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風流 第三卷 初涉管理 第三百一十二章 創業艱苦
    情就這麼簡單,最後唯一高興的就是陳總,雖然沒讓副總,但是董事會裡,李董的票又少了一張,李董也感覺大勢已去,也就懶得和陳總爭權了,再說他還有半年也就要退休了,更懶得折騰了,再怎麼折騰也還是要走的。

    王老大雖然沒有當上副總裁,有些不爽,可對於她也沒有太多的影響,反而和陳總的關係更加緊密了,畢竟將夏老西弄下來,有她的一份功勞,以後這個副總位置,她只怕是遲早要上的。

    唯一失敗的人,就是小晴。經過這事情,小晴的名聲在華達已經壞得一塌糊塗,她自己都有些感覺呆不下去了,經過黃雲逸幾次和她談心,也終於看清楚了,也想清楚了,決定離開華達公司。

    雖然已經決定離開華達這個已經決定了,可離開之後去幹什麼,她卻沒有想好,汪老闆看在黃雲逸的分上,給她找了三個條件還不錯的工作,可實際上這些單位,和華達也差不了多少。

    經過這件事情,小晴似乎看開了很多,王老大也覺得有些愧疚,自從她請探親假之後,就一定讓他休息一個月,小晴雖然在家裡沒呆多久,可在華州卻慢慢靜了下來,開始是在公寓裡做瑜珈,後來黃雲逸帶她去華濟寺,也說來奇怪,華濟寺寧靜讓小晴沉下來了。

    考慮了一個星期之後,小晴突然想去自己創業。

    這麼多天,小晴沒有去譚靜那裡。可譚靜卻來看了她幾次,對於陳總的這個作法,譚靜感覺有些內疚,知道小晴想離開華達之後,幾次讓小晴去她那裡工作,跆拳道館和律師事務所任她選擇,年薪都是十萬,這個誘惑其實還是滿大地,小晴猶豫了一天最後還是拒絕了。

    自己出去做生意!

    這是小晴想了一個通宵之後的決定。

    可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沒有本錢,工作幾年下來,她就存了幾萬塊錢,幾萬塊能幹什麼呢?

    第二個問題。那自然是自己做生意,做什麼呢?

    本來黃雲逸是不怎麼同意她自己出來做,一個女人出去自己創業,不要看譚靜現在雖然風光。可當初她經歷的艱辛和吃的苦,是沒有人能知道的,更何況她還有陳在一直關照。

    可既然她決定了,那自己就只能她了。這些天來,黃雲逸每天忙著四處找項目,希望能找到一個投資少。利潤也不低的項目。可這樣的項目向哪裡找啊。有這麼的項目人家老早就先下手為強了。

    最後,黃雲逸覺得目前市場上剛冒出來地電動車應該比較有前途。因為華州的汽車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堵車,由於城市建設的加快,城區也逐漸擴大,華州市民上班的地方和住地地方越來越遠,原來騎自行能輕易上班,現在不行了,可坐公交車不但不方便,而且老堵車,經常會有人遲到。

    電動車就不一樣了,騎車輕鬆,速度又快,騎著不累,又能上班不遲到,雖然現在剛剛冒出來,可黃雲逸憑直覺感覺前景應該不錯,正好自己有個朋友廠就開始試產電動車,正想找人銷售。

    黃雲逸和汪老闆幾個人商量一下,汪老闆也感覺前景不錯,他甚至都有點想也弄個電動車廠的意思,他正好知道在華州郊區有個機電廠要倒閉,這個廠曾經生產過自行車,後來摩托車流行的時候還組裝過摩托車,十來年前城市裡開始禁摩,這才轉產坐機電。

    廠子的基礎不錯,可就是這廠老闆好賭,所以將廠子賭掉了,現在贏他廠子地人,想賤賣了套現,本來值200的廠子,現在100就能拿到手,汪老闆這麼多年下來,一直考慮著找個合適的人在外面弄點事情做做。

    現在提起這個事情,汪老闆倒居然開始撮合黃雲逸也一起弄,黃雲逸苦笑著說自己沒錢。

    「你沒錢,不就一百萬啊。」汪老闆大大的說,「錢地問題我來想辦法,這個東西和我們單位還有華雲都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又都能關照,所以我才選這這個。」

    汪老闆慢慢的分析著說,他想地可就要比黃雲逸遠一些了:「現在小打小鬧地,可以讓小晴牽頭,我看她應該不會有問題,如果弄大了,有發展了,我們可以請職業經理人。」

    當官地和當官的親屬是不能自己弄企業地,可汪老闆和黃雲逸都不算是當官的,還是企業裡,雖然汪老闆的單位是事業編製的,他現在也算是廳裡的幹部,可畢竟他那個中心有很多單位是企業的形式。

