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蜀漢儒將 風起雲湧 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川之事
    第十八章西川之事

    「士元有何計,速速道來」劉備聞言大喜,連忙問道。

    「主公,如今主公身為國公,房中卻只有兩萬妻室,一位妾室,卻是有些少了。依統之意,不若就此納了這位吳夫人,只不過糜夫人與步夫人乃是正室,而這位吳夫人卻是側室,如此可安蜀人之心。更兼兩位夫人皆是賢良之人,主公向其陳述此中厲害即可。」龐統笑道。

    劉備這三位老婆,正室夫人糜夫人乃是糜竺之妹,他剛剛在徐州站穩腳跟的時候,就通過這種政治聯姻和徐州的士族拉上了關係;後來為了安撫江東的降臣們,就又納了步鷙的妹子步練師;至於那位甘夫人,乃是劉備居於xiǎo沛時,當時的xiǎo沛縣令陳群見他三十多歲的人還沒老婆,就把自己的一位遠方表妹介紹給了劉備。不過陳群當時官職卑微,劉備卻是擺明了要入主徐州,因此這位甘夫人也就hun了個妾室。

    只是現在一來,首先這糜竺和陳群都是徐州派,步鷙出身江淮之地,與徐州派眾人也是很快打成一片。如此一來,劉備的三位夫人,都是出身徐州背景。在這樣的情況下,徐州派才得以在劉備麾下如此得寵。

    「士元所言原是不差,但是這位吳夫人原是劉瑁之妻,我若納之,只恐於理不合啊」劉備倒是有些擔心自己這樣做的影響。

    「論其親疏,何異晉文之與懷嬴乎?」龐統笑道,隨即面se一肅道:「如此一來,可安蜀人之心,更為日後進取關隴奠定基礎。只是尚有一處人心未安啊」

    「士元所指的是?」劉備似乎領略到了什麼,不過並沒有說出來。

    果然龐統開口道:「關將軍坐領荊襄已近四載,但是荊襄士人之中,尚有一些飽學之士逡巡觀望,未曾出仕為主公效力,主公還需得安荊襄士人之心啊」

    龐統的意思很明白,徐州人跟著你久了,我們荊州人後來的也就罷了,現在益州人都跑到我們前面來了,不帶這麼後來居上的。劉備聞言心中雖然略有些不喜,但是還是開口道:「未知士元有何妙計?」

    果然龐統開口道:「孔明有一姊,美而且賢。嘗聞有相者,相此nv後必大貴。先曾許蒯祺,今蒯祺已死,其nv至今寡居,大王可納之為妃。」

    身在西川的諸葛亮,做夢也沒想到龐統會拿他的姐姐來做籌碼。事實上他雖然知道龐統等人為了獲得劉備進一步信任,一直在籌劃著政治聯姻,但是也沒想到會拿自己的寡fu姐姐做文章。

    當日蔡氏與蒯氏作luan,兩族八百餘口盡皆被劉表拘捕。劉備當時剛剛接手荊襄,不好拂逆了劉表的意思,就把這些人基本上都給卡嚓了。不過其中還是有些人沒有誅殺,比如蒯祺的夫人是諸葛亮的姐姐,就被他向關羽求情領回家了。類似的還有蔡熏的一個老婆,乃是馬良的堂姐,也被他求情領回去了。

    劉備聞得龐統此言,頓時又是一陣頭疼。正想反駁,龐統已經代為解釋這樣做的好處了:「主公昔日誅滅蔡氏與蒯氏,這兩族在荊襄根基深厚,不少其他宗族與之均是姻親,這才逡巡觀望。孔明之姐乃是蒯氏遺孀,主公若能納之,足以使荊襄之人安心為主公效力否則的話,只怕難安荊襄之人心啊」

    原來如此劉備這才想起來諸葛亮這位姐姐,還有一層蒯氏媳fu的身份在。按說龐統這一番話合情合理,也能說服劉備。但是龐統不知道的是,他並沒有完全瞭解自己這位老闆是個什麼樣的人。

    劉備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他未必工於心計,但是善於得人心。同時,劉備也是個感情比較衝動的人,只是他自制力強,很多時候喜怒不形於se,都叫他給忍住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就是個濫好人,什麼都能忍,不然也不會有鞭笞督郵這麼快意的行為了。現在龐統這話的最後幾句,隱隱然已經有了一絲威脅的意思,劉備聽了自然是很不爽。

    不爽歸不爽,但是劉備肯定不會朝龐統發作的。若有所思了半晌,劉備這才點頭道:「士元所言不無道理,或可如此,以安荊襄與蜀人之心。只是孔明之姐已然嫁過人,只怕我納了她,也只能做妾室了。」

