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風流 第三卷 初涉管理 第三百四十二章 資產評估
    會沒開,集團公司和廳裡的江南啤酒廠資產評估小組卻來了。

    也是,要改制,必須先對江南啤酒廠進行資產評估,那樣才好改制,才能確定改制的方向。

    不知道別的公司資產評估是怎麼搞的,但是江南啤酒廠的資產評估,卻是由於廳審計處、集團公司審計室、江南啤酒廠財務部,這算是內部的審計部門,另外還有一個會計師事務所,當然還邀請了財政和審計局這兩個政府部門也派人來了。

    後面三家單位,倒出乎黃雲逸的意料。當時的華州,會計師事務所還不多,請第三方,特別是會計事務所進行資產評估還是非常少的。而且還請了財政和審計的人,或許江南啤酒廠是華雲第一家改制企業的原故。

    開了一個層次很高,但是相對保密的會之後,這個由十三個人組成的小組就進駐江南啤酒廠。

    開好會之後,黃雲逸就和老謝潘偉傳達了集團公司領導以及會議的精神,讓他們全力以赴配合小組工作,老謝和潘偉還有主辦會計邢大姐也是小組的工作人員。

    黃雲逸讓楊剛專門給評估小組準備了寬大的辦公室和相對較好的辦公條件,當然那自然不可能像集團公司以及政府部門那樣好的辦公條件,空調也是臨時加上去的,飲水機也沒有,後來還是集團公司審計室自己帶來的。

    評估每天進行,潘偉也每天將自己瞭解地信息向黃雲逸匯報。一切還都正常,關鍵是黃雲逸前期將啤酒廠和信德企業的一系列債務撇清了關係,不然這些債務只怕要弄成一團亂麻。

    一晃,評估組進駐已經一個月了。根據潘偉的匯報,已經差不多了,啤酒廠的債務基本上已經理清,銀行貸款1.3億,其實這些錢很多都是以前借地,累積起來才有這麼多,連當年購買設備的那五千萬貸款都沒還完,這也真是一個奇跡。

    供應商貨款三千萬。其實這不算多的,只是今年供應商知道啤酒廠要改制,不肯拖欠太多,黃雲逸和老謝沒有辦法,好說歹磨才欠了這麼些錢。

    欠集團公司各種款項六千萬。這都是啤酒廠每年要上交給集團公司的,或者是從集團公司借了錢來救急的,這也不算多,這麼多年只有黃雲逸在那兩年沒從集團公司拿過救濟錢。

    當然,欠集團公司的錢,還不包括集團公司給江南啤酒廠擔保貸款的那些錢,萬一啤酒廠還不起,那就成了啤酒廠欠集團公司的了,在黃雲逸看來,這樣下去。只怕那1.3億貸款啤酒廠都沒能力還上。

    還有一大塊,卻是啤酒廠欠員工,或者說欠政府地錢。欠員工的錢裡面。實際上窟窿就大了,幾個款項基本上是:集資房款,當年啤酒廠也像所有的國有企業一樣,集資建過房,後來由於各種原因。房子最終沒有建成。但是合同和協議卻是簽過的。

    如果按合同和協議上進行賠償的話,那就是大數目了。因為現在華州地房價漲了不少,原來八萬塊可以買套兩居室的房子,現在二十萬也不一定能買到了。按照原來集資的價格,這也有五千多萬,不過啤酒廠員工在集資房款上一直沒有鬧事,一來是啤酒廠通過年中分紅的形式返還給那些集資員工一些利息,另外一方面員工們一直想讓集團公司幫助啤酒廠建一些集資房,而他們現在大部分員工還是住在集體宿舍後面的筒子樓裡面,而這些房子都沒有進行房改,所以相對來說還算安穩,要是放在別的地方,只怕老早就鬧起來了。

    欠員工的錢,第二項就是公積金了。這塊也不少,到現在房改十多年了,啤酒廠員工的公積金雖然不多,但每月兩邊加上也有六百來塊,這是按集團公司要求統一交的。如果算上啤酒廠所有的人,包括那些現在不上班地人,數目還是不少的,統計出來有八千多萬,比集資房款還多,而且有些自己離開或者跳槽的人地公積金都沒算上,算他們自動放棄,不然都要超過一億。

    剩下的就是醫療費和統籌養老保險了。這些錢也都是多年積累下來的錢,雖然每個月不多,但是每年積累下來,可就是大數目了,特別是醫療費這一塊,啤酒廠已經好多年沒給報銷醫藥費了,這些積累起來也有六千多萬。

    實際上,還有一部分,評估小組都不知道是要算上去呢,還是不算,那就是歷年來,由於效益不好所欠員工的工資,因為是國有企業,加上要讓賬面上做得漂亮一些,所以一直以來,哪怕是在啤酒廠曾經再艱苦的時候,員工賬面上地工資都是有地,可最終發到員工手裡的工資,自然會大打折扣。這個情況,或許要看員工是否鬧事,如果鬧事將有關證據上告,在改制地時候只怕也得算進來,如果員工們老實一些,不鬧事,不算了或許也就這樣過去了。從潘偉提供的數據來看,這一塊也有六千萬。