    黃雲逸被汪老闆一撮合,還真有些興趣了,經過了小晴這個事情,他都有些不太想在華雲呆下去了,如果這個電動車能作大,自己也出來干未嘗不可。

    經過考慮,回去和顧嵐以及父母簡單的說了一下,他們倒沒什麼意見。當然,黃雲逸隱

    個設想是從小晴開始的,本來黃雲逸是想將這個事情的,但是後來想有些事情或許越說越麻煩,尤其是先汪老闆也出來了,就可以不提小晴。

    然而這個事情畢竟是大事情,雖然有汪老闆做後台,可黃雲逸還是弄得稀里糊塗。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收購這個廠所需的經費,以及收回來後要的經驗費用,都是上百萬的。

    汪老闆單位有的是錢,可也不能隨意挪用,倒不是挪動不過來,而是不希望將來落個挪用公款的把柄,只要想辦法,總是會有的。

    黃雲逸找上高盈,很簡單的一件事情,汪老闆那邊給他們行弄過去幾千萬的存款,有些要收的費用可以由華州商業銀行代收,加上原來地關係一切就好辦了。

    黃雲逸以自己的房子為抵押。貸40萬,汪老闆以他老婆的名義,也用自己的房子為抵押,貸款50萬,至於小晴的.=了。

    這100的收購資金就有了,抵押好之後,用了三天,這個機電廠就成了汪老闆、黃雲逸和小晴的了。小晴也馬上從華達辭職,去這個名叫德興機電廠裡去當總經理了。

    廠子到手了,關鍵確實要如何經營了,尤其經營需要經費。不少人都眼紅這廠子只要100就能買到,可在這兩年金融緊縮政策下,能拿出100的人不少,可要拿出上500以上的經營投入費用地人就不太多了。

    德興廠轉換了主人之後。黃雲逸和汪老闆就想著要改掉這個名字,想到暫時的主打產品將是電動車,不如取一個運動一點的品牌,商量來商量去。最後將德興改成了華州速達機電有限公司,對廠子進行了一系列的整理。

    對於這個只有100個工人地廠來說,黃雲逸要是管理起來自然不在話下。可小晴要管起來卻還是有些吃不消。所以剛開始三個月。黃雲逸實際上是兩邊跑,這樣還真有些吃不消。在公司裡還要瞞著別人。唯一的好處就是錢和材料這些不要自己操心,要多少有多少,所以可以慢慢的來。

    但是公司的內部管理,要上馬電動車地技術人員,要向江南有關部門報項目,取得許可證都是很緊迫的事情。

    黃雲逸發揮小晴的優勢,跑項目申報和批准的事情,就由於她負責,汪老闆協助幫忙,這個事情倒也順利,速達機電公司連電動車地圖紙啥都沒有,最後的生產許可證啥的都到手了。

    那現在關鍵自然是要找一些技術人員了和銷售人員了,黃雲逸找了一家獵頭公司,將江南幾家正在生產電動車企業地技術人員理了一遍,挑選了五個自己感覺滿意地人,先由獵頭公司和他們談地差不多,這才選了個日子,叫上汪老闆等人面試一番。

    經過多次溝通,和華州自行車公司技術部的一個副部長雙方談地比較上道。

    華州自行車公司的國有企業,自行車生產在全國也可以排進全四,這個叫周春明的技術部副部長早幾年就看中了電動車的潛力,和公司機電分廠的副經理兩人帶著一幫人研發電動車,現在樣車都出來好幾年了,可公司領導就是不肯立項,他們認為自行車廠生產電動車就是離經叛道。

    經過這兩男的試研製,機電分廠六百多員工,已經每人自己組長了一輛電動車騎著上下班,而且現在自行車廠不少人還來找關係想弄一輛,但是上面領導就是不肯立項,也不肯機電分廠自己立項生產。

    現在有人來和他談這個事情了,周春明雖然有些捨不得離開自行車廠,可黃雲逸給他的誘惑實在太大了,聘請他當副總經理,分管技術和生產,這一塊的事情其他人不插手,年薪十萬,關鍵的是如果一年後項目上馬能盈利,那給予百分之二的股份作為期權。

    這是一個誘惑,周春明開始還經過多方打探速達公司的情況,後來黃雲逸和他攤牌了,說明了自己三人的具體情況,周春明看到這個廠在錢上不用自己愁,在項目報批上也不用自己操心,自己要做就是全心全意的研製和生產出老百姓喜歡又買得起的電動車。

    對於這個,周春明是完全有自信的,回去和老婆以及幾個兄弟商量了一下,決定跳槽過來,而且他這一跳,華州自行公司機電分廠好多人都跳槽過來了,這樣技術骨幹和工人也不用愁了。

