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涅盤 涅盤捲 第188章、糊塗
    寧夙的話透著若隱若現的玄虛,但是看著她不願多說的模樣,我又不好直接問她。只好歎道:「到底是誰在和我打啞謎?我現在懷著孩子,身子重了,感覺人也變笨了,這麼難猜的謎,姐姐可是要替我轉告那個人一聲,假如我猜不出來,不能全賴我。」

    「油嘴滑舌。」寧夙笑罵道,「你猜不出來,是你的損失。我估計就算那個人不會賴你,恐怕你自己心裡也不會好過。」

    寧夙的話點到即止,我卻已經反應了過來。寧夙口中的人必是皇帝無疑,皇帝說此次的戰事可大可小,那麼,真實的情況應該是不值得我多慮,一切盡在皇上和寧大將軍的掌控之中。只是皇上卻讓我多操一點心……想到之前寧大將軍返京述職之時,每一個人都將他當作是香餑餑一般,爭著和他結成同盟的情景,我不由望著寧夙會心一笑。

    看來,皇上是想藉著這次胡人犯邊的機會,和寧大將軍結成牢不可破的君臣同盟了。只是,后妃不得干政,我也不會去操心國事,這件事對我有何好處可言?

    思忖片刻,我將自己的想法對寧夙說了一遍——皇上不讓寧夙多說,抑或是寧夙自己不願意多說,然而,對於我來說,嘴巴長在自己身上,我想說便說,除了我自己,沒有誰能阻止得了我。那麼,話從我的口中說出來。總不會有人有意見了。

    最後,我對寧夙道:「我只想到了這些,至於其他地,我實在是猜不透了。」

    寧夙望著我無奈地搖了搖頭道:「怎麼一貫聰明伶俐的莊妃妹妹忽然變得糊塗了起來?看來懷孕真的會叫人變笨。但是你變笨了,我怎麼辦?我還是不能多說什麼啊!算了,我先走了,你自己一個人慢慢琢磨去吧,琢不琢磨得出來。我也不管了。」

    說完,寧夙甩甩手走人,想是去向某個人交差去了。

    她走了之後,我立刻對碧月道:「你去打聽一下,戰事的消息出來之後,宮裡誰最活躍?誰往貴妃娘娘的宮裡走動得最勤快?有沒有誰、送了什麼禮、問了些什麼事……統統都給我打聽出來,越詳細越好。」

    當著寧夙的面,我自然要裝一裝糊塗,但是我就是真的糊塗了麼?

    皇帝想將自己和寧大將軍綁在一起。因為兵權可以保障皇權。他的意思,無非就是提點我,讓我也想方設法趕上這一趟船……別看寧夙現在和我交好,但是在利益關係瞬息萬變地後宮中。一時的好,代表不了一世的好,要想維持這種關係,甚至更進一步,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大的代價。

    皇帝的用心。使我聯想起了剛入宮時。皇后和寧夙之間的微妙狀態。想來。那也應該是皇帝暗示她們已經親自推波助瀾的結果。只是,皇帝不知道,皇后早已親手在她和寧夙心間種下了一根刺。無論三個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達到圓融的狀態了。

    皇帝應該也漸漸明白了這一點,所以他放棄了讓皇后和貴妃交好地願望,轉而將視線投到了我的身上,在他的眼中,畢竟寧夙對我與對皇后不同,我和寧夙是很有希望結成穩固的同盟地。而他也希望我能借胡人犯邊的這次機會,達成這個目標。

    只是他派來傳話的這個人,令我感覺很是尷尬。由寧夙親口說出皇帝要我巴結她的話,我怎麼想怎麼覺得彆扭,又怎麼能不裝著糊塗?

    然而,在寧夙面前,儘管我裝了糊塗,但是,事情我仍舊要不折不扣地去做。根本不能夠不做,因為寧夙已經清楚地明白了皇帝的心思,而她代替皇帝前來傳話,說明她也沒有排斥地意思,假如這個時候,我無動於衷地話,不僅是違背了皇帝地旨意,也會叫寧夙的心中生出不好的想法,從而冷卻了和我之間地關係。

    我輕輕地歎了一口氣:我這是被皇上逼得不得不順應他的意思,多操的又何止是一點心思?

    很快地,朝前傳來消息,兵部因為稍稍延誤了戰報,被寧大將軍上折斥為極度不合作,矛頭直指兵部尚書柳大人。而宰相大人因為早已表達意願想和大將軍結交,得到的卻是大將軍若即若離的拖延,終於放棄了希望,轉頭回護柳大人。然而,且不說柳大人對於宰相大人搖擺不定的心灰意冷,後宮裡,忽然跳出一個浣衣局的宮女,號稱在柳純藍遇害那天,曾經在冷宮看到過坤寧宮崔尚宮的身影,於是,已經定了的案子,竟然有了翻案的可能。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無論有多少人相信這句俗語,至少,對於兵部尚書柳大人來說,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在崔尚宮口稱那名宮女誣賴她的時候,兵部的工作速度陡然間快了起來,一時竟和寧大將軍統領的鎮北軍配合地無比默契。柳大人更是自承失責,無形中,拒絕了宰相大人的維護。

    隨著北境戰火的延續,朝堂之上也風起雲湧,總是左右逢源的宰相大人隱然被孤立起來。朝中的形勢漸漸演變成皇帝和寧大將軍、太后和以德妃父親為首的中低層官員、宰相系官員,以及兵部尚書。相較之以前,不屬於任何陣營的寧大將軍,以太后為首的勢力、以宰相為首的派系,以及實際沒有擁有任何力量的皇帝,如今的情況對於皇帝來說,算得上是好上了許多——

    太后的力量被削弱了,且似乎沒有繼續壯大的空間;無法完全掌控的宰相一黨被分裂了;此外,皇帝爭取到了朝中最大的一股力量,寧大將軍。

    朝中的勢力經過了如此演變,宮中的陣營又會如何變化?三妃仍舊依仗太后不說,皇后一國之母的統治地位似乎受到了一點動搖。原先因為晨時定省,大多數宮嬪都會按時出現在昭陽殿上,如今,卻總是有宮嬪借口不去不說,遲到更是家常便飯。

    反觀寧夙的華翎殿,門庭若市。那些一貫在宮中游移不定的宮嬪們紛紛上門巴結去了。於是,我的永壽宮成了寧夙的避難所。

    因為我處於禁足期間,所以,儘管這些宮嬪有心,卻也不敢貿然到我的永壽宮中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