    「這是自然,全憑主公曲處」龐統也知道憑著諸葛亮姐姐的條件,想做正室夫人實在是不太現實,能夠做個妾室已經是比較現實的目標了。二人又聊了一陣子,劉備問道:「士元,益州別的郡縣還自罷了,唯有這巴郡連接荊襄與益州,最為緊要。伯濤和孔明均要我委任巴郡太守,未知你可有何人選啊?」

    龐統想了想道:「甘寧甘將軍就是巴郡人,若是由其出任巴郡太守,必可安撫地方。」他這一手又是以退為進了,甘寧負責水師,若是去擔任巴郡太守,原副都督蘇飛剛剛逝世,水師又有何人能負責,只有讓剛剛接管揚州水師的龐林來接管了。這其中的彎彎繞劉備豈能不清楚,當下想了想道:「興霸負責水師,輕易不可離開荊揚之地。巴郡重地,需得忠心可靠之人把守。我觀諸人,馬季常原為伯濤左將軍府長史。如今伯濤身去西川,他自然也當前往,就由他來擔任巴郡太守吧」

    「主公英明」雖然不是自己的弟弟,但是馬良也是荊州人,這個任命讓龐統還是比較滿意的。君臣二人又聊了別的事,龐統就告辭了。劉備看著龐統的身影消失在men口,眉頭卻是皺了起來,最後甚是惋惜地輕輕一歎。

    這一切自然不是諸葛亮和趙峰知道的,現在的他們,正在成都忙著打理益州這個巨大的爛攤子。這個爛攤子之大之爛,尤甚之前的荊州。這些天趙峰和諸葛亮,差不多是把自己劈成兩半用了。

    益州號稱天府之國,但是在趙峰和諸葛亮深入瞭解情況之後,感覺現在這個稱號已經有點名不副實的意思了。以前號稱百萬戶口,人口過七百萬,但是這是將南中諸郡也算在內了。現在估計益州核心地段+漢中也不會超過六十萬戶口,三百萬百姓。其中南中的自瀘水以南,均為南蠻所佔據,差不多一半的土地都沒能被漢人掌控。

    再者,益州men閥林立,各大豪族勢力十分龐大,卻又極為排外。哪怕是在劉璋投降之後,還陸續有幾個縣以「蜀人治蜀」的口號煽動群眾起兵反抗。雖然叛luan都被很快平定,但是足以說明益州這塊地方,想要坐穩了確實不容易。這些豪族的子弟,論才幹也不如荊襄和江東的那些士族子弟,卻有不少還是擔任要職。為了籠絡這些人心,諸葛亮不得不向劉備提議,暫且將東州派的領袖,即叛徒法正和孟達暫且調離這個風口lang尖。和歷史上不同,這次劉備勢力入川,法正也沒太大功勞,貿然將其調走卻是沒什麼不妥。當然,為了削弱本地士族的影響力,劉備也採取昔日的一些方法,比如在德陽設立德陽書院培養寒men士子,又採取異地為官之法,將王累等人調去荊州任職。加上諸葛亮這麼個調理關係的高手在這裡,這一切問題都陸續得到解決。

    另外,益州的軍備也是頗為破敗。除了嚴顏和張任,幾乎沒什麼太拿得出手的人物,如雷銅、楊懷之輩,只能算是二把刀。歷史上蜀漢的大將中,目前已經初顯鋒芒的除了王平,就只有馬忠和張翼了,其餘的如張嶷等人還都是十來歲的少年,未成大器。至於士兵的戰鬥力,目前收編的川軍共計十三萬。除去被陸遜毒計淹死了兩萬多人,益州軍這次戰鬥損失並不是太多,籠統加起來也就傷亡了四萬多,倒是保存了大部分有生力量。不過這些川軍的戰鬥力,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

    「我意,裁撤四萬羸弱川軍,與原先漢中的兩萬餘羸弱之兵一道,共計七萬多人,由吳班將軍率領,前往牂牁與越嘉二郡,補充當地的建設兵團,開展軍屯以建設地方。」這天,新任的益州牧趙峰召集眾人,宣佈了自己上任後第一個比較大的動作。與他一道議事的,還有諸葛亮、張休等外來戶,以及黃權、嚴顏、張任等西川舊人。在劉璋自己都投降之後,張任這些人也就不再倔強了,紛紛默然了西川已經成為劉備治下的這一事實。

