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風流 第三卷 初涉管理 第一百二十四章 嶄露頭角
    老大發話,事情就是辦的快,勞動人事部部長親自抓這件事情,只用了一個小時,就把事情弄了個水落石出,證實黃雲逸說的沒錯,周初牛也承認了事情,處理報告當天下班之前就交幾位老總了。第二天的班子會,處理意見只有鄭書記提出了少許的意見,章書記出差沒回來外,都同意了勞動人事部的處理意見,並以文件形式下發,抄送集團公司。

    第二天下午,一個《關於對周初牛同志打人事件處理決定的通知》就在華達下發,主要處理內容是:一扣除同運車間本月考核分20分;二扣除同運車間班子本月度獎金;三對周初牛、陳豐富同志警告處分,解除周初牛工段長職務,由同運車間另行下文解除其職務。其實最讓華達上下震驚的一條處理意見,卻沒寫在處理決定另外一個文件,那就是華達經理室下發的另外一個文件:《關於解除陳豐富同志同運車間主任職務的通知》,解除了陳豐富同志同運車間主任主任的職務,聘任原車間副主任李春虹為車間主任,陳豐富調任工會辦副主任,後面還有一個括號,括號裡面是享受公司中層正職待遇。雖然文件只是說因工作需要調動,可明眼人都知道是因為打人事件,一下子華達上下炸開了鍋,都在議論這個小黃主任就是厲害,就是牛。

    當然,汪總可是正好借這個機會解除了同運車間的問題,可鄭書記卻把黃雲逸更加當成了眼中釘,她鬥不過汪老爸,可就的把氣撒在黃雲逸頭上,還專門為這個事情去集團公司華書記那裡告了一狀。

    汪總早在鄭書記來告狀之前到集團公司李總和華書記這裡匯報了一下,自然是添油加醋的說了一番,更是把他們本來是要打曉風,要不是鄭成推開了曉風,只怕現在躺在醫院的就是曉風了。華書記自然明白曉風後面的情況,聽他們兩人你一頓說辭,我一套說辭,也明白到底是怎麼一會事情。又不好直接說是鄭書記鬥不過汪總,就只是搖搖頭輕輕的說:「這小伙子也太年輕氣盛了,這麼一點小小的事情,弄的這麼大的動靜。你也不要和人家一個小孩子生氣,交待你的那些人,這段時間先配合著搞好推廣這個工作。」

    停頓了一會,加重語氣說:「推廣工作可是你們華達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你的那幫人也不長眼,在這些事情上和汪老虎較勁,好漢不吃眼前虧這個道理也不知道,有些事情以後再說把,俗話說三是年河東,四十年河西,華達難道就永遠是汪老虎的地盤啊,你也想辦法搞成是你的地盤啊。」

    鄭書記是有苦說不出,心裡想,你個老狐狸,好歹你也是集團公司的二把手,來找你告狀還這樣說,真實枉費了這麼多年拍你。可是她也沒有辦法,書記雖然是二把手,可在華雲,按實權書記最多只是四把手,管財務和業務的副總經理的話比書記要有用的多。

    鄭書記在華書記這裡告狀的同時,汪總卻在李總那裡匯報工作,李總聽汪老闆把事情的經過和黃雲逸處理事情的方法之後,倒是微笑著說:「好啊,強將手下無弱兵,你老汪培養的年輕幹部都是很能幹的啊,這小伙子有魄力有勇有謀,看來你選他做推廣辦主任是選對人了。」

    丟給汪老闆一支熊貓,自己也點了一根抽上一口吐出煙圈說:「要能做事情就要這樣,要向前看,要更換腦筋,我還是那句話,不換腦筋就換人,這件事情上我你,你做的很好。」

    這個處理意見一出,幾個文件一發,推廣辦的工作就好做了很多,沒有哪個部門哪個車間不配合了,鄭成也出院了,帶著紗布堅持工作。曉風每天下班前總要叫上兩句:真爽,要早這樣,這個工作不就早完成了嘛,有些人就是賤,老虎不發威還以為你是病貓。

    這樣推廣辦的士氣可是空前了,大家每天都樂呵呵的幹勁十足的幹著工作,對黃雲逸也更是欽佩有加了。

    不兩天,伊姐和章書記回來了,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兩人都專門把黃雲逸叫去問了個清楚。章書記聽黃雲逸把經過說了之後,沉吟了一會才說:「事情雖然是好事情,也說不上你處理的不好,也說不上你處理的有多好,只是這件事情對你總多少有些影響。」

    黃雲逸其實心裡也覺得這事情有些不對,只是不知道哪裡不對,就眼巴巴的看著章書記。

    「這樣處理,對你現在的工作,對推廣辦的工作那是最好不過。」章書記歎了一口氣,「只是對你以後的發展可說不上是一件好事情,不過你也不要多想,有些事情總是不能做的十全十美的,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你現在先把推廣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黃雲逸也沒其他話好說,兩人談了一些推廣上其他的工作事情,黃雲逸把最近的困難和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章書記指出了一些問題,也給他畫了兩個方向,讓他自己先考慮清楚,抓緊時間,有個比較成熟的方案,盡快實施,時間不饒人了。