    這些賬目,要不是經過評估小組的整理,黃雲逸都還真不清楚,有些情況雖然知道一些,可他並不知道詳細的情況,拿著這兩億五千萬的賬單,黃雲逸差點昏過去了。

    這麼一大筆債務,而且都是欠員工的,只怕後面的改制中,會碰到很大的阻力,如果員工要工齡買斷什麼的,只怕還要更多的錢,現在還只拉開一個序幕,旦涉及到員工的利益,就會天翻地覆。

    當然,黃雲逸更擔心改制後,員工這些應得的錢。都得不到,或者會被變相地抹掉了,這是一個大問題,得和酒諸葛等人商量商量。這些事情必須提前準備。

    債務的問題,都是歷史遺留問題,如果沒有黃雲逸那兩年帶領啤酒廠員工弄一下,現在欠銀行和集團公司的錢,只怕還不止這些,至少要翻倍了。

    債務問題搞清楚了,那就是啤酒廠現有資產評估的事情了。

    啤酒廠地資產非常清晰,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三產什麼的。就是華湖廣場一幢小樓,城西一個倉庫,城北一個分廠。其實現在除了華湖廣場的江南酒樓租給人家用,倉庫和分廠都沒用了,每年還要花錢發工資派幾個人在那裡看守。那邊也就是地皮能算一些錢,可那郊區的地皮又沒有形成房地產開發氛圍,所以一點也不值錢。

    至於江南酒樓,這個地方雖然值錢,可這個地方已經是規劃控制區了,就算有人買了去,也不能進行改造,因為這樓上有領導人的題詞,而且當時就是直接寫在了牆上的,所以這裡遲早要作為文物來保護的。不然這個小樓只怕老早被集團公司給收回去了。

    重要地資產,自然就是啤酒廠玉龍山下的這塊土地,按照黃雲逸等人找房地產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的朋友評估。

    這塊地如果不用解決啤酒廠那些問題。只怕十億也有人要,基本上應該最高價就是十一億了,但是如果要將整個啤酒廠吃過來,要負責還啤酒廠欠的那些債務,那就要直接將債務數目去掉。按照現在啤酒廠約莫5億的各種債務。超過4億只怕就沒人要了,這還有個要求。那就是不安置員工地後路。

    當然,大家都知道,關鍵的還是員工後路的安置,這可是一個定時炸彈,只要沒弄好,任何公司吃下這塊土地之後,都有可能雞飛蛋打,尤其是啤酒廠員工鬧事之後,這一塊的風險就大了,誰也不敢輕易下手。

    所以,前面那些債務和資產的評估都是簡單的問題,關鍵還是改制後啤酒廠員工安置問題,這是黃雲逸關心的,員工關心的,集團公司領導關心的,廳領導乃至省裡領導都會關心的,那些來收購來撿便宜也好,來找機遇也好,那些單位要考慮要關心地。

    對於玉龍山下土地的評估,實際上就牽扯到了員工改制後安置的問題了,所以這就成了大家討論地焦點了。

    第一次評估結束後,集團公司迅速召開了啤酒廠改制會議,集團公司大佬們和啤酒廠的大佬們都來了,在集團公司九樓會議室,激烈的和諧的煙霧繚繞的討論了一個上午,接著又意猶未盡地討論了一個下午,最後連晚上都算進去了。

    最後在華雲大酒店吃夜宵地時候,酒桌上都在繼續討論著這個話題,可就算是最後喝倒了兩個老總,也沒有討論出個結果,黃雲逸依然一臉迷糊的回到家裡。

    不過,黃雲逸卻從領導們地討論裡,多少聽出了一些意思來,那就是一個原則。

    處理好員工安置問題,是關鍵,至於評估多少錢,都是好說的事情,多一點少一點不就一個數目而已,誰也拿不到口袋裡去的。

    什麼才叫處理好員工安置呢?

    那就是改制之後,這些員工不再和華雲集團有關係。像歐陽副總和徐常務副總的意思,那自然是希望啤酒廠一千二百號在職員工,和八百停薪留職或下崗待業等其他情況的員工,都能有一個合適的歸屬,至少能有個養家餬口的工作。

    當然,這兩位老總的意思,黃雲逸是非常贊同的,啤酒廠的員工,黃雲逸是最清楚不過的了,只要能有一分養家餬口的工作,他們就不會鬧事情,哪怕辛苦一些,哪怕廠裡工資拖欠兩個月也沒關係。

    有些老總們的意思,那就是和收購企業簽訂協議,而且還要請政府部門見證,改制之後,啤酒廠就和華雲集團沒有關係了,不管是員工上訪還是員工打架,都不干華雲集團的事情,華雲集團就是要做一個甩手掌櫃。