    「此舉甚好,我川軍素來缺乏整頓,若是用於戰陣未免力有不逮」張任點頭道。作為川中第一名將,他也是自家事自家知了。原本西川+漢中足足有超過二十萬軍隊,在趙峰此番裁軍之後,只剩下十四萬了。考慮到益州大約二百多萬人口,這個比例應該是比較適宜的,趙峰為了減輕財政壓力,今年也就不打算再招兵了。

    「軍屯固然能解燃眉之急,不過最需要的,還是要恢復這幾處已然名存實亡的亭裡制度,重新建設地方,免得南蠻再來侵襲」諸葛亮徐徐言道。雖然南蠻元氣大傷之後已經退回瀘水以南,但是這些人一旦恢復了元氣,十有**還要再來作luan。因此建設這幾個郡,也是刻不容緩。

    「主公已經答應,將今年鄱陽書院的畢業生調來百餘人助我等建設地方,諸公可再推薦一些蜀中俊傑,協助治理南蠻。」趙峰向黃權和張任咨詢道。二人分別推薦了一些人選,趙峰和諸葛亮量才之後,一一採用。至於南蠻,諸葛亮和趙峰覺得在他們元氣大傷之後,採取在荊南和江東的策略,採取民族自治的一些相應的政策,派人去那裡設立官學,展開互市,漸漸開發南中。當然,要想見到太過明顯的成效,沒個幾年是別想了。

    趙峰自己由漢中太守直接升任益州牧,劉備這個人事任命既是意料之中,卻也讓他有些意外。不過至少說明,劉備在現在還是對他比較信任的。甚至除了巴郡和蜀郡的太守,別的大xiǎo文武官職的任命權都jiāo給了趙峰自己。趙峰於是任命嚴顏為巴東太守,馬謖為宕渠太守,王累為漢嘉太守,趙雲為漢中太守,陸遜為廣漢太守,張任為巴西太守,李恢為越嘉太守,王平為梓潼太守,王累為漢嘉太守,其餘的一些歷史上蜀漢名人如秦宓,尹默也被他先後委以官職。現在大家忙的目的xing很明確,就是要在下一次北伐之前,積蓄足夠的人力物力,好進軍關中。歷史繞了一大圈,最後趙峰還是要和諸葛亮一起兵出祁山了。

    「二先生,襄陽大先生有家書到此」這天諸葛亮正在與趙峰忙著清點今年的賦稅,卻見自己的一名家人來報。諸葛亮拆開信一看,頓時眉頭皺了起來。

    「孔明,出什麼事了?」趙峰看諸葛亮眉頭緊鎖,也是連忙問道。諸葛亮歎了口氣,這才開口道:「主公有意將家姐納為側室,兄長特意作書告知我。」

    「那真是恭喜孔明了」趙峰笑道,一邊揮手其餘的閒雜人等下去。「孔明,這事只怕是龐士元他們的主意吧」待其餘眾人走後,趙峰mō著鬍子猜測道。

    「正是如此,沒想到主公居然答應了」諸葛亮有些難以置信地道。自己的姐姐雖說姿se尚佳,但已經年近三旬,又是守寡在家,沒想到劉備居然肯納她。

    「主公素來寬容為懷,令姐縱然是為側室,主公必然也會善待與她」趙峰半是安慰地道。雖然是政治聯姻,但是諸葛亮的姐姐也算是有個歸宿,總比守寡一輩子強啊。這也就是在風氣還算開放的東漢,否則的話劉備身為齊國公,如何肯光明正大nong倆寡fu。

    諸葛亮聞言卻是苦笑著搖頭道:「主公寬厚,我倒不是擔心家姐受委屈,只是擔心士元這般興風作lang,主公縱然嘴上不說,心中卻是不喜。一旦日後有事,士元只怕是難以自處啊」

    「正所謂天作孽猶可補,自作孽不可活,就看他如何行事了。不過主公乃是惜才之人,未必會將士元如何處置的。」趙峰想了想道。就在這時有人來報,說是益州別駕黃權有急事稟報。

    「公衡,什麼事如此急忙?」看著一溜xiǎo跑進來的黃權,趙峰也是有些奇怪地問道,黃權一向是很穩重的人,怎麼現在這麼jī動呢?

    「將軍,諸葛軍師,南中蠻部派遣使者前來,求見將軍」黃權一臉難以置信地道。這也難怪黃權jī動,南中蠻人與漢人一向是勢不兩立的,怎麼現在突然派遣使者來了。趙峰和諸葛亮對視一眼,下令先將來人引進來再說。

    「漢昌王伉,拜見趙將軍」想不到來人還是一名儒生。示意他免禮之後,趙峰有些難以置信地問道:「你說你叫王伉?」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