    黃雲逸和汪老闆都用人不疑,將技術生產這塊全部交給了周春明,用不了一個月時間,第一代速達電動車的養車就出來了,而且陸續通過了有關部門的檢測,完全可以正常生產了。

    生產技術的問題解決了,剩下要解決的就是銷售了。

    一提到銷售,黃雲逸就想起了衛子達,這個老兄,在華雲汽車做得雖然不錯,可一

    麼得志,職位一直沒有提升,雖然前是賺了一些。員,做長了總想進一步。

    經過多次的吃飯喝茶,連顧嵐都做他地思想工作,這個人還是有些捨不得離開他喜歡的汽車銷售崗位。

    沒有辦法,黃雲逸依然給他開出了一年後如果成功了百分之二的股權,年薪肯定也是十萬,至於其他的讓他自己提。

    考慮了幾天,對電動車市場進行了一番調研之後,衛子達同學感覺還是滿有前途的。回去和老婆商量之後,他來可以,但是必須要自己入股,要求不高。能超過小晴或者和小晴一樣就可以了。

    這倒也是一個考驗,黃雲逸和汪老闆商量了之後,決定兩人各自拿出百分之十的股份,給衛子達百分之十二的股份。讓他成為第三大股東,剩下百分之六連同已經許諾給周春明的那百分之二,作為將來給其他人員的期權激勵。

    經過幾個月地操著,黃雲逸都累的瘦了八斤。總是使速達公司走向了正規,雖然早兩個月車子就可以上線生產了。可黃雲逸這質量和安全要求非常嚴格,正好和衛子達剛談好。他的銷售分公司還沒有搭建好。現在正在招聘銷售業務員。

    調研了現在市場上推出電動車僅有三個牌子存在的缺陷之後。周春明為難了,如果要解決這三個難題。那車子地成本至少要增加百分之十,那按照現在市場上同類電動車2600銷售價格,如果產品不達到五萬輛,車子就不會有利潤。

    周春明不敢做主,他和衛子達、小晴三人也沒商量出一個結果來,小晴覺得質量重要,衛子達卻覺得現在應該要在講究質量的同時降低成本。沒有統一的意見,又只好來找黃雲逸了,雖然黃雲逸沒有在速達公司任職,可他是幕後老闆,這種事情當然要他決定了。

    這也真是一個矛盾地問題,第一炮比別人的車子貴,來買的人肯定少,沒有利潤企業怎麼生存,這幾百號人可是要發工資的。

    黃雲逸地第一反應就是先保證質量,因為周春明調研報告上的三個缺陷,一個是剎車問題,一個是車輛輪,一個是電瓶容易壞。剎車一定要弄好,哪怕多花點錢,這可關係到騎車人安全的問題,周春明地意見也是,車輪這個事情其實倒好辦,就是輪胎容易被刺破,這是沒辦法地事情,至於電瓶也是技術問題,一下子解決不了。

    周春明明白了,就組織一幫技術人員進行攻關,剎車地技術倒是攻關下來了,可現在電瓶車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電瓶很容易被人偷去,一個車子如果電瓶偷去了,就不能騎,而且電瓶也比較貴,一個電瓶至少要五百塊左右。

    剛解決一個問題,周春明又開始研究如何防盜地問題,這邊衛子達已經確立了銷售方法,就是在華州開一批專賣店,採用廠家直銷的形式,可以省略了經銷商的費用,不過開店費也不少。

    但是這個對於黃雲逸和汪老闆來說就不是難題了,華雲集團和汪老闆的單位在整個華州有很多的分公司,通過兩人的關係,用了半個月的時間,衛子達就租到了十六個又便宜地段又好的鋪面,馬上就開始統一裝修。

    這樣一弄,又涉及到了LOGO等一系列的東西,還好黃雲逸有李勇他們這幫朋友,一切沒要速達的人怎麼操心,李勇就全程服務,設計出來的LOGO大家都比較滿意。

    經過幾個月的籌備,華州速達電動車有限公司終於可以向社會推出產品了,不過產品發佈就沒有採取隆重的形式,而是將錢省下來做其他的廣告去了。

    經過一個月的運作,效果還不錯,讓黃雲逸和汪老闆意想不到的是,這十六個專賣店的生意不錯,衛子達決定將店在鋪開一些,尤其是那些偏遠一點的地方,華州幾個安居房社區,是衛子達準備重點駐紮的地方。

    衛子達到底是做銷售的,雖然原來是做汽車銷售的,可在電動車銷售上,他也有點本事,經過三個月的運作,銷售分公司還真有莫有樣了,而且銷售情況不錯,在最近華州六家電動車公司中,雖然是倒數第二個進入市場的,銷量居然能達到第四。

    特別是衛子達和周春明聯合弄的一個售後服務,在客人購買一月之後,免費提醒他們到專賣店來檢修一下,而且承諾每三個月免費更換剎車線,這些小細節上東西,都在積累新的顧客起到作用。

    看到效果不錯,黃雲逸終於舒了一口氣,可以放手讓他們三個人操作了,自己只等著收錢好了,哈哈,哈哈。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