忖:天後的話語,說的極為平常,語氣也像是聊家常的語氣,似乎並沒有動殺念。到底天後心中是什麼打算,不如退了早朝之後,問問則個,也算是讓我安心。

    想到這裡,許君竹看了看堂下的狄仁傑,向他微微的笑了下,示意她會打探天後的意圖,叫他放心。

    狄仁傑明白了許君竹目光中的深意,也報之以一笑,似乎是在告訴她,自己會等候許君竹的消息,再做盤算。

    退朝之後,許君竹跟上了天後的腳步,一直追到了上陽宮。

    上陽宮內,陽光透過窗格照射進來,地面上,倒映出了窗格的影子,斑斑駁駁,屋內在陽光的照耀之下,明亮之極。

    天後見許君竹跟來,看了她一眼,沒有說話,只是叫旁邊尚衣局的女官服侍她脫掉朝服,換上常服。

    許君竹見此,向那女官使了個眼色,示意她退下,自己則走上前去,服侍天後換裝。

    天後會心一笑,溫和道:「今天怎麼學的這麼乖覺,親自服侍起哀家來了?」

    許君竹一邊幫天後除去頭上繁重的鳳釵,一邊溫婉的笑道:「君竹得娘娘恩寵,心中自是感激,服侍娘娘不也是應該的嗎?」

    天後對著百花銅鏡,看著鏡中逐漸衰老的容顏微微歎道:「自從婉兒出宮建府之後,這偌大的洛陽宮,也就只有你陪著我。」

    許君竹心中一怔,她留意到天後剛剛的言詞中沒有自稱『哀家』,而是直接自稱起『我』來,心中不由一動,看來天後真的將她當作了知心人,心中泛起了陣陣的感動,沒有說話,小心的用象牙梳子輕輕梳理著天後的鳳發,精心的綰了個飛天髻,髮髻正中央綴上花鈿,看上去華麗中帶著一絲簡約明快。天後對鏡來回照了照,面帶微笑,心中甚至滿意。

    「君竹,你這飛天髻梳的甚好,不用假髻也能梳的如此利落,也免得我批閱奏章之時頭重的難受。」天後開口讚賞道。

    許君竹微微一笑,心中也是暗喜,自己費盡心思改良了這個飛天髻,無非就是為了博得天後一笑,如今鳳顏大悅,自己也是歡喜異常。

    「你費了這麼多的心思,哀家倒是想知道,你這姑娘心中到底打著什麼主意,說來與哀家聽聽吧。」天後笑語,一臉溫和的看著許君竹。

    許君竹見天後已經看透了自己的心思,心中不由一驚,一邊暗自思量著這件事如何同天後說的好,一邊從尚衣局宮女手中結果夏日常服,給天後換上。

    一切整理完畢,天後也換上了輕薄的對襟大袖紗衣,許君竹才小心翼翼的緩緩開口。

    「娘娘,其實君竹也沒什麼事情,只是早朝之上,對於明堂立盟的事情,有些不大明白,還望天後明示。」

    許君竹的話語剛說出口,只見天後依舊是一臉的笑意,沒有任何動怒的跡象,身子倚靠在長榻上,目光投向別處,沒有看許君竹。

    許君竹心下凜然,猜不透天後到底在想些什麼。

    「哀家的意思紫宸殿上不是說的明白了嗎,有何不解。」良久說出的話語,卻帶著說不盡的寒意。

    許君竹心中大駭,急忙跪下:「娘娘恕罪,只是微臣心中忐忑,才多次一問,娘娘您是聖明之人,自然知曉,朝中的大臣喜歡揣測您的意思,只是此時太多敏感,涉及到李氏皇族,萬一有些人擰了您的意思,在這個節骨眼上豈不是要出大差錯。」

    天後坐起身,一雙手伸過來扳過許君竹的臉,凝視了許久,才冷冷道:「你是怕哀家動了殺機,要誅殺李氏?」

    許君竹見天後猜中了她的心思,所幸和盤托出大膽承認:「是,微臣以為,這個時候,還是不要大動干戈的好。」

    天後淡淡的笑了下,笑容間滿是疲憊:「罷了,你也是忠心。哀家並沒有要趕盡殺絕的意思。」

    聽了這話,許君竹心下鬆了口氣,懸著的心也落了下來。

    天後沒有留意到許君竹神色的變化,繼續道:「明堂立盟,一是為了聯合李武兩家哀家雖然有登臨天下之心,可是這李家畢竟是哀家的夫家,無論如何不能怠慢,更不能讓李武兩家心生嫌隙,否則,哀家百年之後當如何?」

    許君竹依舊跪在榻前,聆聽天後教誨。

    「這第二點,其實也不過是想試探下這幾個常年在外的李家王爺們。」說到這裡天後頓了頓冷笑道,「徐敬業那廝叛亂的時候,哀家就曾聽說,琅琊王李衝倒是不那麼安分,這次,明堂建成,我倒要看看這琅琊王李衝到底有沒有異心。」

    話說到這裡,許君竹的心中也清楚了大半,她明白,只要李氏皇族安分守己,前來拜謝,自會相安無事。如今可做的,便是通知狄仁傑,告訴他天後的意思,在輾轉知會琅琊王李沖等眾位王爺,再做打算了。

    天後見許君竹依舊跪在那,歎了口氣道:「君竹,你起來吧。」

    許君竹叩首謝恩:「娘娘的心意,君竹已經明白,此事,定會盯緊下面的官員,讓他們莫要再嚼舌根子,以免壞了娘娘的大事。」

    天後微微頷首,笑道:「君竹,哀家這次也不怪你,你還太小,很多事,不大清楚,就像上次去明堂時候,對太平說的那樣,治理天下,需要的是敢於諫言的忠臣,而非阿諛奉承的小人。帝王之術,往往充滿了無奈,你以後自會知曉。」

    天後的一席話,許君竹聽得似懂非懂,不明白為何天後沒來由的和自己說這些,心中雖存著疑問,也不再多問。只是一旁應和著:「君竹謹遵娘娘教誨。」

    天後輕輕歎了口氣,看著面前的許君竹,緩緩道:「回去看看你父親吧,這段日子,李義府步步緊逼,賣官鬻爵,侵佔田地,哀家念在他有功的份上,曾經提醒過他幾句,誰知他不聽教誨,更加的變本加厲起來,前陣子,你也知道,又將你父親的門生御史杜易簡貶到了外地,你父親雖然口中不曾說什麼,可哀家也知道,苦了他了。」

    許君竹聽了這話,心潮翻湧,心中暗忖:似乎天後也已經厭倦了李義府的目中無人了吧。當日和太平公主設計的那個局不知道如今是否到了火候。看來,是該到了出手的時候了。許君竹黯然垂眸,心中思量萬千,又是一陣沉默。

    天後輕打了個哈氣,擺了擺手道:「你且退下吧,哀家也乏了。」

    許君竹見天後趕她,也就不再多呆,曲膝行禮告退。

    步履匆匆的趕往宮外,卻不知上陽宮內,天後望著她背影是,眼神中露出的一抹冷意。

    她沒有依靠在榻上休息,而是讓貼身的黃門內侍傳召武承嗣進宮。她並沒有欺騙許君竹,帝王的權術,本來就充滿了無奈,許君竹,這個深得她賞識和信任的女子,一路走來,件件事情辦的利落,她覺得自己該為這個聰慧的鳳閣舍人準備些東西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