    伊姐卻是讓黃雲逸去家裡吃飯,一邊吃飯一邊卻把他罵了一頓:「這麼沒心眼的人,明知道汪總早就想動同運車間了,你還要火上澆油,這下可好,你算是把鄭書記和他那一系的人全部得罪乾淨了,那老巫婆肯定恨死你了。」

    黃雲逸也把當時的情形又說了一遍,最後伊姐歎了一口氣說:「這個陳豐富也是神經病,這下可好,搬起石頭砸到自己了吧。」

    「雲逸,姐沒說你這次做的不對,其實這樣的事情沒有對錯之分,你處理的也是很好,只是你想想萬一哪天汪總和章書記不在華達了,他們就會把這麼多年積存下來對汪老闆的怨氣發到你的頭上了。」歎了口氣,給他倒了杯牛奶說,「早就和你說過,汪老闆可能會上升到集團公司去,也可能會調到其他單位去,讓你不要仗著他的勢得罪人,到時候天高皇帝遠,他們那幫人要找你的麻煩還不是簡單。現在可好,汪老闆借這次機會拔掉了同運車間的釘子,可得罪人的卻是你。」

    「現在事情都過去了,說其他的也都沒用了,你就全力以赴做好這個工作,幫著汪老闆升到集團公司去,我想汪老闆總不會虧待你的。」伊姐其實很擔心黃雲逸以後的發展,她似乎有一種汪老闆和章書記遲早有一天要調離華達的預感。

    不過其實她也明白,作為小的,作為下面的人,不管是自己,還是黃雲逸,或者還是其他的中層幹部,總還是逃離不了做領導們棋子的命運,現在也只能讓黃雲逸好好的幹工作了。

    黃雲逸一下子也沒有想這麼多,心裡想老子怕個啥,大不了老子跳槽好了,還怕沒吃飯的地方。這兩年下來,劉老闆多次要他去自己的公司幫忙,還給他開出了非常豐厚的報酬。

    在勞動人事部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黨宣部卻在做另外一件事情,也是如推廣精細化管理一樣,華達公司從來沒有過的一件事情,而且還是組織上的大事情,關係到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大事情。那就是挑選華達公司的後備幹部,建立後備幹部庫。而且這個後備幹部庫還非常的複雜,包括兩個級別,叫一級後備幹部和二級後備幹部。一級後備幹部是推薦到集團公司的,作為集團公司級別的後備幹部,也就是是說作為將來華達公司班子領導的後備人選,總共三個名額。二級後備幹部卻是華達公司這一級別的後備幹部,也就是將來華達公司提拔中層幹部的後備人選,總共26個名額。這些名額是集團公司根據各單位人數多少,組織構架情況設定的,通過文件下發的,也是限死的,不能多也不能少的。

    當然,這華達上上下下8000多人,關心一級後備幹部的人可不多,最多也就是這100多中層幹部關心關心,而且40歲以上的人也不會去關心,因為有一個首要條件必須是40歲以下的中層幹部。這個選拔就容易的多,就是各個車間、分廠、部室推薦一個40歲以下的在職中層幹部,有的廠還沒有40歲一下的幹部,那也就不用推薦了,總共符合條件的也就10來個人,全部都推薦上來了。有了這麼多的限制,自然一級後備幹部的選拔也就波瀾不驚了,一天就決定了,班子會議通過之後,就報給了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黃雲逸自然是一級後備幹部的人選了。

    但是關心二級後備幹部的人可就多了,全公司5000多名35歲以下的員工都有這個資格。當然,各個車間也按照集團公司和華達公司的文件,制定了各自的文件,那就是在各車間也建立一個後備幹部庫,也就是各級主管的後備人選,華達公司就簡稱叫三級後備幹部,這些當然是後話了,現在最重要的工作可是二級後備幹部庫的建立,二級後備幹部人員的選拔了。

    按道理這個二級後備幹部應該在主管、科長、工段長這一級別的幹部裡面選啊。可集團公司今年要創一創新,要求各公司將二級後備幹部的選擇範圍擴大一些,文件上寫的含含糊糊,也沒有明確規定要怎麼選拔。這本來是一件傷腦筋的事情,可還是章書記有想法,他向汪總提出選拔後備幹部,要讓所有員工廣泛參與,更基層員工更多的民主,給他們更多脫穎而出的機會,打造更加適合公司發展,具有公司自己特色的後備幹部隊伍。汪總一聽高興了,自然同意這個好辦法,也按照集團公司的要求,要創一下新,尤其是要響應上級組織部門的號召,在組織工作上進行有益的嘗試和創新,專門去集團公司和李總華書記,和政治部的大小部長匯報得到表揚之後,就拉開了公司二級後備幹部海選的架勢。華達公司只要符合在冊正式員工,35歲以下,沒有受到公司或者有關部門處分,高中以上學歷這幾個條件。就可以自己推薦,也可以各車間各工段組織推薦,還可以幾個員工一起聯合起來推薦。然後再經過統一的筆試,筆試成績前120名進行面試答辯,最後勝出的26名就是二級後備幹部的人選了。

