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涅盤 涅盤捲 第107章、接風
    清宮,內廷後三宮之一,亦是內廷正殿。為黃琉璃頂,座落在單層漢白玉石台基之上,連廊面闊九間,進深五間,自檯面至正脊高二十餘米栱層單翹單昂五踩斗栱,飾金龍和璽彩畫,三交六碗菱花隔扇門窗。殿內明間、東西次間相通,明間前簷減去金柱,梁架結構為減柱造形式,以擴大室內空間。後簷兩金柱間設屏,屏前設寶座,寶座上方懸「正大光明」匾。東西兩梢間為暖閣,後簷設仙樓,兩盡間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寧宮。殿內鋪金磚。殿前寬敝的月台上,左右分別有銅龜、銅鶴,日、嘉量,前設鎏金香爐四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與乾清門相連。

    乾清宮建築規模為內廷之首,晉國前後的幾個皇帝都以乾清宮為寢宮,在這裡居住,也在平時處理日常政務。乾清宮與政務關係相當密切,皇帝在這裡讀書學習、批閱奏章、召見官員、接見外國使節以及舉行內廷典禮和家宴。

    在乾清宮前露台兩側有兩座石台,石台上各設一座鎏金銅亭,稱做江山社稷金殿,口語也稱其為金亭子。金殿深廣各一間,每面安設四扇隔扇門,重簷。圓形攢尖式的上層簷上安有鑄造古雅的寶頂,象徵江山社稷掌握在皇帝手中。

    在乾清宮露台南沿和御路、階陛銜接處,有三個涵洞,高近兩米左右,寬一米左右,名為「老虎洞」。因為皇宮中等級森嚴,侍奉皇帝的內侍不能登上露台和御路,只能在「老虎洞」中來往穿行。

    乾清宮及東、西兩翼的配殿昭仁殿、弘德殿,和東、南、西三面的端凝殿、懋勤殿、廂房、乾清門,在乾清宮前形成了一個密封的庭院。乾清門和乾清宮之間,有一條石頭砌起來的「御路」。高出地面兩米。

    這個院子裡,為皇帝生活、工作服務的設施有御茶房(兼理果品、點心、酒水)、御膳房、御藥房(附設太醫值班室),有珍寶、古玩、文物、字畫陳列室,有存放帽子、鞋子、帶子、衣服及相關飾物的庫房,有保管筆墨紙硯等辦公用品,以及書籍、鐘錶的場所。

    乾清宮前左右有日精門、月華門,寓有「乾坤日月明,四海皆生平」之意。

    天剛濛濛亮。日精門、月華門和乾清門就開啟了,乾清宮前的院子裡,儘是來來往往、穿梭不停地女史和宮女。六局地女官們也積極地行動起來,做著最後的準備。

    皇帝因為接風國宴的籌備。昨日夜裡並沒有在乾清宮就寢,而是宿在了皇后娘娘的坤寧宮。這樣,既方便了隨時指揮,又不會被乾清宮裡的繁忙喧鬧所擾。

    我起的很早。一是因為昨兒個夜裡。想到就要可以見到哥哥了,心中激動興奮,壓根沒有怎麼睡;二是因為,天剛亮的時候。因為我有份參與,碧月早早地就來叫我起床,為我梳妝打扮。

    因為衣裳是大開胸的。我挑了一件淡黃色地抹胸穿在裡面。罩上銀白色寬袖衫襦。裹上水紅色千褶長裙,再由綾綃給我梳上飛天髻。竹綺用香粉細細地勻了我的面。在我的顴骨上淡淡地掃上粉色的胭脂,用青黛描畫了我地柳葉眉。最後,碧月將首飾插上了我的髮髻……

    三人邊幫我打扮,邊拿我打趣。收拾妥當之後,三個人齊齊推我到銅鏡前看自己。

    我側著身子,緩緩地抬起頭,向鏡子中的自己望去——首先,我看到的,是自己白皙地皮膚……順著鏡中的那一抹嫩黃而下,是如流水般的淺粉……身體微微旋轉,裙裾就如波瀾般蕩漾開來,在鏡子中折射出一片旖旎。隨著我的身體動作,我髮髻上裝飾地瓔珞流蘇,也輕輕地晃動。一支黃金打就的金翟鳳口中銜珠,尤為精巧。

    換上精巧的鳳鞋,戴上配套地耳墜。碧月她們上下替我細細檢查了沒有任何錯處,我才放心地由沈秋笛伴著出了寢宮。

    筵席將於巳時中開始,我現在清梅堂稍微吃了點東西,大約辰時初地時候,我便出了莊宜殿。承乾宮往東南方向是乾清宮,今日所走,是與到坤寧宮定省相反地道路,需要經過太后娘娘的仁壽宮。說到仁壽宮,我忽然想起,一直忘記打聽,齋戒閉宮多時地太后娘娘會否參加此次的接風筵了。

    然而,雖然沒有主動打聽,但是我一直也沒有收到任何風聲。太后娘娘出席這樣的盛會應該是樁不算小的事,假如太后會去,應該早有風聲傳出來才對。

    途徑仁壽宮的時候,我特意望了一眼仁壽宮的西華門,西華門緊閉著,不像曾經打開、或者將要打開的樣子。我略略放了點兒心,吩咐抬肩輿的轎夫加快點兒速度。

    這幾天,我已經沒有能幫皇后在籌備接風筵上什麼忙,今天,可萬萬不能遲到了。而早一點去,可以讓時間更加充裕一些。

    肩輿加快了速度,緊走了幾步,在轉過一個拐角的時候,前方忽然有一輛重翟羽蓋金根車出現在了我的視野中。駕青輅,青帷裳,雲紋畫轅,黃金塗五彩,蓋爪施金華……這是太后或者皇后正式出行時所用的輦車。

    雖然,前面有皇后娘娘的輦車,但是,抬肩輿的轎夫沒有得到我的命令,雖然猶疑著,但是沒有即刻慢下速度,眼看,我的肩輿和輦車的距離越來越近,沈秋笛忽然在我旁邊小聲地說了一句:「是太后娘娘。」

    我身形一頓,連忙吩咐轎夫們慢下速度,注意和前方的輦車保持距離,然後,小心地向前方的輦車中看去,邊看邊問沈秋笛道:「你怎麼看出是太后娘娘?」

    沈秋笛回答我道:「娘娘,你注意看輦車前方行走著的,不是仁壽宮的司闈彩兒姑娘麼?」

    我這才發現沈秋笛說的沒有錯。

    只是,就不出仁壽宮的太后忽然出現在前往乾清宮的主道上,莫非,太后娘娘也要參加此次的接風筵麼?

    我忍不住皺起了眉頭。——事前沒有收到任何風聲,恐怕就連皇上皇后也不清楚,太后娘娘會出席。而多日不見,乍然會面,一時之間,我竟然不知該如何面對太后這個、我在後宮中最大的仇敵……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