    對於這個,大家都贊同。但是對於讓什麼樣的企業來接盤啤酒廠,大家地觀點就分散了,有的人覺得啤酒廠應該引入戰略投資者,比如華潤這樣的啤酒大鱷。讓他們來控股,讓他們來改造啤酒廠,這樣員工的安置問題就基本沒問題了。也有人反對這樣,這種情況地改制不是沒有過,江北省就出現過,而且還是國外啤酒巨頭對江北啤酒廠進行合資,最後的結果還不是不歡而散,外國公司撤資。他們帶走了利潤,留給江北市政府的只是一個資不抵債和員工不斷鬧騰,讓領導頭疼讓老百姓戳背脊的亂攤子工程。

    要改,就要改徹底一些,將啤酒廠完全賣掉。反正啤酒廠在華雲集團下屬,不但產生不了利潤,反而每年要給他們救濟糧,一年上千萬也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員工們一點都不領情,老是要鬧事情,慢慢的成了領導們的一塊心病,成了華雲集團懷裡的一個定時炸彈。

    這話一出,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是啊,這個定時炸彈。放在那裡,說不定某一天爆炸了,那大家都倒霉。重地丟官,輕的扣獎金。當然,裡面有些人實際上還有一些說不出來的理由,那就是炸彈爆炸之後,有些人說不定要進班房也未嘗可知。這些人才是全賣光的最堅定者。

    談到後面。徐總提出的那個主意,讓陳總有些感興趣。

    黃雲逸注意到了陳總眼中地閃光點。那是他對某件事情感興趣的最好體現,這一點黃雲逸非常清楚。

    今天開了整整一天會,他都是耷拉著眼睛,沒有怎麼看人,也沒有怎麼說話,當徐總在要去吃夜宵的時候,簡單的提起黃雲逸上次匯報的想法時,陳總本已軟了的腰也直了起來,眼睛睜的大大的,看著徐總,示意他說詳細一些,甚至都用筆記錄了一些什麼。

    看他那樣,黃雲逸心裡略微有些高興。

    至少,陳總並不是大家說的那樣,並不和那些人一樣,不在乎員工的死活,不在乎這麼大地蛋糕便宜的送給了別人。

    輕輕的鬆了口氣,雖然這兩年來,對陳總失望很多,可現在想來,在權力場上地人,哪個不是這樣,如果有個副總裁的位置擺在自己面前,讓自己選擇,現在大家有所稱道的黃雲逸或許也會選擇副總裁這個位置。

    畢竟,權力有了,對於男人來說,女人和金錢都會接踵而至,只怕你應付不來。沒有權力,有了金錢和女人,甚至都有失去的可能,權力從來都是男人的春藥,沒有一個男人能真正地離開權力,只是有些人淡薄一些,有些人強烈一些,如此而已!

    看到陳總嚴重地興奮,黃雲逸認為,陳總原來心中的那點良知並沒有丟失,他在那個位置上,自然有他地苦衷,自然有他掣肘的地方。不然,誰都想做一個好人,誰都想做一個員工稱頌的人,這是中國自古為官者最崇高的目標,只是要實現這個目標,就是另外一會事情了。

    第二天中午,徐總給黃雲逸打了電話,說是讓他多準備一點這種形式下的材料。剛陳老闆和他就這個事情聊了一會,有可能會讓華雲房地產集團周總來和他聊聊。

    這些東西,黃雲逸老早就準備好了,在黃雲逸心裡,在他家裡的電腦裡,已經有很多個不同的方案和資料了,做好準備,未雨綢繆一直是黃雲逸做事的原則。

    果然,第四天,房地產公司的周總專門來拜訪了黃雲逸,也沒有正式的會談,就在黃雲逸辦公會聊了兩個小時。

    不過,聽周總的意思,特別是瞭解啤酒廠這些具體情況後,原本並不是很感興趣的興趣,似乎就更淡了。按黃雲逸估計,要不是陳總的要求,這個外號叫財神爺的周總,只怕也懶得到黃雲逸這破舊的辦公室裡來。

    黃雲逸將情況如實的向徐總匯報了,徐總沒說什麼,只是笑著說:「盡人事吧,有些事情,你也不要強求,盡力了就行,每個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你還是多想想你自己的路吧,顧省長雖然聲望高,可畢竟鞭長莫及,也不可能什麼事情都替你解決。」

    這是徐總第一次和黃雲逸這樣說,黃雲逸還真不知道怎麼回答,默默的看著他,不知道他什麼意思。

    「我也是和你說實話,要不是那層關係,我也不會和你這麼直接的說。」徐總呵呵笑著說,「你別看陳總,他年輕的時候,比你更感性,比你更嫉惡如仇,比你更為員工著想,可這麼多年下來,還不是變成了這樣,要不是他老丈人在身後,他只怕早就被踢下去多次了。」

    黃雲逸沒想到徐總會將自己和陳總比較著說,細細想起來,自己有些地方,和陳總還真的很像,至少兩人都有個高官的老丈人。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