    二級後備幹部的筆試迅速進行,黨宣部找上了省考試中心,請考試中心的專家按照公務員考試的形式出了兩份試卷,只是題目要比公務員考試簡單很多。華達800名年輕的員工報名參加了考試,那場景剎時宏偉,考試中心專門到一個大學租了30個教室進行考試。最後120名年輕才俊進入了面試,最近幾年進入公司的大學生基本上進入了面試,佔了足足48個名額,趙小晴、李琳、曉風、王愛暉都進入了面試,楊雄卻連名都沒有報,說這是騙人的把戲,懶得和他們玩這些遊戲。推廣辦的工作人員,全部對入了面試的範圍,黃雲逸卻作為面試的評委之一,要當半天的面試官。

    由於推廣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緊迫性,汪總決定加快面試,由公司班子和10名中層幹部,6名職工代表,集團公司請了6名領導,從大學請來了教授,從人力資源公司請了幾名人力資源專家組成面試團。專家、集團公司領導、職工代表、班子成員、中層幹部組成了6個面試小組,每個小組7個人,對120名通過筆試的人選進行了一下午的面試,整個面試的形式也參考公務員面試的形式,面試的題目和評分標準也由省考試中心提供。

    伊姐還專門請了幾家華州的媒體和《華雲人》的記者來進行採訪,好好的在報紙和電視台上讓汪總露了一下臉,讓汪總的笑的合不攏嘴。

    推廣辦的6個全職人員和12個兼職的工作人員,有11個是在黃雲逸這個小組面試的,黃雲逸都給他們打了較高的分。第二天,黨宣部就把評委打分的情況統計好送班子會議討論了。120名經過面試的只有26人才能進入二級後備幹部庫,所以這個競爭是非常的激烈,20個車間分廠肯定都要有一個名額,那麼剩下的6人就是各部門的了。至於得分多少還是其次,最主要的還是要平衡各方面的關係,除了象李琳這樣簡單的人不知道這樣的道理,大部分參加考試的人都知道考試只是形式,關係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報名那天開始,每個參加報名的人都想盡辦法,使出各方面的關係,為自己拉一些關係分。

    有關係的就直接找汪總這些能作的了主的老大,這幾天老總們的電話可是一直沒停過,家裡自然也是客人絡繹不絕。和老總們扯不上關係的人,就來找伊姐、秋部長這些能影響老闆們意見的人,托他們去找老總們說情。連這些人都找不上的話,那就那就只得找繞來繞去的關係,比如經過這個同事找上那個同學,再找上某個老總,反正是關係為先鋒,考試在後頭。

    黃雲逸這個汪總的紅人自然免不了也是大家找的焦點,黃雲逸這次可戲吸取了上次的經驗,堅決不關注這個事情,也不去給任何人說情,任何人問起來找關係,都推辭自己忙著精細化推廣的事情,上面領導已經給他封了口,不准他插手其他任何事情。話雖然是這樣說,可推廣辦的幾個人他不得不花些心思,曉風是根本不用他操心的,王愛暉也基本不要他操心,可也總的裝出要關心他們的樣子,所以還是抽時間和他們聊了聊,把自己瞭解到考試的情況和他們說了說,也在沒人的時候問問他們關係的情況。

    其他幾個人,自然得給他們鼓氣,得給他們探聽一些筆試的內容,面試的形式什麼的,也還得私下的詢問一下他們的關係網絡如何。鄭成、夏丹和吳普都是車間裡的名額,基本上還是車間領導說了算,黃雲逸也借一些機會向他們的車間主任和書記聊聊這個事情,他們似乎都推薦這三個人,黃雲逸這才有些放心,也讓他們不要馬虎,該去給領導打點的還是要去,有時候還得給他們牽線一下搭搭橋什麼的。本來李琳是不想考的,倒是曉風拉著她去報名的,她就沒抱希望,就算沒上去也不太在乎。倒是這個趙小晴,可是一個麻煩,黃雲逸估摸著有曉風在,沒有特殊情況,她的機會很小很小,可自己又實在幫不了她什麼。總不能去和章書記和汪總專門為她說情吧?

    為了這事,黃雲逸專門借匯報工作的機會向章書記探聽了一下,章書記也明白他的意思,讓他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他這裡的人都是拔尖的,基本上應該沒問題。只是章書記和黃雲逸說話就不怎麼說套話了,提出趙小晴機會可能不大,因為一個部門只可能有一個人,曉風肯定是要榜上有名的。說到這裡,章書記到是有些為趙小晴覺得可惜,其實大家都認為趙小晴不管哪方面都不錯。黃雲逸也把自己這個最擔心的問題和章書記說了,也隱約的請章書記考慮一下,章書記也明白他的意思,無可置否,只是說機會不大。

    經過兩天的各個領導之間的討價還價,利益平衡,這26人的名單終於出來了,黨宣部將26人的名單和筆試面試的成績在公告欄裡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如果有意見兩天之內可向黨宣部提出。

    果然,公示的名單裡面沒有趙小晴的名字,李琳、王愛暉、曉風、吳普、鄭成、夏丹等都榜上有名。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